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控(06623)

搜索文档
陆控(06623)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21 08:31
财务业绩 - 2024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5,543百万元(合790百万美元),2023年同期总收入为人民币8,050百万元[8] - 2024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725百万元(合103百万美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131百万元[8] - 2024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5,543百万元(合79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1%[14] - 不包括信用减值损失、融资成本及其他(收益)/虧損的总开支为人民币2,982百万元(合425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5.9%[14] - 信用减值损失、融资成本及其他(收益)/虧損净利润/(亏损)为人民币(725)百万元(合(103)百万美元),同比增加653.7%[14]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按贷款余额计算的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收入率为9.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11] - 2023年前三季度总收入为27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4%[26]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8.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0.1%[26] 贷款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131亿元,同比下降41.8%,其中消费金融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64亿元,同比增加28.7%[9] - 2024年第三季度新增贷款总额为人民币505亿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其中消费金融新增贷款为人民币264亿元,同比增加27.8%[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借款人数约2,480万人,同比增加24.1%[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承担风险的贷款余额比例由31.8%增至64.2%[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消费金融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1.2%,较2024年6月30日的1.4%有所下降[11] - 2023年9月30日客户贷款余额为1,113.7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14.1%[27] 收入构成 - 技术平台收入于2024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1,633百万元,同比下降49.9%[15] - 净利息收入于2024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2,687百万元,同比下降18.8%[16] - 担保收入于2024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818百万元,同比下降13.1%[16] - 其他收入于2024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333百万元,同比增加14.3%[16] - 投资收入于2024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73百万元,同比下降71.1%[16] - 2023年前三季度技术平台收入为61.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9%[26]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为82.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7%[26] 成本费用 - 总开支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7,747百万元减少19%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262百万元[17]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2,290百万元减少49.9%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148百万元[18] - 2023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86.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8%[26] 现金流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99.65亿元,银行存款人民币270.39亿元[29]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0.57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7.12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80.54亿元[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98.65亿元[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银行存款总额存在人民币170.74亿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原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29] 其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计净亏损和集团拥有人应占未经审计净亏损为估计数据[34] - 估计数据根据集团同期的管理账目编制,未经审计师审计或审阅[34] - 审计师认为估计数据在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方面已根据董事采用的基准妥善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与集团通常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33] - 财务顾问信纳估计数据由董事经审慎周详考虑后编制[35] - 审计师已确认遵守独立性和质量管理要求[31,32] - 财务顾问已审阅估计数据的编制基准并与公司讨论,认为估计数据由董事经审慎周详考虑后编制[34,35]
陆控(0662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09:00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352亿元,较2023年6月30日减少44.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消费金融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20亿元,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27.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余额风险承担增加至56.7%,而2023年6月30日为27.5%[6] -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状况稳健,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人民币82,676百万元,包括银行存款人民币37,114百万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的净资产为人民幣82,676百萬元,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則為人民幣94,818百萬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槓桿比率為56.7%[18]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9,348百万元减至人民币12,940百万元[8] - 202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人民币1,736百万元转变为2024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人民币1,560百万元[6] - 技術平台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9,086百萬元減少49.9%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552百萬元[9] - 淨利息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716百萬元減少17.2%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561百萬元[9] - 擔保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2,565百萬元減少30.8%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775百萬元[9] - 其他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38百萬元增加18.4%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37百萬元[9] - 投資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45百萬元減少6.6%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16百萬元[9] 成本与费用 - 總開支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6,920百萬元減少24.0%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2,857百萬元[10] - 銷售及營銷開支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570百萬元減少48.1%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2,890百萬元[11] - 所得稅開支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92百萬元增加137.4%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643百萬元[13] 现金流 - 2024年1-6月期內淨虧損16.63億元人民幣[60] - 2024年1-6月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35億元人民幣[61] - 2024年1-6月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25.22億元人民幣[61] - 2024年1-6月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41.89億元人民幣[61] - 2024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203.99億元人民幣[61] 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的股份总数为1,147,095,737股[1]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有的股份包括27,150股绩效股份单位和500,000股购股权[2]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有的股份包括31,083股普通股、27,151股绩效股份单位和546,507.5股购股权[3] - 安科技术持有公司24.85%的股份[4] - 平安海外控股持有公司16.56%的股份[4] - 平安金融科技通过安科技术持有公司24.85%的股份[4] - 平安保险通过安科技术和平安海外控股持有公司41.40%的股份[4] - 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26.87%的股份[5] - 竇文偉先生、王文君女士、楊學連先生和石京魁先生通过Tongjun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和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间接持有公司26.87%的股份[6]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4年12月及2019年9月分别采纳了2014年股份激励计划和2019年绩效股份单位计划,并于2023年4月12日对其进行修订及重列[39] - 根据2014年股份激励计划的计划授权限额,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供日后授出的股份为26,058,160股,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可供日后授出的股份为12,367,672股[40] - 2014年股份激励计划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总数为13,041,909股,约占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流通在外股份的1.14%[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2014年股份激励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变动情况包括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目、失效的购股权数目、行使的购股权数目等[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2019年绩效股份单位计划授出的绩效股份单位变动情况包括尚未归属的绩效股份单位数目、失效的绩效股份单位数目、归属的绩效股份单位数目等[44] 公司治理 - 公司未有任何股份購回計劃[46] - 公司及其子公司於期內並無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上市證券[46] - 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大部分條文,惟主席兼任首席執行官的情況除外[46] - 公司審計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已審閱本中期報告及未經審計簡明合併中期財務資料[47] - 公司不建議派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48] 其他 - 公司于2014年12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62] - 公司于2024年4月2日完成收购虚拟银行[62] - 公司
LUFAX(LU)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22 16:5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35.5%至60亿元,主要由于贷款余额下降44.8%所致 [25] - 总费用同比下降20.3%至63亿元,其中经营费用下降29.7%至35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下降14.6%至26亿元 [26] - 公司净亏损7.3亿元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普惠贷款新发放额同比下降35%,占总新发放额的51% [10] - 消费金融贷款新发放额同比增长23.6%,占总新发放额的49% [11] - 普惠贷款不良率从上季度的1.0%改善至0.9%,消费金融贷款不良率从1.6%下降至1.4% [13] - 100%担保模式下的贷款占比不断提升,贷款平均利率从20.3%下降至19.6%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小微企业发展指数环比下降0.3点至89,企业经营指数从50.1下降至49.3,反映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持续面临挑战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推进100%担保模式,提高资产质量和资本效率 [14] - 收购PAObank后,其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5%,未来将推出保险、财富管理等新业务 [15] - 公司新获得全国小额贷款牌照,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丰富产品和提高资本管理效率 [16] - 与平安集团的战略合作将在品牌、技术、渠道等方面带来协同效应,有利于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客户 [18][19][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环境复杂,但公司资产质量和消费金融业务表现良好,将继续执行谨慎的战略 [22] - 公司有信心通过持续优化风险模型、升级运营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改善资产质量 [39] - 公司对融资成本的下降趋势保持乐观,并将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应对规模缩小带来的影响 [44][47][4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如期完成特别股息分配,平安集团持股比例增至56.8% [17] - 公司将保持独立上市地位,与平安集团深化协同发展 [1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mma Xu 提问** - 贷款需求情况如何,公司是否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37] -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的原因及可持续性 [37] **Yong Suk Cho 回答** - 整体贷款需求仍然疲弱,但消费金融业务表现相对稳定,公司将更多聚焦该领域 [38] - 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升级风险模型等措施,公司有信心持续改善资产质量 [39] 问题2 **Yada Li 提问** - 未来与平安集团的合作重点领域 [41] - 是否有进一步提高股东回报的计划 [41] - 融资成本和运营效率的展望 [41][42] **Yong Suk Cho 和 Peiqing Zhu 回答** - 在客户获取、技术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与平安集团加强合作 [43][44] - 公司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股东回报,未来仍将执行20%-40%净利润分红政策 [45] - 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运营效率也将通过数字化转型等措施持续提升 [44][46][47][48]
LUFAX(LU) - 2024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4-08-22 10:05
总收入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59.76亿元人民币(8.22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92.7亿元人民币下降35.5%;上半年总收入为129.4亿元人民币(17.81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93.48亿元人民币下降33.1%[2][3][9][11]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9.3998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93.48074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1] 净利润与净亏损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净亏损7.3亿元人民币(1亿美元),而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10.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7%;上半年净亏损15.6亿元人民币(2.15亿美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17.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9%[2][3] - 2024年第二季度净亏损7.3亿人民币(1亿美元),而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10.04亿人民币[1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15.59952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17.35988亿元人民币[31] 贷款余额相关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总余额为235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4264亿元人民币下降44.8%;其中消费金融贷款余额为420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328亿元人民币增长27.9%[5] 新贷款促成情况 - 2024年第二季度促成新贷款45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35亿元人民币下降15.5%;其中新消费金融贷款为22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79亿元人民币增长23.6%[5] 累计借款人数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借款人数约为2320万,较2023年6月30日的约1970万增长17.4%[5] 公司承担风险的贷款余额占比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含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承担风险的贷款余额占比从2023年6月30日的27.5%升至56.7%;不含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承担风险的贷款余额占比从2023年6月30日的22.4%升至49.9%[5] 零售信贷促成业务费率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零售信贷促成业务基于贷款余额的费率为9.3%,高于2023年第二季度的7.0%[5] 促成贷款流转率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不含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促成贷款的C - M3流转率为0.9%,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1.0%[5] 促成贷款逾期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不含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促成贷款的DPD 30 +逾期率为5.4%,低于2024年3月31日的6.6%;DPD 90 +逾期率为3.4%,低于2024年3月31日的4.4%[5] 消费金融贷款不良贷款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消费金融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1.4%,低于2024年3月31日的1.6%[7] 总费用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总费用降至63.41亿人民币(8.73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79.57亿人民币下降20%[14] 销售和营销费用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降至13.72亿人民币(1.89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25.4亿人民币下降46%[14][15] 运营和服务费用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运营和服务费用降至13.27亿人民币(1.83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5.76亿人民币下降15.8%[15][17] 技术和分析费用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技术和分析费用降至2.75亿人民币(38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3.44亿人民币下降20%[15][17] 信用减值损失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信用减值损失降至25.6亿人民币(3.52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29.98亿人民币下降14.6%[15][17] 财务成本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成本降至1300万人民币(2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36亿人民币下降90.2%[15][17] 银行现金与净资产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现金为371.14亿人民币(51.07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5.99亿人民币有所下降[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826.76亿人民币(113.77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36.84亿人民币有所下降[20] 股息决策 - 鉴于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公司董事会决定此时不支付半年度股息[21] 总资产与总负债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2169.3010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370.23009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342.5369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433.39227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3] 现金流量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35.0014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2.80779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25.22047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18.35491亿元人民币[3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流量为41.8906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16.21316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3.985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222.35553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5] 基本每股亏损变化 - 2024年第二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69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0.84元人民币[31] 技术平台收入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技术平台收入为45.5189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90.8607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1]
陆控(0662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22:04
贷款与信贷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35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4.8%[6] - 消费金融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20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7.9%[6] - 2024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总规模为人民币93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105亿元减少[6] - 2024年上半年消费金融新增贷款额为人民币42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318亿元增加[6] - 客户贷款总额为112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60] - 2024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额为67,623,799千元人民币,其中第一阶段新增贷款占比最大[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核销客户贷款金额为3,372,254千元人民币,催收工作仍在进行中[1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客户贷款总额为119,939,472千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36,967,78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担保合同账面总额为53,294,497千元人民币,较年初的54,903,487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2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担保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507,405千元,其中第一阶段为2,938,013千元,第二阶段为569,392千元[128]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2,94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9,348百万元减少[6]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1,560百万元,而2023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1,736百万元[6]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9,348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3.1%至2024年上半年的12,940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未偿还贷款余额减少[8] - 技术平台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9,086百万元人民币减少49.9%至2024年上半年的4,552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零售信贷服务费减少和陆金通业务退出[9] - 净利息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6,716百万元人民币减少17.2%至2024年上半年的5,561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9] - 担保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565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0.8%至2024年上半年的1,775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及平均费率减少[9]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538百万元人民币增加18.4%至2024年上半年的63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账户管理费增加[9] - 公司总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6,920百万元人民币减少24.0%至2024年上半年的12,85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及新增贷款销售减少[1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5,570百万元人民币减少48.1%至2024年上半年的2,890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新贷款销售减少和销售团队优化[11]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23年上半年的6,130百万元人民币减少11.5%至2024年上半年的5,422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信用表现提升[11] - 公司净亏损为2024年上半年的1,560百万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净利润1,736百万元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56] - 技术平台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9%[56] - 净利息收入为5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56] - 担保收入为1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8%[56] - 期内净亏损为15.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7.4亿元人民币[56] - 每股基本亏损为1.45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1.43元人民币[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1,662,53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净利润1,637,325千元大幅下降[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5元,同比下降201.4%[9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637,3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至1,662,535千元人民币[98] - 每股摊薄盈利为1.4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至1.45元人民币[98] 资本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82,676百万元,包括银行存款人民币37,114百万元[6] - 消费金融子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为14.7%,融资担保子公司的杠杆比率为2.4倍[6] - 公司杠杆比率为56.7%,债务总额按借款、应付可转换本票总额计算[18] - 公司剩余承诺结余为人民币53,294百万元,涉及未合并相关贷款的融资担保合同[21]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1百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及设备、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22] - 公司银行存款从2023年6月30日的46,928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37,114百万元人民币[15] - 银行存款为37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60] - 借款总额为4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60] - 权益总额为82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82,676,40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94,817,673千元下降12.8%[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股息9,870,04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95,112千元大幅增加[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189,06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1,621,316千元下降63.9%[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购子公司所用现金净额为715,665千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支出[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398,54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5,459,557千元下降19.9%[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亏损74,37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677,761千元大幅减少[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份支付金额为6,01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5,405千元下降83%[6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需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一并阅读[66] - 公司采纳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新订及经修订准则,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但对公司运营或财务报表未产生重大影响[68] - 公司预计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等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不会对公司运营或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69] - 公司通过宏观经济指标库和回归分析建立预期信贷亏损模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应用的预测方法及重要假设无重大变动[72] - 公司假设上涨场景权重增加10%,基本场景权重减少10%,则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预期信贷亏损减值拨备将减少人民币32百万元[74] - 公司假设下跌场景权重增加10%,基本场景权重减少10%,则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预期信贷亏损减值拨备将增加人民币56百万元[74] - 公司假设金融工具从第二阶段重新分类为第一阶段,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预期信贷亏损及融资担保负债总额为9,374,361千元,差额比率为13%[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第3层级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8,096,12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813,375千元增加了22.1%[77][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第3层级金融资产的添置金额为7,357,952千元,出售金额为4,168,401千元[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第3层级金融资产在损益中确认的收益为93,197千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用于确定第3层级工具公允价值的贴现率介于5.4%至9.5%之间[8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信贷减值亏损为5,421,572千元,同比下降11.5%[8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为1,704,885千元,同比增长126.1%[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运营及服务开支、技术及分析开支总额为7,065,239千元,同比下降33.6%[8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手续费为245,942千元,同比下降44.7%[8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推广及广告开支为52,279千元,同比下降85.2%[8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客户贷款信贷减值亏损为3,186,060千元,同比增长5.3%[8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担保合同信贷减值亏损为2,106,239千元,同比下降22.7%[8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向香港子公司宣派一次性股息105亿元,并计提预扣税10.5亿元[94] - 银行存款总额从39,598,785千元人民币下降至37,113,898千元人民币,降幅为6.3%[99] - 活期存款从16,821,47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12,417,927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6.2%[99] - 非上市证券投资从28,892,604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9,249,592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2%[10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从1,739,41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1,739,416千元人民币[102] - 以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从3,011,570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918,120千元人民币,降幅为3.1%[104] - 预期信贷亏损率从38.02%上升至39.83%[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为4,849,765千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0.2%[106] - 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1月1日的1,847,631千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1,931,645千元人民币,增长4.5%[107] - 合同获取成本从2023年12月31日的2,812,305千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831,141千元人民币,下降34.9%[108] - 核心零售信贷赋能服务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564,189千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191,775千元人民币,下降23.8%[108] - 减值亏损拨备从2024年1月1日的274,012千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54,216千元人民币,下降43.7%[111] - 核心零售信贷赋能服务应收款项的预期亏损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23%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0.23%[112][113] - 客户贷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9,693,954千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12,708,888千元人民币,下降13.1%[114] - 预期信贷亏损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1%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6.03%[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41,002,21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38,823,28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客户存款总额为3,126,937千元人民币,其中定期存款占比最大[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股息为9,390,40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大幅增加[12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4年7月底完成特别股息的派发,成为平安保险的间接非全资子公司[7] - 公司完成对金亿通有限公司(PAO Bank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的收购[20] - 公司雇员总数为33,746名,其中销售及营销部门雇员最多,达23,490名[25][26]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4,42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190百万元有所下降[25] - 公司通过远期人民币外汇交易合同管理外汇风险,主要涉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23]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固定利率工具,包括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等[24] - 公司实施2014年股份激励计划及2019年绩效股份单位计划以挽留雇员[27] - 公司成为平安保险的间接非全资子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平安保险的合并财务报表[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流通在外的股份总数为1,147,095,737股[32] - 赵容奭先生持有527,15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0.05%[31][32] - 计葵生先生持有604,741.5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0.05%[31][32] - 安科技术持有285,0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24.85%[35][36] - 平安海外控股持有189,90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16.56%[35][36] - 平安保险通过其子公司持有474,90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41.40%[35][36] - 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有308,198,174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26.87%[35][37] - 平安可转换本票可转换为76,559,561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6.67%[36] - 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的股东已向安科技術授出期權,可購買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最多100%股份,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持有Tun Kung Company Limited 52.8%股份,Tun Kung Company Limited實益擁有公司26.87%股份[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份激勵計劃的計劃授權限額為45,644,803股股份,服務提供者分項限額為15,000,000股股份[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份激勵計劃可發行的最高股份總數為13,041,909股,約佔已發行及流通在外股份加權平均數目的1.14%[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購股權數目為500,000股,546,507.5股,1,527,058股,11,607,082股[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失效的購股權數目為1,130,944.9股,443,969股,1,574,913股[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行使的購股權行使價為8.0人民幣元/股,行使的購股權數目為10,702股,157,760股,43,568股,212,030股[42] - 截至2024年1月1日,尚未行使的購股權數目為500,000股,557,209.5股,10,322,220.5股,2,014,595股,13,394,025股[42] - 購股權行使價範圍為8.0至118人民幣元/股,歸屬期屆滿日期為2024年12月22日至2028年3月19日[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並無根據2014年股份激勵計劃授出進一步購股權[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归属的绩效股份单位数目为27,150[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失效的绩效股份单位数目为72,418[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归属的绩效股份单位数目为564,536[44] - 截至2024年1月1日,公司尚未归属的绩效股份单位数目为2,071,781[44]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容奭和联席首席执行官计葵生的绩效股份单位授予日期分别为2020年11月1日和2020年5月1日及2021年11月1日[44] - 公司未在2024年上半年进行任何股份购回计划[46] - 公司未在2024年上半年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7]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容奭的职位安排偏离了《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于公司战略规划的有效执行[48] - 公司未在2024年上半年分派半年度股息[51] - 公司中期报告于2024年8月21日经董事会批准并授权刊发[52] - 公司于2024年4月2日以933百万港元(约人民币846百万元)收购虚拟银行的100%已发行股份,预计将利用其运营经验和技术专长[129] - 收购虚拟银行后,公司确认的商誉为人民币259百万元,主要由于人力资源成本、未来增长潜力及成本协同效应[131] - 收购
陆控(06623) - 2024 Q2 - 季度业绩

2024-08-21 22:02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5,976百万元(82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5.5%[6][7] - 2024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730百万元(100百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1,004百万元[6][7] - 2024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59.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2]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9.40亿人民币(17.81亿美元),同比下降33.1%[27]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5.60亿人民币(2.15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7.36亿人民币[27] - 2024年第二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69人民币(0.09美元),去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84人民币[2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5人民币(0.20美元),去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1.43人民币[27] - 2024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730百万元(合100百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1,004百万元[20] 贷款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352亿元,同比下降44.8%[8] - 2024年第二季度新增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52亿元,同比下降15.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借款人数量增加17.4%至约23.2百万人[8] - 2024年第二季度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收入率为9.3%,去年同期为7.0%[8] - 2024年第二季度C-M3迁徙率为0.9%,较上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30天以上逾期率为5.4%,较上一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8] - 消费金融贷款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3月的1.6%下降至2024年6月的1.4%[10] - 普惠贷款的C-M3迁徙率下降至0.9%,消费金融贷款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4%[10] - 消费金融板块新增贷款销售额同比增长23.6%,占本季度新增贷款销售总额的49%[10] 收入与成本 - 技术平台收入为19.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及陆金通业务退出[14] - 净利息收入为27.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3%,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15] - 担保收入为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及平均费率降低[15] - 2024年第二季度技术平台收入为19.99亿人民币(2.75亿美元),同比下降51.0%[27] - 2024年上半年技术平台收入为45.52亿人民币(6.26亿美元),同比下降49.9%[27] - 总开支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7,957百万元减少20%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341百万元(合873百万美元)[16]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540百万元减少46%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72百万元(合189百万美元)[16][17]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493百万元增加3.5%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11百万元(合70百万美元)[17][19] - 运营及服务开支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1,576百万元减少15.8%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27百万元(合183百万美元)[17][19] - 技术及分析开支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344百万元减少20.0%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75百万元(合38百万美元)[17][19] - 信用减值损失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998百万元减少14.6%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560百万元(合352百万美元)[17][19] - 融资成本由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136百万元减少90.2%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百万元(合2百万美元)[17][19]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为人民币37,114百万元(合5,107百万美元),净资产为人民币82,676百万元(合11,377百万美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169.30亿人民币(298.51亿美元),同比下降8.5%[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342.54亿人民币(184.74亿美元),同比下降6.3%[28]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93,683,782人民币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82,676,403人民币元,减少了11.7%[29] 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在2024年6月30日止的三个月中为2,997,614人民币元,同比增长50.3%[30] - 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在2024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内为2,522,047人民币元,同比增长37.4%[30] - 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在2024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内为-4,189,061人民币元,同比减少63.9%[3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25,459,557人民币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0,398,545人民币元,减少了19.9%[30] 其他 - 公司决定不派付2024年半年度股息[22] - 担保子公司杠杆率稳定在2.4倍,远低于10倍的监管上限[11] - 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4.7%,超过10.5%的监管要求[11]
LUFAX(LU)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23 12:44
汇率风险影响 -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和远期汇率升值或贬值5%,会对公司税前利润产生不同影响,如2023年人民币升值5%,税前利润减少1.88亿人民币;贬值5%,税前利润增加1.88亿人民币[988][989] 金融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资产总计21.9636亿人民币,金融负债总计13.8086亿人民币,利率敏感性缺口为8.155亿人民币[992] - 截至2023年底,公司金融负债总计19.3655亿人民币,其中应付平台投资者9.86亿,借款39.72亿等[1008] - 2022年底,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29.537亿人民币,其中Level 1为7.125亿,Level 2为19.957亿,Level 3为2.454亿[1014] - 2023年底,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28.893亿人民币,其中Level 1为4.98亿,Level 2为9.1亿,Level 3为14.813亿[1016] 利率变动影响 - 利率平行变动100个基点,2022年和2023年对税前利润的影响分别为±4.98亿人民币和±3.75亿人民币[994] - 若风险调整折现率增加100个基点,2021 - 2023年预计税前利润变化分别为 - 4300万、 - 4300万、 - 6200万人民币[1023] - 若风险调整折现率减少100个基点,2021 - 2023年预计税前利润变化分别为4600万、4600万、6800万人民币[1023] 信用风险情况 - 截至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融资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敞口分别为685.03亿人民币和549.03亿人民币[998] - 截至2021 - 2023年12月31日,外部合作伙伴承担的客户贷款信用风险分别为1696亿人民币、1492亿人民币和646亿人民币(91亿美元),公司自身表内信用风险敞口分别为451亿人民币、669亿人民币和707亿人民币(100亿美元)[998] - 公司使用违约概率(PD)、违约风险敞口(EAD)和违约损失率(LGD)来衡量信用风险,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 9)下衡量预期信用损失(ECL)的方法类似[999] - 若上行情景权重增加10%,2021 - 2023年ECL减值准备分别减少1500万人民币、6200万人民币和5600万人民币(800万美元);若下行情景权重增加10%,2021 - 2023年ECL减值准备分别增加3200万人民币、1.23亿人民币和3900万人民币(500万美元)[1005] - 假设2022年和2023年处于第二阶段的金融资产因信用风险显著改善重新分类至第一阶段,ECL和融资担保负债总额分别减少23.47亿人民币(18%)和18.08亿人民币(16%)[1006] Level 3金融资产情况 - 2023年,Level 3金融资产年初值为2.454亿,新增9.315亿,处置1.473亿,转入4.363亿,收益155亿,年末值为14.813亿[1018] - 2023年投资从Level 2转入Level 3主要是因现有信托计划加入封闭期条款[1018] - 2021 - 2023年,确定Level 3工具公允价值的折现率在5.4% - 9.5%之间[1022] ADS相关费用与收益 - ADS发行、注销、现金分红等服务,每项最高收费为每股0.05美元[1026] - ADS持有人还需承担税费、注册费、传输费等费用[1027] - 2023年公司收到存托机构88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ADS)计划费用报销[1031]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对普通股转让每次收费2.50 - 20港元,每份ADS发行和注销最高收费0.05美元[1042] 首次公开募股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发行1.99155128亿份ADS,发行价为每份13.50美元,净收益25.789亿美元[1045] - 首次公开募股总费用为1.097亿美元,其中承销折扣和佣金为1.022亿美元,其他成本和费用为750万美元[1046] - 2020年10月29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首次公开募股的净收益全部用于一般公司用途[1046] 普通股与ADS转换情况 - 持有香港登记普通股的股东可将其转换为ADS,反之亦然,但有一定例外和适用规则[1034] - 存入中央结算系统(CCASS)的普通股转换为ADS通常需2个工作日,非CCASS的实物普通股可能需14个工作日或更长时间[1036] - ADS转换为在香港交易的普通股,若在CCASS接收通常需2个工作日,非CCASS实物形式可能需14个工作日或更长时间[1038] - 存托机构在交付ADS或允许提取普通股前,可能要求支付相关费用、提供身份和签名证明以及遵守相关程序[1040] - 投资者需承担ADS与在香港交易的普通股之间转换的所有成本[1042]
陆控(0662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2:00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5] - 公司的贷款余额为31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减少45.3%[6] - 公司的总收入由5811.6亿元人民币减至3425.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3%[8] - 公司消费金融子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为15.3%,不良贷款率为1.5%[9]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新贷款销售为1900亿至2200亿元人民币,年末贷款余额为2000亿至2300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了20.9百万名借款人,贷款总余额为人民币3,154亿元(444亿美元)[17] - 公司的新增贷款销售额的风险百分比从2022年底的21.3%增加至2023年底的49.8%[15] - 公司的融资担保子公司资本充足,杠杆率为1.8倍[17] 贷款产品及服务 - 公司通过持牌消费金融子公司提供消费金融贷款,借款人通常寻求满足个人短期现金流需求或购买消费品[23] - 公司的小微企业主借款人中,91%拥有信用卡、44%拥有住宅物业、41%拥有人寿保险,47%没有无抵押银行贷款余额[22] - 公司的小微企业主借款人数量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占新增贷款的78%、86%和90%[21] 贷款利率及条件 - 2023年新增一般无抵押贷款的平均年化利率为20.9%[41] - 2023年新增有抵押贷款的平均年化利率为16.0%[41] - 2023年新增消费金融贷款的平均年化利率为19.7%[41] 贷后管理及风险控制 - 公司的申请评分模型为每名借款人生成一个评分,决定借款人是否有资格获得给定的贷款[78] - 公司的风险定价模型考虑借款人的风险评级、债务收入比和资产价值,确定适当的风险定价[80] - 公司的贷后服务模型根据信用评分对逾期贷款进行分类,提供还款提醒服务并启动催收流程[84] 资金来源及合作关系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与79家银行及6家信托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55] - 2023年,公司新增贷款规模中,银行提供的贷款占39.1%,信托公司提供的贷款占26.6%[56] - 公司与第三方增信的贷款交易中,签订三方协议规定增信提供商将投保或担保的贷款比例及合作地理范围[57]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的净利润由88亿元减少至10亿元,降幅为88.2%[122] - 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为47.5%[131] - 公司的银行存款由2022年底的43,882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底的39,599百万元[123] 企业治理 - 公司已採納《上市规则》附錄C1(前称附錄十四)第2部分所載《企業管治守則》(「《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作为企业管治常规的基准[153] - 公司董事会认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士兼任可确保内部的一致领导,使整体战略规划更为有效及高效[155] - 公司已採納管理層交易證券之守則作為其證券交易的守則,以規管公司董事及相關僱員的所有證券交易及守則涵蓋的其他事宜[156]
LUFAX(LU)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4-23 11:3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入为人民币70亿元,同比下降30.9% [24][37] - 净亏损为人民币8.3亿元,主要由于与特别股息相关的税收增加 [24][43] - 税前利润为人民币4.47亿元,去年同期为11亿元 [24][43] - 每股基本和稀释亏损为人民币1.52元或0.21美元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消费金融新贷款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4%上升至42% [27] - 无担保贷款占比由72%下降至64%,有担保贷款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28] - 100%担保模式下新增贷款占比达26% [28][29] - 公司风险敞口由去年末的39.8%上升至48.3% [13][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呈现改善趋势 [8]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89.1上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89.3,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完成收购平安壹账通银行,以获取更多牌照支持业务拓展 [16] - 公司宣布特别股息计划,每股ADS2.42美元或每股普通股1.21美元,有待股东大会批准 [17] - 公司将继续采取谨慎的经营策略,重视质量而非规模 [18][58][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仍然疲弱 [7][9] - 公司完成去风险和多元化举措,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仍需保持谨慎 [14][15][52][53][54] - 新的100%担保模式将提升收益率,但短期内会增加拨备计提压力 [13][61][62][6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mma Xu 提问** 关于特别股息的进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股东回报计划 [49] **Yong Cho 回答** 特别股息计划已经公布,有待股东大会批准,未来的股东回报政策保持不变,为年度净利润的20%-40% [51] 问题2 **Chiyao Huang 提问** 对资产质量改善的可持续性以及单位经济学的展望 [55][56] **Gregory Gibb 回答** 资产质量改善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公司将保持谨慎 [58][59][61][62][63]
陆控(06623)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2 22:09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6,964百万元(合964百万美元)[16]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830百万元(合115百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为人民币732百万元[16] - 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6,964百万元,同比下降31%[36] - 2024年第一季度新增贷款为人民币481亿元,同比下降15.6%[17] - 2024年第一季度零售信贷业务收入率为9.0%,较去年同期增长1.7%[19] - 2024年第一季度已贷款总额的C-M3迁徙率为1.0%,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0.2%[20] 收入情况 - 技术平台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9.0%,为2,553百万元,主要由于新增贷款销售额减少和交易量减少导致[37] - 淨利息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5.0%,为2,845百万元,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导致[38] - 担保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34.7%,为925百万元,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和平均费率降低[39] - 其他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40.3%,为319百万元,主要由于催收表现改善驱动下账户管理费增加[40] - 投资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329.2%,为322百万元,主要由于风险资产相关亏损减少[41] 陸金所控股财务情况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技术平台收入为25.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61]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息收入为28.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61]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9.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0%[61]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8.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3%[61]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总资产为229.91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下降3.4%[62]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总负债为137.0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下降4.4%[62]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股本为75万元人民币,股份溢价为32.15亿元人民币[63] - 陸金所控股2024年第一季度留存收益为64.62亿元人民币,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總額为91.24亿元人民币[63]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286,049人民币元[64]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747,041人民币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2%[64]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99,183人民币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8.0%[6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235,553美元,较期初增加3,755,457美元[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