Workflow
大西洋(600558)
icon
搜索文档
大西洋(600558) - 大西洋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3-27 09:30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对2024年度第五届董事会现任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进行评估[1] - 连利仙等三位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1] 意见日期 - 董事会出具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专项意见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2]
大西洋(600558) - 大西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5-03-27 09:30
审计机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信永中和有合伙人259人,注册会计师1780人,超700人签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1] 审计决策流程 - 2024年相关会议同意聘任信永中和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3][5] 审计意见 - 信永中和认为公司2024年度财报编制合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审计工作安排 - 2025年审计委员会多次与注册会计师沟通并发出督促函[6][7] - 2025年3月26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相关报告并同意提交董事会[7]
大西洋(600558) - 大西洋第五届监事会第五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27 09:30
业绩总结 - 2024年拟以总股本897,604,831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元,拟派现金红利89,760,483.10元[9] 会议相关 - 2025年3月26日监事会会议应到3人实到3人[1] - 多项议案表决同意票3票,反对和弃权票0票[1][4][5][6][7][9][10][11][13] 报告审议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编制审议合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2][4] - 《公司2024年度内控评价报告》将提交股东会审议[5] - 《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6][7] 业务交易 - 2025年度预计与多家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8][10][11] 议案通过 - 审议通过《公司关于计提减值准备和资产处置的议案》[9] - 审议通过《公司关于资产损失核销的议案》[13]
《大西洋月刊》再爆料“打脸”白宫:防长在群聊中提前公开作战细节
界面新闻· 2025-03-26 15:11
文章核心观点 《大西洋月刊》爆料白宫高级军事和情报官员群聊中提前公开针对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的作战细节,引发对信息泄露及官员违规的争议,白宫虽调查但坚称无机密信息,此事遭民主党人强烈反应 [1][2][3] 事件爆料 - 《大西洋月刊》3月26日回应白宫否认,公布记者截取Signal群聊进一步信息,群聊围绕针对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含武器包、目标、时间及现役中情局特工姓名等敏感信息 [1] - 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群里分享袭击操作细节,列出精确行动时间和使用武器,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确认目标命中,赫格塞斯证实后续还有袭击行动 [1] - 戈德伯格称战机起飞确切时间提前落入敌人之手,美国作战人员会面临巨大生命危险 [1] 各方回应 - 华尔兹称新细节信息无具体目标地点、出处和方法,不是战争计划;多名防务分析师认为作战前公开信息属严重泄密 [2] - 白宫3月25日承认高级官员无意拉记者入群,国家安全委员会宣布调查,但坚称群聊无机密信息,特朗普称是小瑕疵 [3] - 赫格塞斯称没人发送作战计划,对戈德伯格人身攻击,指责《大西洋月刊》发特朗普负面报道 [5] 民主党反应 - 民主党人强烈要求全面调查,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杰克·里德谴责是安全严重失败,要求政府说明 [5] -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民主党首席议员马克·沃纳称机密信息不应在非机密系统讨论,此类行为涉事人员会被解雇,要求赫格塞思和华尔兹辞职 [5]
美国《大西洋月刊》发新文公布“群聊泄密”事件更多关键细节,白宫回应
环球网· 2025-03-26 14:39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大西洋月刊》公布美政府高层讨论袭击也门胡塞武装群聊更多关键细节,白宫进行回应 [1][3] 事件背景 - 《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3月11日被拉入“胡塞PC小组”18人群聊,群聊涉及攻击目标、顺序及美方部署武器等细节 [5] - 戈德堡向美方官员求证群聊真实性及入群原因,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称群聊“似乎是真实的”,正在审查,“部队或国家安全没有受到威胁” [6] - 白宫新闻秘书称特朗普对国家安全团队“充满极大信任”,华尔兹称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6] 新文章细节 - 《大西洋月刊》当地时间26日新文章公布3月15日群聊信息,包括美使用军事装备、袭击具体时间及袭击效果初步报告 [3] - 国防部长描述空袭计划,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回复空袭结果,副总统和中情局局长赞扬祝贺 [3] - 一名疑似国家反恐中心主任的官员讨论潜在袭击时间,称袭击不受时间限制,以色列预计遭报复并要求补充物资 [3] 白宫回应 - 白宫新闻秘书驳斥文章是“骗局”,称文章已承认群聊内容非作战计划 [3]
美国《大西洋月刊》:不接受别人的善意也是一种“自私”
环球时报· 2025-03-25 22:38
文章核心观点 学会感激地接受他人好意与慷慨给予同样重要,接受别人善意能改善人际关系和促进心理健康,可通过接受他人慷慨或请求小帮忙让他人更快乐,但要把握合理求助界限,避免破坏善意,让善意形成良性循环 [1][2][3] 不接受善意的本质及影响 - 不愿意接受别人善意是一种自私行为,让施善者独享道德荣耀,使受惠者承受负罪感,将施善受惠互动变成单向关系 [1] - 不接受善意不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和个人心理健康 [1] 善意与幸福感的关系 - 善行会带来幸福感,受惠者展示真诚笑容比例比未接受善意的陌生人高4倍,施善者也更快乐 [1] - 接受别人帮助可提高他人幸福感,帮助别人的人往往比求助者预期更乐意提供帮助并获得情绪提升 [2] 求助的界限与方式 - 合理求助和滥用善意有微妙界限,提出过分或频繁请求会让自己从“朋友”沦为“索取者”,使关系变质 [2] - 不能用命令口吻要求别人帮忙,毫无理由觉得自己有资格得到帮助或认为受不公待遇的人易有自私求助行为 [3] 对待善意的正确做法 - 接受别人善意并慷慨回应能促进人际温暖联系,可从简单事情做起接受善意,同时辨别真正善意与别有用心企图 [3] - 通过回馈让善意在人际关系中形成良性循环 [3]
大西洋上的生死之交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3-25 22:01
海上救援事件 - 利比里亚籍"亚美麒麟"号货船由中国公司管理,船上21名船员均为中国人 [1] - 船长黄永超在接到巴西海事部门救援请求后立即向船东、承租方及船舶管理公司报告 [1] - 货船转向执行紧急救援任务,这是黄永超20年航海生涯中首次参与海上救援 [1][2] - 货船借助雷达和导航设备搜寻遇险渔船,准备救生圈、急救箱和绳索等救援设备 [2] - 经过一个多小时搜寻发现遇险渔船,该船已有半截沉入海中 [2] - 遇险渔船为巴西渔船,船主贝拉斯带领4名船员及1名荷兰友人出海 [2] - 渔船从巴西南部圣卡塔琳娜州出发,原计划航行至巴西东北部北里奥格兰德州 [2] - 渔船途中突遇风暴,巨浪损坏船体导致失去动力并进水 [2] - 获救船员共6人,中国船员第一时间提供热水和食物,并协助使用通信设备报平安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巴西海事部门对中国船员表示感谢,并请货船将获救船员送至桑托斯港 [3] - 航行途中中巴船员朝夕相处,结下深厚友情 [3] - 临别时巴西船员与中国船员一一拥抱告别,表示将铭记这份情谊 [3] - 船长黄永超表示"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彼此守望相助" [3] 船舶运营情况 - "亚美麒麟"号为利比里亚籍货船,由中国公司管理 [1] - 船舶具备完善的救援设备和通信设施 [2][3] - 船长具备20年跨国航海经验,首次参与海上救援 [2]
大西洋涨停,2机构现身龙虎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3-25 11:23
公司股价表现 - 大西洋(600558)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3.57%,成交额1.78亿元,振幅11.18% [1] - 该股因日涨幅偏离值达10.10%上榜 [2] 龙虎榜交易数据 - 机构净卖出565.24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3408.73万元 [1]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6437.35万元,其中买入成交额4640.42万元,卖出成交额1796.93万元,合计净买入2843.49万元 [2] - 2家机构专用席位现身龙虎榜,分别位于卖二和卖五位置 [2] - 具体买卖营业部数据详见交易公开信息表格 [2] 资金流向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789.2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6732.72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1056.48万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5亿元 [2] 财务数据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8亿元,同比增长1.95% [2] -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619.18万元,同比增长20.70% [2] - 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1.53亿元至1.73亿元,同比增长51.00%~71.00% [2]
大西洋(600558) - 大西洋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3-10 09: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信用减值预计冲回55.19万元,合计计提1082.75万元[1][2] - 预计减少公司2024年度合并利润总额1082.75万元[4] 数据说明 - 2024年预计计提存货、固定资产等多项减值损失[3] 后续流程 - 相关财务数据待审计,最终以审计金额为准[5]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需提交董事会审议[5]
跨大西洋关系的“四道裂痕”
中国经济网· 2025-02-18 23:26
文章核心观点 第61届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的尖锐批评使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具象化,凸显美欧在防务、乌克兰危机、贸易和价值观方面的深层矛盾,未来欧洲发展跨大西洋关系将面临更多挑战 [1][2][3] 分组1:美欧关系现状 - 第61届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批评欧洲,使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具象化 [1] - 万斯欧洲之行是观察美国新一届政府外交政策的窗口,其发言凸显美欧深层矛盾 [1] - 不少参会人士称美国背离正常轨道,让跨大西洋裂痕暴露给公众 [2] 分组2:美欧矛盾表现 防务方面 - 美国推动减少在欧洲安全防务资源投入,要求欧洲成员国承担更多责任和费用 [1] - 美国国防部长称不再“容忍”与盟友不平衡关系,德国总统呼吁美国就驻军问题进行讨论 [1] 乌克兰危机方面 - 特朗普称和谈“立即”开始,让欧洲多国担心立场被忽略 [1] - 美国特使称乌克兰和平谈判桌上不会有欧洲的位置 [1] - 慕安会闭幕次日欧洲领导人举行紧急峰会,协调应对美国在乌危机上的立场 [2] 贸易方面 - 美欧贸易和关税问题是慕安会争论焦点,欧盟称美国无理由提高关税,将回应不合理贸易壁垒 [2] - 冯德莱恩呼吁避免贸易战,称受冲击最大的是工人、企业和中产阶级 [2] 价值观方面 - 万斯抨击欧洲“背离根本价值观”,指责自由民主退化,还要求欧洲忍受马斯克对其内政评论 [3] - 与会人士认为价值观裂痕将动摇美欧关系基础,施泰因迈尔称美欧世界观差异显著 [3] 分组3:欧洲应对与未来挑战 - 欧洲领导人举行紧急峰会协调应对美国立场,冯德莱恩称需提升防务能力 [2] - 欧洲对特朗普政府“焦虑”甚至“恐惧”,未来发展跨大西洋关系面临更多挑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