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极集团(600129)
icon
搜索文档
太极集团跌2.02%,成交额1.9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38.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6: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21.84元/股 成交额1.96亿元 换手率1.60% 总市值121.6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38.8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436.41万元(买入110万元占比0.56% 卖出1546.41万元占比7.87%) [1] - 大单净卖出1802.43万元(买入3209.17万元占比16.34% 卖出5011.60万元占比25.5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1.6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53%、-7.93%、+2.01%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58亿元 同比减少27.63% [2] -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1.9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41万户 较上期减少8.15% [2] - 人均流通股10296股 较上期增加8.87%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625.24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88.06万股 [3] - 富国研究精选混合A持股476.44万股(第八大股东) 增持24.53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360.13万股(第九大股东) [3] - 景顺资源垄断混合A新进持股324.79万股(第十大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构成:医药商业60.23% 医药工业52.62% 中药材资源8.87% 大健康及国际1.69% 服务业及其他0.12% [1] - 行业分类:申万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涉及医药电商、维生素、中药、互联医疗、养老产业等概念板块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8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67亿元 [3]
太极集团部分银行账户解除冻结涉及金额42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0:03
银行账户冻结解除 - 太极集团及子公司西南药业部分银行账户解除冻结 此前因药品销售合同纠纷被冻结6292万元资金 [1] - 除西南药业与杭州悦明医药科技合同纠纷案仍冻结2000万元外 其余账户均已恢复正常使用 [1] - 账户冻结期间未对公司主要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账户解冻有利于资金划转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1]
出厂0.8元,卖到5元!板蓝根等常用药因拒调价被上海暂停采购,药价治理再升级
华夏时报· 2025-09-05 09:44
核心事件概述 -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因28个临床常用药品未按要求调整价格而暂停其采购资格 涉及25个中成药和3个西药品种 包括板蓝根颗粒、穿心莲片、心脑康胶囊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2][3] - 涉事企业包括太极集团、天津同仁堂等知名药企 虽表态配合调价但尚未公布具体方案[2] - 此次行动是全国"四同药品"价格协同治理的一部分 旨在通过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机制消除价格差异[2] 价格调整要求与行业博弈 - 板蓝根颗粒出厂价一般不超过每袋0.8元 但患者终端价格达每袋3-5元 中间环节存在显著溢价[7] - 国家医保局监测发现部分中成药日均治疗费用价差超10倍 挂网价高于100元品种成为重点治理对象[7] - 内蒙古7月曾要求板蓝根颗粒按每日8袋、每袋0.625元(每日治疗费用5元)调整价格 上海可能参照类似标准[7] - 企业面临利润空间压缩压力 可能选择对非主力规格撤网而对主力品种妥协调价[7] 药品供应与替代情况 - 板蓝根颗粒生产批号多达983条 穿心莲片生产批号463条 上海医保部门已梳理23个替代品种清单 未引发临床断供担忧[8] - 西药品种均为国家集采未中选且未调价规格 标志价格治理从集采中选品种延伸至未中选品种[8] 全国治理机制与规则探索 - 河北、广东采用"中选价1.5倍"标准 上海实行梯度议价红线 为全国统一规则积累经验[8] - 国家医保局1月发布通知奠定整治基础 8月第十一批集采将55种药品纳入范围 平均每个品种15家企业竞争[8][10] - 国家组织集采已开展10批 累计采购435种药品 第十批62种药品于2025年4月落地[10] 全链条价格治理与监管技术 - 被暂停采购药品可能通过零售药店、电商平台流通 如心脑康胶囊价格区间为2.63元-100元/盒 价差达数十倍[9] - 不同终端价格差异明显 如络活喜医院挂网价91.28元、电商平台89元、零售药店129元 药店运营成本占总成本30%-40%[9] - 全国14.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开通门诊统筹报销 医保部门通过飞行检查、智能监测强化价格管控[9] - 国家医保局5月开展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专项行动 利用大数据实施智能监测[10] 行业生态重塑与挑战 - 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挤出价格水分 并推动药品进基层、民营机构和药店[10] - 不同地区企业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各异 中药材涨价等特殊情况需建立合理调节机制[10]
出厂0.8元 卖到5元!板蓝根等常用药因拒调价被上海暂停采购 药价治理再升级
华夏时报· 2025-09-05 09:29
核心观点 - 上海暂停28个临床常用药品采购资格 因企业未按要求调整价格 涉及板蓝根颗粒 穿心莲片等家庭常备药和心脑康胶囊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刚需品种 太极集团 天津同仁堂等知名药企在列 [1] - 此次行动是全国"四同药品"价格协同治理的一部分 国家医保局通过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机制 确保本地挂网价不高于全国监测价水平 逐步消除省际间价格差异 [1] - 价格治理已从集采中选品种延伸至未中选品种 标志着监管范围扩大 [6] 涉及企业及产品 - 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的板蓝根颗粒被暂停采购 [2] - 天津同仁堂的穿心莲片被暂停采购 [2] - 山西万辉制药的心脑康胶囊被暂停采购 [2] - 涉及25个中成药品种和3个西药品种 包括三黄片 黄连上清丸 板蓝根颗粒 穿心莲片 香砂养胃丸 通宣理肺丸 蛇胆川贝液 小儿咳喘灵颗粒 二母宁嗽丸 补中益气丸 刺五加片 养血安神片等 [2][4] 价格治理背景与机制 - 国家医保局今年1月发布《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 透明均衡的通知》奠定整治基础 [7] - 8月5日公布第十一批集采进展 将55种药品纳入采购范围 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参与竞争 [7] - 各地探索不同价格约束机制 河北广东采用"中选价1.5倍"标准 上海实行梯度议价红线 [7] - 内蒙古在今年7月对板蓝根颗粒要求按每日8袋 每袋0.625元调整价格 即每日治疗费用5元 与上海形成南北呼应 [1][5] 行业价格现状 - 板蓝根颗粒出厂价一般不超过每袋0.8元 经过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后 患者到手价格可能达每袋3-5元 [5] - 部分中成药日均治疗费用价差超过10倍 挂网价高于100元的高价品种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5] - 心脑康胶囊在部分电商平台价格区间为2.63元-100元/盒 价差达几十倍 [8] - 同一药品在不同终端价格差异明显 如5mg*28片的络活喜 医院挂网价91.28元 电商平台89元 零售药店达129元 [8] 企业应对策略 - 涉事企业如太极集团 天津同仁堂表态"积极配合调价"但尚未公布具体方案 [1] - 部分企业可能选择对非主力规格撤网 而对主力品种妥协调价 [5] - 企业存在观望心态 既不敢公然对抗政策 又不愿轻易放弃既有利润空间 [5] 供应保障措施 - 整治未引发临床断供担忧 板蓝根颗粒生产批号多达983条 天津同仁堂穿心莲片生产批号有463条 [5] - 上海医保部门已同步梳理出23个替代品种清单 引导医疗机构合理调配 [5] 监管技术升级 - 国家医保局开展"上网店 查药价 比数据 抓治理"专项行动 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 比对各渠道价格发现异常高价 [9] - 湖南省通过抓取医保药品实际交易价格 参考平台挂网价和互联网药店价格 实施智能大数据监测 [9] - 全国14.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开通门诊统筹报销 医保部门通过飞行检查 智能监测等手段强化价格管控 [8] 行业生态重塑 -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开展10批 累计采购435种药品 第十批集采62种药品于2025年4月落地 [9] - 第十一批集采55种药品已确定拟纳入采购范围 480家企业提交相关药品资料信息 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参与竞争 [9] - 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挤出价格水分 同时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 进民营机构 进药店 [9] 治理挑战 - 不同地区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 运输成本各异 价格调整时需注意对部分药品供应的影响 [9] - 在中药材涨价等特殊情况下需建立合理调节机制 [9]
太极集团部分银行账户解除冻结 涉及金额4292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7:26
银行账户冻结解除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资金共计62,921,183.15元,涉及药品销售合同纠纷 [1] - 除西南药业与杭州悦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纠纷案中2,000万元冻结金额外,西藏慧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纠纷案冻结资金42,921,183.15元已全部解除冻结 [1] - 银行账户恢复正常使用,有利于公司整体资金划转和经营管理活动正常运行 [1] 冻结事件影响 - 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期间未对公司主要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因药品销售合同纠纷导致公司及子公司账户被冻结 [1]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解除冻结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58
公司银行账户冻结解除情况 - 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因药品销售合同纠纷导致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资金62,921,183.15元 [1] - 西藏慧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南药业销售合同纠纷一案冻结资金42,921,183.15元已全部解除冻结 银行账户恢复正常使用 [1] - 西南药业与杭州悦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药品销售合同纠纷一案仍冻结金额2,000万元 [1] 冻结事件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期间未对公司主要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 银行账户恢复正常使用有利于公司整体资金划转和使用 保障经营管理活动正常运行 [2]
太极集团(600129) - 太极集团关于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解除冻结的公告
2025-09-04 09:15
资金冻结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曾被冻结62,921,183.15元[1] - 42,921,183.15元冻结已全部解除,除2000万元外其余账户恢复正常[1] 影响及意义 - 冻结期间未对公司主要经营产生重大影响[2] - 账户恢复正常利于公司资金划转和使用[2]
太极集团:子公司银行账户冻结金额由6292.12万元降至2000万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08:56
公司财务与法律状况 - 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由6292.12万元降至2000万元 [1] - 因西藏慧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合同纠纷导致的4292.12万元资金冻结已全部解除 [1] - 银行账户冻结期间未对公司主要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财经早报:A50重大调整!几只“翻倍股”被纳入,七连涨金价爆了!品牌金饰已涨破1050元/克
新浪证券· 2025-09-03 23:23
国际关系与政策协同 - 多国领导人称赞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俄罗斯总统普京称活动"很精彩"、"非常棒" 尼泊尔总理奥利称为"非凡的盛会" [2] - 财政部与央行召开联合工作组会议 强调协同保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落地见效 重点讨论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及央行国债买卖操作 [3] 中国资产国际表现 - 海外中国股票ETF规模8月增长近10% 总规模达266亿美元 较7月底增加23亿美元 [4][5] - 国际资金持续流入中国科技股ETF 个别产品刷新2023年以来规模新高 [4] - 人民币汇率走强 在岸人民币报7.1468元 单日上涨8个基点 受美元指数偏弱及外资流入等因素驱动 [6] 基金市场动态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创新高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单日募集超50亿元 设置5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 [7]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北京数据集团即将挂牌 中央企业已成立近500家数字科技公司 全国超100家数据集团组建完成 [8] - 数据要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 [9] 房地产市场举措 - 多地推出"秋交会"促楼市 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半月 房企推出优惠活动 稳楼市政策预期增强 [10] 指数调整与个股表现 - 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百济神州-U、新易盛、药明康德、中际旭创 纳入个股涉及医药与AI算力板块 两只医药股实现翻倍行情 两只算力股分别涨超2倍和3倍 [11] 贵金属行情 - 现货黄金创历史新高 突破3560美元/盎司 年内累计上涨逾35% 国内品牌金饰价格突破1050元/克 [14] 美国消费市场预警 -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假日季支出预计同比下降5% 超80%消费者计划未来6个月内削减开支 [15] 行业热点聚焦 - 海外储能需求激增 国内电芯厂商订单排至10月 [20] - 八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创新高 连续六个月超50% [20] -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上半年订单激增 [20] 上市公司重要动态 - 顺丰控股首次回购118.5万股 支付4978.25万元 [24] - 太极集团首次回购44.88万股 支付991.85万元 [24] - 新中港首次回购60.13万股 支付525.56万元 [25] - 铁流股份与哈特研究院合作开发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26] - 天普股份因股价异常波动停牌核查 [27] - 杭州高新控股股东变更为巨融伟业 [29] - 甘肃能源拟投资40.89亿元建设风光电一体化项目 [29] - 罗博特科子公司获7867万元硅光子封装订单 [30] - 佳讯飞鸿签署4177万元南非铁路升级合同 [30] - 万里马预计获4460万元南方电网采购合同 [31] - 爱仕达子公司与鸿路钢构达成机器人采购合作 [31][32] - 民丰特纸获得1120万元政府补助 [34] - 海南橡胶收到6370万元保险赔付款及436万元青苗补偿款 [34] - 常青科技拟发行不超过8亿元可转债 [35] 全球股市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分化 创业板指涨0.95% 上证综指跌1.16% 成交额超2.36万亿元 [20] - 港股三大指数下跌 恒生指数跌0.6% [20] - 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涨1.02% 标普500涨0.51% 道指微跌0.05% [21] - 欧股斯托克600指数上涨0.7% [21]
太极集团: 太极集团关于首次回购股份及回购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16:18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于2025年7月16日 由董事会提议 实施期限为2025年8月6日至2026年8月5日 [1] - 预计回购金额为8000万元至12000万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28.03元/股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1] - 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不涉及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等用途 [1] 首次回购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44.88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08% [1][2] - 累计支付回购金额991.8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22.01元/股至22.28元/股 [1][2] - 本次回购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与公司既定回购方案保持一致 [2] 实施进展与后续安排 - 公司于2025年8月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议案 并于8月22日披露回购报告书 [1]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 并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