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宗(01733)

搜索文档
易大宗(01733)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利同比减少至1.2亿至1.4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4:0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将降至110亿至130亿港元区间,较2024年同期下滑 [1] - 归属股东溢利预计为1.20亿至1.40亿港元,同比减少但较2024年下半年持平 [1] - 供应链贸易板块收入同比下滑40%,综合服务板块收入下降14% [2][3] - 非中国销售贸易额占比从23%提升至26%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炼焦煤2025年上半年均价175美元/吨,同比下跌40%,创2021年以来新低 [2] - 中国炼焦煤进口总量同比下降10%,蒙古国进口量减少5% [2][3] - 甘其毛都口岸蒙5原煤价格从920元/吨跌至700元/吨,最大跌幅24% [3] - 短盘运费同比下降35%至59元/吨 [3] 经营策略与应对措施 - 公司通过择优销售和全链条服务优势稳住市场份额,贸易量降幅控制在10%以内 [2][3] - 加速开拓入炉煤等新品种,严控各环节成本 [3] - 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大增300%,融资现金流出增加160%因主动降杠杆 [4] - 管理层强调现金流为核心战略资源,并积极偿还借款优化财务结构 [4] 行业周期性展望 - 公司对抵御大宗商品周期波动具备充分信心和能力 [5]
易大宗(0173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2 13:54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及公布[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曹欣怡等4人[3]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冯彤女士[3]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育强等3人[3]
易大宗(01733) - 盈利预警
2025-08-12 13:52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预计降至110 - 130亿港元,归属权益股东溢利降至1.2 - 1.4亿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炼焦煤均价为175美元/吨,较2024年上半年下跌近40%[3] - 集团供应链贸易板块收入同比降低约40%[4] - 集团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4] 市场数据 - 中国炼焦煤进口总量同比下降近10%,集团上半年贸易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不超10%[3][4] - 2025年上半年非中国销售的贸易额占集团总收入比例由2024年同期约23%升至约26%[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蒙古国进口煤炭3722万吨,占进口总量约17%,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5%[4] - 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约1706万吨,同比减少约16%[4] - 甘其毛都口岸蒙5原煤价格最大跌幅达约24%,短盘平均运费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35%[4] 现金流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末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增加近300%,融资现金流出同比增加约160%[5]
易大宗(01733)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易大宗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7月31日
2025-08-01 08:33
股份数据 - 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60亿股,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0港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6.69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330.6万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6.73亿股[2] - 本月法定/注册股份及已发行股份相关数目均无增减[1][2]
港股煤炭股集体下跌,中煤能源跌超4%
格隆汇APP· 2025-07-31 03:31
港股煤炭股市场表现 - 7月31日港股煤炭板块集体下跌 绿领控股跌幅最大达7.84% 中煤能源跌超4% 南南资源、蒙古焦煤、飞尚无烟煤、兖煤澳大利亚均跌超3% [1] - 恒鼎实业跌2.86% 兖矿能源跌2.50% 中国神华跌2.30% 久泰邦达能源跌2.20% 易大宗跌2.00% [1][2] 个股价格与市值变动 - 绿领控股股价下跌7.84%至0.094港元 总市值4946.85万港元 [2] - 中煤能源股价下跌4.23%至9.73港元 总市值1290.07亿港元 [2] - 中国神华股价下跌2.30%至33.95港元 总市值6745.36亿港元 [2] - 兖矿能源股价下跌2.50%至8.97港元 总市值900.36亿港元 [2] - 兖煤澳大利亚股价下跌3.18%至31.95港元 总市值421.88亿港元 [2] 中小市值煤炭企业表现 - 南南资源股价下跌3.92%至0.245港元 总市值1.88亿港元 [2] - 飞尚无烟煤股价下跌3.33%至0.174港元 总市值2.4亿港元 [2] - 恒鼎实业股价下跌2.86%至0.068港元 总市值3.13亿港元 [2] - 蒙古焦煤股价下跌3.76%至7.93港元 总市值82.26亿港元 [2] - 久泰邦达能源股价下跌2.20%至0.89港元 总市值14.24亿港元 [2]
港股煤炭股延续弱势 蒙古能源跌近5%
快讯· 2025-07-29 01:49
港股煤炭股表现 - 蒙古能源股价下跌4 69% [1] - 飞尚无烟煤股价下跌3 28% [1] - 易大宗股价下跌2 83% [1] - 兖煤澳大利亚股价下跌1 83%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煤炭板块延续弱势 [1]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中国中铁近期中标912亿元重大工程;中国交通建设控股股东累计增持约2.64亿股H股股份





格隆汇· 2025-06-09 01:47
中国中铁(00390.HK)重大工程中标 - 公司近期中标多项重大工程,合计金额约人民币912亿元,占2021年营业收入的8.52% [1]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保费收入 - 2022年1-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人民币4524.61亿元,同比增长9.89% [2] - 子公司人保财险、人保寿险及人保健康分别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3402.47亿元、782.83亿元及339.31亿元 [2] 中煤能源(01898.HK)生产经营数据 - 8月商品煤产量1092万吨,同比增长22.3% [3] - 商品煤销量2596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1067万吨,同比增长17.6% [3] 渤海银行(09668.HK)员工持股计划 - 员工计划自2022年9月15日起九个月内以自有资金买入不少于2500万股H股 [4] - 买入股份两年内不对外转让 [4] 中国交通建设(01800.HK)控股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中交集团累计增持2.64亿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1.64% [5] - 截至2022年9月14日,中交集团持股比例达59.63% [5] 首程控股(00697.HK)股权变动 - 主要股东首钢集团间接附属公司拟出售7.2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0%)给北京国管控股 [6] - 北京国管为北京市政府设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6] 建业地产(00832.HK)股份回购 - 公司拟根据回购授权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7] 威铖国际(01002.HK)业绩预告 - 预期年度净亏损约4600万元 [8] 中国太保(02601.HK)保险业务 - 1-8月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2909亿元 [8] 中国财险(02328.HK)保费收入 - 1-8月保费收入3402.47亿元,同比增长9.8% [9] 航空业运营数据 - 中国国航8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56.4%,环比下降4.9% [9] - 中国东方航空8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62.14% [9] 中国中冶(01618.HK)新签合同 - 1-8月新签合同额8320亿元,同比增长5.9% [9] 丘钛科技(01478.HK)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兼董事会主席增持10万股 [9] 宝新金融(01282.HK)股本重组 - 拟"20合1"进行股份合并 [9] 大山教育(09986.HK)收购 - 拟580万英镑收购KSI Education约45.75%股权 [9] 中国投资开发(00204.HK)配股 - 拟折让约19.79%配售4.92亿股,筹资3740万港元 [9] 名创优品(09896.HK)回应做空 - 独立调查完成,称做空报告关键指控无事实依据 [9] 歌礼制药-B(01672.HK)临床研究 - 完成PD-L1抗体ASC22联合西达本胺用于HIV感染功能性治愈临床研究患者入组 [9] 千盛集团控股(08475.HK)合作 - 与广州迈唯科技订立谅解备忘录 [9] TRUE PARTNER(08657.HK)投资 - 斥资1000万元认购基金 [9] ISP GLOBAL(08487.HK)合作 - 与年年卡集团订立战略合作协议 [9] 中环控股(01735.HK)合作 - 与中国电信及中国电信(扬州)订立策略合作协议 [9]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HK)采购 - 斥资474万元向光大环保常州采购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 [9]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 - 腾讯控股耗资3.51亿港元回购117万股 [10] - 创维集团耗资2862.16万港元回购800万股 [10] - 中芯国际耗资5321.95万港元回购330.15万股 [10] - 小米集团耗资2402.56万港元回购230万股 [10] - 友邦保险耗资1.78亿港元回购248.5万股 [10] - 中国软件国际耗资574.69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10] - 太古股份公司A耗资1445.4万港元回购26.2万股 [10] - 渣打集团耗资947.01万英镑回购155.04万股 [11] - 潍柴动力耗资3341.3万元回购300万股A股 [11] - 长城汽车耗资4193.88万元回购135.8万股A股 [11] - 长实集团耗资3314.18万港元回购63.05万股 [11] - 中国飞鹤耗资605.96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11] - 复星国际耗资2926万港元回购600万股 [11] - 德信服务集团耗资789万港元回购263万股 [11] - ASMPT耗资940.5万港元回购15万股 [11] - 绿城服务耗资399.68万港元回购70.2万股 [11] - 易大宗耗资615.7万港元回购400万股 [11] 阿里健康(00241.HK)股权激励 - 授出582.33万个受限制股份单位 [11]
易大宗(017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09: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全年营业收入39166百万港元及净利润984百万港元[6]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约35百万港元,2024年全年总计分红总额230百万港元,股息率约为8.69%[6] - 2024年公司综合收益391.66亿港元,较2023年的405.87亿港元减少3.50%[27] - 2022 - 2024年公司收益分别为344.14亿、405.87亿、391.66亿港元;纯利分别为17.05亿、21.94亿、9.84亿港元;总权益分别为71.99亿、88.16亿、91.01亿港元;总资产分别为132.94亿、178.14亿、174.35亿港元;现金余额分别为19.96亿、22.71亿、29.55亿港元[17][19][21][24][25]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376.49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87%,采购量约为2089万吨,较2023年增加5.08%[37] - 2024年总采购额为304.67亿港元,其中五大供应商占28.77%[40] - 2024年集团毛利15.18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58.16%,供应链贸易业务板块毛利占42.69%,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毛利占57.31%[41] - 2024年集团行政开支为7.45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33.06%[4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34971亿港元,较2023年的5633.1万港元增加[43]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净额1.0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67.74%[45]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2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56.57%[47]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346港元,2023年为0.793港元[48] - 2024年底集团结欠银行贷款总额为22.92亿港元,年利率介乎0.72%至6.56%,2023年介乎1.65%至8.90%[51] - 2024年底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7.80%,较2023年底的50.51%有所下降[51]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5天、36天及27天,现金整体周转期约为16天,较2023年少3天[53]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4亿港元,2023年为20.25亿港元[58] - 2024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9.1亿港元,2023年为18.34亿港元[58] - 2024年集团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52亿港元,2023年现金流出为5.33亿港元[61] - 2024年度,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收益总额44.92%,最大客户占12.54%[177] - 2024年度,商品总采购额为304.67亿港元,五大供应商占28.77%,最大供应商占9.57%[177] 炼焦煤市场数据变化 - 国产综合炼焦煤指数由年初2135元/吨下跌到年底1282元/吨,全年跌幅近40.00%[6] - 2024年炼焦煤价格全年跌幅近40.00%[27] - 2024年我国焦煤进口量累计达122.25百万吨,同比增长19.26%,其中蒙古焦煤进口量累计56.79百万吨,占比46.46%[8] - 2024年中国焦煤进口量累计达12225万吨,同比增长19.26%,其中蒙古焦煤进口量累计5679万吨,占比46.46%[33] 公司煤炭业务数据变化 - 2024年公司共实现煤炭约22.74百万吨的销售量,同比增加约20.01%[8] - 2024年通过合资公司象晖能源完成蒙古煤炭约11.65百万吨的销售量,同比增长2.10%[8] - 2024年公司煤炭销售量约2274万吨,同比增加约20.01%,收益338.48亿港元,同比增加约6.42%[33] 口岸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甘其毛都口岸年过货量达40.06百万吨,同比增长10.06%;策克口岸年过货量超24.00百万吨,同比增长25.46%;二连口岸年过货量首次达21.06百万吨,同比增长9.40%;满都拉口岸过货量达10.16百万吨,同比增长92.26%;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过货量首次达4.04百万吨,同比增长49.46%[8] - 2024年公司参与实现口岸仓储量约17.37百万吨,同比增长约7.02%,其中甘其毛都口岸仓储量约为11.07百万吨[8] - 2024年公司参与实现口岸仓储量约1737万吨,同比增长约7.02%,完成跨境运输量约790万吨,境内运输量约1303万吨,洗选加工量约848万吨[34] 公司业务板块收益变化 - 2024年供应链贸易收益同比增长2.86%,其中煤炭贸易收益增长6.42%,贸易量同比上涨20.01%[28] - 2024年供应链综合服务收益同比减少37.55%[28] - 2024年中国境外销售收益为81.31亿港元,占收益总额的比例为20.76%[30] - 2024年供应链贸易业务板块收益为351.63亿港元,约占收益总额的89.78%[33] 公司收购与投资情况 - 2024年8月公司完成对上游开采公司TTJV Co. LLC.的全面收购[10] - 2024年TTJV Co. LLC.实现全年收入8.78亿港元,毛利8800万港元,自8月纳入集团报表后贡献收入3.93亿港元及毛利3500万港元[34] 公司股权与股东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696546962股已发行股份,当年购回4936000股股份,其中1630000股已注销,3306000股作为库存股份持有[85] - 2024年1月19日,公司当时控股股东Famous Speech按股权比例向股东实物分派150008060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44%[86] - Famous Speech由王女士及Magnificent Gardenia分别拥有73.3%及26.7%权益[86] - Famous Speech向王女士的Ace Beacon分派1,100,059,113股股份,向Magnificent Gardenia分派400,021,495股股份[87] 公司银行授信与担保情况 - 指定银行向象暉新加坡提供本金7百万美元银行授信,向象暉能源提供本金人民币300百万元银行授信[89] - 公司按持有的象暉能源49%股权比例,向象嶼股份提供不超约3.773百万美元的2025年1月(美元)反担保[90] - 公司按持有的象暉能源49%股权比例,向象嶼股份提供不超约人民币161.7百万元的2025年1月(人民币)反担保[90] - 2024年2月19日,公司就象晖能源银行授信向象屿股份提供2.156亿元反担保[185] - 2025年1月17日,2024年2月反担保合同担保金额修订为不超5390万元[186] - 2024年10月23日,象晖能源(巴彦淖尔)获不超2亿元银行授信[188] - 2024年10月25日,公司就上述授信向象屿股份提供1.078亿元反担保[190] 公司管理层情况 - 曹欣怡女士42岁,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2009年加入公司[92] - 王雅旭先生53岁,为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1995年加入集团[93] - 赵伟先生54岁,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2016年加入集团[94] - 陈秀珠女士40岁,为执行董事、副总裁及公司秘书,2012年7月加入公司[97] - 冯彤女士50岁,为非执行董事,自2022年6月起任五矿海外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98] - 吴育强60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财务工作经验,毕业于香港大学[100] - 王文福58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采矿业有丰富经验,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等[101] - 高志凯63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1月加入赛德思集团,有外交等多领域经验[104] - 朱红婵50岁,为高级副总裁,1995年加入公司,负责海运煤炭贸易[105] - 邸京敏53岁,为高级副总裁,1995年加入公司,负责永晖学院相关工作[105] - 任海燕41岁,为首席财务官,2009年加入公司,负责集团财务管理工作[105] - 朱金珠41岁,为副总裁,2004年加入公司,2021年1月任命,负责蒙古国煤炭相关工作[107] - 仲非54岁,为副总裁,2010年加入公司,负责集团焦煤采购和管理工作[107] - 刘锦红45岁,为副总裁,2004年加入公司,负责集团焦煤销售管理工作[107] - 公司副总裁包括41岁的王威、52岁的董国选和44岁的张宏元[108] 公司企业文化与使命 - 公司使命是“让大宗商品交易更容易”,致力于发展“简约、高效、奉献”企业文化[11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规定非定期董事会会议须事先发出至少7天通知[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曹欣怡女士兼任[115] - 董事会包括八名董事,由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为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19] - 2024年公司共召开四次董事会全体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20] - 2024年曹欣怡、王雅旭、赵伟、陈秀珠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靳智强为3/4,冯彤为1/4[120] - 2024年曹欣怡、陈秀珠、吴育强、王文福、高志凯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王雅旭、赵伟、靳智强、冯彤为0/1[120] - 2024年7月1日起,曹欣怡女士和陈秀珠女士董事袍金调整为每年20万美元,王雅旭先生调整为每年10万美元;2025年1月1日起,赵伟先生董事袍金调整为每年10万美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成员吴育强先生、王文福先生、高志凯先生会议出席/举行次数均为2/2[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707.5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12.3万港元,总计719.8万港元[134][135]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为三年,须根据组织章程细则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23]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4年度董事均遵守规定标准[128] - 根据细则,公司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且有资格膺选连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9] - 新委任董事获公司提供正式全面入职培训,2024年度董事均参加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37] - 2024年1月5日,吴育强先生获委任为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任期至上市日期后第三次股东大会止[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0][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3][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6][147]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目前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140]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2021年12月10日更名,目前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143]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健康、安全及环境委员会,2021年12月10日更名,目前包括2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146] - 董事会负责维持及审阅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2024年进行年度审阅[148] - 公司采用内部控制制度处理持续关连交易,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外聘核数师进行年度审查[151] - 公司针对雇员及交易人士制定举报政策及制度[151] - 公司配备资源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高级管理层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呈报表相关事项[139] - 公司秘书陈秀珠女士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3]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于2024年5月30日修订,相关修订自2023年12月31日起生效[155] - 持有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大会,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代表二分之一以上投票权的股东可在三个月内自行召开[157] - 2018年
易大宗20250324
2025-04-15 14: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行业、焦煤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行业、造船行业、光伏行业 - **公司**:一大宗控股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情况 - **钢铁行业**:2024年是深度调整年,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但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局面,累计粗钢生产量10.05亿吨,同比下降1.7%,消费量下降更多,价格大幅下降,如罗文全年降幅588元,热闸下降627元,普中版下滑535元,盘面价格下降全年降幅高达1000元,主要因房地产市场下滑,其占全国钢材需求50%以上,开工面积下降12.7%,施工面积下降13%,但工程机械、汽车、造船、光伏行业对钢材需求相对稳定或有增长[4][5][6][7] - **焦煤行业**:下游钢铁行业需求压力大,国内焦煤产业链价格下行,企业补库谨慎,价格一路下跌,如山西临门地区第六主焦煤年初2500元/吨,年末1450元/吨,下跌超1000元,跌幅超40%,但我国焦煤进口量达1.2亿吨,同比增长19.3%,再创历史新高,进口依赖度进一步提升,主要进口蒙古煤和俄罗斯煤,占总体进口量71%,蒙古煤炭全年出口量达8375万吨,同比增长20%[7][8][9] 公司情况 - **经营业绩**:2024年全年完成煤炭贸易量2274万吨,铁路站台作业量1067万吨,洗选加工量848万吨,营业收入391.66亿元,毛利15.18亿元,净利润9.84亿,每股收益0.346港币,收入392亿港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3.5%,供应链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2.9%,煤炭贸易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6.4%,供应链综合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37.6%,供应链贸易贡献占比43%,供应链综合服务贸易贡献占比57%[1][2][12][13] - **市场份额**:在焦煤进口领域市场第一,中蒙边境基础设施龙头,各口岸市场占比高,如甘其毛都口岸占比28.7%,二连占比68.3%,满都拉口岸占比18.3%[2][11] - **财务状况**:2024年净利润9.8亿港币,同比减少55%,归属权益股东溢利为9.2亿港币,同比减少56.6%,基本每股收益0.346港币,已宣派2亿港币中期现金股息,提议24年下半年派发现金股息约3500万港币,全年共计派发现金股息每股0.086港币,经调整资产负债率40.2%,负债水平健康,流动性良好,伊博达比利息从2023年的28.5下降至10.8,现金比率为0.3,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约6.4亿港币,投资活动产生净流出约9.1亿港币,融资活动未详细提及[16][17][18] - **业务策略**:推行以量补价策略,增加服务量弥补价格损失,注重运营风险把控,拓展服务,如增加入炉煤品种,为期货交割生产配入品种,优化成本结构,受益于铁路运费下浮并让利客户,细化物流环节成本管控[20][21][22] - **未来规划**:2025年投资更谨慎,遵循非必要不投资原则,投资约6亿港币,主要围绕跨境口岸建设、洗煤厂日常维护,加强与蒙古其他上游伙伴合作,拓展供应链服务板块至开采、物流、加工三大服务能力,坚持25%派息率回报股东,不排除在股价合适时进行回购[37][38][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8月8日公司完成对上游开采公司TTCV的全面收购,8月起TTCV迈入公司合并范围,贡献约3.93亿港币收入和3500万港币毛利,全年收入约8.8亿港币,毛利约8300万港币[14][15] - 公司在绿色智能领域早有投入,如十几年前在口岸建煤棚,2022年在口岸采用无人驾驶模式,2024年TTJV在矿区进行雨水收集等环保投入,春奥洗煤厂构建电动化、自动化、智能化运输网络[41][42][43] - 贸易战对公司海运团队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但公司有能力消化销售,如占马来西亚进口焦煤20%以上份额,且国内企业出口向新型市场调整,进口会进行格局调整以满足刚需[39][40][41]
易大宗(017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13:58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收益为391.66亿港元,2023年为405.87亿港元[5][6] - 2024年全年毛利为15.18亿港元,2023年为36.28亿港元[5][6] - 2024年全年溢利为9.84亿港元,2023年为21.94亿港元[5][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22亿港元,2023年为21.23亿港元[5][6]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346港元,2023年为0.793港元[5][6] - 2024年权益总额为91.01亿港元,2023年为88.16亿港元[5][12]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0.38亿港元,2023年为56.69亿港元[10]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03.96亿港元,2023年为121.46亿港元[1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77.29亿港元,2023年为83.58亿港元[12]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总收益为39,166,191千港元,2023年为40,586,665千港元[23]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收益为40,135,346千港元,2023年为41,526,708千港元,同比下降3.35%[32][34]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DA)为1,623,518千港元,2023年为3,159,104千港元,同比下降48.61%[32] - 2024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1,081,190千港元,2023年为2,662,513千港元,同比下降59.39%[34] - 2024年综合资产总额为17,434,738千港元,2023年为17,814,465千港元,同比下降2.13%[34]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8,333,765千港元,2023年为8,998,507千港元,同比下降7.39%[34]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9,166,191千港元,2023年为40,586,665千港元,同比下降3.50%[32][34][3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34,971千港元,2023年为56,331千港元,同比增长317.13%[38]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04,045千港元,2023年为62,398千港元,同比增长66.75%[34][39] - 2024年雇员成本为850,550千港元,2023年为1,103,276千港元,同比下降22.91%[40] - 2024年综合损益表中的税项为97,239千港元,2023年为468,157千港元,同比下降79.23%[4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081,190千港元,2023年为2,662,513千港元;2024年名义税项为113,216千港元,2023年为501,758千港元[47] - 2024年实际税项开支为97,239千港元,2023年为468,157千港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21,528,000港元,2023年为2,122,640,000港元[49]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663,314,000股,2023年为2,676,221,000股[49] - 2024年1月1日已发行之普通股为2,705,997千股,2023年为2,867,923千股[49] - 2024年股份购回影响为 - 8,954千股,2023年为 - 157,973千股[49]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投资物业账面总值为58.78332亿港元,2023年为43.85759亿港元[52] - 2024年12月31日持作自用物业账面净值总额为14.82832亿港元,2023年为10.35663亿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不可撤销经营租赁下未贴现租赁付款一年内将收取197.1万港元,2023年为113.3万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24778亿港元,2023年为2.51627亿港元[56]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总额为20.32906亿港元,2023年为34.24955亿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43.79085亿港元,2023年为48.79315亿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已质押物业、厂房及设备8.23626亿港元,2023年为7.3022亿港元[52] - 2024年12月31日已质押存货2.24968亿港元,2023年为10.23315亿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已质押贸易应收款项及银行承兑票据8.78163亿港元,2023年为11.92678亿港元[61] - 2024年12月31日三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计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6899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41226千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57062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04491千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总额为222654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61639千港元[65] - 2024年已宣派中期股息为195715千港元(每股普通股0.073港元),2023年为211151千港元(每股普通股0.078港元)[67] - 2024年报告期末后建议派末期股息为34667千港元(每股普通股0.013港元),2023年为319509千港元(每股普通股0.118港元)[67] - 2024年法定无面值普通股股份数目为6000000千股,与2023年相同[68]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696547千股,2023年为2705997千股[70] - 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9166百万港元,净利润984百万港元[73] - 公司2024年宣派末期股息约35百万港元,全年总计分红总额230百万港元,股息率约为8.69%[73] - 2024年公司收益为39166百万港元,2023年为40587百万港元,2022年为34414百万港元[83] - 2024年公司纯利为984百万港元,2023年为1705百万港元,2022年为13294百万港元[86]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17435百万港元,2023年为17814百万港元,2022年数据未明确对比[88] - 2024年公司总权益为8816百万港元,2023年为9101百万港元,2022年数据未明确对比;现金余额为1996百万港元,2023年为2955百万港元,2022年为2271百万港元[89] - 2024年炼焦煤价格全年跌幅近40.00%,公司综合收益39,166百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3.50%[93] - 2024年中国境外销售收益为8,131百万港元,占收益总额比例维持在20.76%[96] - 2024年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44.92%,2023年占44.82%[97]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37,649百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1.87%;采购量约为20.89百万吨,较2023年增加5.08%[102] - 2024年总采购额为30,467百万港元,其中五大供应商占28.77%[103] - 2024年集团毛利15.18亿港元,较2023年的36.28亿港元减少58.16%,供应链贸易业务板块毛利占42.69%,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毛利占57.31%[104] - 2024年集团行政开支7.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1.13亿港元减少33.06%,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107] - 2024年员工成本4.76327亿港元,2023年为7.60485亿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024年为 - 0.36127亿港元,2023年为0.19865亿港元[108] - 2024年其他收入2.34971亿港元,2023年为0.56331亿港元,其中衍生金融工具及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2024年为1.71051亿港元,2023年为0.07248亿港元[108]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净额1.04亿港元,较2023年的0.62亿港元增加67.74%,融资成本较2023年增加42.99%[110]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9.22亿港元,较2023年的21.23亿港元减少56.57%;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346港元,2023年为0.793港元[112] - 2024年底集团结欠银行贷款总额22.92亿港元,年利率介乎0.72%至6.56%,2023年介乎1.65%至8.90%;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47.80%,较2023年底的50.51%有所下降[114]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及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5天、36天及27天,现金整体周转期约为16天,较2023年少3天[116]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4亿港元,2023年为20.25亿港元[122] - 2024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9.1亿港元,2023年为18.34亿港元;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约19.3亿港元,流入约10.21亿港元[122] - 2024年集团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52亿港元,2023年现金流出为5.33亿港元[123] - 2024年集团超52.72%的收益以人民币计值,超79.60%的采购成本及部分经营开支以美元计值[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6.96546962亿股已发行股份,当年购回493.6万股,其中163万股已注销,330.6万股作为库存股份持有[14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煤炭收益为33,848,161千港元,2023年为31,805,175千港元[23] - 2024年提供供应链综合服务收益为3,951,002千港元,2023年为6,326,916千港元[23] - 2024年石油及石化产品收益为1,135,268千港元,2023年为2,026,735千港元[23] - 2024年铁矿石收益为179,538千港元,2023年为319,433千港元[23] - 2024年焦炭收益为0千港元,2023年为33,530千港元[23] - 2024年其他收益为52,222千港元,2023年为74,876千港元[23] - 2024年有两名交易额超集团收益10%的客户,收益分别约为4,911,601,000港元及4,618,683,000港元,2023年一名该类客户收益为7,232,768,000港元[24] - 集团有煤炭及其他商品贸易、提供供应链综合服务两个可呈报分部[26] - 2024年国产综合炼焦煤指数由年初2135元/吨下跌到年底1282元/吨,全年跌幅近40.00%[73] - 2024年中国焦煤进口量达122.25百万吨,同比增长19.26%,其中蒙古焦煤进口量56.79百万吨,占比46.46%[75] - 2024年公司煤炭销售量约22.74百万吨,同比增加约20.01%,通过象晖能源完成蒙古煤炭销售量约11.65百万吨,同比增长2.10%[75] - 2024年甘其毛都口岸年过货量达40.06百万吨,同比增长10.06%;策克口岸超24.00百万吨,同比增长25.46%;二连口岸达21.06百万吨,同比增长9.40%;满都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