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

搜索文档
苏试试验2025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长,新兴业务表现亮眼
仪器信息网· 2025-07-31 03:56
核心观点 - 苏试试验2025年上半年营收9.91亿元同比增长8.09% 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18% 业绩稳健增长 [1][2][3] - 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1.01% 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和业绩增长主力 [1][3] - 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双轮驱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战略 深化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实现业绩稳步提升 [3]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8.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18% [3] - 试验设备业务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6.32%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效显现 [3] - 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5.75% 商业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检测能力持续拓展 [3] 业务板块发展 - 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收入1.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1% 深圳实验室扩建完成并成立汽车电子可靠性验证中心 [3][4] - 试验设备板块重点布局热真空、低气压、液压类等高端设备研发 强化新能源、商业航天、无人机等技术储备 [4] - 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扩展空间环境测试、航空在线检测等专项能力 深化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 [4]
国产仪器进高校,破局机会来了
仪器信息网· 2025-07-31 03:56
国产科学仪器推广活动 - 仪器信息网发起「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聚焦高校推广痛点,旨在打通国产仪器进校园最后一公里 [2] - 活动主题为“微课大赛·打通国产仪器进校园最后一公里”,通过技术研讨、实验室参观和闭门座谈推动产学研用融合 [3][5] - 活动亮点包括技术报告、技术研讨、场景参观和闭门座谈,汇聚高校专家、科研院所代表及仪器厂商技术专家 [7] 高校市场拓展 - 活动目标为破解国产仪器在高校推广的壁垒,推动国产仪器与高校科研需求适配 [7] - 通过产学研用融合,挖掘高校市场新商机,提升国产仪器在高校的渗透率 [2][7] - 活动地点为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吸引北京周边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参与 [5][7] 行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 活动促进高校专家与科学仪器企业技术专家共话新技术、新应用,推动高端国产仪器发展 [5][7] - 闭门座谈旨在推动国产仪器与高校科研需求适配,提升技术竞争力 [7]
重庆大学近期1.20亿元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7-31 03:56
重庆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核心观点 - 重庆大学计划2025年4-7月集中采购30项高端科研仪器设备,总预算达1.20亿元,覆盖材料科学、环境生态、生物医学等多学科领域[1][2] 采购规模与时间 - 预算总额1.20亿元,涉及30个采购项目[1][2] - 主要采购时段为2025年4-7月,部分设备交货期延续至2025年12月及2026年4月[2][10][12] 重点设备类别 材料科学类 - **高能直线加速器照相及工业CT系统**:预算550万元,具备三维成像功能,检测精度达0.02mm[6] - **宽温域高速试验机**:预算450万元,支持-150℃~1000℃环境下20米/秒动态测试[4][7] - **原位复合原子层级超晶格沉积系统**:预算600万元,集成ALD/PVD/PE-CVD三种沉积技术[10] 分析检测类 - **环境扫描电镜(ESEM)**:预算320万元,支持10-133Pa环境真空观测,分辨率0.9nm@30kV[17] - **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预算160万元,用于寡核苷酸定量和蛋白质分析[6] - **三维原子探针**:预算3162万元,具备ppm级成分分析能力,激光辅助波长257.5nm[17] 环境与生态类 - **微观颗粒形貌组分表征装置**:预算499万元,配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4台设备[7] - **环境样品有机污染物处理系统**:预算239万元,支持全自动前处理及新污染物研究[8] 技术参数亮点 - **时空分辨率突破**:视频级原子力显微成像系统达30帧/秒,位移分辨率0.1pm[12] - **极端条件测试**:高温环境材料力学设备支持2300℃测试,蠕变实验时长800小时[9] - **多模态联用**:飞秒瞬态吸收成像系统整合飞秒激光(1030nm)与sCMOS检测,空间分辨率500nm[16] 学科建设方向 - 聚焦国家"双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强化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研究[7] - 交叉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构建"环境-生态-工程"全链条创新体系[7]
《分析化学术语》历经22载迎来更新,2025年8月份有313份标准将实施
仪器信息网· 2025-07-31 03:56
新标准实施概况 - 2025年8月将有313份新标准正式实施,涵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涉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等多个领域 [2] - 新标准体系以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为核心,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5] 重点领域标准分布 农林牧渔及食品 - 占比28%(87份),包括蜂王浆、饲料维生素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保健食品成分测定等 [4] - 具体标准示例:GB/T 45625-2025(蜂王浆羟甲基糠醛测定)、GB/T 17818-2025(饲料维生素D3测定) [6][8] 环境环保 - 20份标准聚焦颗粒物成分检测(离子色谱/气质联用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建筑石膏/玻璃纤维企业)等 [9] - 关键技术:HJ 1413-2025(颗粒物中多糖测定)、GB/T 32151.39-2025(建筑石膏企业碳排放核算) [9] 医药卫生 - 11份标准涉及失禁护理产品测试(GB/T 20405系列)、道地药材生产技术(岷当归)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处置指南 [9] 石油化工 - 29份标准包括《分析化学术语》更新(22年首次修订,涉及23处术语调整)、塑料性能测试(聚丙烯鱼眼检测)及油气开采材料抗硫化氢要求 [9][10] 电子电气 - 26份标准覆盖人工智能技术指南(TEC预测)、数据安全(GB/T 45230-2025机密计算框架)及激光显示器件性能测试 [10] 其他行业标准亮点 - **汽车制造**:12份标准强化电动汽车充电安全(GB 44263-2024)、轮胎翻新工艺(GB/T 26732-2025) [10] - **机械设备**:20份标准涉及船舶系泊设备(GB/T 45604-2025大抓力锚)、智慧城市交通监测(GB/T 45224-2025) [11] - **能源**:3份标准包括太阳能热发电站集热器测试(GB/T 45234.302-2025)及节水型火电企业评价 [10][1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分析化学领域术语标准更新为跨行业技术应用提供统一规范 [4] - 电子电气领域新增量子随机数发生器(GB/T 45240-2025)和生物特征识别适老化要求(GB/T 45228-2025) [10][11]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新标将至:离子色谱与GC-MS技术双剑合璧助力精准监测
仪器信息网· 2025-07-31 03:56
生态环境标准实施 - 2025年8月1日将实施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 1413-2025与HJ 1414-2025,首次规范离子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 [1] - 两项标准分别以离子色谱(I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为核心检测手段,为大气颗粒物中生物质燃烧标志物的精准测定提供标准化技术路径 [1] - 标准的实施将显著提升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科学性与精细化水平 [1] 离子色谱法(HJ 1413-2025) - 该方法通过水超声提取颗粒物样品中的糖类,经净化柱净化后,用离子色谱柱分离和安培检测器检测 [2] - 技术特点包括检出限分别为左旋葡聚糖0.09 mg、甘露聚糖0.08 mg、半乳聚糖0.08 mg,测定下限分别为0.36 mg、0.32 mg、0.32 mg [3] - 适用于常规环境空气及污染源颗粒物中糖类物质的检测,操作简便且分析效率高 [4]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414-2025) - 该方法采用衍生化-GC-MS联用技术,通过超声波提取或加压流体萃取,衍生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检测 [5] - 超痕量检出能力显著,左旋葡聚糖检出限为0.02 mg,甘露聚糖为0.01 mg,半乳聚糖为0.007 mg,较离子色谱法降低1-2个数量级 [7] - 适用于低污染环境下的颗粒物来源解析,为低浓度糖类信号的精准捕捉提供技术支撑 [8] 技术协同与行业影响 - 两项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环境监测技术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全国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9] - 精准的生物质燃烧源解析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减排政策(如秸秆禁烧管控、清洁能源替代)提供科学依据 [9] - 仪器信息网计划于2025年9月4-5日召开"第十届色谱网络会议",聚焦色谱领域最新技术和应用 [10]
国产好仪器有奖调研 vol.11
仪器信息网· 2025-07-30 04:08
国产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正在推动产业从模仿创新(Me too)向性能优化(Me better)和差异化创新(Me different)升级 为生命科学设备自主可控奠定基础 [1] - "国产好仪器"项目通过十年积累 基于用户真实反馈从上千台候选仪器中精选400多款性能稳定的优质产品 [2] 企业及产品案例 - 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推出Benchmark-S型号纯水/超纯水机 参与用户调研活动 [6] - 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研发CIC-D160+离子色谱仪 同步开展用户调研 [11] 用户调研活动 - 调研参与者有机会获得定制吸管玻璃杯 有效问卷用户可额外获15元话费奖励 [3][5][10] - 活动通过二维码入口收集用户对特定仪器产品的使用反馈 [6][12]
1.45亿元!浙江工业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登峰学科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07-30 04:08
浙江工业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 浙江工业大学发布2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45亿元,涉及液相-质谱联用、六通道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 [1][2] - 采购预计时间为2025年6~8月 [2] 主要采购仪器设备 - 液相-质谱联用:预算金额100万元,需实现液相分离以及质谱分析功能,要求高效液相分离与精确质谱数据相结合,3-4个月安装使用 [4] - 六通道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预算金额60万元,需实现6通道连续反应功能,质保期1年以上,带安全阀和防爆阀,3个月完成 [5] - 九通道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预算金额80万元,需实现9通道固定床连续反应功能,质保期1年以上,带防爆装置和安全阀,3个月完成 [5] - 六通道滴流床连续流反应器:预算金额70万元,需在高温高压下稳定运行,质保期1年以上,有防爆阀和安全阀,3个月完成 [5] - 可见光-近红外光源系统:预算金额50万元,需实现高功率、大光谱范围、高重复频率、强功率稳定性等功能,2个月完成采购 [5] - 真空钎焊炉:预算金额130万元,工作尺寸800×800×1500 mm,最高温度1300℃,最高工作温度1250℃,温度均匀性≤±5℃,极限真空度8.0×10-4 Pa [5][6] 高端科研设备 - 超宽频带地震计系统:预算金额198万元,用于监控超长周期地震信号,对地震学科学探索、灾害预警和工程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6] - 原位样品杆系统:预算金额98万元,可拓展传统透射电镜的应用范围,实现材料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图像采集、处理和分析 [6] - 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预算金额85万元,采用简化的操作流程,支持两段真空模式,低真空分辨率保持在3 nm@30 kV [6] - 600MHz三共振核磁共振波谱仪:预算金额1270万元,用于分子结构解析 [10] - 4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预算金额288万元 [10] 其他重要设备 - 蓝光激光加工系统:预算金额160万元,用于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的激光加工 [6][9] - 人形机器人:预算金额65万元,开展面向工程应用的人形机器人研究 [9] - 微区电化学工作站:预算金额90万元,用于材料耐腐蚀性能的分析测试 [9] - 五轴加工中心:预算金额106万元(2台),用于实践教学 [10] - 智能四足机器人集群实验平台:预算金额60.8万元,支持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仿生结构等多种实验用途 [10]
直播预告:黑灯实验室,按下环境监测数智化加速键
仪器信息网· 2025-07-30 04:08
黑灯实验室概述 - 黑灯实验室是科学仪器行业向管理智能化、操作自动化、全程无人化方向发展的产物[2] - 通过整合质谱、色谱、光谱、环境专用仪器等多技术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闭环设计[2] - 在水环境介质中新污染物的精准分析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7月《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率先颁布[2] - 多项标准计划正在开展,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据[2] -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201项国家专利,其中独立和第一发明人专利152项[6] 技术专家团队 - 王延军: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三五"人才"技术骨干"[4] - 陈凡:上海北裕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5] - 迟海鹏: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拥有多项国际奖项和专利[6] 直播活动内容 - 科普黑灯实验室概念[8][9] - 探讨环境监测数智化如何借助黑灯技术提速[8][9] - 解读黑灯实验室标准与未来建设挑战[8][9] - 分析用户投资黑灯实验室的投资回报率[8][9] - 展望黑灯技术趋势与生态竞合新格局[8][9] 企业参与情况 -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AI+黑灯实验室研发推广[6] - 上海北裕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国家标准制定[5] - 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从事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4]
"十四五"新突破:科学仪器引领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创新生态迎黄金时代!
仪器信息网· 2025-07-30 04:08
制造业发展概况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所有企业收入的约29%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6%和10.4% [2] - 2024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率进一步提升至8.9%和11.9% [2] 高端制造与创新驱动 - 高技术制造业占GDP比例从2021年15.3%上升至2024年16.9% [4]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2024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3.32万亿元,惠及61.5万家企业 [4] - 半导体、生物医药及"新三样"(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行业年均增长率达37.6% [4] 智能化转型 - 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业年均增长23.2%和17.2% [2][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年增长率10.8%,推动"仪器上云"需求 [5] 民营经济活力 - 民营经济上半年销售收入占比71.7%,在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年均增长24.1%和50.1% [2] 绿色能源与监测市场 - 清洁能源发电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1%,市场份额突破33.8% [6] - 光伏材料分析仪和风电状态监测系统需求激增 [6] 区域经济协同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创新高地销售收入占比超50% [7] - 县域经济份额上升至24.3%,基层医疗和食品安全检测仪器需求增长 [7] 国产替代与全球化 - 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成为关键战场,高端市场竞争加剧 [7] - 通过"一带一路"加速海外扩展,科学仪器产业展现"新质生产力"潜力 [7]
重组成功!2025年全国41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公布
仪器信息网· 2025-07-30 04:08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20日,已有近5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或重组完成 [2] - 约110所"双一流"高校参与近4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或共建,占总数的80% [2] -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重点实验室数量尤为突出 [2] 高校参与情况 - 北京理工大学参与共建多个实验室,包括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等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等实验室 [3] - 北京大学参与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等实验室建设 [3] - 华中科技大学在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等领域布局多个实验室 [5] 行业领域分布 - 交通运输领域: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车路一体智能交通等实验室 [3] - 能源领域:光伏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等实验室 [4] - 医疗健康领域: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呼吸疾病等实验室 [4] - 农业领域:猪禽种业、作物遗传改良等实验室 [5] - 信息技术领域:通信抗干扰、移动通信等实验室 [4] 企业参与共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实验室 [3]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实验室建设 [6]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光伏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4] -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共建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实验室 [4] 区域分布特点 - 北京地区高校参与实验室数量最多,涉及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3] - 上海交通大学在海洋工程、大型客机集成技术等领域布局 [6][9] - 西部地区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表现突出 [7] - 华南理工大学在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先进造纸等领域建立实验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