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郑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推进下半年经济工作 河南出台重磅“36条”
郑州日报· 2025-08-01 01:31
抓项目扩投资 - 强化重大项目带动 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 畅通审批绿色通道 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推进双百工程[2] - 2025年双百工程完成实物量投资2100亿元 省重点项目完成实物量投资1万亿元以上[2] - 开工建设济钢高端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 超聚变智慧工厂等项目 加快实施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 顺丰中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等项目 建成投产郑州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等项目[3] - 专班化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 中国邮政航空枢纽 贾鲁河复航 南信合高铁 京港高铁阜阳至黄冈段等项目前期工作[3] - 启动实施信阳港淮滨港区中心作业区扩容提质工程 加快平漯周高铁 焦济洛平高铁 南阳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建成沿黄高速公路 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等[3] - 加快推进疆电入豫第二通道前期工作 启动苏皖豫干线和文23—安庆天然气管道项目等[3] - 修编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启动赵口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 豫东水资源配置等工程 建成投用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 小浪底北岸灌区等[3] - 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 2025年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59个 加装公共充电桩2万个 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00平方公里 新改建雨水管网1200公里 完成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3] 抓创新强产业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出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4] - 探索开展专利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试点 培育一批省级概念验证中心 扎实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202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300亿元[4] - 着力培育重点制造业链群 推进7+28+N重点产业链群建设 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合成生物产业园区规划建设[4] - 2025年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突破140万辆[4]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深入推进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建设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4] - 2025年年底前累计建成智能工厂(车间)1400个 绿色工厂300个[4] - 着力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 2025年新培育省级两业融合标杆企业30家 开展物流豫军企业抱团出海 信息互联行动 培育一批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4] - 尽快实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 研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全面落实氢能货车通行费减免 电动货车通行费优惠 公路差异化收费优惠等政策[5] - 深化郑州 洛阳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建设 2025年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5] - 确保2025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0亿公斤以上 加大生猪产能调控力度 实施大中城市周边现代设施农业更新工程[5] - 完成1.5万个行政村的设施农业用地选址 2025年新增设施种植业产值30亿元[5] - 实施豫农优品精品培育计划 成立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联盟 新培育豫农优品200个以上[5] 抓消费拓市场 - 开展百县千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 夏日清凉购家电促销等活动 2025年完成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50万辆 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800万台[7] - 推动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4700辆[7] - 开展缤纷夏日·乐享河南暑期消费季活动 谋划开展秋冬促消费活动 在餐饮 文旅 住宿 零售等领域接续发放消费券[7] - 加快培育文旅支柱产业 实施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 开展四季河南系列宣传推介活动[7] - 推出A级旅游景区 文博场馆等门票减免优惠政策等[7] - 支持各地因城施策开展住房促销活动 落实国家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和异地购房提取政策 扩大商品住房以旧换新规模[7] - 2025年开工(筹集)配租型保障房5.66万套[7] -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搭建外贸优品内销平台 办好外贸优品系列展销会 实施外贸企业帮扶专项行动 持续开展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7] 抓改革促开放 - 纵深推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全面落实五统一 一开放基本要求 扎实推进150项年度重点任务[8] - 完成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企业迁移便利改革 物流降本增效等10个重点事项攻坚[8] -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开展2025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监测 建立民营企业发债储备库 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8] - 健全协同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 完善信用修复申请受理办理 结果更新反馈 异议申诉处理等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工作机制[8] - 健全郑州都市圈建设推进机制 深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 在全省范围内推出户籍类证明开具 居民身份证补换领全程网办等便民利民举措[8] - 2025年年底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到95%[8] - 2025年新建 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8] - 2025年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 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覆盖70%以上乡村中小学校[8] - 出台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 办好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 持续优化国际货运航线布局 进一步加密航线[9] - 2025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 2025年开行中欧(亚)班列4000列以上[9] 抓就业保民生 - 推动重点领域 重点行业 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招用 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计划[10] - 高质量办好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2025年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 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10] - 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智慧健康养老增能提质三年行动 持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10] - 制定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 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0] - 2025年新增100所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 300所薄弱乡镇卫生院补短 实现1000个以上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 - 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持续推进数据找人社会保险精准扩面 跟踪落实国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政策 在此基础上适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11] - 全面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确保黄河干流水质持续保持Ⅱ类 打好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11] - 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加大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力度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11] 抓安全保底线 -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 建立置换债券和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省级直接拨付资金制度 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12] - 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支持 做好保交房收尾攻坚工作 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交付[13] - 扎实做好迎峰度夏 度冬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工作 确保满足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13] - 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三黑打击夏季行动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整治 做好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工作[13] - 加强全方位 全过程 全时段气象监测 压实监测预警 指挥调度 巡查防守 抢险救援 转移安置等全流程责任[13] - 突出抓好河道防洪 水库安全度汛 城市内涝防范 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13] - 坚持综合调度与行业调度相结合 健全重点领域 重点地方经济运行监测会商机制 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13]
【风物郑州】山河形胜处 有城名荥阳
郑州日报· 2025-07-31 02:36
历史文化 - 荥阳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南岸有城名唤荥阳,黄河水在此收住野性漫成温柔 [1] - 荥阳历史可追溯至夏禹治水时代,《尚书·禹贡》记载"荥波既潴",济水汇成荥泽,先民逐水而居 [2] - 战国时期韩国灭郑后夯土筑城命名"熒阳",后演变为"荥阳",河南方言读作"xíng" [2] - 荥阳故城遗址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后成为水运重地 [2] - 荥阳位于黄淮流域交汇处,自古为战略要冲,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 [3] - 商周时期为东虢国都城,春秋属郑国,战国属韩国,秦设三川郡,西汉改河南郡,西晋复为荥阳郡 [3] - 楚汉相争时刘邦据敖仓之粟与项羽鏖战,纪信假扮刘邦出降被焚,现存纪信庙 [3] 文化传承 - 唐代武则天执政时荥阳改名"武泰县"十年,增添帝王气象 [4] - 李商隐开创"朦胧诗派"后归葬荥阳,刘禹锡"陋室铭"刻于附近公园 [5] - 全球郑氏宗亲每年清明归乡祭祖,海外后裔超千万,郑氏三公像矗立东南角 [5] - 虎牢关为历史战场,李世民三千玄甲军破窦建德十万大军,楚汉对峙形成"楚河汉界" [6] -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通济渠郑州段成为郑州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6] - 青台遗址发现5000多年前丝织品罗,证实黄帝元妃嫘祖育蚕造衣传说 [7] 自然风物 - 环翠峪有十万余株杏树形成香雪海,龙溪宫枫叶红艳,冬季冰瀑如七彩琉璃 [8] - 河阴石榴为历史贡品,《农书》称中原河阴石榴为上品,现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 [8] - 霜降时节柿农晒柿饼形成"柿霜塔",白霜覆橙红柿子如温柔被子 [8] 现代发展 - 荥阳市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为目标,活化保护文化遗产 [9] - 拟建5000亩"东方迪士尼"中华文明主题乐园,打造全景式沉浸体验 [9] - 文旅项目串联楚河汉界IP、植物园等文化地标,形成可触摸的文化之旅 [9] - 中铁装备为澳大利亚西部海湾项目建造"巴兰加鲁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郑州下线 [12] - 第十届"创客中国"郑州分赛决出十强项目 [13]
郑州举行全国双拥模范城揭牌仪式
郑州日报· 2025-07-31 00:51
7月30日,我市举行全国"双拥模范城"揭牌仪式,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吕挺琳与武警河南总队 有关负责同志共同揭牌。 据介绍,郑州市是兵源大市、优抚安置大市和驻军大市,每年征集兵员、接收退役军人均约占全省 1/10。4月23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郑州再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 冠"佳绩。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以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为核心,立足红色基因传承,推 动双拥工作不断深入。在服务保障方面,全市共建立3339个服务中心(站),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 底"的服务保障全覆盖,实现退役军人办理事项"一口受理、一网通办"。在工作机制方面,出台了《关 于进一步加强征兵工作的意见》,普通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保持全省最高,建立《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 事"双清单"落实机制》,规范"双清单"事项提报,提升协调解决质效。在政策落实方面,坚持实行"阳 光安置",在国家优抚标准的基础上向抚恤对象每年增发抚恤金,出台退役军人公交和文旅免费优待政 策,还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妥善化解涉法涉诉问题,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市党政军领导王树文、刘凯、周亚民、石秀田、翟政参加活动。 ...
全省“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大会召开
郑州日报· 2025-07-31 00:51
会议核心内容 - 省委省政府召开"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大会,强调以企观政、以企评政、以企促政,对专项行动进行再部署[1] - 专项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要求总结规律性认识,以作风建设新气象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 - 1000家参会企业对30家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为企服务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3] 政策支持方向 - 坚持转作风和抓发展结合,千方百计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确保助企服务取得实效[2] - 健全政企常态沟通对接机制、企业反映问题"马上就办"机制、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推动服务企业常态长效[2] - 完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智改数转、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2] 企业服务措施 -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企业要素保障,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持续帮助企业纾困解难[2] -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加强法治和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 - 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走访企业做样子、走过场,不断提高助企服务质效[2] 参会企业代表 - 洛阳轴承、牧原食品、超聚变、郑州宇通、多氟多、漯河微康、蜜雪冰城、致欧家居等企业代表发言[3] - 会议被评价为政策推动、政策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会,强调政企一心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3]
深化务实合作 共谱发展华章
郑州日报· 2025-07-31 00:51
公司战略合作 - 华侨城集团与郑州市政府就深化文旅合作进行高层会谈 双方将推进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 [1] - 公司作为文旅行业头部央企 将积极参与郑州文旅强市建设并加快推进合作项目 [1] - 公司外部董事朱泽及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朱晓磊参与会见 显示项目推进的高级别重视 [2] 区域发展定位 - 郑州市正全力建设文旅强市 目标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 [1] - 当地政府提出"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发展路径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文旅文创融合 [1] - 郑州被公司评价为历史文化厚重 交通便利且市场广阔的投资沃土 [1] 合作前景 - 郑州市承诺倾心为企业排忧解难 助力企业发展 推动央地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1] - 合作将着力讲述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故事和郑州故事 [1] - 公司表示将为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1]
市领导走访慰问驻郑部队官兵
郑州日报· 2025-07-31 00:51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到来之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建球分别带 队走访慰问驻郑军队院校、郑州警备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驻郑部队官兵送去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 郑州警备区领导王树文、刘凯,市领导虎强、石秀田参加活动。 安伟来到陆军兵种大学某校区,与部队官兵座谈交流,详细了解院校发展历史,对其长期以来传承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表示敬意,对院校官兵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表示感谢。他说,近年 来,陆军兵种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 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传承忠诚报国红色基因,依托国防特色与专业优势,在服务国防建设上 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安伟指出,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 着力",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主线,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努力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希望军队院校持续发挥特色优势,强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推动军地共建 共荣,更好支撑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将一如既往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 ...
全市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会议举行
郑州日报· 2025-07-30 00:50
安伟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振奋精神斗志,多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克难 攻坚、奋勇向前,坚决打好经济攻坚仗、决胜仗。要扬优补短,抓住关键,力求突破,稳定工业"压舱 石",补齐关键短板,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夯实基础。要加强领导,强化机 制,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持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冲刺三季度、实现全年胜。要防范风险、兜牢底线,统筹做好安全度 汛、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工作,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努 力为全局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庄建球要求,要采取超常规力度,逐项制定有效措施,持续挖潜增效,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要抓项目稳投资,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抓消费激活力,推动消费扩量、提质、 增效;抓产业夯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抓招商促开放,持续招大引强,着力推动高水平对外 开放;抓创新提质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抓调度保运行,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 成。 7月29日,全市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会议 ...
建设具有特色优势创新活力现代化产业体系 振奋精神抓住关键 冲刺三季度实现全年胜
郑州日报· 2025-07-30 00:3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任务 需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做强产业根基 做活内生动力 做实保障体系 [2] - 打造具有郑州标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善创新体系 鲜明品牌体系 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 稳定工业"压舱石" 补齐关键短板 培育新增长点 为完成全年目标夯实基础 [2] 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 - 采取超常规力度 逐项制定有效措施 持续挖潜增效 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工作 [3] - 抓项目稳投资 推动项目快落地 快建设 快投产 快达效 [3] - 抓消费激活力 推动消费扩量 提质 增效 [3] - 抓招商促开放 持续招大引强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3] - 抓创新提质效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经济攻坚策略 - 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必胜信心 克难攻坚打好经济决胜仗 [2] - 强化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过程导向 结果导向 冲刺三季度实现全年胜 [2] - 加强领导机制 改进工作作风 强化责任感和执行力 [2] 重大项目建设 - 会前开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勘查活动 [4]
强化防汛联动机制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郑州日报· 2025-07-30 00:26
通知明确,县级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后,要第一时间电话报告本级防汛抗旱指挥 机构,县防指指挥长、副指挥长等要按预案规定迅速到岗到位。乡镇防汛责任人要按职责分工,全面落 实转移避险、巡堤查险、地质灾害点排查、漫水桥涵管控等工作任务;村(社区)要组织村干部、应急 队员提前安排群众避险转移,并对高风险点位、薄弱环节开展巡查防守,行业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 管安全"的原则落实行业响应行动。 在转移避险方面,通知要求,要强化转移避险全过程管理,乡镇、村要对包括施工场地外来人员在 内的辖区所有人员登记造册,明确转移避险责任人。在接到强降雨气象预报后,要提前通知提醒转移对 象做好转移避险准备,确保到户到人、不漏一人,切实做到真转移、不擅返。 记者昨日从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为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扎实推进基层防汛工作, 有效防范局地短历时强降雨带来的山洪、泥石流及其他地质灾害风险,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前发出 通知,要求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省防指有关成员单位等强化基层各项防 汛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通知要求,县级气象部门要建立"6小时短临预报—3小时暴雨预警—1小时滚动报告"递进 ...
上半年全市经济稳中提质
郑州日报· 2025-07-30 00:26
核心经济指标 - 全市上半年GDP达7329.3亿元 同比增长5.2%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78.2亿元增2.7% 第二产业2710.2亿元增5.6% 第三产业4540.9亿元增4.9% [1] 工业生产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制造业增加值增8.7%贡献率88.5% [1] -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月增9.5% 10个行业门类中9个正增长 [1] 投资结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 较一季度加速0.6个百分点 [2] - 工业投资同比增31.5%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36.6% [2]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 增速高于全市投资5.7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4亿元 同比增长6.6% [3]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12.8%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1.1倍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94.9%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21.6% 可穿戴智能设备增1.4倍 通信器材增1.3倍 [3] 新质生产力 -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10.3% 高技术制造业增10.2%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10.2% [4]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163.3%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增62.6% [4] - 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40.8%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产业增加值增43.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