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600085)
icon
搜索文档
沪深300制药指数报11609.2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百利天恒等
金融界· 2025-07-09 08:11
沪深300制药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沪深300制药指数报11609.22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2.48%,近三个月上涨5.29%,年至今上涨6.57%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96.75%,恒瑞医药权重最高达41.61%,其次为片仔癀(10.46%)和云南白药(8.71%) [1] - 科伦药业(6.52%)、华东医药(6.0%)、新和成(5.88%)位列第四至第六大权重 [1] - 复星医药(5.59%)、同仁堂(4.26%)、百利天恒(4.09%)、华润三九(3.63%)分列第七至第十位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69.26%,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0.74% [2] 行业分类占比 - 药品制剂占比63.81%,中成药占比30.31%,原料药占比5.88%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同步变更,特殊情况下可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被剔除,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基石药业与Gentili达成欧洲商业化合作;润达医疗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23:22
同仁堂人事变动 - 同仁堂常务副总经理张春友因工作调整辞任 原定任期至2027年6月13日 提前离任时间为2025年7月8日 仍保留同仁堂科技总经理职务并拟任其董事 [1] - 公司强调离任已完成交接 日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未透露具体调整细节 或反映业务布局及管理层架构变动 [1] 基石药业国际合作 - 基石药业与意大利Istituto Gentili达成舒格利单抗西欧及英国独家商业化协议 覆盖23国 交易总额最高达1.925亿美元 含首付款、里程碑款及近50%净销售额分成 [2] - 合作标志公司产品获国际认可 有望提升全球肿瘤治疗领域影响力 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 复星医药担保事项 - 复星医药为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提供不超过5亿元融资担保 同时复宏汉霖为汉霖制药提供不超过1.5亿元融资担保 [3] - 担保支持子公司业务拓展及研发投入 推动整体战略实施 需关注子公司偿债能力 [3] 润达医疗问询函回复 - 润达医疗完成上交所2024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回复 内容涉及经营业绩、商誉、短期偿债能力及预付款项 [4] - 回复旨在澄清经营波动合理性 稳定投资者信心 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股价波动 [4] 远大医药产品获批 - 远大医药联营公司Sirtex的SIR-Spheres钇[90Y]微球注射液获FDA新增适应症批准 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 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该适应症及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 [5] - 获批强化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地位 拓展全球市场份额 推动业绩增长 [5]
同仁堂: 同仁堂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任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09:13
高级管理人员辞任情况 -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春友提交辞任函 [2] - 张春友原定任期未到期 离任后将继续在公司控股子公司同仁堂科技担任总经理并拟任董事 [2] - 拟任同仁堂科技董事事项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生效 [2] 离任影响 - 张春友已按规定完成离任交接工作 辞任自董事会收到报告之日起生效 [3] - 离任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 - 公司对张春友任职期间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3]
同仁堂(600085) - 同仁堂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任的公告
2025-07-08 08:45
人员变动 - 常务副总经理张春友2025年7月8日辞任,原定任期至2027年6月13日,因工作调整[2] - 辞任后将担任同仁堂科技总经理,拟任董事,需股东大会批准[2] - 辞任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无不利影响,报告送达董事会生效[3]
【IPO前哨】医养业务能否成为同仁堂第四家上市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06
同仁堂上市公司体系 - 同仁堂股份(600085 SH)于1997年6月25日上市 市值487亿元人民币 业务涵盖中成药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同仁堂科技(01666 HK)为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 市值63亿港元 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生产中成药 [2] - 同仁堂国药(03613 HK)为同仁堂科技子公司 市值76亿港元 是中医药国际化海外平台 管理海外同仁堂品牌实体 [2] 同仁堂医养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同仁堂在北京成立 2019年开始持有非营利医疗机构权益并收购中医院控股权 [3] - 2020年成立互联网医院 2022年收购三溪堂拓展长三角市场并成立北京通达优化药品采购 [3] - 2023年成立基础医疗管理公司 2024年收购鞍山同仁堂等机构并扩大长三角业务布局 [3] 业务规模与网络 - 通过整合资源成为国内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第二 [5] - 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和1家互联网医院 管理10家线下医疗机构 [5] 收入结构分析 - 2024年总收入11.75亿元人民币 其中医疗服务收入9.88亿元占比84.05% 毛利率16.4% [6] - 管理服务收入1553.4万元占比1.32% 毛利率高达76.22% [8] - 健康产品销售收入1.67亿元 毛利率27.13% [9] 盈利能力表现 - 2024年股东应占净利润3686万元人民币 [9] - 扣除非经常项目后的经调整净利润6173万元人民币 [9] 未来发展计划 - 正在筹备齐齐哈尔同仁堂中医医院和北京顺义区顺意同仁堂中医医院 [10] - 计划在河南郑州以轻资产模式设立新医院 已完成选址 [11] - 通过港股IPO募资扩充医疗网络 提升服务能力并偿还银行贷款 [12]
巨头“抢滩”桦树汁背后:行业问题待解,相关标准已出台
新京报· 2025-07-04 14:11
行业动态 - 桦树汁成为饮料行业新热点,吸引汇源、大窑等巨头进入[1] - 白桦树汁凭借"营养丰富""配料干净"标签迅速走红,糖酒会上多个品牌亮相[1] - 行业出现品质不一、掺水现象、价格战等乱象[1] - "白桦树汁"2024年上半年搜索指数同比增长881.28%,环比增长106.29%,高点达90432[3] - 林源春白桦树汁在短视频平台4个月内卖出近1亿元[3] 企业布局 - 汇源推出NFC白桦树原汁,200ml*10瓶售价59.9元/箱(5.99元/瓶),采用60年树龄原料[2] - 汇源采用NFC原液锁鲜技术,从采集到加工仅6小时[2] - 大窑推出白桦树汁汽水,含≥2.5%白桦树汁,主打餐饮渠道[3] - 大窑采取"汽水+白桦树汁"差异化策略,落实"1+2+N"产品战略[3] - 中国农垦集团、北京同仁堂、京东京造等均已推出自有白桦树汁产品[3] 市场现状 - 行业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状态,缺乏主导市场的领导品牌[4] - 主要品牌包括林源春、泉阳泉、轻上、嘉桦等[3] - 林源春300ml*6瓶售价89元(14.48元/瓶)[10] - 泉阳泉300ml*12瓶售价94.9元(7.91元/瓶)[10] - 轻上245ml*10瓶售价37.9元(3.79元/瓶)[10] 价格趋势 - 桦树汁产品价格正在降低[11] - 泉阳泉产品从8.95元/瓶降至7.91元/瓶[11] - 轻上产品从3.99元/瓶降至3.79元/瓶[11] 行业规范 - 《天然白桦树汁》团体标准(T/CNHFA424―2025)于5月17日实施[9] - 标准首次定义"天然白桦树汁"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等[9] - 首次规范三萜和多酚总含量的科学测定方法[9] - 标准填补天然植物饮品领域制度空白,提供可量化品质标尺[10] 产品争议 - 汇源合作方林海公司曾因虚假宣传被罚2万元[5][6] - 该公司在京东宣传产品具有"缓解痛风疼痛""抗菌"等虚假功效[6][7] - 专家指出桦树汁主要成分是水,无明显特殊功效[8]
持续扩张、三度递表,同仁堂医养欲通过IPO还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1:49
公司概况 - 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并更名,若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第四家上市公司[1] - 按2024年总门诊及住院人次计,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按医疗服务总收入计排名第二,市场份额0.2%,占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总规模的46.5%[1] - 公司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均为营利性)、1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均为非营利性),业务覆盖线上线下多渠道[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年内利润从-923.3万元扭亏为4263.4万元、4619.7万元[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5.7%、18.9%、18.9%,净利率分别为-1.0%、3.7%、3.9%,盈利能力有待提升[6] - 2024年资产净值7.07亿元,商誉达2.63亿元占净资产37%,超出市场普遍认为30%的安全范围[7] 收购驱动增长 - 2022年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及国药馆各65%股权后扭亏为盈,2022-2024年两家公司贡献收入占比21.9%、31.2%、31.8%,毛利占比44.8%、44.6%、41.3%[4] - 2024年收购上海承志堂(70%股权)和上海中和堂(60%股权),推动2025年前4个月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4] - 总就诊人次从2022年130万增至2024年300万,复合增长率51.9%;会员人数从2022年底43.6万增至2024年底74.0万,复合增长率30.2%[4] 负债与融资 - 负债率从2021年不足10%攀升至2024年45.2%,2022-2024年维持在40%左右[7] - 将收购企业股权质押给银行,截至2024年4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结余1.42亿元[7] - 计划通过IPO募资用于扩充医疗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8] 行业竞争 - 中国非公立中医院数量从2019年2525家增至2024年3614家,市场竞争加剧[9] - 公司依托"同仁堂"品牌优势,2024年推广费占比0.2%显著低于行业0.5%-2.0%平均水平[9] - 计划2029年底前收购5家营利性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北京、长三角、华中、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5]
同仁堂科技公司:中药飘香 京城消夏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2 07:35
产品展示与市场活动 - 公司携带应季产品如枇杷露、鲜制阿胶糕、香产品等亮相京城重大活动及夏日消费市场[1] - 在惠民大集活动中,公司"大健康板块"产品成为"团宠",展示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100余个单品[2] - 产品结合中医药"药香同源"理念,开发安平香、安康香等五大系列,涵盖燃香、冷香、精油香薰等类型[2] - 枇杷露含30%枇杷鲜果原浆,即食阿胶糕多口味,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4] - 活动持续两周,走进街道社区等多元场景[4] 中医药文化推广 - 参与北京卫视《养生堂》"健康中国行"活动,主题为"夏至补肾阳"[6] - 展示夏季滋补产品如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以及鹿角胶、阿胶糕等食品类产品[9] - 通过产品展示与体验互动传播中医药文化[9] - 在亚投行年会上展示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包括"挂旗"等古法精髓[13] - 阿胶制作需90余天40余道工序,传承260年[13] 文创产品开发 - 将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结合,开发近200款具有安神、静心功效的产品[15] - 产品包括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成为亚投行年会热销爆款[13][15] - 文创产品融合东方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场景,受到国际嘉宾欢迎[15] - 香产品设计多样,包括香珠、手串、发簪、香牌等佩戴形式[2] 国际影响力 - 在亚投行年会上向国际嘉宾展示中医药文化,获得高度评价[11][13] - 国际嘉宾对阿胶制作技艺表示震撼,希望更多向世界宣传[13] - 产品改变了国际嘉宾对中药的传统认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15]
同仁堂: 同仁堂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01 16:21
会议基本情况 - 现场会议将于2025年7月14日上午9:30在北京市东城区崇外大街42号同仁堂大厦5层会议室召开 [3] - 会议由董事长邸淑兵主持 [3] -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时间为当日9:15-15:00 [3] 公司治理修订议案 - 修订《公司章程》核心内容包括:取消监事会设置 将其职权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原监事会议事规则同步废止 [5] - 同步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11项制度 主要依据为《公司法》及证监会、交易所最新监管要求 [7][9][10][13][14][16] - 修订文件涉及累积投票制、对外担保、关联交易等关键领域 目标为优化内控体系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9][10][13][14] 人事变动 - 拟选举陈加富(现任总经理)和潘宝侠(现任总会计师)为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采用累积投票制表决 [17][18] - 候选人具备医药行业管理及财务专业背景 陈加富曾任同仁堂科技总经理 潘宝侠有北控集团财务高管经历 [19] 信息披露 - 所有修订文件草案及对照表已于2025年6月28日披露于上交所网站 [5][7][9][10][13][14][16] - 会议文件包含11项议案 涵盖公司治理各核心环节的制度更新 [5][7][9][10][13][14][16]
同仁堂(600085) - 同仁堂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7-01 09: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7月14日9:30于北京同仁堂大厦5层会议室召开[8] - 投票方式为现场和网络结合,网络投票7月14日,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8] 议案审议 - 需审议11项议案,含修订多项制度及选举非独立董事[4][9][10] - 多项修订制度于2025年6月28日披露并提交审议[11][15][19][23][24][27][28][32][33][36][37][40][41][44][45][48][49] 人员选举 - 拟选举陈加富、潘宝侠为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51] - 陈加富1968年生,现任总经理;潘宝侠1980年生,现任总会计师[53] 章程变更 - 修订后公司不再设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