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水泥(中国)(00743)

搜索文档
建材水泥股拉升 山水水泥大涨近19%领衔 行业进入传统旺季
格隆汇· 2025-09-25 02:05
港股建材水泥股表现 - 山水水泥股价大幅上涨18.89%至1.070港元领涨板块 [1][2] - 中国天瑞水泥上涨1.45%至0.350港元 海螺水泥上涨1.22%至23.240港元 [1][2] - 华新水泥上涨0.89%至14.770港元 西部水泥上涨0.98%至3.090港元 [1][2] - 中国建材上涨1.10%至5.500港元 亚洲水泥上涨0.75%至2.670港元 [1][2] 水泥行业供需状况 - 全国水泥价格本周出现小幅上涨 主要受传统旺季企业推涨积极性驱动 [1] - 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偏弱但有所恢复 部分熟料生产线仍处于停窑状态 [1] - 企业熟料库存未构成压力 停窑状态对供给端形成支撑 [1] 行业未来展望 -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需求预计继续增长 但终端市场疲软可能限制增幅 [1] - 冬季错峰停窑周期较长 叠加需求边际改善 企业将继续推涨水泥价格 [1] - 煤炭价格存在上涨预期 成本端支撑将进一步强化水泥价格上行动力 [1]
港股异动丨建材水泥股拉升 山水水泥大涨近19%领衔 行业进入传统旺季
格隆汇· 2025-09-25 01:58
港股建材水泥股表现 - 山水水泥领涨港股建材水泥股 涨幅达18.89% [1] - 中国天瑞水泥涨1.45% 海螺水泥涨1.22% 中国建材涨1.1% [1] - 西部水泥 华新水泥 亚洲水泥均录得约1%涨幅 [1] 水泥价格及市场动态 - 全国水泥价格本周小幅上涨 主因传统旺季企业推涨积极性较高 [1] - 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仍偏弱 但出现边际改善迹象 [1] - 部分熟料线停窑暂未对企业库存构成压力 [1] 行业前景与价格支撑因素 -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需求预计继续增长 但终端市场疲软或使增幅有限 [1] - 冬季错峰停窑计划与需求改善推动企业积极推涨价格 [1] - 煤炭价格上涨预期将进一步支撑水泥价格上行 [1]
港股异动丨建材水泥股反弹 东吴水泥涨超8%止步4连跌
格隆汇· 2025-09-19 03:27
股价表现 - 建材水泥股结束连续下跌迎来反弹 东吴水泥上涨8.14%止步4连跌 西部水泥上涨5.19% 中国建材上涨3.18% [1][2] - 亚洲水泥上涨2.29% 中国天瑞水泥上涨1.37% 华润建材科技上涨1.12% 海螺水泥上涨0.53% 华新水泥上涨0.13% [1][2] 行业供需状况 - 8月份水泥行业处于季节性淡季 高温雨水天气影响下游施工 全国水泥市场需求疲软 [1] - 水泥磨机开工负荷环比下降 全国熟料线停窑率较高 熟料库存由升转降 但行业供应过剩问题仍存 [1] - 8月全国水泥均价271.67元/吨 月环比下降 [1] 行业展望 - 9-11月水泥需求有望呈现季节性回暖 [1] - 反内卷政策加速行业去产能 供需关系有望缓和 [1] - 供需改善预计对水泥价格起到推动作用 [1]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指示表格 - 刊发中期报告
2025-09-08 09:07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通知登记股东中期报告已发布[2][9] 报告获取 - 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7] - 股东可填妥回条寄回或电邮获取印刷本,费用全免[3][7] 股东责任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地址,否则无法接收电子通知[4][8]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在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5][9] 通讯说明 - 公司通讯包括多种文件,可供行动的指要求股东行使权利的通讯[5][6][9]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 致非登记证券持有人之通知信函及指示表格 - 刊发中期报告
2025-09-08 09:05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亚洲水泥(中国)控股公司,股份代号743[1][9] 报告通知 - 2025年9月8日通知非登记证券持有人公司中期报告已发布[2][7] 获取方式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5] - 可填申请表寄回或电邮申请印刷本[3][6] - 非登记证券持有人联系中介提供邮箱收电子通讯[4][6] 咨询途径 - 对通知有查询周一至周五9:00 - 18:00致电热线[5][7] 相关定义 - 非登记证券持有人指特定人士或公司[7][8] - 公司通讯包括董事报告等多种文件[7][8][9] 申请规则 - 填申请表索取印刷本确认收取及所选语言[9] - 指示适用于日后通讯至较早条件为止[9] - 继续收印刷本需进一步书面请求[9] - 申请表额外指示不予处理[9] - 双语印刷本寄给要求任一版本的股东[9]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09:0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2,496,29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14][16] - 集团总收益为2,496,296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689,407千元下降7.2%[31] - 集团收入为249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或19.31亿元人民币[84] - 毛利为411,2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3%[14][16] - 毛利润为41.1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16%(2024年同期:5%)[88][93] - 期内溢利为116,972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411,205千元人民币[14][1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4,418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404,853千元人民币[14] - 公司期内溢利116,972千元人民币,扭转2024年同期亏损411,205千元的局面[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4418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048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54] - 净利润为1.1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4.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97]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16972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11205亿元增加5.28177亿元[10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73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0.258元[14][16] 成本和费用表现 - 销售成本为208.5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煤炭成本下降而减少[87][93] - 其他收入为10.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89][94] - 分销及销售开支为1.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96] - 行政开支为1.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96] - 融资成本为18,162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1,953千元下降43.2%[34][37] - 融资成本为1816.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2][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4385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8704亿元下降11.2%[50] 现金流表现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1,564,157千元人民币,较期初1,294,559千元增长20.8%[23]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319,885千元人民币,同比2024年同期145,761千元增长119.4%[2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9,52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756,723千元大幅收窄98.9%[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4亿元人民币,定期存款为75亿元人民币[9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5.64157亿元 (2024年12月31日: 12.94559亿元)[102] 资产负债和资本结构 - 资产总值为19,628,97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9,677,550千元略有下降[14] - 资产净值为16,996,96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6,879,995千元增长[14] - 公司总资产净值为16,996,96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6,879,995千元增长0.7%[19] - 流动比率为3.59,较2024年末4.77下降[14] - 负债比率为0.13,较2024年末0.14略有改善[1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3% (2024年12月31日: 14%)[100][102]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96.28972亿元 (2024年12月31日: 196.7755亿元)[102] - 定期存款大幅增加至7,500,214千元人民币(非流动2,948,000千元+流动4,552,214千元)[18] - 公司定期存款为人民币75.00214亿元 (2024年12月31日: 75.88512亿元)[102] - 流动负债从2,263,184千元人民币降至2,212,351千元,减少2.3%[18] - 一年内到期借贷1,144,00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012,000千元增长13.0%[18] - 公司一年内到期借贷为人民币1.144亿元 (2024年12月31日: 1.012亿元)[104] - 存货从532,364千元人民币微增至537,098千元,增长0.9%[18] - 存货总额从2024年末的5.32364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5.37098亿元,增长0.9%[59] - 非控股权益从365,067千元人民币增至367,621千元,增长0.7%[19] - 交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的2.98334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2.6297亿元,减少11.9%[61] - 0-90天账龄的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1.44563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1.38769亿元,减少4.0%[64] - 交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72,71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5,281千元,降幅为31.5%[6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64,39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21,047千元,降幅为6.5%[67]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8,864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3,758千元,增幅为13.7%[70] - 物业及设备账面价值从2024年末的57.91017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56.80555亿元,减少1.9%[56] - 矿场资产账面价值从2024年末的7.64349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7.3532亿元,减少3.8%[58] - 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28,732千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88,909千元,增幅为201.2%[74] - 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诺从人民币169,732千元增加至人民币629,909千元,增幅为271.2%[74]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17168亿元 (2024年12月31日: 4.814亿元)[105][111] 业务分部表现 - 集团2025年上半年水泥产品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为2,438,06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31] - 混凝土销售收入为58,23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31] - 水泥业务分部业绩为221,884千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03,521千元实现扭亏为盈[34][37] - 混凝土业务分部亏损17,08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4,924千元扩大14.5%[34][37] - 水泥及相关产品收入占比98%,预拌混凝土占比2%[85] 税务和融资项目 - 所得税相关附加费支出为0元,去年同期为89,034千元[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5643.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2225亿元下降53.9%[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递延所得税项为收益348.9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支出6531.2万元[45]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85,36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0,442千元下降15.0%[41] - 以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变动收益为11,25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6,920千元下降69.5%[43] - 公司借贷利率区间为1.99% ~ 3.55% (2024年12月31日: 2.60% ~ 3.68%)[104] 管理层和关联方 - 董事短期雇员福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300千元微降至2025年同期的2,222千元,降幅为3.4%[78] - 公司与合营企业的关联交易中,2025年上半年产生运输开支人民币40,372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48,930千元[76] - 公司董事徐旭东持有3,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19%[129] - 公司董事徐旭平持有2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1%[129] - 公司董事张振崑持有713,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5%[129] - 公司董事林昇章持有7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4%[129] - 公司董事吴玲绫持有5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03%[129] - 徐旭东通过个人及配偶持有亚泥29,630,801股,占亚泥股权0.84%[130] - 徐旭平持有亚泥13,454,981股,占亚泥股权0.38%[130] - 李坤炎持有亚泥3,933,557股,占亚泥股权0.11%[130] - 亚泥为公司主要股东,实益持有1,061,209,20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7.73%[135] - 亚泥及控制法团合计持有1,144,86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3.07%[135] - 亚洲水泥实益持有公司约67.73%权益[136] - Asia Cement Singapore持有公司约4.07%权益[136] - 亚洲工程公司持有公司约0.20%权益[136] - Falcon Investments持有公司约1.07%权益[136] - 远东新世纪持有亚洲水泥约21.16%已发行股本[136] - 远东新世纪及其关联公司合计持有亚洲水泥约24.96%已发行股本[136]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141][146] - 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63] - 公司确认在整个期间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160] - 公司确认维持符合上市规则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64] - 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销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38][144] - 公司无资产质押、无重大或然负债[107][108][112][113] 股息和资本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1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派发股息(2024年同期:无)[162] 运营和员工 - 公司员工总数为2,760名[109][114] - 集团除税前溢利为169,915千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除税前亏损223,643千元显著改善[34][37] 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总产量为8.15亿吨,同比下降4.3%,但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7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为66.1万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季度GDP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5.2%[79] - 2025年1至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79]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7:50
公司名稱: 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743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1,000,000,000 ...
港股异动 亚洲水泥(中国)(00743)涨超5% 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14亿元 机构称限制超产或为行业反内卷核心
金融界· 2025-08-12 07:14
公司业绩表现 - 收益24.9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2% 主要因产品销量下降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4亿元人民币 上年同期亏损4.05亿元人民币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73元 [1] 股价表现 - 股价单日上涨4.93% 报2.98港元 [1] - 成交额929.55万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反内卷政策主要抓手为限制超产 包括对企业日产量和年产量的严苛限制 [1] - 政策完全落地后 预计全国水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将从50%提升至70% [1] - 错峰计划供给端约束将实现量化管理 有利于提升稳价成功率 [1] 行业需求变化 - 近期水电工程催化促使行业重点工程需求预期触底修复 [1] - 供给和需求预期实现共振 [1]
港股异动 | 亚洲水泥(中国)(00743)涨超5% 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14亿元 机构称限制超产或为行业反内卷核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6:36
公司股价表现 - 亚洲水泥股价涨超5% 截至发稿涨4.93%至2.98港元 成交额929.55万港元 [1] 公司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收益24.96亿元 同比下降7.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4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4.0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73元 [1]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产品销量下降 [1] 行业政策动态 - 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抓手或限制超产 对企业日产量和年产量实施更严苛限制 [1] - 政策完全落地后 全国水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有望从50%提升至70% [1] - 政策可实现量化管理错峰计划的供给端约束 提升错峰稳价成功率 [1] 行业需求催化 - 近期水电工程催化促使行业重点工程需求预期触底修复 [1] - 供给和需求预期实现一定共振 [1]
亚洲水泥(中国)涨超5% 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14亿元 机构称限制超产或为行业反内卷核心
智通财经· 2025-08-12 06:36
公司业绩表现 - 收益24.9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2% 主要由于产品销量下降[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4亿元人民币 上年同期亏损4.05亿元人民币 实现扭亏为盈[1] - 每股基本盈利0.073元人民币[1]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4.93% 报2.98港元[1] - 成交额929.55万港元[1] 行业政策动态 - 水泥行业预期通过限制超产政策反内卷 对企业日产量和年产量实施更严苛限制[1] - 政策完全落地后 全国水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有望从50%提升至70%[1] - 错峰计划供给端约束将实现量化管理 有利于提升错峰稳价成功率[1] 需求端催化因素 - 近期水电工程催化促使行业重点工程需求预期触底修复[1] - 供给和需求预期实现一定共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