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发展(00017)

搜索文档
新世界发展: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深资历港商沉潜蓄势,双市场布局厚积薄发
开源证券· 2024-07-19 08:01
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 给予"买入"评级[3] - 公司是最早进入内地发展的港资房企之一,深耕大湾区及长三角核心城市,打造高品质住宅项目,同时开启以 K11 为中心的持有物业扩张[7] - 预计公司 2024-2026 财年归母净利润为 10.8、13.9、17.2 亿港元,对应 EPS 为 0.43、0.55、0.68 港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8.3、14.3、11.6 倍[7] 内地销售和土储情况 - 内地销售额稳定,2019 财年以来销售额均超 150 亿元,2023 年下半年在内地合同销售额 75.5 亿元,完成销售目标 50%[8] - 公司在内地的可售资源约 570 亿元,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和杭州等核心城市[8][53] - 公司在内地已投资 8 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楼面面积约 270 万方,可售面积达 200 万方,可售资源总额保守估计达 800 至 1000 亿元[58] 中国香港业务 - 中国香港楼市在高息环境下成交疲弱,公司合约销售金额波动较大,2023 财年合同销售金额 88.6 亿港元,同比增长 8%[67][68] - 公司在中国香港持有 1634.2 万平方呎待更改用途的农地储备,其中约 90%位于北部都会区范围,有望通过农地转化行动持续释放农地的潜在价值[81][84] 投资物业布局 - 中国香港物业投资收入 2024 上半财年同比增长 17.0%,主要得益于 K11 MUSEA 和 K11 Art Mall 的运营效率提升[93][94] - 内地 K11 购物中心以文化属性吸引人流,已在多个城市布局,预计 2024 财年及以后将新开业 297 万方[100][109][110][113] 财务情况 - 资本运营成本双双下降,负债结构持续优化,2024 年 1-6 月完成约 350 亿港元的贷款安排及债务偿还[130][134][136] - 预计 2024-2026 财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80.8、366.4、372.6 亿港元,毛利率分别为 35.4%、40.7%、45.4%[147]
新世界发展(0001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25 09:22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核心盈利为4,866百万港元,按年上升12%[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为502百万港元,不包括一次性非现金费用[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7,066百万港元,按年下跌25%,主要由于香港及中国内地的物业发展入账减少[6] - 2023年内,中国内地物业发展收入为54.95亿港元,主要来自广州、沈阳等住宅项目[28] - 2023年内,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额为75.5亿人民币,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贡献超过82%[30] - 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未入账的物业合同销售约98亿人民币将于2024下半年入账,约34亿人民币将于2025入账[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项目竣工总面积为395,394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占13,180平方米,写字楼面积为382,214平方米[33] - 2024年下半年,中国内地项目预计竣工总面积为546,592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占104,796平方米,写字楼面积为441,796平方米[34] - 2024年下半年,中国内地项目预计竣工计划中,寧波新世界廣場4號地塊商业面积为32,974平方米,写字楼面积为58,163平方米[35]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拥有总樓面面积4,350.0千平方米,其中核心项目占3,662.2千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44] - 公司在内地投资发展8个城市更新项目,位于广州和深圳,总可售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其中深圳龙岗区的188工业区项目已动工,预计2025财年开始销售[45] - 香港酒店业务在2023年7月至12月期间,访港旅客总数达2,100万人次,其中中国内地旅客占80%,酒店收入同比增长55%[46] - 中国内地酒店收入增长超过70%,北京酒店同比增长120%至140%[47] - 新创建集团的核心业务为道路、建筑和保险,已于2023年11月17日完成出售,不再持有新创建任何股份[50] - 香港政府推动盛事经济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国际级大型盛事落户香港[60] - 公司将继续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和业务,优化资产组合,提升企业效益[68] - 公司财务稳健,可动用资金约520亿港元,积极管理现金流,提高成本效益[68] - 公司将继续加强与持股者联系,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经营策略[69]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7,065.5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25.1%[7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35,484.6百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下降了23.2%[7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为192,930.9百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下降了3.3%[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192,930.9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429.2百万港元[doc=7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中,盈余保留为102,932.8百万港元,其他储备为11,616.0百万港元[doc=7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中,永续资本为78,382.1百万港元,证券为36,301.8百万港元[doc=7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中,非控股东权益为8,980.9百万港元,总额为238,213.6百万港元[doc=7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为206,068.1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959.8百万港元[doc=7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中,盈余保留为116,493.3百万港元,其他储备为11,192.7百万港元[doc=7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中,永续资本为78,382.1百万港元,证券为47,441.1百万港元[doc=7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股东权益中,非控股东权益为27,830.0百万港元,总额为281,339.2百万港元[doc=76]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55.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328.7百万港元有所下降[77]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35.4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315.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7]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925.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408.5百万港元有显著增加[77] - 公司已採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約」,对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呈列和披露原则进行了调整[80] - 公司在2023年7月1日採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对所有在2022年7月1日或之后签发的合同应用全面追溯法过渡[82] - 公司已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导致主要会计政策发生变化[89] - 公司根据不同合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计量方式,如保险合同、具选择性分红特征的投资合同和持有的再保险合同[90] - 公司签


核心盈利同比增长12%,旗舰项目深圳K11 Eocast年内开业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3-06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核心盈利同比增长12%,达到48.6亿港元[1] - 公司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26.7亿港元,预计K11 ECOAST项目将带来更大比例的贡献[3] - 2024年预计公司收入将从2023年的952.1亿元下降至459.1亿元,预计净利润将从408.1亿元下降至303.6亿元[7] - 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22.5%上升至2024年的32.3%[7] - 预计2024年公司的ROA为0.5%,ROE为1.5%[7] - 公司的流动比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0.96下降至2024年的0.98[7] 公司资产 - 公司在香港拥有800万平方尺权益土储,内地拥有435万平方米土储,有望支持销售回稳[2] 其他 - 本报告不适用于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国籍人士[12]
2024财年上半年业绩平稳,投资物业组合进入收成期;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2-29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新世界发展的"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财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5%至170亿港元,较预期低22% [5] - 但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核心盈利同比上升12%至48.6亿港元,主要归因于利润率提升和成本控制 [5] - 内地房地产开发业务表现亮眼,经营利润率同比大增26.7个百分点至58.6% [4] - 香港和内地的租金收入均录得增长,香港/内地分别同比增加17.0%/3.7% [4] 公司发展策略 - 预期香港市场在政策放松后成交量会上升40-50%,并会在下半财年加快推售启德和黄竹坑项目 [4] - 上调处置非核心资产目标至80亿港元(此前为60亿港元) [4] - 随着香港11 Skies、香港启德体育园以及深圳太子湾K11 ECOST的落成,预期整体租金收入贡献将从30%增加到50% [4] 财务数据分析 收入和盈利 - 2024财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5%至170亿港元,较预期低22% [5] - 但核心盈利同比上升12%至48.6亿港元,主要受益于利润率提升和成本控制 [5] - 预计2024-2026财年租金收入将实现约23%的年均复合增长 [4] 财务状况 - 净负债比率为49.9%,较去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 [5] - 维持较高的负债水平可能对股息分派和购地带来一定压力 [4] 行业评级和个股评级 - 交银国际维持对新世界发展的"买入"评级,目标价15.8港元 [4][6] - 同时覆盖其他香港和内地房地产公司,给予多数"买入"评级 [6]
新世界发展(0001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9 08: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核心盈利为4,866百万港元,按年上升12%[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为17,066百万港元,按年下跌25%[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上升2%至7,257百万港元[1] - 香港投资物业收入为1,745百万港元,按年上升17%[1] - K11 MUSEA的销售额按年增长41%[8] - K11 Art Mall销售额按年上升29%[8] 未来展望 - 公司中国内地未入账的物业合同销售约98亿人民币将于2024下半财政年度入账[19] - 公司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额为人民币75.5亿元,完成2024财年销售目标的50%[18] - 公司中国内地项目竣工量预计2024财政年度将达到约131.2万平方米[2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中国内地持有435.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其中229.8萬平方米為住宅用途[33] - 公司在內地投資發展8個城市更新項目,位於廣州和深圳,可售面積達200萬平方米[3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2023年12月发起要约购入并赎回由全资附属公司发行的票据和永续资本证券[63] - 公司已採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对保险合同进行确认、计量、呈列及披露[76]


新世界发展(0001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0-24 08:36
财务表现 - 集团录得综合收入为95,213.8百万港元,按年增加40%[25] - 集团香港应佔物业合同销售约为8,859.0百万港元[27] - 集团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金额为约人民币151.3亿元,以大湾区为首的南部地区及长三角地区为首的东部地区贡献超过94%[27] - 香港投资物业收入为3,087.0百万港元及分部业绩为2,262.7百万港元,分别增长10%及7%[27] - 中国内地物业投资收入达到1,908.7百万港元,分部业绩为930.9百万港元,投资物业组合内主要项目的整体出租率表现稳健[27] - 集团持续严格的成本控制工作,经常性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按年下降约4%[27] - 集团完成出售新创建所有权益后,将收取所得款项总额(未计有条件特别股息)约21,754.3百万港元[27] - 集团可动用资金合共约939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45亿港元及可动用的银行贷款约394亿港元,财务稳健[27] - 2023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0.3港元,或每股0.76港元的全年股息[27] - 有条件特别股息为每股现金1.59港元[27] 香港物业发展 - 香港物業發展收入為16,754.9百萬港元,主要來自住宅項目柏傲莊一至二期[44] - 香港應佔物業合同銷售約8,859.0百萬港元,主要來自住宅項目天瀧、MIAMI QUAY及出售南商金融創新中心單位[45] - 香港未入賬之應佔物業合約銷售收入中,4,634.8百萬港元及7,218.5百萬港元將分別於2024及2025財政年度入賬[46] - 南商金融創新中心項目已累計售出超過80%應佔總樓面面積,應佔物業合同銷售為65億港元[47] - 香港物業投資收入為3,087.0百萬港元,主要受惠於K11 MUSEA及K11 Art Mall的營運效率提升及租用率改善[49][50][51][52] - K11會員計劃「KLUB 11」會員登記人數持續增長,最高消費群組黑卡會員活躍人數及消費金額錄得顯著增長[53] - 香港寫字樓租務市場逐漸好轉,本集團旗下寫字樓的租賃查詢和租務活動均錄得增長[54][55] - 本集团在香港持有应佔总樼面面积约814万平方呎之土地储备可作即时发展[58] - 本集团於新界持有合共約1,636萬平方呎待更改用途之應佔農地土地面積,其中約90%位於「北部都會區」範圍[58] 中国内地物业发展 - 本集团中国内地物业发展收入包括合作发展项目为10,553.2百万港元及分部业绩为5,311.9百万港元[70] - 本集团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总额为人民币151.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72] - 本集团中国内地未入账之物业合同销售总收入约为人民币128.9亿元,其中人民币105.7亿元将於2024財政年度入賬[76] - 本集团中国内地项目竣工总樼面面积(不包括车库)为约53.0万平方米,预期2024财政年度将达到约145.6万平方米[77] - 本集团共出售位于中国内地的商业、写字楼和车库约为人民币10.1亿元[78] - 本集团中国内地合同销售金额的地区分布,以大湾区为首的南部地区及长三角地区为首的东部地区贡献最大,超过94%[72] - 本集团优質項目多地開花,項目產品得到市場認可,實現業績穩健增長[70] - 本集团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戰略,在行業調整期取得了逆勢而上的佳績[71] - 2023財政年度中國內地項目竣工總計357,613平方米,包括物業投資、酒店及其他[80] - 2024財政年度中國內地項目預計竣工總計1,204,145平方米,不包括車庫[83] - 中國內地物業投資收入達到1,908.7百萬港元,投資物業組合內主要項目的整體出租率表現穩健[87] - K11購物藝術館銷售額取得亮麗表現,通過異業合作開源節流、借力打力,持續發掘提升銷售的新渠道[88,89] - 武漢K11、瀋陽K11 Select、天津K11 Select等項目在疫情後迅速恢復,銷售額和客流均同比實現雙位數躍升[90,92,93] - 寧波新世界THE PARK by K11 Select購物藝術中心將於2022年底正式發佈,成為本集團在長三角打造的又一商業旗艦之作[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團於中國內地持有不包括車庫的土地儲備總樓面面積約477.3萬平方米可作即時發展,其中約60%位於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96,97,98] - 本集團通過城市更新、招拍掛、合作開發、收併購等管渠道擴大土地儲備,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99] 酒店及其他业务 - 東南亞酒店整體收入按年上升逾150%,超越2019年水平[100] - 香港酒店收入按年上升逾60%[101] - 中國內地酒店收入繼續按年增長逾20%[102] - 預計2024年中航班載客量將重返疫情前水平,酒店業務將持續向好[103] - 集團在香港、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共有15間營運中酒店,提供5,958間客房[104] - 道路業務2023財年下半年可比較交通流量和路費收入均超過疫情前水平[107][109] - 新收購的貴


新世界发展(0001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29 08:37
公司业绩 - 本集团2022/2023全年综合收入为95,213.8百万港元,按年增加40%[1] - 香港應佔物业合同销售达8,859.0百万港元[1] - 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51.3亿元,以大湾区为首的南部地区及长三角地区为首的东部地区贡献超过94%[1] - 公司中國內地整體物業合同銷售成績理想,總合同銷售額为人民幣151.3億元,完成年度目标[22] - 公司中國內地未入賬之物業合同銷售總收入約為人民幣128.9億元[24] - 公司繼續落實出售非核心資產的策略,物色合適機遇,優化業務組合[25] - 公司在东南亚、香港和中国内地的酒店业务迎来强劲复苏[41] - 公司道路业务在2023财政年度下半年出现强劲复苏,全年交通流量和路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9%和17%[46] - 公司建筑业务整体应占经营溢利按年下降18%[49] - 公司保险业务在香港和内地均录得亮丽复苏,2023财政年度应占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2%[51]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持续严格的成本控制工作,经常性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按年下降约4%[1] - 本集团可动用资金合共约939亿港元,财务稳健[1] - 2023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3港元,或每股0.76港元的全年股息[1] - 有条件特别股息:每股现金1.59港元[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录得流动负债净额为6,858.7百万港元,公司财务状况良好[120] - 公司继续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预计未来12个月将有足够资源偿还到期负债并继续经营[99] 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聚焦深耕大湾区一线城市及长三角重点区域,发展多元业态,拓展经常性租金收入[38] - 公司预计2024年中航班载客量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香港和中国内地酒店业务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44] - 公司将继续加强与持份者的联系,为所有持份者创造共享价值[73] - 公司将在大中华地区10个重点城市拥有38个项目[68] - 公司已完成出售约59亿港元的非核心资产[69]


新世界发展(0001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17 08:3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40,193.3百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溢利为3,359.8百万港元,下降1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0.46港元[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核心资产出售约为56亿港元[7] - 公司2023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46港元[7] - 公司可动用资金合共约920亿港元,财务稳健,未来没有供股或配股计划[7] - 公司香港應佔物業合同銷售金額约为78.7亿港元[7] - 公司中國內地整體物業合同銷售金額约为人民幣92.4億元[7] - 公司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完成出售约56亿港元的非核心资产,专注发展核心业务,优化资产组合[76]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可动用资金合共920亿港元,未来没有供股或配股计划[77] 物业发展情况 - 香港物業發展收入为5,542百萬港元,分部業績为909百萬港元[16] - 香港應佔合同銷售约7,870百萬港元,主要来自出售商業項目的51%權益[17] - 香港未入賬的應佔物業合同銷售收入中,18,500百萬港元将于2023财政年度下半年入賬[18] - 本集團在香港持有應佔總樓面面積约881萬平方呎之土地儲備可作即時发展[25] - 本集团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交申请,发展元朗唐人新村的两幅农地,预计将提供约5,600个住宅单位[24] - 本集团中國內地物業發展收入为5,736百萬港元,分部業績包括合作發展項目为2,695百萬港元[31] - 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面积约168.8万平方米,总销售金额为人民币92.39亿元[33] - 2023财政年度预计中国内地项目竣工总楼面面积将达到约53.1万平方米[34] - 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本公司中国内地项目竣工总楼面面积为约160.29万平方米[35] - 2023财政年度下半年,本公司中国内地项目预计竣工总楼面面积为约245.98万平方米[35] K11项目业绩 - K11 MUSEA人文購物藝術館的銷售額按年增长6%,总客流量超过1,100万人次[21] - K11 Art Mall購物藝術館整體租用率維持近100%,銷售額按年上升10%[22] - 广州K11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同比增长近一成,淨利润同比增长7%[37] - 上海K11会员销售总额占总额的近七成,会员日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约四成[39] - 武汉汉口K11举办多项活动,吸引媒体曝光传播[38] - 天津K11 Select精准定位Z世代和小太阳家庭客群,金卡会员消费超预算[41] - 寧波新世界THE PARK by K11 Select購物藝術中心将于2022年底正式发布[42] 集团发展战略 - 集团将继续聚焦深耕大湾区一线城市及长三角重点区域,发展多元业态,拓展经常性租金收入[43] - 集团土地储备地区分布中,南部地区(大湾区)总楼面面积为2176.7千平方米,住宅总楼面面积为1350.7千平方米[45] - 集团通过招拍挂、合作开发、收并购等渠道扩大土地储备,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资源[46] - 集团在越南、泰国和菲律宾的酒店业务于2022年下半年录得强劲增长[47][48] - 集团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放宽社交距离和旅游限制,推动香港酒店业逐渐复苏,整体业绩显著增长[4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621,893.5百万港元,较6月30日略有下降[83] - 公司股东权益为202,461.2百万港元,较6月30日有所减少[84] - 公司本期全面收益为-7,081.8百万港元,主要受其他全面收益的影响[85] - 公司与股东的交易中,股息支出为3,744.9百万港元[86] - 公司与股东的交易中,发行永续资本证券为2,092.0百万港元[86] - 公司与股东的交易中,贖回永續資本證券为-2,098.0百万港元[86]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223,328.8百万港元[87]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328.7百万港元[89]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15.0百万港元[89]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408.5百万港元[89]


新世界发展(00017)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2-23 09: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按年上升13%,主要因为有51亿港元的百澳莊一期入帐 [1][2] - 归属股东利润和基本每股收益按年下跌,受到内地疫情封控、人民币贬值和加息等因素拖累 [2][3] - 中期股息每股0.46港元,按年减少18%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物业发展收入大幅上升6倍,主要因为百澳莊一期入帐 [4] - 内地物业销售合约金额已达全年目标的60% [4] - K11业务收入和分销业绩逆势上升4%和8% [4] - 已成功出售56亿港元的非核心资产,有信心完成全年100亿的目标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内地疫情封控和香港内地封关拖累了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和道路业务 [2][3] - 香港物业投资和零售业务受到封关影响 [2][3] - 内地业务规模大,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较大 [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正在对各个业务进行全面策略性检讨,审视如何完善旗下每一家公司的战略焦点并释放价值 [1][2] - 将分阶段通过企业行动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 [1][17] - 加快去杠杆步伐,目标将净负债率降至30% [10][11] - 优化资本支出,减少非核心资产,提高投资回报 [12][13] - 重设股息政策,与基本每股收益挂钩,以应对持续高息环境 [13] - 采取财资管理措施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提高固定利率债务比例应对加息 [15][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认为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对前景充满信心 [3][5] - 认为2023年内地全面放宽防疫政策、中港全面通关、加息步伐减慢等利好因素将带动经济重拾正轨 [5][6] - 对内地物业销售和K11业务的恢复充满信心 [7][23][24] - 认为香港零售和酒店业务将大幅改善,寄望于11Skies项目的发展 [6][7][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市场投资者提问** 是否有供股或股权集资计划 [20] **Adrian 回答** 公司没有任何供股或配股的计划,也没有向股东集资的意图 [20] 问题2 **市场投资者提问** 公司的负债水平和去杠杆计划 [20][21] **Adrian 回答** 公司的净负债率已经见顶,将在今年6月降至中到低40%水平,2024年6月进一步降至低40%,有信心将其降至30% [10][11] 问题3 **市场投资者提问** 公司是否有分拆业务上市的计划,比如K11 [28][29] **Adrian 回答** 公司会审视不同业务的架构,以分阶段的方式释放价值,具体方式还在研究中 [28][29]


新世界发展(0001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0-25 09: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公司综合收入为68,212.7百万港元,与2021财年持平;基本溢利为7,084.6百万港元,升1.8%;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249.2百万港元,升8.5%[17][18] - 经常性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按年下降约4.7%[18] - 2022财年非核心资产出售约为139亿港元,超越全年目标[18] - 可动用资金合共约1,050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22亿港元及可动用的银行贷款约428亿港元[18] - 整体融资成本从2021财年的2.8%下降至2022财年的2.5%[18] - 2022财年末期股息每股1.5港元,全年股息每股2.06港元,与2021财年持平[17][18] - 回顾年内,公司经常性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减少约4.7%[60] - 2023财政年度到期的贷款再融资已全数处理[60] 公司权益持有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61%权益,持有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100%权益[16] 香港物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香港应占物业合同销售金额约82.4亿港元,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71.0亿元,南部地区贡献约73%[18] - 香港物业投资分部业绩按年增长6.0%[18] - 2022年6月30日,香港农地储备应占土地总面积约1632.74万平方呎,物业储备应占总楼面面积约931.87万平方呎[26] - 2022财年,公司于香港物业发展收入包括合作发展项目为58.428亿港元,分部业绩为23.841亿港元[27] - 2022财年,公司于香港的应占物业合同销售约82.4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待售住宅单位共303个[27] - 南商金融创新中心于2022年5月落成,总楼面面积约52万平方呎,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售出73%应占总楼面面积,应占物业合同销售为60亿港元[27] - 2022年6月30日,香港未入账之应占物业合约销售收入中,249.48亿港元及41.45亿港元将分别于2023及2024财年入账[27] - 2022财年,公司香港物业投资收入为27.956亿港元,分部业绩为21.204亿港元[28] - 2022财年,K11 MUSEA总客流量达2000万人次,销售额按年增长9%[28] - K11 Art Mall于疫情下引入逾40个新品牌,2022财年整体租用率维持近100%[28] - 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香港一手住宅楼宇买卖合约数量按年跌17.3%,合约价值按年减少17.0%[22] - 2022年4月,公司联同央企合组财团购得港铁将军澳百胜角通风楼项目,可建楼面约29万平方呎[2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持有应占总楼面约932万平方呎土地储备可即时发展,物业发展应占约455万平方呎[2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于新界持有约1633万平方呎待更改用途应占农地面积,约九成位于“北部都会区”[29] - 公司提交的四幅农地发展项目总楼面约500万平方呎,预计提供逾9000个住宅单位[29] - 2022年6月,公司提交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申请,用地占地约59.07万方平方呎,预计提供4565伙单位,七成是公营房屋及“首置”单位[29] - 香港主要物业发展项目有半山西摩道4A - 4P号等26个[61] - 香港物业投资及其他物业项目有中环万年大厦等22个[61] 中国内地物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内地物业发展分部业绩按年增长10.9%,分部利润率从2021财年的40%提高至2022财年的57%[18] - 中国内地物业投资分部业绩按年增长11.0%[18] - 2022年财政年度,公司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面积约43.7万平方米,总销售金额171.0亿元,均价超每平方米39000元,南部地区贡献约73%[33] - 回顾期内,公司中国内地物业发展收入115.268亿港元,分部业绩65.998亿港元[33] - 杭州“江明月朗園”首推601套房源即日售罄,认购金额超70亿元,创杭州单日销售额新纪录[35] - 深圳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项目南塔总建筑面积超4.9万平方米,总售价超32亿元[3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中国内地未入账物业合同销售总收入约86.6亿元,其中76.1亿元将于2023财年入账,10.5亿元将于2024财年入账[35] - 回顾年内,公司出售中国内地商业、写字楼和车库约8.9亿元[35] - 回顾年内,公司中国内地项目竣工量(不含车库)总楼面积约58.6万平方米,预计2023财年达102.3万平方米[35] - 2022财年公司中国内地物业投资收入达20.279亿港元,同比上升9%[40] - 广州K11会员销售占总销售额达54%,黑卡销售呈双位数增长[40] - 广州K11艺术展总收入近2000万元[40] - 武汉汉口K11销售额按年增长106%,客流量达1000万[41] - 武汉光谷K11 Select销售额同比增长20%,2022年6月累计会员人数达60万,会员消费占总销售额达4成,Z世代目标客群会员人数同比增加1.5倍[41] - 上海K11会员销售占总销售额超60%[41] - 天津K11 Select会员消费占总销售额(不含汽车)达40%[42] - 沈阳K11客流量达970万[4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于中国内地持有不包括车库的土地储备总楼面积约520.6万平方米,其中约285.0万平方米为住宅用途,核心项目不包括车库的土地储备总楼面积约448.8万平方米,65.5%位于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住宅约为158.2万平方米[43] - 2022年集团在大湾区成功收购3个项目[45] - 2022年8月,集团联合招商蛇口及保利发展,竞得上海市普陀区地块[45] - 中国内地主要物业发展项目有广州逸彩庭园余下各期等众多项目[67] - 2022财年公司中国内地项目竣工(不含车库)总楼面积437,630平方米,2023财年预计达692,868平方米[36][38] 酒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共有15间酒店物业,提供5958间客房[46] 交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创建2022财政年度整体交通流量和路费收入按年分别下降5%和8%,道路业务的应占经营溢利略微下降5%[48] - 2022年9月公司宣布以23.342亿人民币收购权益,该高速公路总长198公里[49] 出售业务相关情况 - 2022年5月公司宣布GAL出售业务,总代价15.75亿美元,企业价值约67亿美元,公司应占部分7.875亿美元[49] 重新计量、减值及拨备情况 - 2022财年公司分占重新计量、减值及拨备18.971亿港元,主要来自GAL重新计量亏损17.453亿港元及飞机减值拨备[50] 建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公司建筑业务应占经营溢利按年下降6%,协兴集团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4%[51] - 2022财年协兴集团手头合约总值按年增长26%至约622亿港元,剩余待完成工程总值按年增长31%至约371亿港元[51] - 2022财年协兴集团获授新项目总值按年激增239%至约238亿港元[51] 保险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富通保险应占经营溢利维持11%的稳健增长[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富通保险年化保费总额下降10%至17.522亿港元,在香港人寿保险公司中排名第12位[53] - 2022财年富通保险毛保费收入增长30%至133.168亿港元,新业务毛保费增长77%至58.517亿港元[53] - 2022财年富通保险新业务价值增长8%至5.248亿港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高至30%,投资组合整体投资回报率为5.2%[53] - 2022年6月30日,富通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42%,远高于行业监管最低要求的150%,内含价值按年下跌17%至177亿港元[54] 未来项目规划 - 公司期待2026财年,28个K11项目在香港及内地开业[20] - “11天空”项目总楼面面积达380万平方呎,预计于2022至2025年分阶段开幕,写字楼部分于2023年财政年度上半年启用,室内娱乐空间楼面面积达57万平方呎,四个娱乐设施将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陆续开放[58] - 耀胜新世界住宅耀胜尊府将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市场[58] - 预计至2026财政年度,K11的足迹将遍布大中华地区十个重点城市,合共38个项目,总楼面面积达280万平方米[59] - 2022年3月,K11首个商业部分管理服务项目正式落地上海,第二个项目于5月落地厦门,预计2023年底,商业管理轻资产项目将增至10个[59] - K11 ECOAST预定2024年年底启用,总楼面面积为228,500平方米[110] 公司管理层情况 - 郑家纯博士1972年10月出任公司董事,1973年出任执行董事,1989年任董事总经理,2012年3月起出任主席[68] - 杜惠恺先生2013年7月出任公司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68] - 郑志刚博士2007年3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2020年5月改任为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70] - 杨秉樑先生1985年11月出任公司董事,1999年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郑家成先生1994年10月出任公司董事[72] - 何厚浠2004年8月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07年11月改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李联伟2004年8月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等[73] - 梁祥彪2004年8月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12年3月改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郑志恒2010年6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为执行委员会成员[74] - 郑志雯2012年3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监管集团酒店业务部[75] - 薛南海2018年6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负责集团香港物业发展项目管理[75] - 叶毓强2018年6月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等委员会成员[76] - 黄少媚2020年5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0月加入集团,2020年2月擢升为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77] - 赵慧娴2020年5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2004年加入集团,现为本公司人力资源高级总监[77] - 陈赞臣2021年9月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8年投资银行及投资经验[78] - 马绍祥2022年7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2018年7月加入集团,自2019年1月起出任新创建行政总裁[79] - 王文海2011年1月出任公司公司秘书,2000年11月加入公司,2001年11月出任法律部主管[80] - 罗佩英自1969年起涉足酒店行业,1978年加入集团前曾在多家酒店任职,2007年重新加入公司[80] - 张之杰2022年7月加入公司担任高级总监-集团客户生态系统,曾在香港赛马会担任执行总监11年[81] - 张恩栋2019年7月加入公司出任副酒店业主代表,拥有超30年酒店经验[81] 公司管理层荣誉 - 郑志刚博士于2012年获美国《财富》杂志选为「2012全球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71] - 郑志刚博士于2012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之一[71] - 郑志刚博士自2016年起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的太平绅士[71] - 郑志刚博士于2022年获颁授银紫荆星章[71] - 郑志刚博士于2022年获授法国国家功绩荣誉勋章[71] 公司管理层年龄 - 何厚浠71岁,李联伟73岁,梁祥彪75岁[73][74] - 郑志恒44岁,郑志雯41岁[74][75] - 薛南海68岁,叶毓强70岁[75][76] 公司可持续金融情况 - 2018年以来公司循可持续金融筹集超390亿港元[82] - 2022年6月,公司发行2亿美元社会责任债券,年息率5.875%,5亿美元绿色永续债券,年息率6.15%,最高录得接近5倍超额认购[130] - 2021年4月,公司发行7.8亿港元绿色债券,利率3.95%,到期日2031年3月[131] - 2021年3月,公司发行5.5亿港元绿色债券,利率3.00%,到期日2028年3月[131] - 2018年12月,公司发行3.1亿美元绿色债券,利率4.75%,到期日2023年12月[131] - 2022年5月,尚域有限公司获57亿港元绿色贷款,到期日2024年3月[132] - 2022年3月,精景发展有限公司获5亿港元绿色贷款,到期日2027年3月[132] - 2021年12月,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