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新水泥(06655)
icon
搜索文档
华新水泥上半年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11.03亿元 同比上升51.05%
格隆汇· 2025-08-29 11:2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入为人民币160.47亿元 较2024年同期减少1.17% [1] - 集团未经审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1.0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大幅上升51.05%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3元 [1] 社会认可与荣誉 - 公司《水泥全流程低碳智能工厂》项目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入选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名单 [1] - 连续13年上榜世界品牌实验室 以1169.82亿元品牌价值位列总榜单第79位 [1] - 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2024年度建筑材料行业ESG评级""A+"最高评级 [1] 管理层荣誉 - 公司总裁李叶青入选"2024年度建材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1] - 公司总裁李叶青获得"第六届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1]
华新水泥完成收购非洲水泥企业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1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新(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收购Caricement B.V. 100%股权 同时通过华新(香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Davis Peak Holdings Limited 100%股权 [1] - 交易总代价为8.3813亿美元 最终根据价值减损条款调整后实际支付7.7386亿美元 [1] - 股权交割于2025年8月29日完成 标的公司成为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 [1] 标的资产结构 - 标的公司持有最终标的公司83.81%股权 使最终标的公司成为公司子公司 [1] - 标的公司及最终标的公司的财务业绩均并入公司综合财务账目 [1] 交易执行细节 - 买方与卖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 约定有条件收购与出售条款 [1] - 交易代价设置向下的惯常调整机制 实际支付金额较初始代价减少6427万美元 [1]
华新水泥(06655.HK)上半年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11.03亿元 同比上升51.05%
格隆汇· 2025-08-29 11:1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入为人民币160.47亿元 较2024年同期减少1.17% [1] - 同期未经审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1.0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大幅上升51.05%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3元 [1] 企业荣誉与认可 - 《水泥全流程低碳智能工厂》项目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入选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名单 [1] - 连续13年上榜世界品牌实验室 以1169.82亿元品牌价值位列总榜单第79位 [1] - 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2024年度建筑材料行业ESG评级"A+"最高评级 [1] 管理层成就 - 公司总裁李叶青入选2024年度建材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1] - 公司总裁李叶青获得第六届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1]
华新水泥(06655) - 主要交易及关连交易 - 收购标的公司股权的完成情况
2025-08-29 11: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全资子公司收购标的公司100%股权,原交易代价8.3813亿美元[3] - 2025年8月29日完成股权交割,调整后支付代价7.7386亿美元[3] - 标的公司持有最终标的公司83.81%股权,交割后并入综合财务账目[3] - 公司将向最终标的公司其他股东发出要约收购,间接持股最高可达100%[4]
华新水泥(0665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0:5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160.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46亿元,同比下滑1.17%[35]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4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5%[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3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35元增长51.43%[7]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19] - 利润总额2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7%[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14.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0%[6]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113.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11] - 公司利息支出3.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16] - 所得税费用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4%[17] - 水泥产品平均售价上涨25.71元/吨至329.95元/吨,成本下降9.42元/吨至231.82元/吨[36] - 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23.65%提升5.27个百分点至28.92%[36] 各业务线表现 - 水泥销售收入8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2] - 混凝土销售收入34.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3%[12] - 水泥及商品熟料销量2773.66万吨,同比下滑2.63%,其中海外销量838.84万吨,同比增长10.41%[35] - 骨料销售7605.26万吨,同比增长6.33%;混凝土销售1324.80万方,同比下降9.88%[35] - 水泥业务营业收入91.52亿元,同比增长5.60%,其中国内下滑1.26%至50.24亿元,海外增长15.37%至41.28亿元[35] 各地区表现 - 非洲地区营业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19.40%;亚洲地区营业收入21.81亿元,同比增长12.22%[37] - 亚洲地区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44.14%;非洲地区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减少10.43%[37] - 公司完成对巴西恩布骨料公司100%股权收购,并首次涉足美洲地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37][42]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为35.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8.90%[8]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底296.98亿元增至2025年中353.11亿元,增长18.9%[20] - 6个月以内短期应收账款占比最高,达237.28亿元,占总应收账款67.2%[20] - 1年以上长期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609.10亿元增至2025年中758.94亿元,增长24.6%[20] - 坏账准备总额从2024年底3.19亿元增至2025年中3.45亿元,计提比例保持8.7%[21][25]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金额达9563.67万元,计提比例高达91%[21] - 应收账款融资中银行承兑汇票6.07亿元,较2024年底5.12亿元增长18.5%[28] - 已背书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19.19亿元[28] 应付账款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底77.44亿元降至2025年中69.05亿元,下降10.8%[29] - 1年以内应付账款占比78.6%,金额54.31亿元[29] - 3年以上长期应付账款6.10亿元,较2024年底5.65亿元增长8.1%[29] 资产和负债 - 存货为29.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91%[8] - 在建工程为40.5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4.75%[8] - 商誉为17.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8.78%[8] - 资产总额为708.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96%[8] - 合同负债余额7.12亿元人民币,将在未来2年内确认为收入[15] 管理层和治理 - 罗志光先生于6月4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多项委员会职务[45] - Olivier Milhaud先生于2025年7月15日获委任为第十一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45] - 审计委员会已完成对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的审阅[47]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回购、出售或赎回[44] 股东持股情况 - 李叶青先生持有A股454,034股(占A股类别约0.0338%,占总股本约0.0218%)及H股1,083,896股(占H股类别约0.1475%,占总股本约0.0521%)[45] - 刘凤山先生持有A股166,500股(占A股类别约0.0124%,占总股本约0.0080%)及H股292,100股(占H股类别约0.0398%,占总股本约0.0141%)[45] - 明进华先生持有H股166,300股(占H股类别约0.0226%,占总股本约0.0080%)[45] - 张林先生持有A股11,600股(占A股类别约0.0009%,占总股本约0.0006%)及H股248,400股(占H股类别约0.0338%,占总股本约0.0119%)[45] - 刘伟胜先生持有H股13,700股(占H股类别约0.0019%,占总股本约0.0007%)及配偶权益12,600股(占H股类别约0.0017%,占总股本约0.0006%)[45] - 刘胜先生持有配偶权益A股10,000股(占A股类别约0.0007%,占总股本约0.0005%)及实益拥有H股25,300股(占H股类别约0.0034%,占总股本约0.0012%)及配偶权益27,900股(占H股类别约0.0038%,占总股本约0.0013%)[45]
华新水泥20250825
2025-08-25 14:36
公司概况与全球布局 - 华新水泥是国内领先的水泥企业,大股东为全球最大水泥公司拉法基豪瑞,二股东为湖北国资委,管理层稳定且深谙产业运作[3] - 公司总产能约为1.26亿吨(含联营企业),海外产能达2,500万吨,在12个国家(包括中亚、非洲、东南亚等地)均有布局,已成为中亚和非洲市场的领军者[2][3] - 海外收入占比接近总收入的50%,达到80亿元[2][6] 骨料业务优势 - 骨料业务是华新水泥的重要利润来源,占比达50%-60%[2][4] - 骨料需求结构中非地产领域占比约87%,与地产周期联动性较弱,需求更具韧性[4] - 公司凭借早期矿山资源布局,拿矿成本显著低于同行(央企单吨矿泉成本约7元,华新成本仅为2至3元)[5] - 骨料产能约为2.85亿吨,销量约1.4亿吨,其中湖北占70%[2][5] 海外市场扩张与并购 - 非洲水泥市场年需求量约2.6至2.7亿吨,未来有望达到7至8亿吨(增长2到3倍以上),长期发展潜力巨大[6] - 公司通过轻资产运作方式切入海外市场,实现高效扩张,并借助大股东拉法基豪瑞的国际经验开拓市场[2][6][7] - 以800多亿美元收购印尼水泥公司80%控股权,标的公司产能1,000万吨,预计年产量700万吨,预计2026年利润可能超过10亿元[2][8] - 在非洲通过丹特(丹格特)布局(尼日利亚、喀麦隆、加纳、南非等地),水泥价格每吨75至120美元不等[6][9] - 在南美市场(巴西)以接近2亿美元收购钴镍铁矿,该矿拥有880万吨产能,实际产量约600多万吨,2023年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并表后将增厚利润[2][9] 国内行业现状与前景 - 国内水泥行业处于供给逻辑加持下的底部状态,2024年全国产量下降10%左右,2025年上半年因煤炭价格下跌盈利有所改善[10][11] - 2025年全国需求下降4到5个百分点,改善主要来自供给端和成本端而非需求端[11] - 湖北地区在超产治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对公司构成利好;西南区域大型基建项目(公路、新藏铁路、水电站等)加速开工,有望拉动区域性需求[4][11] - 2025年国内水泥行业预计从亏损转向微利,每吨利润可能修复到10至15元左右[12] 盈利预期与估值 - 公司被定位为周期成长股,具备向上期权,通过海外扩张实现成长[4][12] - 预计2025年净利润26亿元,2026年可能达到30亿至35亿元[4][12] - 若给予12倍估值,公司股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12]
华新水泥股价微涨0.58% 董事会调整专门委员会成员
金融界· 2025-08-22 11:5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15时最新股价为15.6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8% [1] - 当日开盘价15.51元 最高价15.62元 最低价15.40元 成交额达3.45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94.02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681.07万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水泥 混凝土 骨料等建材产品 [1] - 水泥业务占营收比重超过50% [1]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行业为水泥建材板块 [1] - 涉及湖北地区及中报预增概念 [1] 公司治理动态 - 8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议案 [1]
华新水泥: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7:00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14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1] 董事会会议审议结果 - 会议全票通过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调整决议 反对0票 弃权0票[1] -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为江泓 成员包括江泓 黄灌球 张继平 徐永模 Olivier Milhaud[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集人为黄灌球 成员包括黄灌球 张继平 江泓 徐永模 陈婷慧[1] - 治理与合规委员会召集人为Olivier Milhaud 成员包括Olivier Milhaud 刘凤山 陈婷慧 江泓 张继平[1] - 战略委员会与提名委员会召集人及成员组成未发生变更[1]
华新水泥:8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3:03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第十一届第十五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调整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议案》等文件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水泥业务占比52.69% [2] - 混凝土业务占比24.59% [2] - 骨料业务占比16.49% [2] - 商品熟料业务占比2.22% [2] - 其他业务占比4.0% [2] 信息来源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华新水泥(06655)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8-21 11: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 - 公司于中国注册成立,股份代号6655[2] 人员信息 - 非执行董事长为徐永模先生[3] - 执行董事为李叶青先生、刘凤山先生[3] - 多位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 委员会信息 - 董事会下设五个委员会[4] - 徐永模、李叶青分别在委员会任职[4] 文档信息 - 文档2025年8月21日发布于中国武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