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icon
搜索文档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致非登记股东信函 – 刊发通知及申请表格
2025-09-23 08:31
公司信息 - 益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870,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9] 报告获取 - 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已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7] - 可填申请表寄回或电邮指定地址免费获印刷本[3][7] 股东通知 - 非登记股东需向中介提供有效电邮地址收通知[4][8] - 对通知有查询可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5][8] 通讯规则 - 填申请表索取印刷本需确认收取及所选语言版本[9] - 若通讯版本合并,索取者将收到双语印刷本[9] 资料处理 - 公司可将个人资料披露或转移给相关方[9] - 查阅及更正个人资料要求须书面寄至指定处[9]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致登记股东信函 – 刊发通知及回条
2025-09-23 08:3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益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870,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2][8] 报告获取 - 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6] - 无法接收邮件或访问网站可填回条邮寄或电邮获取印刷本[3][6] 股东通讯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未提供等可按上述方式处理[4][7] - 无有效邮箱以印刷本发送登载通知及公司通讯[4][7]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在工作日9:00 a.m.至6:00 p.m.致电(852) 2980 1333[5][7] 其他说明 - 回条甲部指示适用至股东更改或财年截止[8] - 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等多种文件[8]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6737.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393.2万港元下降19.7%[10][14] - 公司期内录得净亏损2439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利润447.8万港元[10][14] - 集团总收益同比下降19.7% 从2024年同期约83.9百万港元跌至本期间约67.4百万港元[38][40] - 集团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393.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37.7万港元,同比下降19.8%[42] - 集团从2024年上半年盈利450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2440万港元[51][5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67,37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83,932千港元下降19.7%[147]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4,390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利润4,478千港元[147]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439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447.8万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50] - 2025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327.9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全面收益440.3万港元,业绩显著恶化[1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为2186.9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141万港元[150] - 公司期内亏损为24,390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2,761千港元[159] - 公司累计亏损从期初52,832千港元扩大至期末75,593千港元[1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7,37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3,932千港元下降19.7%[1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4,390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利润4,478千港元[18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2,761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4,624千港元[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2487.2万港元大幅下降至187.7万港元[10] - 集团毛利率从24.9%大幅下降至2.8%,毛利从2090万港元降至190万港元[43][45] - 行政开支从1270万港元增加至2710万港元,同比增长113.4%,主要因新西兰可再生能源业务收购[48][53] - 财务成本净额从150万港元增加至220万港元,同比增长46.7%[49][5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87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20,872千港元下降91.0%[14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21,666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经营利润7,870千港元[147] - 未分配公司开支为7,86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504千港元增长74.7%[181][183] - 公司财务成本为2,19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42千港元增长33.6%[188]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892千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0,276千港元,增幅678.1%[193] - 永久吊船业务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59,16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5,224千港元,降幅40.5%[193] - 行政开支中的雇员福利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6,964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2,328千港元,增幅77.0%[193] - 公司总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63,060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5,500千港元,增幅3.9%[193] - 公司总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2,744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37千港元,增幅113.0%[193]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47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45千港元下降74.1%[1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西兰可再生能源业务Future Energy贡献收益2660万港元,较2023年下半年增长约20%[15][19] - 广东AI+电力交易业务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460万港元增长至730万港元[16][20] - 山东电力交易业务根据会计准则确认负收益1030万港元[22] - 山东电力交易业务录得负收益约10.3百万港元[26] - 山东区域交易电量从去年同期约131,000 MWh增至本期间约1,059,000 MWh[23][26] - 永久吊船业务收益同比下降约44.5% 从约77.6百万港元跌至约43.1百万港元[31][35] - 永久吊船业务分部溢利同比下降约72.0% 从约11.8百万港元跌至约3.3百万港元[31][35]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收益贡献升至总收益约36%[37][39] - 永久吊船业务收益贡献降至总收益约64%[37][39] - 2024年上半年业务收益结构为永久吊船约92% 绿色电力能源仅8%[37][39] - 2024年全年业务收益结构为永久吊船约79% 绿色电力能源约21%[37][39] - 永久吊船业务收入从7757.3万港元降至4305.3万港元,同比下降44.5%[42]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中山东电力交易业务出现1030.9万港元负收益,而2024年同期为133.9万港元正收益[42]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收入为24,32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59千港元增长282.5%[188] - 永久吊船业务收入为43,05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7,573千港元下降44.5%[188]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分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098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9,179千港元,增幅32.1%[190] - 永久吊船业务分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5,88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8,427千港元,降幅11.2%[190]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为41,56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6,196千港元下降45.5%[184] - 中国广东省收入为7,33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09千港元增长59.1%[184] - 新西兰地区收入为26,577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零收入[1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计划未来五年在东南亚达成总装机容量10-20 GW[33][36]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83][90] - 公司于2025年3月17日与Treasure Ship订立协议,以每股0.172港元配发及发行188,370,000股股份[84] - 于2025年8月28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238港元配售最多50,000,000股股份[94][98] - 薪酬结构包含基于集团业绩和个人表现的年度酌情花红制度[122] - 公司实施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案以提升运营效率[122]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的78.6%显著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37.7%[10] - 货币资产从2024年底的679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底的6360万港元[57][61] - 股东关锦添提供的贷款从4760万港元减少至3880万港元,利率从5.5%升至6%[58][61] - Treasure Ship Holding Limited贷款从2960万港元大幅减少至30万港元,因认购股份抵销[60][62] - 公司总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1.6百万港元,降幅达47.8%[64][66][69] - 公司净负债权益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2%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净现金状况[66][7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8.6%显著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37.7%[66][70] - 未动用信贷融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73.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6百万港元,增幅44.1%[65][69] - 配售新股获得净收益约16.4百万港元,每股配售价0.138港元[73][74] - 电力交易业务实际使用资金4.4百万港元,较计划7.0百万港元使用率62.9%[76] - 新西兰可再生能源业务实际使用资金1.0百万港元,较计划5.4百万港元使用率18.5%[76] - 质押及受限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2.0百万港元[81] - 公司借款利率区间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0%-5.58%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3.00%-6.00%[64][69] - 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完成认购事项,将欠Treasure Ship的贷款从29.6百万港元减少至0.3百万港元[63] - 于2025年6月30日,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为12.0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5.4百万港元)[88] - 于2025年6月30日,已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3.7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24.3百万港元)[88] - 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25.11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455亿港元,减少6620万港元或2.6%[1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6.245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5.1596亿港元,下降1.0854亿港元或17.4%[153] - 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7.9735亿港元(非流动借款6.5458亿+流动借款1.4277亿)大幅减少至2025年中的4.1649亿港元,降幅达47.8%[153][155] - 合约资产从2024年底的8.712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6.1948亿港元,减少2.5176亿港元或28.9%[15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底的10.808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13.5062亿港元,增加2.6974亿港元或25%[153]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底的3185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1786万港元,下降1399万港元或43.9%[153] - 公司通过配发及认购新股份融资48,843千港元,其中股本增加3,132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45,711千港元[159]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998千港元,主要由于经营所用现金9,980千港元[161]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50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291千港元[161]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4千港元,主要来自新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16,444千港元[16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51,596千港元,较期初减少12,004千港元[161] - 公司汇兑储备从期初(1,077)千港元改善至期末(185)千港元,主要因外币折算差额892千港元[159] - 非控股权益注资11千港元[159][161] - 公司借款所得款项2,250千港元,偿还借款10,020千港元[161] - 物业、厂房和设备投资为1,76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22千港元增长448.4%[18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1,17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4,553千港元,降幅2.6%[19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董事关锦添先生通过RR (BVI) Limited持有34,50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937,170,000股的3.68%[108][110]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85]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主要股权投资(除附属公司外)[86]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计划收购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除已披露外)[87] - 于报告期间及之后,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1][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37,170,000股[118][119] - 林漳先生通过Treasure Ship Holding Limited实益持有219,205,000股,占总股本23.39%[115][118] - 廖石刚先生实益持有61,240,000股,占总股本6.53%[115] - 赵玉珠女士作为廖石刚配偶被视为持有61,240,000股,占总股本6.53%[115][118] - 集团全职员工数量从2024年末133人增至2025年6月137人[12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涉及23,400,000股,占当前已发行股份2.50%[124] - 所有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已于2022年相互同意注销,未有任何归属、行使或失效[125] - 2019年10月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涵盖董事、员工及业务合作伙伴等合资格人士[130][132] - 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上限为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52,000,000股,占本报告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5%[1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为5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55%[143]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31港仙,而2024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74港仙[147] - 任何12个月期间授予单一合资格人士的购股权行权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36] - 向大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购股权若导致12个月内行权股份超过0.1%或价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37] - 购股权计划自2019年10月18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截至报告日尚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43]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16 09:25
行政总裁薪酬总额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总裁潘培杰总薪酬为181万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133.9万港元,酌情花红46万港元,退休金成本1.1万港元[4][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总裁潘培杰总薪酬达305.8万港元,较上年增长68.8%,其中薪金及津贴240万港元,酌情花红64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总裁潘培杰总薪酬为303万港元,较上年微降0.9%,其中薪金及津贴249万港元,酌情花红52.2万港元[7] 薪金及津贴变化 - 2024年度行政总裁薪金及津贴同比增长3.8%,从240万港元增至249万港元[7] 酌情花红变化 - 2023年度行政总裁酌情花红同比大幅增长39.1%,从46万港元增至64万港元[4][7] - 2024年度行政总裁酌情花红同比下降18.4%,从64万港元降至52.2万港元[7] 退休金成本情况 - 行政总裁退休金成本连续三年保持稳定,均为1.8万港元[4][7] 任职信息 - 潘培杰自2022年5月27日起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5]
益美国际控股(01870)股东将股票存入华盛资本证券 存仓市值1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0:31
股东持股变动 - 益美国际控股股东于9月15日将股票存入华盛资本证券 存仓市值达1500万港元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34% [1] 股份配售计划 - 公司宣布完成5000万股配售 每股发行价为0.238万港元 配售完成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1]
益美国际控股股东将股票存入华盛资本证券 存仓市值1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6 00:31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于9月15日将股票存入华盛资本证券 存仓市值达1500万港元[1] - 存仓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34%[1] 股份配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完成配售5000万股股份[1] - 配售股份发行价为每股0.238万港元[1]
益美国际控股完成配售5000万股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15 11:37
公司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完成配售5000万股股份 [1] - 每股发行价为0.238万港元 [1]
益美国际控股(01870)完成配售5000万股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31
公司配售活动 - 益美国际控股于2025年9月15日完成配售5000万股股份 [1] - 每股发行价为0.238万港元 [1]
益美国际控股(01870.HK)完成配售5000万股
格隆汇· 2025-09-15 11:28
配售事项完成情况 - 配售协议所有先决条件已达成并于2025年9月15日完成 [1] - 成功配发5000万股配售股份予不少于六名独立承配人 [1] - 配售价为每股0.238港元 [1] 股权结构变动 - 配售股份相当于配售前已发行股本约5.34% [1] - 配售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占比约5.06% [1]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5 11:21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31日已发行股份937,170,000股,库存股0股[3] - 2025年9月15日配售新股50,000,000股,占比5.34%,发行价HKD0.238[3] - 2025年9月15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987,170,000股,库存股0股[3] 发行情况 - 股份发行获董事会授权批准,合规进行[4] - 公司已收取股份发行全部款项[4] 上市条件 - 履行上市先决条件和批准函件条件[7] - 每类证券各方面相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