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利营造(09639)
icon
搜索文档
荣利营造(09639) - 董事名单及其角色与职能
2025-07-14 10:47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榮利營造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639,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1]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有姚宏利、姚宏隆[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陈鲁闽、尚海龙、符合、徐静[2] 委员会信息 - 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3] - 姚宏利是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主席[3] - 尚海龙是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3] - 符合是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3] - 徐静是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3]
荣利营造(09639) - (1)董事的委任及辞任;及(2)董事会委员会组成的变动
2025-07-14 10:43
人事变动 - 徐静女士7月14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袍金30万港元[3][7] - 谢嘉颖、梁伟雄7月14日起辞任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 职务调整 - 梁先生辞任后不再担任审核及薪酬委员会职务[11] - 徐女士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薪酬委员会成员[11] 人员构成 - 公告日执行董事为姚宏利等三人,独董为尚海龙等三人[13]
格隆汇个股放量排行榜 | 7月5日
格隆汇· 2025-07-05 09:43
港股放量个股数据 量比显著个股 - 阳光能源(00757)量比达2.35,成交额124.74万港元 [2] - 长城汽车(02333)量比2.21,成交额5.03亿港元 [2] - 郑煤机(00564)量比1.92,成交额6958.45万港元 [2] - 万国数据-SW(09698)量比1.83,成交额4.02亿港元 [2] - 映恩生物-B(09606)量比1.78,成交额1.24亿港元 [2] 中高量比个股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量比1.70,成交额9394.70万港元 [2] - 亚信科技(01675)量比1.60,成交额6904.85万港元 [2] - 中国飞鹤(06186)量比1.40,成交额2.62亿港元 [2] - 锦欣生殖(01951)量比1.40,成交额4.24亿港元 [2] - 泉峰控股(02285)量比1.36,成交额2471.78万港元 [3] 低量比个股 - 快手-W(01024)量比0.89,成交额23.03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R(89988)量比0.91,成交额1130.69万港元 [3] - 赣锋锂业(01772)量比0.63,成交额2.20亿港元 [4] - 天齐锂业(09696)量比0.50,成交额6196.99万港元 [4] - 香港中旅(00308)量比0.32,成交额5.76亿港元 [4] 特殊成交额个股 - 三生制药(01530)成交额10.69亿港元,量比0.88 [3]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18.62亿港元,量比0.67 [4]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成交额6.51亿港元,量比0.88 [3] - 洛阳钼业(03993)成交额5.25亿港元,量比0.84 [3] - 银河娱乐(00027)成交额4.99亿港元,量比0.71 [3] 备注 - 数据覆盖超100家港股公司,量比跨度从2.35至0.15 [1][2][3][4][5] - 金融、新能源、医药、消费等多行业个股均有放量现象 [2][3][4]
荣利营造(09639)最新财年收入大幅增长新能源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06:08
公司财务表现 - 荣利营造2025财年收益达7.17亿港元,同比增长36.2%,主要得益于土木工程及机电工程项目增加且进度良好[1] - 公司利润受到一次性上市开支及一般行政开支增加影响,但整体财务指标稳健,预计下一财年这些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将减少或消失[1]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合约价值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反映公司多元发展策略成效显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正从传统基建商向绿色建造企业转型,在新能源及绿色基建领域展现强劲动能[2] - 未来将主导零碳智能联盟扩展,引入行业领先企业,涵盖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智慧光伏及储能系统、智慧城市等产业[2] - 公司立足香港、放眼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责任双赢[2] 行业背景 - 香港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新能源产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2] - 各方利好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及绿色基建领域发展前景良好[2]
荣利营造(096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6-25 22:0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716,639千港元,较2024年的526,099千港元增长36.2%[4] - 2025年毛利为144,407千港元,较2024年的121,607千港元增长18.7%[4] - 2025年经营溢利为70,528千港元,较2024年的95,283千港元下降26.0%[4]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68,253千港元,较2024年的92,916千港元下降26.5%[4] - 2025年年内溢利为55,458千港元,较2024年的76,907千港元下降27.9%[4] - 2025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6.4港仙,较2024年的10.3港仙下降37.9%[4] - 2025年土木工程收益为508,941千港元,2024年为365,45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9.26%[22] - 2025年机电工程收益为181,845千港元,2024年为113,24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0.58%[22] - 2025年新能源收益为19,244千港元,2024年为44,30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6.57%[22] - 2025年材料销售收益为1,000千港元,2024年为2,06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1.55%[22] - 2025年机械租赁收益为5,609千港元,2024年为1,02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45.09%[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716,639千港元,较2024年的526,099千港元增长36.2%[27][28] - 2025年公司分部溢利为132,650千港元,2024年为113,659千港元,同比增长16.7%[27][28]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12,795千港元,2024年为16,009千港元[27][28][32]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4港仙,2024年为10.3港仙[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土木工程收益约508.9百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143.5百万港元或39.3%[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机电工程收益约181.8百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68.6百万港元或60.6%;相关合约总金额预计约20亿港元[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太阳能光伏能源业务收益19.2百万港元[48] - 土木工程收入约50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9.3%;机电工程业务收入181.8百万港元,同比升幅达60.6%[56] - 收益由2024年约526.1百万港元增加约190.5百万港元或36.2%至2025年约716.6百万港元[57] - 毛利由2024年约121.6百万港元增加约22.8百万港元或18.7%至2025年约144.4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3.1%降至20.2%[58] - 年内溢利由2024年约76.9百万港元减少约21.4百万港元或约27.9%至2025年约55.5百万港元[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除税前溢利扣除的雇员福利开支(服务成本)为151,843千港元,2024年为112,609千港元[30] - 2025年财务成本净额为2,275千港元,2024年为2,367千港元[31] - 行政开支由2024年约23.6百万港元增加约37.0百万港元或约157%至2025年约60.6百万港元[59]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5,569千港元,较2024年的92,762千港元有所增长[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413,647千港元,较2024年的273,015千港元有所增长[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17,623千港元,较2024年的210,385千港元有所增长[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51,593千港元,较2024年的155,392千港元有所增长[8]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0,108千港元,2024年为48,191千港元[37] - 2025年合约资产净值为270,693千港元,2024年为187,895千港元[39]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为80,368千港元,2024年为72,576千港元;应付保留金2025年为11,609千港元,2024年为6,843千港元[4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建筑合约履约保证金提供担保19,922,000港元,2024年为零[4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权益约351.6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55.4百万港元;银行借款约62.3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50.2百万港元;租赁负债约9.9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8百万港元[63]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3.7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7.4百万港元[64]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2.10倍,2024年3月31日为1.46倍[65] - 2025年3月31日资本负债率约为20.5%,2024年3月31日为34.1%[66]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16.7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86.1百万港元[67] - 本年度集团产生现金流出约65.5百万港元用于租赁土地、物业及设备以及软件,2024年3月31日为18.6百万港元用于物业及设备[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者将业务视为土木工程、机电工程、新能源三个主要业务分部[2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27个土木工程及新能源业务手头项目,2024年3月31日为24个;总未完成合约价值约966.5百万港元,2024年约707.6百万港元[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中标的项目总未完成合约价值约947.8百万港元[46] - 集团已承接古洞北的道路及渠务工程项目[50]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香港土木工程行业政府基本工程开支由年均约900亿港元提升至1,200亿港元[49] - 香港机电工程市场规模2018年约184亿港元,2023年为222亿港元,预计2028年达265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9%[51] - 2024年售电量达36,125百万度,同比增长2.1%[52] - 中华电力将投入529亿港元至2024 - 2028年发展计划用于扩建电力基础设施和支持能源转型[52] - 2027年底前将有40,000辆欧盟四期柴油商用车辆被淘汰[53] - 物流业占香港GDP比重达6.5%,建筑业占香港GDP比重为4.4%[53] - 2035年新能源在发电燃料组合中的比例目标提升至7.5% - 10%,并逐步提升至15%[54] 准则应用与财务报表影响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报期间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准则及诠释,未导致2025年3月31日银行借款分类变动,对过往、当期及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15]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已颁布但未于2025年3月31日报告期强制生效,公司将在生效时应用,如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2025年4月1日生效等[17][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预计广泛影响财务报表呈列及披露[18][19] - 公司自2027年4月1日起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重列截至2027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比较资料[21] 股利分配 - 2024年9月公司宣派中期股利约30,000,000港元,其中约23,637,000港元于2025年以现金结清,约6,363,000港元抵销应收董事款项[33] - 2025年公司无建议或派付其他股利,除2024年9月宣派的中期股利外[33]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利[80] 资金运用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0.0百万港元,截至公告日期拟定用途无变动[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购置机电机械和设备已动用2.9百万港元,支付新项目前期成本已动用46.9百万港元,招聘新员工已动用7.5百万港元,采购4S及企业计划系统已动用3.6百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15.0百万港元[77] 人员情况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411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344名;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84.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22.6百万港元[78] 公司治理与审核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伟雄为主席,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81] - 罗兵咸永道已确认初步业绩公告中相关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未发出意见或鉴证结论[82] 重大交易 - 2024年11月25日公司附属公司以43.4百万港元收购荃湾TML广场一处物业[72] - 2025年4月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173.2万港元代价收购机器,构成须予披露交易[83] 公告相关 - 本年度业绩公告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刊出[84]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将在上述网站刊出并适时寄发股东[84]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25日[86]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荣利营造获恒生银行全港首笔降低噪音绿色贷款 创新模式建立示范效应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23:59
绿色金融贷款 - 荣利营造获得恒生银行全港首笔降低噪音绿色金融贷款,金额为2000万港元,用于购置具备香港环境保护署优质机动设备认证或绿色设备资格的电动建筑工程设备 [1] - 该笔贷款将用于购买电动挖土机、电动半挂牵引车、电动推土机等设备,有望缓解施工现场噪音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1] - 创新融资模式对公司后续在绿色新能源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为行业使用电动商用车起到示范效应 [1] 可持续发展融资 - 恒生银行此前推出规模达800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主要面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融资 [2] - 荣利营造获得首笔绿色贷款表明公司具备优秀信用资质,通过绿色发展投入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2] - 该笔款项将充实公司资金储备,对未来业务开拓产生积极影响 [2]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执行董事表示将与香港品质保证局及社会各界持续创新绿色建筑模式,参与智能城市建设,致力于社会及企业可持续发展 [2] - 荣利营造致力于成为绿色建造引领者,今年5月携手三一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发起成立零碳智能联盟,打造"零碳智能空间"合作平台 [2] - 公司相信更多扶持政策出台和合作伙伴加入将有利于行业共生发展 [2] 行业影响 - 公司将凭借多年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此次绿色贷款经验,与更多全球领先企业合作 [2] - 公司将协助和支持联盟相关企业争取更多绿色融资,助力业务健康发展 [2]
荣利营造(09639) - 财务资料更新
2025-06-13 12:23
业绩总结 - 预计报告年度收入不少于7亿港元,较上一年增超33%[3] - 预计报告年度利润不少于5000万港元,较上一年降不多于35%[3] - 收入增加因关键项目进展好,利润减少因开支增加[3] 未来展望 - 报告年度财务业绩详情2025年6月底前后披露[4]
荣利营造(0963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6-13 09:53
公司信息 - 公司为荣利营造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9639[2] - 执行董事为姚宏利等4人,独董为尚海龙等3人[4] 会议安排 - 董事会2025年6月25日开会[3] - 会议考虑全年业绩及刊发、末期股息建议[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13日[4]
全面拥抱新能源 荣利营造(09639)迎来飞升推动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5-25 23:14
公司战略转型 - 荣利营造与三一集团、宁德时代合作成立零碳智能联盟,推动香港新能源建设与数字化转型[1] - 公司提出全链企业化解决方案,涵盖"光、储、充、换、回收"一体化布局,计划在7大领域推进新能源业务[5][6] - 远期目标包括2030年提升香港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至7%,并计划出海拓展全球新能源市场[6][14]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18年起拓展光伏业务,已为400+学校及NGO安装光伏系统,2023年批量使用电动工程机械[3] - "光"领域开发特有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设计、安装、运维全周期服务[6] - "换"领域计划2027年前建成20+智能换电站,提供2分钟快速换电服务[7] - "充"领域计划2030年前布局500+快速充电桩,引进宁德时代神行超充技术[7] - 与宁德时代合作布局电池回收网络,构建材料供应链闭环[9] 合作伙伴与技术优势 - 三一集团作为基石投资人,双方合作涉及电动重卡销售、充电桩建设及维护[12] - 引进宁德时代超智储能技术,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并缓解电网负荷[7] - 宁德时代"电池银行"概念将增强动力电池金融属性,提升香港市场落地可行性[14] 政策与市场机遇 - 香港政府规划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5年停售燃油车,推动充电基建强制配置[4] - 香港新能源车普及率及充电设施存在巨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为关键发展期[4] - 全球零碳交通被宁德时代CEO视为万亿元级市场,新能源化为最大增量[14] 财务与业务协同 - 代销三一集团电动重卡及承建充电桩将增厚公司收入与利润规模[12] - 智慧工地系统(4S系统)实现工程设备数字化管理,支持零碳智慧城市网络建设[7] - 改造停车场为智慧倍数停车区,整合自动充电业务优化交通设施[7]
荣利集团(09639)携手三一集团、宁德时代成立“零碳智能联盟”引领香港开启低碳环保新篇章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13:07
行业动态 - 香港荣利集团联合三一集团、宁德时代、泛澜科技等企业成立"零碳智能联盟",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转型 [1] - 联盟提出"光、储、充、换、回收"全链企业化解决方案,涵盖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智慧光伏及储能系统、智慧城市、AI智能应用等全产业链 [28]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积极响应全球减碳倡议,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加速绿色转型 [1] 公司战略 - 荣利集团植根香港20余年,2018年拓展光伏新能源业务,2023年批量使用电动工程机械,2024年上线4S智慧安全工地系统 [21] - 三一集团是中国首家"破千亿"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工程机械三强、福布斯全球企业500强 [21]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21] 合作内容 - 荣利集团与三一集团签署零碳智能联盟战略合作协议 [13] - 荣利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零碳智能联盟战略合作协议 [16] - 荣利集团与泛澜科技签署零碳智能联盟战略合作协议 [20] 项目进展 - 零碳智能空间创新平台实现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香港新质生产力发展 [10] - 零碳智能空间提出"光、储、充、换、回收"全链企业化解决方案 [28] - 项目将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升级,巩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设的领先地位 [32] 行业影响 - 联盟成立标志着香港零碳智慧城市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是国家双碳战略在大湾区落地的重要体现 [10] - 项目为香港绿色基建及电动化运输注入动能,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27] - 香港建筑业物料联会称这是全香港的重要里程碑,低碳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