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00670)

搜索文档
中国东航(600115):二季度业绩同比减亏,静待盈利持续修复
国信证券· 2025-09-04 07:5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6][30]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业绩同比改善,亏损收窄,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去年同期为-19.65亿元,同比减亏明显 [1][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去年同期为-27.68亿元 [1][9] - 中长期看好民航复苏趋势,建议关注国内航空出行需求的边际变化 [4][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334.16亿元,同比增长7.76% [1][9] - 单位RPK营业收入为0.51元,同比下滑5.15%,相较2019年下滑4.25% [2][11] - 单位ASK营业成本为0.41元,同比下降4.71%,相较2019年提升2.56% [3][17] - 毛利率同比增加4.11个百分点至4.87% [3][17]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8亿元、36.0亿元、59.7亿元,2025-2026年预测调整幅度分别为-76%和-53% [4][26][30] 运营数据 - 2025年二季度旅客运输量、RPK、ASK分别同比增长9.55%、13.61%、8.47% [2][11] - 客座率恢复至85.63%,同比提升3.8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提升2.88个百分点 [2][11] - 国内航线RPK和ASK分别同比增长8.9%和3.8%,国内客座率87.06%,同比提升4.11个百分点,较2019年提升3.40个百分点 [2][11] - 国际航线RPK和ASK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14.94%和112.35% [2][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816架飞机,上半年净增12架,2025-2027年计划净增飞机分别为34架、12架、15架 [3][17] 盈利预测假设 - 2025-2026年ASK同比增速预测分别为6.3%、3.9%(上次预测9.5%、5.0%) [23] - 2025-2026年RPK同比增速预测分别为9.2%、5.1%(上次预测9.9%、6.6%) [23] - 2025-2026年客公里收益同比变化预测分别为-5.9%、-1.8%(上次预测-2.8%、+0.2%) [23] - 2025-2026年单位航油成本预测分别为0.141元、0.140元(上次预测0.143元、0.142元) [25] - 2025-2026年期间费用率预测分别为12.1%、11.3%(上次预测10.97%、10.73%) [26] 估值比较 - 以2027年净利润为基数,中国东航与南方航空的PE水平基本位于10~15倍区间 [29] - 中国东航2027年预测PE为15.0倍,南方航空为12.7倍 [31]
中国东航9月3日获融资买入1810.76万元,融资余额3.7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55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3日公司股价下跌1.25% 成交额2.90亿元[1] - 当日融资净卖出506.14万元 融资买入额1810.76万元低于融资偿还额2316.90万元[1] - 融资余额3.74亿元 占流通市值0.55%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1] 融券交易状况 - 9月3日融券卖出1.29万股 金额5.11万元 融券偿还14.61万股[1] - 融券余量33.41万股 融券余额132.30万元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资融券总余额3.75亿元[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5.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1.06%[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5521.94万股 总持股达3.00亿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3]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30亿股保持不变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22亿元 同比增长4.09%[2] - 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48.30%[2] - 客运服务收入占比91.95% 货运服务收入占比4.04%[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96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涵盖航空客货邮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器维修及航空代理业务[1] - 成立日期1995年4月14日 上市日期1997年11月5日[1] - 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及香港金钟道[1]
CEA's International Flights Hit Record High as China's Cultural and Tourism Market Heats Up
Globenewswire· 2025-09-04 06:38
运营数据 - 公司在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共运营194,000个航班 运送2,806万名旅客[1] - 国际及地区航班达27,000班次 运输449万名旅客 创历史记录[1] 航线网络扩展 -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张 新增日内瓦、米兰、哥本哈根至上海直飞航线[3] - 加密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日韩及北非主要旅游目的地航班频次[3] - 当前运营229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每周平均执行3,052个往返航班[3] 跨境便利服务 - "空铁联运"服务覆盖中国48个城市 7-8月服务超56万人次旅客[4] - 浦东机场提供"PVG-SHA跨楼中转"服务 实现跨机场行李直挂[4] - "沪京快线"提供免费改签及基础机载Wi-Fi的"轻松飞"服务[4] 多元化服务升级 - "客舱宠物"服务9月起扩展至31个机场110条航线[5] - "星星守望"自闭症旅客服务自6月已服务近60名旅客[5] - 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实现全流程自助 日均服务735人次[5] - 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39.63%[5] 创新业务模式 - 通过"航空+"创新模式整合机票与文体服务资源[6] - 构建"航空旅行+中国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出行体验[6]
东航暑运在青岛运输旅客117.30万人次 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中国民航网· 2025-09-04 05:56
暑运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暑运期间在青岛保障进出港航班8168架次 服务旅客117.30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7%和8.7% [1] - 航班量与旅客运输量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1] - 国际及地区航线承运旅客5.5万人次 同比增长14.4% 其中赴日旅客增长显著 [3] 运力部署策略 - 公司精准把握学生流 探亲流和旅游流叠加需求 加大运力投放并优化航线布局 [3] - 国内重点强化青岛航线网络 加密青岛至成都天府 上海浦东 兰州 银川等热门航线 [3] - 新增青岛至西宁 宁波 喀什 西双版纳等地航线 平均日出港航班量达66班创历史新高 [3] - 武汉 沈阳 贵阳 昆明等城市航线暑期基本实现班班满客 [3] 服务保障措施 - 公司践行"四精"服务理念 保障2074人次无陪儿童与1291人次轮椅旅客 [5] - 在航班及贵宾厅举办青岛啤酒节主题特色活动 融合地域文化提升旅客体验 [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 提升运行保障效率 深化"四精"服务理念 [6] - 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助力青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6]
中国东航(600115):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 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格隆汇· 2025-09-04 04: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68亿元 同比增长4.1% 归母净亏损14.3亿元 较2024年上半年27.7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扣非归母净亏损17.6亿元 较2024年上半年29.7亿元改善明显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34亿元 同比增长7.8% 归母净亏损4.4亿元 较2024年第二季度19.7亿元亏损显著减少 扣非归母净亏损6.5亿元 较2024年第二季度20.0亿元大幅改善 [1] - 单位扣油成本同比小幅上涨2.4% 油价下降带动单位总成本同比下降3.9% 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2] 运营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座收同比下降3.1% 其中国内座收同比下降4.4% 国际港澳台座收同比增长0.5% [2] - 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座收同比持平 其中国内座收同比下降1.3% 国际港澳台座收同比增长4.9% 国际客座率持续改善 [2] - 国际航线运力达2019年同期118% 服务国际中转旅客496万人次 同比增长25% [3] 战略布局 - 国际航线网络聚焦远程洲际航线和新兴市场 形成"往远处飞 往国际飞 往新兴市场飞"新格局 提升宽体机经营效益 [3] - 强化上海国际枢纽地位 构建日韩中转到欧亚 欧洲中转到东南亚和澳洲的双向中转通道 [3] - 调整2026-2027年机队引进计划 净增飞机数量减少39架和13架 聚焦现有机队运营效益提升 [4] 资本结构 - 美元债务占比降至11.7% 持续压降美元计价债务敞口 [2] - 2024年发行50亿元永续债 资产负债率控制良好 尽管亏损但债务结构持续优化 [2] - 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900万元汇兑亏损 对盈利影响有限 [2]
350元往返曼谷,400元内飞首尔?多地机票大跳水,网友:不买就亏了!三大航半年净亏4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6:50
机票价格大幅下跌 - 山西大同机场部分国际航班出现极低价票 曼谷单程最低294元 首尔单程350元 莫斯科单程600元[1][2] - 北京旅客通过"高铁+大同出境"方式可实现曼谷往返仅600-700元 较北京直飞节省50%以上成本[5] - 暑期结束后国内航线普遍降价2-3成 杭州-北京票价从千元降至397元 杭州-广州出现1.9折380元特价票[7] - 9月为传统出行淡季 港澳航线同步降价 杭州-香港516元 杭州-澳门690元[9] 航空公司业绩分化 - 三大航司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 其中国航/东航/南航通过成本控制同比减亏20.08亿元[10] - 民营航司逆势盈利 春秋航空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 2025上半年盈利能力持续领先[12] - 国内经济舱票价持续承压 2025上半年平均含税票价740元 同比降6.9% 较2019年降7.8%[10] - 暑运期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 同比降6.4% 较2019年降8.6%[10] 航司成本控制措施 - 东航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 通过优化靠桥时间节省客桥费1100万元 航油成本降8.08% 财务费用降26.89%[11] - 国航重点控制航油/起降/餐食成本 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至25.07亿元 航油成本降10.34%[11] - 南航航油成本同比下降9.15% 三大航通过债务置换降低利息支出[11] - 春秋航空凭借单一机型(无宽体机)和日韩航线为主的结构 受国际航线波动影响较小[12] 行业竞争环境变化 - 高铁网络持续加密 运营里程达4.5万公里(较2019年增29%) 与民航重合航线超1900条[13] - 1000公里以内短航线受冲击最严重 2023年航班量较2019年降20% 客流量降33%[13] - 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国际出港总量75.1%[10] - 大同机场国际航线客座率提升显著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6]
350元往返曼谷,400元内飞首尔?多地机票大跳水,网友:不买就亏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6:49
机票价格动态 - 山西大同机场推出部分国际航线超低价机票 曼谷单程最低294元 首尔单程350元 莫斯科单程600元[1][2] - 北京旅客通过"高铁+大同飞"模式实现低成本出境 往返曼谷总成本仅600-700元 较北京直飞节省50%以上[5] - 暑期结束后多地国内机票价格大幅跳水 杭州飞北京降至397元(不含税) 杭州飞广州低至380元(1.9折) 普遍降幅达20-30%[7][9] 航空公司业绩表现 - 三大航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 其中国航/东航/南航虽同比减亏20.08亿元 但国内航线客公里收益均同比下滑[1][10] - 民营航司逆势盈利 春秋航空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继续领跑盈利能力[12] - 航油成本显著下降 三大航航空油料成本同比降幅达8.08%-10.34% 东航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国航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11] 行业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 同比增长5.9% 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 同比2024年下降6.9%[10] - 暑运期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 同比下滑6.4% 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比75.1%[10] - 高铁网络扩张对民航产生挤出效应 2023年国内1000公里以内航线航班量较2019年下降20% 客流量下降33%[13] 成本控制措施 - 东航实施"成本硬仗"专项计划 通过优化靠桥时间使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 节省客桥费用约1100万元[11] - 航司普遍推行精细化成本管控 包括优化飞行高度/单发滑行降低油耗 压缩货币存量/置换高利率债务减少财务支出[11] - 春秋航空凭借单一机型(无宽体机)及聚焦日韩周边国际航线的低成本运营模式 在行业低迷期保持盈利优势[12]
民生证券给予中国东航推荐评级,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3:5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座公里收入同比降幅有限 [1] - 油价回落及成本费用控制出色推动半年减亏 [1] - 汇率升值对半年度盈利影响有限 [1] 战略布局 - 加强上海国际枢纽地位 [1] - 深化国际航线网络布局以助力盈利改善 [1] 机队规划 - 半年报调整机队规划并调减2026年及2027年飞机引进数量 [1]
中国东航(600115):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民生证券· 2025-09-03 03:4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当前东航A股价对应2026-2027年26/17倍市盈率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668亿元同比+4.1% 归母净亏14.3亿元较24H1净亏27.7亿元大幅减亏48% [1] - 25Q2营收334亿元同比+7.8% 归母净亏4.4亿元较24Q2净亏19.7亿元收窄78% [1] - 25H1单位扣油成本同比小幅上涨2.4% 油价下降带动单位总成本同比-3.9% [2] - 美元债务占比降至11.7% 人民币升值仅确认900万元汇兑亏损 [2] 运营指标分析 - 25H1整体座收同比-3.1% 其中国内座收-4.4% 国际港澳台座收+0.5% [2] - 25Q2整体座收同比持平 其中国内座收-1.3% 国际港澳台座收+4.9% [2] - 国际航线运力达2019年同期118% 服务国际中转旅客496万人次同比+25% [3] - 调减2026-2027年飞机引进数量 2026年净增12架较原规划下调39架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至-10.7亿元 维持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34.7/51.8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430/1524/1557亿元 增长率8.3%/6.6%/2.1% [5][10]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4.26%提升至2027年11.30% ROE从-10.43%转正至10.77% [10]
上海电气与东方航空围绕深化合作领域、推动绿色协同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36
公司合作动态 - 东方航空与上海电气集团举行高层会谈 围绕深化合作领域和推动绿色协同发展进行交流 [1] - 东方航空期待整合自身市场应用场景优势与上海电气技术研发能力 [1] - 双方计划共同推动绿色燃料在航空领域的规模化及商业化应用 [1] 技术能力与产业布局 - 上海电气已在绿色氢基燃料领域形成全产业链能力 包括绿电 绿氢 生物质气化及绿色燃料合成 [1] - 公司具备核心技术 关键设备 工程设计及总承包能力 [1] - 上海电气可为航空业提供清洁可持续的燃料供给方案 [1] 战略发展方向 - 双方将以技术创新为纽带共同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合作聚焦绿色燃料在航空领域的商业化推广 [1] - 通过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场景的深度整合实现协同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