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诚能源(02337)

搜索文档
众诚能源(02337)发盈警 预计中期亏损净额约500万元至70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8:37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录得亏损净额约人民币500万元至人民币700万元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纯利为人民币2790万元 [1] 亏损原因分析 - 更多汽车客户转用新能源汽车导致石油产品市场需求下降 [1] - 石油产品销量减少 [1] - 2025年上半年石油产品平均售价下跌导致毛利率下降 [1]
众诚能源发盈警 预计中期亏损净额约500万元至70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18 08:36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亏损净额约人民币500万元至700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纯利人民币2790万元 [1] - 业绩由盈转亏主要由于石油产品销量减少及毛利率下降 [1] 业绩变动原因 - 更多汽车客户转用新能源汽车导致市场需求下降,石油产品销量减少 [1] - 2025年上半年石油产品平均售价下跌导致毛利率下降 [1]
众诚能源(0233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盈利警告
2025-08-18 08:30
业绩总结 - 2024年上半年纯利2790万元人民币[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净额500 - 700万元人民币[3] 未来展望 - 中期业绩公告预计2025年8月底前刊发[5] 亏损原因 - 汽车客户转用新能源致石油销量减少[3] - 2025年上半年石油售价下跌致毛利率下降[3]
众诚能源(02337.HK)将于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08:47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众诚能源(02337)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2 08:31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会议审议事项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并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3]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并批准派发中期股息(如适用)[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众诚能源(0233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8:48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8亿股,面值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8000万港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3.74502亿股[2] - 本月底公司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74502亿股[2]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5-27 08:30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情况 - 公司2017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56亿港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9.0886千万港元,剩余款项结余3.439千万港元[3] 业务线款项动用及剩余情况 - 扩展石油及天然气油气站网络原分配5000万港元,2024财年已动用1207.7万港元,剩余263.7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动用[3] - 扩展物流运输车队经修订分配1000万港元,2024财年已动用919.8万港元,剩余80.2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动用[3] 购股权计划相关数据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均为2345.02万份[6] - 2024年年报日期,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345.02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3%[6]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08: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77.24326亿元,2023年为73.46895亿元;毛利为4.3985亿元,2023年为4.22263亿元;年内溢利为7065.6万元,2023年为4330.4万元;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6779.1万元,2023年为3948.9万元;毛利率均为6%;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8元,2023年为0.11元;资产总值为18.77283亿元,2023年为19.14596亿元;资产净值为5.47955亿元,2023年为5.12107亿元[5] - 2024年公司收益为77.243亿元,较2023年的73.469亿元增加3.774亿元,增幅5%,主要因石油产品销量增加[27]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69.246亿元上升5%至72.845亿元,因产品销量增加致采购总额上升[28] - 2024年毛利为4.399亿元(2023年:4.223亿元),毛利率为6%(2023年:6%)[2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180万元(2023年:减值亏损拨回约为210万元)[30]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40万元,较2023年的1010万元减少470万元[31]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591亿元,较2023年的1.585亿元增加60万元[3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增加3020万元,达到9430万元(2023年:6410万元)[3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的2080万元增加290万元或14%至2370万元[37] - 2024年集团纯利为7070万元,较2023年的4330万元增加2740万元[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为18.773亿元(2023年12月31日:19.146亿元),权益总额增加7%至5.48亿元(2023年12月31日:5.121亿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71%(2023年12月31日:73%)[43] 公司股息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宣派特别股息每股股份0.08港元[11] - 公司目前无股息政策或预定股息分配比率,董事根据盈利等条件决定股息金额[102]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2024年1月公司与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液化气大庆分公司订立协议,拓展至液化石油气批发业务;7月与松原石化订立液化石油气框架销售协议,转售采购的液化石油气[11] - 2024年公司通过与小型加油站订立合作协议扩大加油站网络,汽车终端用户可用预付卡购买成品油及天然气[24] 市场趋势预测 - 2025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在5%左右[12] - 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有望小幅回升,欧佩克+计划4月开始取消自愿减产,但国际油价将承受下行压力[12] - 202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预计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增速可能进一步提升[12]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渗透率预期将进一步提升[12] - 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左右,中国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56] - 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从2024年的83万桶/日增加至2025年略高于100万桶/日,亚洲市场贡献全球增长近60% [57] - 预计2025年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量将增加150万桶/日,国际油价将面临下行压力[57] - 预计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增长2%以下,主要由亚洲市场支撑[58] - 2025年全球天然气供应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但消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加快可能性较大[58]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稳健运营加气加油站主营业务,策略布局石油气产业链相关机会,多元化业务布局和收入来源[13] - 公司将密切关注新能源领域业务拓展机遇,紧跟汽车行业新能源化浪潮[13] - 公司2025年将顺应能源转型大势,深耕加加气加油站运营业务,优化天然气、石油分销及运输业务,布局石油气产业链,把握新能源汽车加气站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机遇[5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约73.957亿元,按年上升约5%,占同年总收益约96%,销量约102.8万吨,较去年上升约13%[24] - 2024年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2.534亿元,按年下跌5%,占同年总收益3%,压缩天然气销量达4710万立方米,较去年减少31%[25] - 2024年公司运输收入7520万元,按年上升11%,占同年总收益1%[26] 公司业务运营基础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东北部经营77座加油站[22] - 捷利物流及其附属公司拥有及管理一支逾100辆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车队[26] - 公司成品油销售包括向汽车终端用户零售及向其他用户批发石油[24] - 公司天然气销售主要在中国加气站进行[25] 公司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56亿港元,截至2024年3月27日已动用1.12161亿港元,剩余343.9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底前动用[44] 公司抵押及担保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以账面价值338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投资物业作抵押,银行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为2.86亿元,已使用2.5134亿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3000万元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3000万元由最终控股股东、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赵金岷先生及其配偶姬媛媛女士作个人担保[46]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375名雇员,且当日概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员工1375人,其中男性918人,女性457人,均为全职[179] - 2024财年,31 - 40岁女性员工占比37%,31 - 40岁男性员工占比31%,30岁以下男性员工占比11%,51岁或以上男性员工占比13%,41 - 50岁女性员工占比47%,41 - 50岁男性员工占比40%,51岁或以上女性员工占比3%[180] - 2024财年,30岁或以下员工165人,31 - 40岁员工459人,41 - 50岁员工577人,51岁或以上员工174人[181] - 长春地区雇员859人,丹东地区138人,五常地区7人,吉林地区40人,四平地区5人,延吉地区59人,德惠地区9人,松原地区12人,桦甸地区15人,梅河地区5人,白城地区16人,白山地区12人,蛟河地区6人,鞍山地区26人,瓦房店地区8人,沈阳地区129人,辽源地区17人,龙井地区7人,珲春地区5人[182] - 2024财年,普通雇员1278人,中级管理层71人,高级管理层及董事26人[183] - 2024财年集团总雇员流失率为15.1%[190] - 2024财年男性雇员流失率为15.0%,女性为15.3%[191] - 2024财年30岁或以下雇员流失率为29.1%,31 - 40岁为15.5%,41 - 50岁为11.4%,51岁以上为13.2%[191] - 2024财年长春雇员流失率为14.9%,丹东为18.1%,五常为28.6%,吉林为10.0%,延吉为32.2%,桦甸为26.7%,梅河为20.0%,白城为12.5%,蛟河为33.3%,鞍山为15.4%,沈阳为11.6%,辽源为11.8%[191]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报告由董事会提呈[62]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但在2024年部分条文未遵守,如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未出席6月19日股东大会[63]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4]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 赵金岷和刘英武服务合约自2017年4月1日开始,马海东、王志伟、边晓丹分别自2020年8月24日、2022年7月27日、2024年8月29日开始[66] - 除张志峰外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17年9月1日开始,张志峰自2018年11月27日开始[66] - 自2020年12月31日起赵先生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67] - 2024年公司举行6次董事会会议,部分董事因任职或离职情况出席次数为0/0,其他董事均为6/6[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卢伟杰为公司秘书[69] - 边晓丹女士于2024年8月29日获委任董事并获得法律意见[70] - 徐辉林先生于2024年2月29日辞任非执行董事[72]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财务报表监察等[73][74] - 2024年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74]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76][77] - 2024年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76]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人选等[81] - 2024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苏丹女士、张志峰先生、马海东先生出席率均为100%(2/2)[83] - 高级管理层成员2024年薪酬范围:零至100万港元有1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有1人[80] - 公司为新委任董事提供就任须知,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0] -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比例为25%,八名董事中有两名女性[85] - 公司设定委任至少一名不同性别董事加入董事会的初步目标,上市后苏丹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时已实现该目标[85]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反映集团营运状况等,并及时刊发[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支付或应付的年度审计及中期审阅服务薪酬为人民币5800千元[87] - 公司就股东周年大会日期、地点及议程给予股东至少21个完整日的通知,其他股东大会则给予至少14个完整日的通知[96] - 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的实缴股本的股东,可书面提请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提出建议,需提前不少于21日通知[96]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19日举行,通告于大会不少于20个整日营业日前寄发;2024年股东特别大会于6月19日举行,通告于大会不少于10个整日营业日前寄发[98] - 多位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0/2,刘英杰先生出席次数为2/2[99] - 公司于2022年12月19日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细则[101] - 2024年公司秘书卢伟杰先生依据规定参加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讲座[103] 公司ESG报告相关情况 - 公司呈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ESG报告,展示该财年ESG管理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针及表现[108] - 2024财年ESG报告范围涵盖经营天然气加气站及储存设施、零售成品油及天然气等核心业务[109] - 2024财年ESG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四大原则[110] - 公司根据环境及社会关键绩效指标组织和披露环境和社会绩效[111] - 公司遵循平衡原则,公正描述ESG表现,全面评估重大ESG风险并客观披露[112] - 公司采用与往年一致的报告披露框架及数据计算方法,有重大差异会作解释[112] - 公司ESG报告资料通过内部政策文件和数据、利益相关者调查等多种渠道收集[113] - 公司ESG报告以中文和英文编写,有冲突以中文版本为准[114] 公司ESG管理架构及措施 - 公司持续优化管治架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营运管理模式[115] - 公司设立中心安委,负责推进ESG管理工作,涵盖制定政策目标、统筹工作等职责[115] - 集团中心安委会每年对集团ESG表现与进展进行两次全面审查与评估[116] - 董事会承担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核心职责包括监管环境及社会影响评估、制定战略目标等[120] - 集团每年年初依据目标和指标管理制度,对营运安全、服务质量等目标及指标进行审阅和更新[119] - 集团通过多样化沟通渠道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了稳定的沟通机制[121] - 与政府和监管机构沟通渠道包括常规报告、圆桌会议、专题讨论会等[121] - 与股东沟通渠道有定期企业报告、股东大会、集团官网等[121] - 与雇员沟通通过雇员表现评估、定期会议及培训、电邮等方式[121] - 与顾客沟通采用顾客满意度调查、面对面会议和现场调研等渠道[122] - 与供应商沟通包括公开投标、供应商满意度调查、电话讨论等[122] - 与专业组织沟通通过电话讨论、线上问卷、会议等形式[122] - 2024财年公司委托外部机构开展ESG重要性评估调查[123] - 公司识别到28个与环境和社会影响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议题[124] - 公司将6个可持续发展议题确定为对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的ESG议题[127] - 重要性评估结果经董事会审阅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4: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77.243亿元,较2023年的约73.469亿元增加约5%[2]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6780万元,较2023年的约3950万元增加约72%[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8元,2023年为0.11元[2] - 2024年毛利4.3985亿元,2023年为4.22263亿元[3] - 2024年经营溢利1.2285亿元,2023年为1.13598亿元[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9431.3万元,2023年为6407.3万元[3] - 2024年年内溢利7065.6万元,2023年为4330.4万元[3] - 2024年年底非流动资产5.43559亿元,2023年年底为5.81631亿元[5] - 2024年年底资产净值5.47955亿元,2023年年底为5.12107亿元[6] - 2024年总收益为7,724,326千元,2023年为7,346,895千元[14][15]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收益为7801266千元,2023年为7436401千元,同比增长4.91%[21][23]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毛利为439850千元,2023年为422263千元,同比增长4.16%[21][2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94313千元,2023年为64073千元,同比增长47.19%[2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353千元,2023年为10053千元,同比下降46.75%[23][25]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59090千元,2023年为158532千元,同比增长0.35%[23][26] - 2024年折旧开支为62798千元,2023年为71702千元,同比下降12.42%[23][2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835千元,2023年为拨回2147千元[2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67791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74502000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39489000元及374502000股[2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29630千元,2023年为34258千元,同比下降13.51%[31] - 2024年应收票据为66000千元,2023年为0千元[31]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1个月内为33,643千元,2023年末为3,006千元;1 - 3个月为552千元[32] - 2024年末来自关联方购买存货的预付款项为630,468千元,第三方为255,985千元;2023年末关联方为386,291千元,第三方为523,741千元[33] - 2024年末应付第三方贸易应付款项为2,748千元,2023年末为7,160千元;2023年末应付票据为20,000千元[34] - 2024年末应付员工相关成本为6,345千元,2023年末为7,027千元;客户按金2024年末为2,143千元,2023年末为1,532千元[35] - 2024年末应付一名关联方款项为125,965千元,2023年末为348,438千元;应付合作加油站款项2024年末为28,691千元,2023年末为25,889千元[35] - 2024年末合约负债 - 有关成品油批发应付关联方预付款为102,085千元,第三方为138,068千元;2023年末关联方为7,516千元,第三方为135,409千元[35] - 2024年末租赁负债一年内为87,357千元,一年后但两年内为34,201千元,两年后但五年内为114,238千元,五年后为29,099千元;2023年末对应分别为82,317千元、38,782千元、108,123千元、69,423千元[37] - 2024年末应付关联方租赁负债为245,640千元,第三方为19,255千元;2023年末关联方为273,082千元,第三方为25,563千元[37] - 2024年度长春伊通河代表公司向供应商结算付款总金额为2,680,520,000元,2023年为1,817,175,000元;其中2024年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1,875,000,000元,2023年为1,095,110,000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欠长春伊通河125,965,000元未支付,2023年12月31日为348,438,000元[38] - 2024年公司收益为772430万元,较2023年增加37740万元或5%,主要因石油产品销量增加[51]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692460万元上升5%至728450万元,毛利为43990万元,毛利率为6%,与2023年持平[5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180万元,2023年为减值收益约210万元[5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40万元,较2023年减少47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54]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5910万元,较2023年增加60万元,主要因员工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增加[55] - 其他经营开支从人民币906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9860万元,融资成本从约人民币3440万元降至约人民币2970万元[5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增加人民币3020万元,达到人民币9430万元[5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从人民币2080万元增加人民币290万元(14%)至人民币2370万元[59] - 2024年公司纯利为人民币7070万元,较2023年增加人民币2740万元[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18.773亿元,权益总额增加7%至人民币5.48亿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586亿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550万元,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710万元[63] - 2024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9.332亿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71%(2023年12月31日:73%)[6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拟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500万港元,每股普通股股息0.04港元[2]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4港元,金额为13,8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零[40] - 2024年批准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08港元,金额为27,3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零[4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4港元,待股东批准后于2025年7月18日派发[83] - 建议末期股息待股东批准后,将派付予2025年6月27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6月25 - 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于6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8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益为7,635,274千元,2023年为7,264,316千元[14] - 2024年提供运输服务收益为75,212千元,2023年为67,693千元[14] - 2024年提供特许经营服务收益为11,159千元,2023年为14,581千元[14] - 2024年买卖压缩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收益为2,681千元,2023年为305千元[14] - 2024年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约739570万元,按年上升约5%,占同年总收益约96%,销量约为102.8万吨,较去年上升约13%[48] - 2024年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25340万元,按年下跌5%,占同年总收益3%,压缩天然气销量达4710万立方米,较去年减少31%[49] - 2024年公司运输收入7520万元,按年上升11%,占同年总收益1%,捷利物流及其附属公司拥有及管理一支逾100辆危险品运输车的车队[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12月1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按业务线管理业务,有三个可呈报分部[18] - 呈报分部以毛利进行计量,部分收支及资产负债不按独立分部计量[19] - 2020年8月24日公司收购加油业务,委托管理协议期限为十年,到期集团获优先续约权[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东北部经营77座加油站,其中吉林省56座、黑龙江省1座、辽宁省20座[46][47] 行业环境数据 - 2024年中国GDP首次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43] - 2024年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13,169万吨,同比增长9.9%;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43] - 2024年1 - 12月国内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为17.8万辆,同比增长17%[44] -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4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及销量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44]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升9.3个百分点[44] - 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1,282万吨,同比增长1.8%;进口原油55,342万吨,同比下降1.9%;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70,843万吨,同比下降1.6%[45]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7%左右,中国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79] - 全球石油需求量有望从2024年的83万桶/日增加至2025年略高于100万桶/日,亚洲市场贡献近60%增长[80] - 2025年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量预计增加150万桶/日,国际油价面临下行压力[80] - 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增长2%以下,主要由亚洲市场支撑[81]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顺应能源转型大势,深耕加气加油站运营业务,优化天然气、石油分销及运输业务[82] - 公司将把握新能源汽车加气站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增长机遇[8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在2024年度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若干独立非执行董事因香港以外事务未出席2024年6月19日的股东大会[86] - 自2020年12月31日起,赵先生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87] - 公司于2017年9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刘英杰先生、苏丹女士及张志峰先生,已审阅2024年度全年业绩[88] - 公司董事在2024年度一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9] - 2024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0] - 自上市至公告日期,公司一直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91] - 公司组织章程及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相关条文[92] 财务审计与报告 - 公司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准则修订,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1] - 毕马威已核对公司2024年度初步公告与综合财务报表初稿财务数据一致,但不发表意见或出具鉴证结论[93]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刊登,公司将适时寄发2024年度年报并在网站刊载[94] 其他事项 - 所得款项净额原分配总计11.56亿千港元,经修订分配总计相同,截至2024年3月27日已动用11.2161亿千港元,结余3439万千港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以账面价值338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投资物业作抵押,银行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为2.86亿元,已使用2.5134亿元[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3000万元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3000万元由最终控股股东等作个人担保[69] - 公告日期及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不知悉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375名雇员[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概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72] - 集团报告期销售额及采购额大部分以人民币计值,现无外币对冲政策[73] - 集团销售成本及毛利率受成品油及天然气采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08:38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增加20.6%至38.39亿人民幣[5] - 毛利率增加至6%,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5] - 期內溢利增加290.9%至2794萬人民幣[6] -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增加319.1%至2697萬人民幣[6]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0.07人民幣[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9亿人民幣,较2023年同期的0.64亿人民幣有大幅增长[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其他综合收益0.89亿人民幣,较2023年同期的0.32亿人民幣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8.39亿人民幣,同比增长20.6%[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毛利为21.20亿人民幣,同比增长22.8%[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综合溢利为4.21亿人民幣,同比增长297.8%[24] - 期內溢利約為人民幣27.9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20.8百萬元[69] 资产负债情况 - 資產總值為16.81億人民幣,較去年底減少12.2%[5] - 資產淨值為5.12億人民幣,較去年底減少90.0%[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6.81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4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8.92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1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11.23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3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8.92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1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2.31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2亿人民币有所增加[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89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4亿人民币有所增加[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2.76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2亿人民币有所增加[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5.14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2亿人民币有所增加[9] - 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幣1,681.3百萬元,權益總額約為人民幣513.6百萬元[70] 现金流情况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94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926万元人民币[12]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0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5亿元人民币[12] 收入构成 - 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入为37.91亿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18] - 來自提供運輸服務的收益為3.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2%[18] - 來自提供特許經營服務的收益為9,411萬元人民幣[18] - 來自買賣壓縮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的收益為1,567萬元人民幣[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收益約為人民幣3,839.4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加約2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銷售成品油收益為36.7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2%[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銷售天然氣收益為1.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7%[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提供運輸服務收益為6.44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持平[23] 成本费用 - 融資成本為1370萬人民幣,同比減少11.5%[6] - 所得稅為1413萬人民幣,同比增加312.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員工成本為8.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折舊開支為3.27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2.7%[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融資成本為1.37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1.5%[27] -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約為人民幣1.0百萬元[62] - 其他收入約為人民幣3.6百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人民幣2.3百萬元[63] - 員工成本約為人民幣83.1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1.4百萬元[64] - 其他經營開支增加20%至約人民幣43.6百萬元,主要由於期內法律及專業費用以及租賃開支增加[65] - 融資成本減少12%至約人民幣13.7百萬元[65] 税收政策 - 本集團於中國(香港除外)成立的附屬公司須按25%的中國企業所得稅率繳稅[iii] - 本集團於中國(香港除外)成立的部分小規模經營公司須按5%的優惠稅率繳稅[iv] - 本集團位於中國內地的一家附屬公司按15%的中國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繳稅[v] - 所得稅增加約315%至約人民幣14.1百萬元[68] 资本开支及投资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资本开支成本人民币6,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