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江银行(06190)
icon
搜索文档
九江银行:助力小种子“种”出大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5-09 06:42
九江银行萍乡分行服务三农 - 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投放制种和种植产业贷款5.82亿元,服务91户农户与企业 [1] - 针对农忙时节推出"春耕服务队",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现场申请、即时审批",为湘东区种植大户王先生发放20万元"易保贷-经营贷款" [1] - 重点支持种业全产业链,包括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和良种推广 [2] 萍乡种业发展现状 - 萍乡年均制种面积30万亩以上,水稻年均供种量占全国近20%,南繁制种面积占全国85%以上 [4] - 1973年颜龙安院士团队攻克杂交水稻制种难题,奠定萍乡"杂交水稻制种之乡"地位 [4] 金融支持种业重点项目 - 向萍乡市昌盛控股集团发放2.4亿元项目贷款,用于建设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的现代种业基地 [2] - 项目涵盖产学研基地、休闲旅游基地和基础设施,引进知名团队共建水稻种业创新中心 [2] - 项目建成后将加速实验室成果向田间转化,巩固萍乡全国最大南繁制种地优势 [2]
锐意改革创新,推动自身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访九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时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7 08:38
党建领行与战略执行 - 公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书记领航"重点工程,完善党建和业务联动互促工作机制,打造"九久红银"党建品牌,创新推出"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模式 [2] -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2024年末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5%至5164.59亿元,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同比增长6.4%至3208.35亿元,负债总额同比增长2.4%至4739.26亿元 [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8亿元,净利润7.62亿元,取得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2] 业务转型与创新 - 公司推出全国首单"银行保函"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ABN,落地江西省首单"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普惠贷款业务 [3] - 公司推进厅堂一体化,远程柜台日均交易量增长近3.74倍,提升业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3] - 公司打造"15分钟金融服务业态圈",搭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站式"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4] 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支持 - 公司将信贷资源优先投向本土,累计服务新市民客户约15万名 [3] - 公司支持制造业、文旅产业、航运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推出"有机硅产业贷""模具产业贷""航运产业贷""纺织产业贷"等专属服务方案 [4] - 公司探索区域级产业大脑建设,加快形成"一县一策、一产业一方案" [4] 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 - 公司创新打造"技术流"评价体系及授信服务方案,为科技型制造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授信服务,推出"九银数智贷"和"科企融"产品 [5] - 公司将绿色信贷纳入全行党建考核,创设"碳效贷""数碳融"产品,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4.05亿元,带动年度减排量8.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5] - 公司获批人民银行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机构,支持九江、上饶等地落地11个碳减排项目 [5]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服务 - 公司创新"四专"工作机制,打造"五应五尽"服务模式,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5] - 公司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供给,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5]
九江银行(0619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4: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净收入91.706亿元,较2023年的82.89亿元增长10.63%[16]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71亿元,较2023年的9.722亿元下降12.87%[16] - 2024年营业收入103.884亿元,较2023年的103.584亿元增长0.29%[16] - 2024年税前利润7.157亿元,较2023年的8.551亿元下降16.30%[16] - 2024年年内净利润7.615亿元,较2023年的7.454亿元增长2.16%[16]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15%,与2023年持平[16] - 2024年净利息收益率为1.92%,较2023年的1.76%增长9.09%[16]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4%,较2023年的8.64%增长9.26%[16] - 2024年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7%,较2023年的11.07%增长8.13%[16] - 2024年资本充足率为13.17%,较2023年的12.01%增长9.66%[16] - 2024年利息净收入91.71亿元,同比增加8.82亿元,增幅10.6%[28]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192.12亿元,同比减少3.62亿元,降幅1.8%[34]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143.29亿元,同比增加3.68亿元,增幅2.6%[35] - 2024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40.68亿元,同比减少7.11亿元,降幅14.9%[39] - 2024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81亿元,同比增加0.23亿元,增幅6.4%[40] - 2024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3.90亿元,同比减少0.43亿元,降幅9.9%[41] - 2024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0.4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2] - 2024年利息支出100.41亿元,同比减少12.44亿元,降幅11.0%[43] - 2024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78.04亿元,同比减少13.59亿元,降幅14.8%[44] - 2024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3.10亿元,同比减少2.99亿元,降幅49.1%[48] - 2024年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9.93亿元,同比增加3.27亿元,增幅49.2%[50] - 2024年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5.60亿元,同比增加0.94亿元,增幅20.1%[51]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7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降幅12.9%[52] - 2024年金融投资所得收益净额3.41亿元,同比减少5.69亿元,降幅62.5%[57] - 2024年营业费用36.34亿元,同比增加2.27亿元,增幅6.7%[58] - 2024年所得税总额为 - 45.8百万元,较2023年的109.7百万元减少155.5百万元,变动率 - 141.8%[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7%、11.97%及9.44%;2023年分别为12.01%、11.07%、8.64%[130][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杠杆率为7.06%;2023年为7.12%[132][133] - 2024年12月31日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32.47%,2023年12月31日为127.03%[1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银行、零售银行、金融市场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64.278亿元、26.514亿元、17.291亿元,占比分别为61.9%、25.5%、16.6%;2023年分别为58.74亿元、26.875亿元、20.444亿元,占比分别为56.7%、25.9%、19.7%[129] - 金融市场业务投资业务中非标业务有序压降,标准化业务稳步增长[141] - 金融市场业务连续7年获得外汇交易中心“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市场业务创新机构”、中债登“自营结算100强”[141] - 金融市场业务首次获得外汇交易中心“优秀通用回购业务参与机构”,是江西省内唯一一家获奖机构[141] - 金融市场业务连续6年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债券承销“优秀承销商”“优秀做市商”荣誉,并首次获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奖”[141] - 金融市场业务连续4年获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券承销做市机构“优秀承销机构”“优秀做市机构”,并首次获得“三农特色实践者”荣誉[141] - 理财业务荣获普益标准金誉奖“卓越资产管理城市商业银行”、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4东方财富风云际会“年度成长城市商业银行”奖项[143] - “日鑫月溢月月分红6号”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荣获中国基金报第六届中国银行业理财英华示范案例“优秀固收类理财产品”[143] - 2024年完成分行级产业金融宣讲会30余场[144] - 截至2024年年末,依托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完成授信总额突破422.8亿元[146] - 2024年向符合标准的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88.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7%[20] - 绿色贷款余额406.24亿元,近5年平均增长率超30%,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4.05亿元,带动年度减排8.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49] - 本地汽车产业客户占比提升13.44%,汽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96%,汽车场景投放超34亿元,空中飞贴出账超13亿元[151] - 2024年江西省内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42.90亿元,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2.82亿元,占本外币比重55.38%[153] - 普惠小微领域贸易金融业务同比新增49.26%,贸易金融业务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74%[153] - 2024年末贸易金融业务有效客户数为2777户,较年初净增543户,其中国际业务有效客户数438户,国内业务有效客户数2339户[153] - 2024年贴现业务服务客户超1500户[155] - 全年服务汽车产业客户1100余户,出账超1.3万笔,办理车辆出入库22万余次[151] - 支持5个设区市落地11个碳减排项目[149] - 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600户[153] - 推出专项转型金融产品“碳效贷”“数碳融”“铜转贷”和绿色金融产品“光伏贷”[150]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末,投放江西省贷款2707.45亿元,较上年末增203.17亿元,增幅8.1%,占总额84.4%;其中九江市1038.95亿元,较上年末增82.26亿元,增幅8.6%[115][116]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总额1038.84亿元,其中江西省912.00亿元,占87.8%;广东省64.62亿元,占6.2%;安徽省43.72亿元,占4.2%;其他地区18.50亿元,占1.8%[127] - 2023年末,集团营业收入总额1035.84亿元,其中江西省937.09亿元,占90.5%;广东省46.31亿元,占4.5%;安徽省34.96亿元,占3.4%;其他地区17.48亿元,占1.6%[127] - 2024年,集团在广东省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加18.31亿元,占比从4.5%升至6.2%[1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全行工作主题为全力做大客户基础等,培育核心竞争力[161] - 2024年公司全面推进信用风险管理体制机制重构,做深902扩面提质增效工程[165] - 公司引导授信资源向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倾斜,优化授信结构[165] - 公司建立适应资产规模和业务复杂度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计量潜在损失和相关指标[167] - 公司优化市场风险限额管理指标体系,加大监测力度[167] - 公司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全流程风险管理能力[168] - 公司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化解存量风险,完善不良授信业务全流程管理[168] - 公司建立适应战略目标和国别风险暴露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170] - 公司建立良好的操作风险治理架构,实施相关战略和政策[171] - 公司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动态调整市场风险暴露水平[172] - 公司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完善治理与管控架构,强化工具运用和流程优化[173] - 公司通过健全体系、加强资金管理等五项措施管理流动性风险[175] - 公司通过贯彻监管意见等五项措施管理合规风险[179][180] - 2024年公司对主要业务系统进行名单校验策略升级,组织业务条线对其他业务系统自查改进[183] - 2024年公司对部分重要信息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和众测,未发生重要信息系统数据泄露[184] - 公司持续开展科技风险评估与监测,形成专项评估报告提交审议[184] - 公司强化科技外包服务商管理,优化工作评价模型,提升评估监督能力[184] - 公司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搭建体系、扩增预案及演练范围,通过认证接轨国际标准[184] - 公司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监测、排查,制定应急预案[18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847,367,200元[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5,773名全职员工,平均年龄30.34岁[6] - 本科及专科员工5,024人,占比87.03%,研究生及以上743人,占比12.87%[6] - 公司通过总行、13家分行、263家支行经营业务,并主发起设立20家村镇银行[6] - 2024年1月,公司获“2023年度优秀参与机构奖”[7] - 2024年1月,公司获“2023年度移动支付推广奖”“2023年度业务创新奖”及“2023年度助商惠民消费促进奖”[7] - 2024年1月,公司获“2023年度自营结算100强”称号[8] - 2024年1月,公司获2023年度人民币金融债券承销做市团“优秀承销商”及“优秀做市商”两项机构奖项[8] - 2024年4月,公司在“护航江西”金融情报线索研判竞赛中获得单项三等奖[8] - 2024年5月,公司获“介甫奖-银行业风险管理奖-优秀贷后管理机构奖”[9] - 2024年公司在江西率先上线「数转贷」,构建全栈自主创新技术平台「九银大脑」,落地业务场景30余个[20] - 2024年公司聚焦五大核心领域重点突破,推动数字化能力全面提升[157] - “九银大脑”平台学习2.3万条FAQ和1300余篇文档,构建知识库,用户数超6500人,落地30余个业务场景[157] - 2024年完成“金融云”建设,获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58] - 公司获“赣银杯”金融業網絡安全攻防競賽二等獎和優秀組織獎等多项荣誉[158] - 公司主发起设立20家九银村镇银行,合并并控制其中18家[159] - 报告期末,控股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70.20亿元,贷款总额98.83亿元,存款余额144.23亿元[160] - 报告期末,参股村镇银行资产总额50.64亿元,贷款总额35.81亿元,存款余额42.80亿元[160] - 2024年公司通过人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平台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成效获监管认可[182] - 公司参赛的2部反洗钱宣传作品获大赛一等奖和优秀奖,全年宣传活动受众超60万人次[18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战略风险水平总体平稳可控[1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847,367,200股股份,含2,365,000,000股内资股及482,367,200股H股[190]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本变动情况[191] - 2024年12月31日,内资国有股1,389,528,436股,占比48.80%;内资社会法人股949,835,583股,占比33.36%;内资自然人股25,635,981股,占比0.90%;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482,367,200股,占比16.94%[19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内资股股东699名,其中国有股股东44户,社会法人股股东54户,自然人股股东601户[1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境外上市内资股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1,632,987,59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57.35%[194] - 报告期内,武宁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受让56,392,5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1.98%[195] - 2024年12月31日,九江市财政局持有内资股366,020,000股,占相关类别股份15.48%,占总股本12.85%[196] - 2024年12月31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366,020,000股,占相关类别股份15.48%,占总股本12.85%[196] - 2024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九江银行:以数字金融为笔,擘画产业升级新篇章
中国经济网· 2025-04-25 07:46
公司战略 - 九江银行聚焦"产业+政策+金融+科技"战略发展理念,以数字赋能与过程管控为抓手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1] - 公司按照"产业平台+数智金融"建设思路,与浙商中拓、煌兴冷链等行业领先平台方建立合作[1] - 公司通过"链主+平台"模式为产业链场景拓展提供支撑,前瞻性完成多家集团"链主"场景合作[1] 业务模式创新 - 在产融数字化合作中,基于金融端与产业端关键数据直联,推出"应收账款场景+运输车辆购置"专项贷款[1] - 构建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交易服务与金融服务两大功能,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服务[2] - 针对冻品产业推出"智慧物流贷"解决方案,采用"代付+监管+科技"三位一体架构解决行业痛点[2] - 推出江西省首个数字化转型金融方案"数转贷",助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3] 业务成果 - 截至2025年3月末,"链主"场景专项贷款累计发放6582万元,辐射近2000户中小承运企业[1] - 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授信总额达751.52亿元[2] - 为九江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发放"数转贷"557.23万元,帮助企业降低70%综合成本[3] 行业合作 - 深度参与赣州钨和稀土产业大脑、德安纺织产业大脑等区域级产业大脑建设[3] - 联动九江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完成企业补贴资格认定,实现政策与金融协同[3] 未来规划 - 持续推进"数字金融+产业金融"协同,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与业务模式[3]
深读|营收净利止跌后如何“造血”?九江银行掌舵人的新命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4-18 03:00
文章核心观点 九江银行2024年财报呈现“止血回稳”态势,但不良率攀升至近十年最高,面临深层挑战 新组合周时辛和肖璟临危受命,规划改革路径初步帮助银行“止血” 2025年银行目标更积极,其“药方”能否助银行重塑“造血”功能待解 [2][9][12] 分组1:九江银行过往问题与管理层变动 - 2022 - 2023年九江银行问题频出,2022年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骤降、净利润下滑,2023年不良率进一步上升、营收和净利润双降 [4] - 2022年2月原董事长刘羡庭退休,解聘潘明行长职务,肖璟升任行长;2023年5月周时辛接任董事长,潘明卸任副董事长 [3] - 潘明因对九江银行违规行为负有责任多次被处罚,2024年9月调任九江市交通航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5] 分组2:新管理层背景与2024年改革路径 - 周时辛有农行工作经验,深耕本土经济与对公业务;肖璟履历充满科技基因,曾在工行IT部门工作 [6] - 2024年工作主题为坚定转型步伐,精细经营管理,全面提升战略执行力 [6] - 专注主责主业,发力产业金融和普惠金融,贷款资源向本土倾斜,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占比提升 [7] - 压降高风险资产,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下降,非标准化投资占比降低 [8] - 打造“数智九银”,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九银大脑”AI平台落地多个场景 [8] 分组3:2024年业绩表现与面临挑战 - 2024年营收103.88亿元、净利润7.62亿元,分别同比微增0.29%、2.16%,净息差逆势上行 [10] - 定期存款占比增加,存款定期化现象突出,但下调定期存款利息助力净息差回升 [10] - 存款总额增速跟不上贷款,对贷款进一步扩张或形成制约 [1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但不良率上升至2.19%创近十年新高,拨备覆盖率安全垫不充分 [11] - 不良率高企侵蚀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占营收比例达58.14% [11] 分组4:2025年展望 - 2025年全行工作主题为全力做大客户基础,提升客户综合贡献,持续夯实能力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 [11] - 周时辛、肖璟为九江银行开出的“药方”能否帮助银行重塑“造血”功能待2025年解答 [12]
九江银行拟对旗下20家村镇银行开展改革重组,曾因管理不到位致使母行收罚单
金融界· 2025-04-17 09:40
文章核心观点 九江银行拟对旗下20家九银村镇银行开展改革重组,且自身经营面临资产质量承压、非利息收入下滑等挑战 [1][3][6] 分组1: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 九江银行拟于5月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九银村镇银行改革总体方案,分阶段对旗下20家九银村镇银行开展改革重组 [1] - 20家村镇银行中16家在江苏省内、4家在江苏省外,对江西省内村镇银行拟提升持股至100%后吸收合并改设为分支机构,对省外村镇银行视情况保留现状、改设或退出,吸收合并后相关村镇银行业务等由九江银行承接 [3] 分组2:村镇银行人员与合规情况 - 九江银行控股村镇银行18家、参股2家,九银村镇银行员工655人,占九江银行员工总数11.35% [5] - 2024年7月26日,九江共青村镇银行因多项违规被罚款80万元,多人被警告罚款,九江银行因对主发起村镇银行管理不到位被罚款25万元,两人被警告 [5] 分组3:九江银行自身经营挑战 资产质量 - 截至2024年末,九江银行资产总额5164.59亿元,同比增长2.50%,但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总额70.12亿元,不良贷款率2.19%高于行业平均 [6] - 2024年零售业务不良贷款金额26.64亿元,较上年增加8.64亿元,对公业务不良贷款金额43.48亿元,较上年减少1.56亿元 [6] - 2022 - 2024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73.01%、153.82%、154.25%,呈下降趋势但满足监管要求 [6] 收入结构 - 2024年利息净收入91.71亿元,同比增加8.82亿元,增幅10.6%,负债成本控制有成效,优化负债结构提升利息净收入 [7]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7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降幅12.9%,金融投资所得收益3.41亿元,较2023年减少5.69亿元,同比降幅62.3%,非利息收入下滑制约整体营收增长 [7]
九江银行2024年净利润7.62亿元,不良率升至2.19%,薪酬增加1.67亿
金融界· 2025-04-16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九江银行2024年业绩报告展现经营回稳迹象,但资产质量压力仍需关注 [1] 业绩企稳显现韧性 - 2024年经营状况开始企稳,经历2023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后实现回升 [1] - 利息净收入达91.71亿元,同比增长10.6%,得益于存款付息率显著下降 [1] - 对公业务表现亮眼,制造业贷款新增81.55亿元,增幅达18.7% [1] 数字化转型提速增效 - 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发力,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已在3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 [2] - 通过金融云建设,提升资源调配效率,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 数字化转型优化运营效率,为零售业务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 风险隐忧待化解 - 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不良贷款率升至2.19%,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创近10年新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关注类贷款大幅增加82.37亿元,占比从3.69%升至6.03% [6] - 非息收入表现不佳,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12.87%,投资收益下降62.7% [6] - 资本充足状况趋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至9.44%,拨备覆盖率至154.25% [6][7] 其他情况 - 2024年员工薪酬费用增加1.67亿元,反映出该行在人才留存方面的战略考量 [8] - 2024年营业费用总额为36.343亿元,较2023年增加2.272亿元,变动率为6.7% [9]
九江银行2024年业绩小幅“止血” 不良率攀至近五年最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3 06:18
文章核心观点 九江银行2024年业绩止跌回稳,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但利润水平未回到2023年前,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率攀至近五年最高 [1][2] 营收、利润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88亿元,同比增加0.29%;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加2.16%;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增加2.88% [2] - 近三年利润水平未回到2023年前,2023年净利润“腰斩”,2024年仍不及2022年、2021年一半,主要受加大资产减值损失力度影响 [2] - 利息净收入91.71亿元,同比增加8.82亿元,增幅10.6%,因付息负债利息支出减少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7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降幅12.9%,受理财手续费下降影响 [2] - 金融投资所得收益减少5.69亿元至3.41亿元,降幅62.3%,因压降信托等非标准化投资 [2] - 2023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1.06亿元,同比增加9.02%;2024年计提60.40亿元,仍高于2022年、2021年 [3] - 营业费用36.34亿元,同比增加2.27亿元,增幅6.7%,主要因职工薪酬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增加 [3] 资产端情况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5164.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09亿元,增幅2.5%,主要因客户贷款及垫款、金融投资增加 [4] - 2024年贷款增长源于公司贷款规模和票据贴现业务增长,公司贷款及垫款1992.44亿元,同比增长9.3%,占比提升至62.1%;零售贷款及垫款893.91亿元,同比减少8.52%,占比下降至27.9%;票据贴现321.99亿元,同比增加48.9% [4] - 2024年末金融投资总额为156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7.37亿元,债券投资金额达1177.31亿元,同比增加7.26%,占比75.4% [4] 负债端情况 - 2024年末负债总额为4739.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0.33亿元,增幅2.4% [5] 资产质量情况 - 不良贷款总额、不良贷款率攀至近5年最高,报告期末不良贷款总额为70.12亿元,不良贷款率2.1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 2024年零售业务不良贷款金额为26.64亿元,较上年增加8.64亿元;对公业务不良贷款金额为43.48亿元,较上年减少1.56亿元 [6] - 2022 - 2024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73.01%、153.82%、154.25%,呈下调趋势 [6] 分红情况 - 董事建议以每10股0.57元派发2024年年度现金股息,合计派发1.62亿元,占合并后归属该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1.80% [1] 未来规划 - 2025年坚持城商行“三服务”市场定位,深化“优结构、节资本、促合规、控不良、稳增长”方针,秉承普惠金融和产业金融策略,融入区域发展 [6]
九江银行(0619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4: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847,367,200元[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5,773名全职员工,平均年龄30.34岁[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本科及专科员工5,024人,占比87.03%[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究生及以上员工743人,占比12.87%[6] - 公司通过总行、13家分行、263家支行经营业务,并主发起设立20家村镇银行[6] - 公司主发起设立20家九银村镇银行,合并并控制其中18家[155] 公司荣誉 - 2024年1月,公司获“2023年度优秀参与机构奖”[7] - 2024年1月,公司获“2023年度移动支付推广奖”“2023年度业务创新奖”及“2023年度助商惠民消费促进奖”[7] - 2024年1月,公司获“2023年度自营结算100强”称号[8] - 2024年4月,公司在“护航江西”金融情报线索研判竞赛中获单项三等奖[8] - 金融市场业务连续7年获外汇交易中心“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市场业务创新机构”、中债登“自营结算100强”[137] - 金融市场业务首次获外汇交易中心“优秀通用回购业务参与机构”,是江西省内唯一获奖机构[137] - 金融市场业务连续6年获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债券承销“优秀承销商”“优秀做市商”荣誉,首次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奖”[137] - 金融市场业务连续4年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券承销做市机构“优秀承销机构”“优秀做市机构”,首次获“三农特色实践者”荣誉[137] - 理财业务获普益标准金誉奖“卓越资产管理城市商业银行”、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4东方财富风云际会“年度成长城市商业银行”奖项[139] - “日鑫月溢月月分红6号”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获中国基金报第六届中国银行业理财英华示范案例“优秀固收类理财产品”[139] - 2024年公司受邀参加行业前沿研讨活动,获得“卓越金融机构奖”“最佳产业金融创新银行”等荣誉[143] - 2024年6月公司法律与合规部、萍乡分行合规部获评为江西省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成绩突出集体[178] - 公司参赛的2部反洗钱宣传作品在“九银杯”反诈短视频大赛获一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作品被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采用[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净收入917060万元,较2023年的828900万元增长10.63%[16]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710万元,较2023年的97220万元下降12.87%[16] - 2024年营业收入1038840万元,较2023年的1035840万元增长0.29%[16] - 2024年税前利润71570万元,较2023年的85510万元下降16.30%[16] - 2024年净利润76150万元,较2023年的74540万元增长2.16%[16] - 2024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4440万元,较2023年的72360万元增长2.87%[16]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15%,与2023年持平[16]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4%,较2023年的8.64%提升0.8个百分点[16] - 2024年一级资本充足率11.97%,较2023年的11.07%提升0.9个百分点[16] - 2024年资本充足率13.17%,较2023年的12.01%提升1.16个百分点[16] - 2024年利息净收入91.71亿元,同比增加8.82亿元,增幅10.6%[25] - 2024年利息收入192.12亿元,同比减少3.62亿元,降幅1.8%[31]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71亿元,2023年为9.722亿元[24] - 2024年金融投资所得收益净额3.412亿元,2023年为9.101亿元[24] - 2024年营业收入103.884亿元,2023年为103.584亿元[24] - 2024年税前利润7.157亿元,2023年为8.551亿元[24] - 2024年年内净利润7.615亿元,2023年为7.454亿元[24] - 2024年生息资产总额4785.932亿元,平均收益率4.01%;付息负债总额4655.12亿元,平均付息率2.16%[25] - 2024年净息差1.85%,净利息收益率1.92%;2023年分别为1.72%和1.76%[25] - 2024年集团金融投资利息收入40.68亿元,同比减少7.11亿元,降幅14.9%[36] - 2024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81亿元,同比增加0.23亿元,增幅6.4%[37] - 2024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3.90亿元,同比减少0.43亿元,降幅9.9%[38] - 2024年集团利息支出100.41亿元,同比减少12.44亿元,降幅11.0%[40] - 2024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78.04亿元,同比减少13.59亿元,降幅14.8%[41] - 2024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3.10亿元,同比减少2.99亿元,降幅49.1%[45] - 2024年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9.93亿元,同比增加3.27亿元,增幅49.2%[47]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7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降幅12.9%[49] - 2024年金融投资所得收益净额3.41亿元,同比减少5.69亿元,降幅62.5%[54] - 2024年集团营业费用36.34亿元,同比增加2.27亿元,增幅6.7%[55] - 2024年公司营业费用总额为363.43亿元,同比增加22.72亿元,增幅6.7%[57] - 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604.03亿元[60][62] - 2024年公司所得税总额为 - 4.58亿元,较2023年减少15.55亿元,降幅141.8%[64] - 2024年公司职工薪酬费用为209.23亿元,同比增加16.68亿元,增幅8.7%[57] - 2024年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为83.46亿元,同比增加3.82亿元,增幅4.8%[57] - 2024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不包括投资物业)为46.65亿元,同比增加2.73亿元,增幅6.2%[57][58] - 2024年公司税金及附加为13.59亿元,较2023年减少0.22亿元,降幅1.6%[57][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164.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09亿元,增幅2.5%[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208.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2.10亿元,增幅6.4%[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992.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9.61亿元,增幅9.3%[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零售贷款及垫款总额893.91亿元,较2023年末977.20亿元有所下降[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票据贴现321.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5.78亿元,增幅48.9%[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投资总额1563.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7.37亿元,增幅3.8%[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265.8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7.22亿元,降幅20.2%[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11.9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0.32亿元,降幅46.4%[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拆出资金10.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4亿元[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94.5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8.90亿元,降幅34.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4739.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0.33亿元,增幅2.4%[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总额3869.64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占比60.2%、活期存款占比29.1%[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89.7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16亿元,降幅31.4%[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中央银行借款224.4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6.63亿元,降幅20.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7.3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2.36亿元,降幅65.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发行债务证券473.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1.54亿元,增幅27.3%[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425.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76亿元,增幅3.8%;归属本行股东权益417.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91亿元,增幅4.0%[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表外承诺1183.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91亿元,增幅13.4%[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3208.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2.10亿元,增幅6.4%[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不良贷款率2.19%,较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101] - 截至2024年末,逾期贷款总额为93.96亿元,占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比例为2.9%[118] - 截至2024年末,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为108.08亿元[121] - 2024年贷款减值损失准备年初余额96.80亿元,本年计提49.93亿元,本年核销及转出41.79亿元,本年收回已核销3.14亿元,年末余额108.08亿元[12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103.884亿元,2023年为103.584亿元;江西省营收占比最高,2024年为87.8%,2023年为90.5%[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7%、11.97%、9.44%;2023年分别为12.01%、11.07%、8.64%[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杠杆率为7.06%,2023年为7.12%,均符合监管不低于4%的要求[12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对公两增贷款余额342.42亿元,增幅25.6%;对公两增贷款户数8286户,较上年末增加1830户[130] - 报告期末,公司对公存款、贷款客户分别为11.01万户、1.10万户,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46万户、2146户,增幅分别为15.24%、24.28%[131] - 截至2024年末,流水易贷2.0版客户累计落地539户,累计放款金额达7.17亿元[131] - 截至报告期末,产业金融业务授信余额为人民币568.45亿元,较年初净增长人民币79.58亿元,增幅16.28%[140] - 截至报告期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406.24亿元,近5年平均增长率超30%,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4.05亿元,带动年度减排量8.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45] - 汽车金融业务本地汽车产业客户占比提升13.44%,汽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96%,汽车场景投放超34亿元,空中飞贴出账超13亿元[147] - 2024年,公司江西省内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42.90亿元,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2.82亿元,占本外币比重55.38%[149] - 贸易金融业务中,普惠小微领域贸易金融业务同比新增49.26%,业务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74%[149] - 2024年末贸易金融业务有效客户数为2777户,较年初净增543户,其中国际业务有效客户数438户,国内业务有效客户数2339户[149] - 汽车金融业务全年服务汽车产业客户1100余户,出账超1.3万笔,办理车辆出入库22万余次[147] - 贸易金融业务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600户[149] - 2024年贴现业务服务客户超1500户[151] - 截至报告期末,控股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70.20亿元,贷款总额(含贴现)98.83亿元,存款余额144.23亿元;参股村镇银行资产总额50.64亿元,贷款总额(含贴现)35.81亿元,存款余额42.80亿元[1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32.47%,2023年1
九江银行:传承雷锋精神 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3-05 02:26
文章核心观点 九江银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领悟雷锋精神内涵,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践行雷锋精神,未来将以雷锋精神为动力,为九江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1][6] 服务实体经济 - 聚焦主责主业,将学雷锋活动与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结合,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深耕普惠金融 [1]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减费让利、开辟绿色通道,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 [1] 优化金融服务 - 学习雷锋敬业精神,坚持客户优先,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优化网点布局、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效 [1][2] - 下沉金融服务,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成立志愿者服务队,通过金融与产销帮扶等增值服务精准服务群众 [2] - 在营业网点设雷锋志愿服务站和爱心驿站,重视个性化需求,配备无障碍设施、急救设备,推动金融适老化改造 [2][3] 履行社会责任 - 学习雷锋奉献精神,组织无偿献血活动,与太阳村合作帮扶困境儿童,持续开展救助慰问,成立慈善基金会 [4] - 以江豚为原型设计形象,开展公益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4] - 开展公益金融宣传,关爱弱势群体,参与低碳环保和基层治理,传递雷锋精神 [4] 荣誉与展望 - 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当选江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 [4][5] - 以雷锋精神为动力,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为九江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