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搜索文档
从“沙阻路”到“路通沙止” 杭锦旗“以路治沙”模式亮眼
内蒙古日报· 2025-05-28 13:08
项目概况 - 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S215穿沙公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采用平铺式条带状、立式网格状与草方格沙障相结合的模式,对流动沙地与半固定沙地实施分类治理 [4] - 项目针对库布其沙漠东南部沙化治理难点与现有成果巩固需求,融合工程固沙与生物治沙措施,对S215道路两侧7公里范围内、总长60公里的56.7472万亩沙化土地展开综合治理 [4] - 该工程总投资约4.78亿元,目前主体工程正有序推进,即将进入收尾阶段 [4] 技术方法 - 通过科学配置乔灌草植被,构建稳固的防风固沙体系,逐步消除道路两侧流动沙地 [7] - 项目不仅要减少库布其沙漠南部沙化面积、降低沙化程度,更要为黄河安澜筑牢生态屏障 [7] - 这一实践是鄂尔多斯"以路治沙"模式的生动延续 [7] 历史背景 - 1998年内蒙古首条穿沙公路(锡乌公路)通车,开创了"以路治沙"的新形式 [9] - S215线南起锡尼镇,北跨黄河,串联起独贵塔拉镇、工业园区与新能源示范区 [9] - S215、S316、G242等线路构成的"两横四纵"穿沙路网总里程达930公里,已带动完成约600万亩生态治理 [9] 经济影响 - S215穿沙公路在承担资源外运功能的同时,正创新开发沙漠越野旅游新场景 [9] - 全力构建"交通+产业+文旅"深度融合的复合型经济走廊 [9] - 穿沙路网为加快沿黄经济带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及沿线旅游业发展、沙漠治理等提供了重要保障 [9] 战略意义 - 鄂尔多斯创建了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新模式,探索出"路通沙止"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10] - 库布其沙漠公路两侧植被葱郁,沙漠经济蓬勃发展,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10] - 杭锦旗以路网规划为先导,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 [10]
包头市稀土高新区聚力打造科创新样板
内蒙古日报· 2025-05-28 12:46
折叠屏手机技术革新 - 折叠屏手机的关键技术突破包括经受数十万次开合考验、机身轻薄化、折痕不明显,背后核心是钕铁硼永磁体的应用 [1] - 钕铁硼永磁体通过磁极间相互作用力实现屏幕精确定位和顺畅开合,解决吸合力不足和漏磁问题 [3] 英思特稀磁新材料 - 公司专注磁学器件设计研发,拥有35项发明专利和292项实用新型专利 [3]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超4000万元,同比增长109% [3] - 技术攻克海尔贝克磁体排列结构难题,优化折叠屏手机性能 [3] 磁馨电子 - 年产1亿只滚珠式防抖变焦马达,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仍供不应求 [5]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结合韩国磁化电子技术和江馨微电机智能制造产线,提升对焦精度并降低能耗 [5] 金力永磁 - 全球唯一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A+H"上市企业,单厂规模最大钕铁硼生产商 [7] - 开发3D晶界渗透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70%-80%,节约生产成本 [7] - 研发团队超200人,拥有6大核心技术(晶界渗透、配方体系等),研发大楼面积超1万平方米 [7] 稀土高新区产业生态 - 创新平台达207家(近5年增长53%),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超400家(近5年增长62%) [8] - 9家科技突围项目与31个顶尖团队合作,建成12条示范线(含全球首台套钕铁硼磁体融合制造线) [8] - 推动32个新兴产业项目转化,覆盖光伏材料、稀土深加工等领域,累计落地300多项科技成果 [8] - 产学研合作深化,推出"创新积分贷"等特色服务,强化金融与科技融合 [8]
黄河流域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上线运行黄河乌海段实现24小时精准监测与防治
内蒙古日报· 2025-05-28 01:49
在黄河流域乌海市与阿拉善盟交界水污染预警溯源在线站内,在线式水污染预警溯源仪高效运转。 据了解,每个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都有自身独特的三维荧光光谱,可以作为其水质"指纹"。在线式水污 染预警溯源仪可对水样实时采集,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将水样投射形成三维投影图,并将检测所得 到的水质"指纹"与数据库中污染源的水质"指纹"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敏锐地捕捉水质中出现的异常物 质,快速判定黄河水是否存在污染以及污染的类型,实现从问题诊断到污水溯源的全流程高效处理。 5月26日,记者从乌海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乌海黄河流域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于近日完成各项测试 并投入使用,实现黄河乌海段水质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测与防治。 乌海黄河流域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还深度融合现有监测网络,借助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将水污 染问题精准定位到监管执法部门,构建起"预警、溯源、应急、执法"的全链条联动治理机制。这一创新 模式,彻底改变了乌海市以往污染源排查"广撒网"的传统方式,实现了向精准排查的跨越,大幅提升了 执法效率与治理效能。 目前,乌海黄河流域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分别在乌海市与阿拉善盟交界处,乌海市与宁夏回族自治 区交界处,乌海市与鄂尔多斯市 ...
“三省一区”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在通辽召开
内蒙古日报· 2025-05-28 01:49
据悉,"三省一区"地缘相近、合作基础深厚,已构建多层次协作模式,在教育项目合作等领域成效 显著。未来,四省区将持续拓展合作领域,通过资源共建、长效推进等举措,打造教育协作品牌,推动 区域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 本次论坛由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教育厅共同指导,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通辽市教 育局协办,旨在为"三省一区"教育协同创新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在教育领域落地落 实。 5月27日,"深化区域协同创新·赋能'三省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三省一区"教育协同发展论 坛在通辽召开。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近200名教育界代表参会。 论坛设主论坛与分论坛环节。东北师范大学柳海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段海军教授分别以基础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数智时代义务教育质量检测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三省一区"教育系统代表围绕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全学段示范体系构建等主题分享经验。分论坛上,16位嘉宾聚焦教育资源优化、数 字化育人改革等16项前沿议题展开研讨,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
呼和浩特科技创新全链条赋能现代农牧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5-28 01:42
科技创新驱动农牧业升级 - 呼和浩特市80个农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涵盖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奶制品等多个领域 [1] -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农牧业全链条改造,实现从经验种植到数据驱动、从初级生产到高附加值发展的转型升级 [1] 品质评价体系与数据分析 - 农草畜产品品质评价与大数据分析团队创新构建"评价有模式、模式显变化、变化现规律"的营养品质评价体系 [1] - 托县辣椒维生素C含量达参考值1.4倍、钾元素含量超参考值34%、硒元素含量达参考值1.3倍 [1] - 和林羊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常规羊肉高13.2%,蛋白质含量19.8g/100g,鲜味氨基酸总量突破6.7g/100g [2] 大数据平台与产业应用 - "农草畜品质大数据分析平台"依托十余年农畜产品检测数据,成为产业升级的"智慧中枢" [2] - 平台可对食材的剪切力、胆固醇等27项指标进行多维度分析,助力蒙餐企业研发出标准化预制菜产品 [2] - 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品质数据库已收录3.2万组检测数据,产地溯源大模型实现产品精准"身份认证" [2] 市场规范与标准化发展 - 产地溯源技术使武川莜面、清水河小香米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仿冒率下降62% [2] - 分类鉴定评价体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产区产品硒含量、氨基酸构成等112项指标差异,推动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2]
巴彦淖尔黄河水“滴”出塞外粮仓新图景
内蒙古日报· 2025-05-27 01:48
农业技术升级 - 五原县塔尔湖镇继光村采用滴灌技术,每亩可增收近100元,50亩小麦可增收5000元左右 [1] - 滴灌较传统模式节水30%、节肥40%,亩产提升10%—15%达1000斤左右,人工成本减半 [1] - 五原县依托水利工程与智能灌溉系统,粮食种植面积达65.9万亩,黄河耗水指标84198.5万立方米 [1] 水资源管理 - 巴彦淖尔市实施"四水四定"政策,2025年农作物预计播种面积1200余万亩 [2] - 河套灌区春夏灌农业可供水量21.1亿立方米,计划灌溉面积约968万亩次 [2] - 滴灌技术使每亩省水66立方米,2025年全市预计年节水超8000万立方米 [2]
呼和浩特发布首批32个新潮地标
内蒙古日报· 2025-05-27 01:48
近日,呼和浩特发布首批32个新潮地标,涵盖街巷、秘境、潮玩、文脉四大类,这些地标各个引领 新潮流,不仅深度彰显内蒙古首府的文化内涵,更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 青城文脉新潮地标是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博物馆、昭君博物院、丰州故城博物馆、将军衙署博 物馆、五塔寺博物馆、白塔火车站旧址、大盛魁博物馆集群。 青城街巷新潮地标包括塞上老街、宽巷子、转角巷、东护城河北街、水岸漫街、比塞塔商业街、附 中东巷、金宇文苑商业街。 青城潮玩新潮地标为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回·空间艺术中心、庆凯桥、青城奶站零号店、劢立体 育文化创意园、大召红墙、滕家营飞机打卡地、巴彦淖尔路高架桥下空间"光影隧道"。 青城秘境新潮地标有迷雾森林(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光、如愿花海(宇生乐谷丰农业产业 园)、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敕勒川草原、恼包村、水磨村、乌素图杏花谷。 ...
锡林郭勒:“短视频+直播”宣传就业政策
内蒙古日报· 2025-05-27 01:48
数字化政务服务创新 - 锡林郭勒盟就业服务中心通过"短视频+直播"矩阵实现就业创业政策可视化传播,显著提升惠民服务效能[1] - 创新制作动画版《就业创业政策你问我答》和真人情景剧短视频,将专业政策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内容[1] - 《失业保险金线上申领指南》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次,用户反馈显示操作指引清晰有效[1] 直播互动服务模式 - 每周五固定开展"直播带岗+政策解读"专场,采用"政策讲解+实时答疑+岗位推介"三位一体服务模式[2] - 建立问题闭环机制,将直播共性问题剪辑成《政策问答小课堂》实现知识沉淀和二次传播[2] - 直播内容融合北疆文化、特色产业展示和创业经验分享,累计吸引超百万人次观看[2] 政策宣传成效数据 - 已发布10期就业政策短视频,总浏览量突破2万人次[2] - 累计开展87场直播活动,场均观看量达1万人次[2] - 带动举办127场线上线下招聘会,6559家企业提供3.28万个岗位,促成3830人达成就业意向[2]
内蒙古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内蒙古日报· 2025-05-26 01:41
5月24日,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在阿拉善盟举办。 据了解,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阿拉善盟将举办航空航天科普讲座;自治区医疗、农牧业专家组成的 科普小分队将深入阿拉善左旗苏木(镇)、社区,开展义务诊疗和实地技术指导,把实用科技与惠民政 策送到基层一线;阿拉善左旗部分苏木(镇)将开展沙产业专题科普,邀请专家针对肉苁蓉、锁阳等特 色产业开展"线上线下课堂讲座+现场教学"技术培训等系列科技活动。同时,阿拉善盟科研机构、高校 及高新技术企业将开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和生产线,邀请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阿拉善盟 还将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惠民服务等群众性实践活动,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网络平台将同 步推出短视频等高质量科普作品,并开展直播活动,打造"云端"科技体验,强化公众参与感。 当日,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多功能体育场 启幕,活动现场设置了自治区科技成果展区、沙漠生态科技成果展区、航天科技成果和科普作品展区等 六大科技主题展区。活动采用"沉浸式观展+交互式体验"模式,重点展示自治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自 治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色科普成果及 ...
205家企业提供6424个岗位锡林郭勒盟助力毕业生搭上“就业快车”
内蒙古日报· 2025-05-26 01:41
招聘会概况 - 205家用人单位提供6424个优质岗位,涵盖能源化工、现代农牧业等40个行业领域 [1] -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7800余名求职者参与,2095人达成就业意向 [1] - 锡林郭勒盟当地企业128家,区外企业38家参与招聘 [1] 企业参与情况 - 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同台纳才 [1] - 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计划提供50名技术储备岗位,注重实操能力与职业素养 [1] 求职者动态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生云明浩重点关注新能源企业实习岗位,向3家企业投递简历 [1] - 求职者主要咨询岗位需求、薪资福利等信息 [1] 活动创新 - "直播带岗"活动通过多平台同步直播,企业负责人介绍岗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解读政策 [1] - 毕业生代表分享求职心声,帮助未到场求职者云端参与 [1] 政策与规划 - 锡林郭勒盟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化政校企合作 [2] - 活动为在校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助力职业规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