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富资源投资(00007)
icon
搜索文档
智富资源投资(00007.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0:44
公司公告 - 智富资源投资将于2025年8月29日在香港上环干诺道中168-200号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厦19楼1901及1917室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董事会会议将审议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智富资源投资(00007)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9 10:39
承董事會命 智富資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主席 許世平 智富資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司將於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假座香港上環干諾道中 168-200 號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 19 樓 1901 及 1917 室舉行董事會會議,董事會將於會上(其中包括)審議及批准本公司及其 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 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司股份已自二零二四年四月二日(星期二)上午九時正起在聯交所暫停買賣,並 將繼續暫停買賣直至本公司滿足復牌指引中規定的所有要求為止。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 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 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7)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於本公佈日期,董事會包括兩名執行董事許世平先生及黃磊先生;一名非執行董事高 淑娜女士;以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鄭昭軍先生、王寧先生及陳廣安先生。 ...
智富资源投资(0000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6:5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FF301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智富資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007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2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2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
000070 “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16:11
公司摘帽及股票变更 - ST特信成功摘帽,证券简称由"ST特信"变更为"特发信息",股票代码仍为"000070" [2] - 公司股票于7月8日停牌一天,7月9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2] 子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因子公司深圳特发东智科技在2015年至2019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跨期调节成本等手段虚增收入及利润,导致公司2015-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4] - 2015-2018年利润总额分别虚增1039.33万元、9173.46万元、5624.61万元、1162.92万元,2019年虚减2108.06万元 [4] - 2024年5月10日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5月14日起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价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4] 整改及摘帽条件满足 - 公司已对2015-201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 [4] - 已就行政处罚事项追溯重述财报,并计提1007万元投资者索赔预计负债,符合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条件 [5] 股价表现 - 去年5月"戴帽"后股价一度低于4元/股,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6] - 截至今年7月7日股价收于8.03元/股,较一年前反弹超90% [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4.09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4.03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26.16%,归母净利润-1505.64万元 [9] - 公司总资产64.61亿元,净资产20.58亿元,年销售收入44.09亿元 [9] 业务板块 - 公司以光通信产业为基础,形成线缆、智慧服务、融合和物业租赁四大业务板块 [9]
智富资源投资(0000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6-12 14: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益为320,619千港元,2023年为737,184千港元,同比下降56.51%[3] - 2024年毛利为20,475千港元,2023年为40,743千港元,同比下降49.74%[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28,045千港元,2023年为2,389,474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4] - 2024年年内亏损为116,482千港元,2023年为1,946,083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35港元,2023年为0.634港元,亏损大幅收窄[5] - 2024年集团综合收益为3.20619亿港元,2023年为7.37184亿港元[15][23][24] - 2024年集团综合亏损为5745万港元,2023年为23.03181亿港元[23][24] - 2024年贸易业务销售电子产品及设备收益为3.07669亿港元,2023年为7.18764亿港元[15] - 2024年金融业务佣金及经纪收入为563.4万港元,2023年为1094.9万港元[15] - 2024年物业投资固定租金收入为288.1万港元,2023年为102.8万港元[15]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317,738千港元,2023年为736,156千港元;2024年中国地区收益为2,881千港元,2023年为1,028千港元[25] - 2024年按摊销成本计量之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56千港元,2023年为89,474千港元[26]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16,341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3,290,140千股;2023年分别为1,945,898千港元、3,067,850千股[3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6341亿港元,较2023年的19.45898亿港元大幅减少,每股亏损约为0.035港元(2023年:0.634港元)[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3.2061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7.37184亿港元下降约56.5%[64][71] - 2024年贸易业务收益约3.07669亿港元(2023年:7.18764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90%以上[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业务总收入约1006.9万港元(2023年:1739.2万港元)[69] - 年内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4834.8万港元,2023年减值亏损约19.22482亿港元[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行政及融资费用为7059.5万港元,2023年为8629.3万港元[23][24] - 2024年财务费用为63,034千港元,2023年为56,690千港元[27] - 2024年即期税项为470千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12,033千港元;2023年即期税项为0,递延税项抵免为443,391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8] - 2024年年度亏损已扣除各项费用,如核数师酬金2,000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千港元等;2023年对应费用分别为2,300千港元、4,546千港元等[29] - 年内行政费用约3952.4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71707亿港元大幅减少77.0%[72] - 年内总财务费用约6303.4万港元,2023年为5669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1.2%[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采矿、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及生产、提供金融服务及物业开发及投资[8] - 2024年贸易业务销售电子产品及设备收益为3.07669亿港元,2023年为7.18764亿港元[15] - 2024年金融业务佣金及经纪收入为563.4万港元,2023年为1094.9万港元[15] - 2024年物业投资固定租金收入为288.1万港元,2023年为102.8万港元[15] - 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业务应收账款信贷期为90日,物业投资业务租户信贷期为30日,现金客户等结算期限通常为交易日期后一至两日[35][36][37] - 给予证券保证金客户的贷款年利率为8.75%至12.375%(2023年:9.125%至12.25%),以公平值约4239万港元(2023年:6019.8万港元)的已抵押流通证券作担保,2024年末未偿还结余抵押品平均百分比为115%至2775%(2023年:68%至33021%)[38] - 2024年应付账款总计12663.5万港元(2023年:7954万港元),其中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业务产生437.2万港元(2023年:0),物业投资产生607.4万港元(2023年:620.4万港元),买卖证券业务现金客户产生10593.2万港元(2023年:7016.2万港元),买卖期货合约业务产生94.1万港元(2023年:121.3万港元),应付证券保证金客户款项931.6万港元(2023年:196.1万港元)[39] - 代客户收取并持有的信托及独立银行结存应付账款约为1.03613亿港元(2023年:6509.9万港元)[40] - 湛江智慧城项目土地总价值约人民币31.0亿元,其中约13.8亿元用作住宅用途分类为待售物业,约17.2亿元用作商业及非商业楼宇开发用途分类为投资物业[65] - 北京租赁物业面积约1.63万平方米,2024年产生租金收入约288.1万港元(2023年:102.8万港元)[66] - 2024年贸易业务收益约3.07669亿港元(2023年:7.18764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90%以上[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业务总收入约1006.9万港元(2023年:1739.2万港元)[69]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317,738千港元,2023年为736,156千港元;2024年中国地区收益为2,881千港元,2023年为1,028千港元[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采取多项计划及措施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并改善财务状况,若未达成可能无法持续经营[49][51] - 公司目标于2026年内完成广东港粤及北京盈和相关程序,移除相关保留意见[61] - 与2025年出售若干附属公司的公司收入与开支有关的保留意见将于2026年移除[63]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核数师审阅会计原则及政策,讨论财务资料和全年业绩公布[96] - 2024年7月公司进行董事会全面改组,新董事会开展多项工作并落实初步改善措施[9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多位董事发生变动,包括辞任、罢免和委任[92][95]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直至满足复牌要求[100] - 截至2025年6月12日,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未能取得充分适当审核凭证[47] - 审计方无法取得充足审计证据评估集团计划及措施成功可能性,对采用持续经营假设是否适当不发表意见[50] - 公司及若干附属公司会计记录不足,无法确定2023年和2024年收入、开支、资产及负债是否准确记录[53][54] - 2024年全年业绩公布将在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刊登,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可供公众查阅[99]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及2023年派付末期股息[32] - 2023年公司以现金1473.2万港元按溢价每股0.027港元发行116000千股普通股,2023 - 2024年因股份合并、转换等变动股份数目[42] - 法律索赔拨备2024年末为106098千港元(2023年初:0,2023年末:109711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末,或然负债涉及的银行结存6千港元(2023年:3千港元),投资物业1820920千港元(2023年:1802470千港元),发展中物业867691千港元(2023年:881571千港元)[45] - 2024年1月23日,公司根据一般授权发行可换股票据所得款项净额3870万港元用于偿还负债[84] - 广东港粤在建筑合同纠纷中作为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合同金额约2200万元人民币[89] - Shinny Solar贷款担保纠纷中,截至2024年2月未偿还本金为2.4亿港元,利息及违约金合计约1.745亿港元[89] - 广东港粤涉及与广西宏泰成建设有限公司次要争议,索赔金额为30万元人民币[90] - 鉴于2024年度亏损,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末期股息[98]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489千港元,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1245千港元[55]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 -182901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 -40428千港元[55] - 2023年按摊销成本计量之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 -88833千港元,已付建筑按金减值亏损为 -154230千港元[55] - 2023年行政开支为 -111307千港元,税项为443391千港元[55] - 2023年银行结存(一般账户)及现金为281千港元,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153705千港元[56] - 2024年银行结存(一般账户)及现金为270千港元,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149233千港元[57] - 集团获第三方提供5000万港元可用融资[12][60] - 2024年应收账款为53,617千港元,2023年为45,010千港元[3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约为17,114,000港元,以香港物业作抵押,实际利率为6.50%,贷款期为五年[33] - 法定股本方面,2024年末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为5000000千股,金额为1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3355140千股,金额为671028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991.2万港元,2023年为2161.8万港元[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4000.1万港元,2023年为流动资产净值1.86231亿港元[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应付前董事款项、借贷及公司债券约5.66403亿港元,2023年为5.79035亿港元[7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债券余额约866.4万港元,2023年为778.3万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部分银行账户账面价值约6000港元被冻结,2023年为3000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41名,2023年为65名;年内员工成本总额约1707.7万港元,2023年为2694.2万港元[8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33.55140697亿股,2023年为31.60140697亿股[86]
智富资源投资(0000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6-12 14:5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收益为737,184千港元,2022年为511,537千港元,同比增长44.11%[3] - 2023年毛利为40,743千港元,2022年为31,073千港元,同比增长31.12%[3]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389,474千港元,2022年溢利356,315千港元[4] - 2023年年内亏损1,946,083千港元,2022年溢利239,575千港元[4] - 2023年每股亏损0.634港元,2022年每股盈利0.095港元[5] - 2023年公司综合收益为7.37184亿港元,2022年为5.11537亿港元[15] - 2023年贸易业务销售电子产品及设备收益为7.18764亿港元,2022年为4.89486亿港元[15] - 2023年金融业务佣金及经纪收入为1094.9万港元,2022年为1413.9万港元[15] - 2023年物业开发及投资分类亏损23.10215亿港元,2022年溢利4.5021亿港元[23]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389474亿港元,2022年除税前溢利3563.15万港元[23]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737,184千港元,2022年为511,537千港元[24] - 2023年按摊销成本计量之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89,474千港元,2022年为28,392千港元[25] - 2023年税项为 - 443,391千港元(抵免),2022年为116,740千港元[26] - 2023年年度亏损为1,945,898千港元,2022年年度溢利为250,227千港元[28]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737,184千港元,2022年为511,537千港元;2023年公司综合收益为7.37184亿港元,2022年为5.11537亿港元[15] - 2023年贸易业务收益约7.18764亿港元,2022年为4.89486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90%以上[70] - 2023年金融业务总收入约1739.2万港元,2022年为2121.3万港元[71] - 2023年北京租赁物业租金收入约102.8万港元,2022年为83.8万港元[69] - 2023年度公司录得亏损19.4608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净资产约为1.86231亿港元[48] - 集团2023年度录得亏损19.4608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净资产约为1.86231亿港元[48] - 2023年集团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9.22482亿港元,2022年为收益约4.67131亿港元[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3年财务费用为56,690千港元,2022年为57,250千港元[25] - 行政费用由2022年约5922.6万港元升至2023年约1.71707亿港元,增加189.9%[74] - 2023年财务费用总额约为5669万港元,2022年为5725万港元,与上一年度相较无重大变动[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3年贸易业务销售电子产品及设备收益为7.18764亿港元,2022年为4.89486亿港元[15] - 2023年金融业务佣金及经纪收入为1094.9万港元,2022年为1413.9万港元[15] - 2023年物业开发及投资分类亏损23.10215亿港元,2022年溢利4.5021亿港元[23] - 2023年贸易业务收益约7.18764亿港元,2022年为4.89486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90%以上[70] - 2023年金融业务总收入约1739.2万港元,2022年为2121.3万港元[71] - 2023年北京租赁物业租金收入约102.8万港元,2022年为83.8万港元[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取多项计划及措施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并改善财务状况,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49] - 审计方无法取得充足适当审计证据评估计划及措施成功可能性,对采用持续经营假设是否适当不发表意见[50] - 若公司未能达成计划及措施,可能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作出调整[51] - 2023 - 2024年多位董事辞任或被罢免,2024年多位董事获委任[98][101]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104]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暂停买卖,直至满足复牌要求[106] - 2025年6月12日,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湛江智慧城项目土地总面积约26.6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总价值约人民币30.1亿元[67] - 2023年9月11日,公司接获清盘呈请,呈请人申索未偿还贷款本金2.4亿港元,以及2020年11月17日至2023年8月3日的法定要求偿债书日期就前述本金额应计利息及违约利息5394.852307万港元[91] - 2024年8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已下令驳回呈请;集团与贷款方就一笔本金金额为2.4亿港元的违约借款达成协议,将还款期限进一步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但违约利息的还款日期维持不变[92] - 广东港粤与深圳中湾建筑纠纷,湛江中院维持5900万元付款义务,推翻7900万元索赔要求[93] - 第三方付款人索赔履约保证金案,广东港粤同意支付101.5万元作最终结算[94] - 广东港粤在2200万元建筑合同纠纷中作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94] - Shinny Solar贷款担保纠纷,截至2024年2月未偿还本金2.4亿港元,利息及违约金约1.745亿港元[95] - 广东港粤与广西宏泰成次要争议索赔30万元,案件未判决[96] - 2023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9]
宣布终止!000078“深表歉意”
中国基金报· 2025-06-07 02:07
控制权变更与定增计划终止 - 海王生物宣布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定增计划,该计划自2024年初启动后突然终止 [2] - 原计划包括海王集团向丝纺集团协议转让3.157亿股(占总股本12%)[5] - 配套措施包括海王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9.007亿股表决权,其他一致行动人放弃476.6万股表决权 [5] - 同步终止的还有与广新集团、丝纺集团签署的6.2亿股定增认购协议 [6][8] 交易终止细节 - 各方采用"无过错终止"模式解除协议,不存在违约责任追究 [8] - 海王集团需在5日内无息退还丝纺集团1000万元意向金 [8] - 终止决议经独立董事会议、董事局会议及监事会会议一致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9] 终止后影响 - 公司控股股东仍为海王集团,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11] - 2025年一季度业绩显示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降8.8%),归母净利润2372万元(同比降44.4%)[12] - 公司表示将持续聚焦医疗器械业务整合,并透露仍有意向与国资主体展开股权合作洽谈 [11] 市场数据 - 截至公告日股价报2.56元/股,总市值67.36亿元 [13] - 当日换手率1.13%,成交金额7581万元 [14]
ST特信(000070.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1505.6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新浪财经· 2025-05-01 01:5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90亿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4,较去年同期减少2.80亿元,同比下降26.16% [1] - 归母净利润为-1505.64万元,同业排名第71,较去年同期减少2923.55万元,同比下降206.19%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88亿元,同业排名第85,较去年同期减少1524.49万元 [1] 资产负债与盈利能力 - 最新资产负债率为69.42%,同业排名第85,较上季度增加1.27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下降1.65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为17.03%,同业排名第70,连续4个季度上涨,较上季度增加0.4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60个百分点 [3] - ROE为-1.01%,同业排名第68,较去年同期下降1.75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 - 摊薄每股收益为-0.02元,同业排名第65,较去年同期减少0.03元,同比下降206.37% [3] - 总资产周转率为0.12次,同业排名第41,较去年同期下降0.01次,同比降幅6.41% [3] - 存货周转率为0.56次,同业排名第53,与去年同期持平,同比微增0.02% [3]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为4.66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3.82亿股,占总股本42.47% [3] - 第一大股东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6.18%,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1.40% [3]
智富资源投资(0000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08:46
集团总收益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约为2.1986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329万港元,增幅17.84%[10][11]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219,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57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7.84%[64] 公司亏损与盈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570万港元,2022年同期录得溢利约2.4999亿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及摊薄亏损均约为0.0092港元,2022年为每股基本盈利及摊薄盈利均为0.0502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12,446千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363,608千港元[6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45,817千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344,929千港元[6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45,817千港元,2022年同期期内溢利250,263千港元[64]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0.0092,2022年同期基本每股盈利0.0502[6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45,69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249,989千港元[70]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581.7万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3.44929亿港元[80][8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5,696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249,989千港元[91] 毛利率变化 - 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的7.95%减少至2023年的5.97%[12] 投资物业与递延税项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无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或亏损,2022年同期确认约3.79亿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无递延税项负债,2022年同期录得约9500万港元[13] - 2022年上半年递延税项开支为9466.6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无递延税项开支[88] 行政开支与财务费用变化 - 行政开支由2022年同期的3051万港元减少475万港元至2023年的2576万港元[14] - 财务费用由2022年同期的1868万港元增加1469万港元至2023年的3337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337.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7.9万港元[8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14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79万港元[1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453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52,661千港元[73] 智慧城项目情况 - 智慧城项目土地价值约为人民币48.8亿元,其中约人民币14.8亿元用作住宅用途,约人民币34亿元用作商业及非商业楼宇开发用途[19] 业务出售情况 - 2023年2月16日公司终止出售Millhaven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协议,卖方收取的800万港元不可退还按金无需退还买方[20] - 公司计划出售Millhaven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该公司持有公平值为3.63577亿港元的投资物业[78] 金融业务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金融业务实现分部溢利1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16万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金融业务佣金及经纪收入为633.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9.1万港元[79] 油田权益情况 - 公司拥有马达加斯加2101油田勘探开采经营权及约定分成权益,面积10400平方公里,分成比例40% - 72.5%[25] 定期贷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本金2.4亿港元定期贷款以多项担保和抵押质押作抵押[31] - 2017年获2.5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2023年6月30日结馀2.4亿港元,公司正磋商延期[32] 股份合并情况 - 2023年3月21日董事会建议实行股份合并,2股面值0.1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20港元股份[33] 已发行普通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31.60140697亿股,每股面值0.2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04281394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34]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雇用约88名员工,2022年为90名,员工成本总额1148.1万港元,2022年为1186.8万港元[35] 股权集资情况 - 2022 - 2023年公司进行多次股权集资活动,所得款项净额分别为1.596亿港元、2315万港元、1458.2万港元、9970万港元[38] 法定要求偿债书情况 - 2023年8月4日公司自Shinny Solar Limited接获法定要求偿债书[37] - 公司于2023年8月4日接获法定要求偿债书,需支付款项293,948,000港元,包括未偿还本金240,000,000港元及累计利息53,948,000港元;公司拟向Shinny Solar Limited索赔损失不少于390,000,000港元[110][112]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许智铭博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1,909,537,556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0.43%;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34,583,000股,占比1.09%[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金融股权管理有限公司持有264,964,356股普通股,占股本8.38%;香港金融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38,223,642股,占比13.87%;香港金融股权控股有限公司持有997,428,057股,占比31.56%;香港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08,444,500股,占比6.60%;Wisdom On Holdings Limited持有477,000股,占比0.02%;许智铭博士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34,583,000股,占比1.09%[45] 人员委任与辞任情况 - 自2023年7月22日起,马健凌先生获委任为文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自2023年8月7日起,许岳麟先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5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中期报告所涵盖期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A.4.2[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准则及守则[54]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5] 公众持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公司符合上市规则25%的公众持股规定[59] 财务报表审阅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61] 董事会构成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六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223,5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19,799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33,8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7,492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56,8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5,757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值为277,0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1,735千港元[6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978,68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45,305千港元[69] - 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77,006,000港元,待售物业约865,094,000港元,相应应付建设成本约216,236,000港元[75] - 经计及待售物业影响后,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371,852,000港元[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贷到期结余约为379,128,000港元[75] 财务支持情况 - 主要股东许智铭博士有意提供持续财务支持,执行董事蓝国伦先生未来十二个月不要求偿还未偿还金额[75] 无担保循环贷款融资情况 - 公司提供无担保循环贷款融资8000万港元,期限三年,按最优惠利率计息[78] 贸易业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销售电子产品及设备收益为2.1017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5981亿港元[79] 地区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6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万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2.1922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83372亿港元[84] 存货成本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2.0644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1735亿港元[86]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计算中,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975,417千股,2022年为4,979,927千股[91] 投资物业价值情况 - 投资物业于2022年1月1日为2,536,919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034,963千港元[92] - 投资物业本年度增加171,156千港元,转自待售物业945,559千港元,公平值变动467,131千港元[92] - 投资物业汇兑调整2022年为(254,05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85,959)千港元[92] 应收账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55,85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920千港元[96] - 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业务应收账款2023年6月30日为16,97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03千港元[96] 应付账款及票据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票据为129,26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1,359千港元[100] - 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所产生应付账款2023年6月30日为51,32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16千港元[100] - 进行受规管活动代客户收取并持有信托及独立银行结存应付账款2023年约为77,422,000港元,2022年为73,503,000港元[103] 应付账款账龄情况 - 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业务0至90日应付账款2023年6月30日为35,47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63千港元;91至180日2023年为13,777千港元,2022年无;181至365日2023年为2,066千港元,2022年为53千港元[104] - 物业投资业务365日以上应付账款2023年6月30日为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55千港元[104] 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千股,股本为1,000,000千港元;6月30日每股面值0.2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5,000,000千股,股本为1,000,000千港元[105]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5,804,281千股,股本为580,428千港元;6月30日每股面值0.2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3,160,140千股,股本为632,028千港元[105] 业务收入情况 - 本期集团向两名董事近亲收取证券及期货买卖等收入约1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4,000港元;向亚洲联网收取证券买卖等收入约3,5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0,000港元[106] 主要管理人员福利情况 - 2023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为2,752千港元,退休福利为36千港元,总计2,788千港元;2022年短期福利为4,685千港元,退休福利为50千港元,总计4,735千港元[108] 未偿还垫款及费用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来自董事蓝国伦先生的未偿还垫款为52,54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092,000港元;本期支付财务费用为1,26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
智富资源投资(0000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2: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19,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572千港元[6] - 期内溢利为亏损45,817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250,263千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223,5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19,799千港元[22][2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33,8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7,492千港元[24][2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56,8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5,757千港元[28][2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277,0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1,735千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978,68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45,305千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2.198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572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581.7万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3.44929亿港元[47][50][52]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337.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7.9万港元[57]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569.6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2.49989亿港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97541.7万股[65] - 2022年1月1日投资物业为2536919千港元,2022年增加171156千港元,转自待售物业945559千港元,公平值变动467131千港元,汇兑调整 -254054千港元,自持作出售资产重新分类35421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月1日为4220922千港元,2023年汇兑调整 -185959千港元,6月30日为4034963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5585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920千港元,其中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业务应收账款从4703千港元增至16975千港元,买卖证券业务现金客户应收账款从17142千港元减至8626千港元[7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票据为12926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1359千港元,其中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应付账款从5116千港元增至51321千港元,买卖证券业务现金客户应付账款从80807千港元减至70936千港元[82] - 代客户收取并持有的信托及独立银行结存应付账款2023年6月30日约为7742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503000港元[86]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为10000000千股,计1000000千港元,经股份合并后,6月30日每股面值0.2港元的普通股为5000000千股,计1000000千港元[91]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为5804281千股,计580428千港元,经股份配发、合并、转换后,6月30日每股面值0.2港元的普通股为3160140千股,计632028千港元[92] - 2023年向两名董事近亲收取证券及期货买卖佣金等收入约29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4000港元[94] - 2023年向亚洲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收取证券买卖佣金等收入约35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0000港元[95] - 2023年6月30日来自董事蓝国伦先生的未偿还垫款为5254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092000港元,2023年支付财务费用126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7000港元[96] - 2023年6月30日董事许智铭博士向公司垫款约2131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993000港元[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约为2.1986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0.3329亿港元,增幅17.84%[102][10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0.457亿港元,2022年同期录得溢利约2.4999亿港元[102] - 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7.95%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5.97%[108] - 行政开支由2022年上半年的0.3051亿港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的0.2576亿港元[109] - 财务费用由2022年上半年的0.1868亿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0.3337亿港元[1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0.214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2979亿港元[11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29,2022年12月31日为1.3[11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13,2022年12月31日为0.12[114] - 2023年6月30日,定期贷款本金余额为2.4亿港元,以多项担保和抵押质押作抵押[126][1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31.60140697亿股每股面值0.20港元的股份,2022年12月31日为58.04281394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12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雇用88名员工,2022年为90名;员工成本总额为1148.1万港元,2022年为1186.8万港元[1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销售电子产品及设备收益为2.1017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5981亿港元;金融业务佣金及经纪收入2023年上半年为633.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9.1万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金融业务实现分部溢利1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16万港元[121]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电子产品及设备贸易、矿物开采等四项[34] 公司资金状况与支持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不包括待售物业及相应应付建设成本)约371,852,000港元,借贷到期结余约为379,128,000港元[36] - 主要股东许智铭博士有意提供持续财务支持,执行董事蓝国伦先生未来十二个月不会要求偿还未偿还金额[37] 公司融资与投资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KTFG与亚洲联网附属公司订立贷款融资协议,提供8000万港元无担保循环贷款融资,期限至2025年10月20日,按汇丰银行最优惠利率计息[38] - 公司计划出售全资附属Millhaven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该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持有公平值为3.63577亿港元的投资物业[39] 公司税务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和中国企业所得税均无计提拨备,2022年递延税项开支为9466.6万港元[60][62] 股息分配情况 - 本期无支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董事不建议支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6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也无[131] 财务准则影响 - 2023年上半年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44] 公司资产折旧与费用扣除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溢利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18.9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75.8万港元等多项费用[59]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3年3月21日,董事会建议实行股份合并,每2股面值0.1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20港元股份[128] 公司过往资本运作 - 过去十二个月,2022年1月按每持有2股现有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基准进行供股[135] - 过去十二个月,2022年5月20日根据一般性授权认股2315万港元用于偿还负债[136] - 过去十二个月,2023年2月23日根据一般性授权认股1458.2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37] - 过去十二个月,2023年3月9日根据一般授权发行可换股票据9970万港元,其中5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负债,4970万港元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38][13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40] 公司土地资产情况 - 集团拥有湛江智慧城项目土地使用权,土地价值约为48.8亿元人民币[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