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广西1处旧址和1名英烈入选
广西日报· 2025-08-31 02:14
截至目前,包括本次入选的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在内,广西共有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 施、遗址,另外3处分别为位于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的昆仑关战役旧址、位于桂林市叠彩区中山北路14 号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以及位于桂林市七星区七星公园内的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周 子昆、朱立文、刘震英、熊景升、韦一青等广西英烈入选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刘莉 刘山 刘德安) 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始建于1929年,现存遗迹包括机场驻军营房和飞虎队营房旧址、机场 指挥部山洞旧址、机场指挥塔台旧址、飞机库山洞旧址、飞虎队军人俱乐部、机场防空碉堡旧址等11处 文物点。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先后驻扎过中国空军部队、苏联志愿航空队以及美国飞虎队,他们以 柳州旧机场为基地,频频驾机与日军浴血奋战,留下了不少让人难忘的抗战事迹。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印 发通知公布第四批3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 烈、英雄群体名录。记者从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了解到,位于柳州市柳南区航银路86号的柳州旧机场 及城防工事群旧址入选 ...
我在现场 | “广西水果”亮相北京长安街主题花坛
广西日报· 2025-08-31 02:14
活动概况 -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北京长安街沿线设置了10组主题立体花坛,包括珍爱和平、中流砥柱、黄河赞歌、薪火相传、众志成城、繁荣发展、科技强国、乡村振兴、绿色生活、美好明天 [2] - 活动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花坛布置已完成并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拍照留念 [2] - 为体现节俭理念,纪念活动后所有花坛将不做大规模变动,仅进行要素调整和部分植物更换,景观将延续至国庆节 [3] 设计亮点与特色 - “乡村振兴”主题花坛融入了广西元素,包括甘蔗、芒果等,以喜庆丰收的花园式新农村幸福生活为场景 [2][3] - 设计创新应用了甘蔗、谷子、高粱等农作物材料还原生产场景,并设有“助农直播间”字样以体现现代网络生活气息 [3] - 在夜景设计上运用了投光灯、勾边灯和水下灯等,淋漓尽致地体现花坛的动态之美,呈现流光溢彩的效果 [3] 行业元素与背景 - 广西元素被融入设计的原因在于其农业地位,全国每3勺糖中约有2勺来自广西,且广西有“果盘子”的美称 [3] - 花坛总设计师蓝海浪已连续28年参加国庆“大花篮”设计工作,此次长安街花坛设计方案从今年2月底开始筹备,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后定型 [3]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批入境展品运抵南宁
广西日报· 2025-08-31 02:14
物流与通关服务 - 首批入境展品共计1501件 重量19.6吨 包含糖果 饼干 乳胶枕头 洗发水等12类商品 [1] - 展品来自泰国51家境外参展商 通过钦州港口岸入境 采用海运运输方式 [1] - 物流公司海程邦达国际物流负责运输 海关提供全程通关指引和咨询支持 [1] 海关监管机制 - 南宁海关制定专项通关须知 设立申报专窗和查验专用通道 实施即到即核即放政策 [1] - 针对食品 化妆品等易损展品开设特殊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1] - 海关动态跟踪货物到港情况 预审单证并设立驻会现场工作组保障展品完好运抵 [1][2] 多式联运与持续运营 - 各国展品通过海运 空运 铁路运输等多种渠道持续运抵南宁 [2] - 海关结合历届监管经验提前梳理重点 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并快速回应通关疑问 [2]
面向东盟“AI+跨境电商”大赛院校赛道决赛落幕
广西日报· 2025-08-31 02:14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大赛院校赛道吸引国内外790支团队参赛 其中东盟国家团队45支[1] - 20支精英战队晋级决赛 包含2支跨国团队[1] 竞赛环节设置 - 决赛设置电商实战和路演展示两大环节 全面考察创新能力与实战水平[1] - 电商实战环节围绕东盟特色商品设计营销方案并开展直播实战[1] - 路演展示通过PPT演示及现场答辩展示AI技术应用效果[1] 技术应用与创新成果 - 展现AI赋能与本土化运营双轮驱动的实战能力[1] - AI技术应用于选品 客服 营销 数据分析 视频合成等多个电商环节[1] - AI技术帮助突破语言障碍 优化内容生成效率 精准分析后台数据[2] 行业实践价值 - 项目兼具学术探讨深度与商业落地可能性[1] - 推动广西特产和东盟商品通过AI直播走向市场[2] - 东盟国家与广西存在相似AI应用场景 具有区域协同发展潜力[2] 人才培养与产业影响 - 比赛激发学生对AI+跨境电商领域的探索热情[2] - 参赛者通过实践掌握AI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创新应用[2] - 赛事促进不同国家文化理解与专业技术交流[2]
广西自贸试验区成开放经济“高产田”
广西日报· 2025-08-30 03:22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推出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10项获海关总署备案 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1项纳入党中央国务院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文件推广 [1] - 在中西部和沿边地区率先发布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推广原产地证书微小差错容错机制 [1] - 与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建立标准认证交流合作机制 推出28项国家标准和4项地方标准 [1] 跨境服务平台建设 - 建成首个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 服务企业超912万户 [1] - 在新加坡落地全国首个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 [1] - 探索搭建中华文化AIGC文创平台 创新数字版权链路确权新机制 [1] 投资便利化措施 - 推行免审即得商事登记确认制 实行一表即入承诺审批模式 企业注册压减审批时间80% [2] - 创新开展QFLP试点并推广到全区 累计进资4.15亿美元 [2] - 首创银行+支付机构双轨结算模式 实现企业跨境大额货款最快当天到账 越南盾和人民币直接当天兑换 [2] 贸易金融创新 - 推出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海事监管一体化改革 [2] - 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 [2] - 开立首笔应用于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数字提单信用证 [2] 口岸通关效率 - 在全国率先开展快捷通关改革 友谊关口岸日最高进出境车辆突破2000辆次 [2] 产业集群发展 - 围绕数字经济石化化工等6条跨境产业链发展 [3] - 南宁片区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124家 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3] - 钦州港片区加快广西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建 形成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3] - 崇左片区主攻电子信息东盟特色加工等百亿产业链 吸引42家东部企业组团入桂 [3] 区域协同发展 - 设立7个协同发展区和1个柳州联动创新区 形成3+7+1矩阵 [3] - 联合云南等自贸试验区成立沿边自贸联盟 [3] - 携手陕西河北河南自贸试验区构建RCEP陆海联运新通道 [3] 经济发展指标 - 设立企业超12万家 是设立前的32倍 [4] - 税收年均增长29.5%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 [4] - 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24.3% 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6.1% [4] - 以全区万分之五的面积贡献42%的实际使用外资和39.6%的外贸进出口额 [4]
广西启动“母亲邮包”募捐活动
广西日报· 2025-08-30 03:22
活动现场宣读倡议书,号召区直各单位、各级妇联组织及社会团体积极行动,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 与募捐。(蒋予昕) 据了解,"母亲邮包"公益项目由全国妇联于2012年发起,是聚焦困境妇女需求的公益品牌项目。自 2012年同步实施该项目以来,广西持续凝聚公益力量,累计筹集资金2361万元,直接帮助7万多名困境 母亲改善生活。在此次募捐活动现场,自治区审计厅、钦州市妇联、贵港市妇联还分享了过往参与公益 募捐、服务困境妇女的经验做法,为后续工作提供借鉴。 8月28日,自治区妇联、广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在南宁举行广西2025年"久久公益节"——"母亲邮 包"募捐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广泛动员力量关爱全区困境妇女群体,为她们送去温暖与希望。 ...
陈刚在钦州市调研,强调要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8-30 01:41
生态环境治理 - 浦北荣乐建材因雨水收集池和固废收集不规范被列为重金属污染治理红色问题点位 已停产整改[1] - 要求坚决关停环保严重不达标企业 加强水源地保护 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1] - 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加强重点流域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检查[1] 工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华仁股份广西裕源药业和广西天山电子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广西工业龙头企业[2] - 鼓励企业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生产管理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2] -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增产增效 降低成本 开拓市场 推动县域工业发展[2] 特色农业与产业融合 - 灵山县荔枝品种示范园保存330多个荔枝品种 利用无人机巡检提升种植管护效率[3] - 广西百菲乳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集养殖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3] - 浦北县陈皮产业园通过补链强链延链打造特色品牌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推动平陆运河经济带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4] - 聚焦统筹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 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4]
陈刚主持召开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强调 锚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要求坚持不懈打造“三大工程”
广西日报· 2025-08-29 04:16
项目建设进展 - 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三周年 各项工作按预定目标有力有序推进[1][2] - 马道枢纽建设现场取得显著成效[1] - 工程进度安排需优化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需加强[2] 工程建设要求 - 锚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要求打造优质工程 绿色工程 廉洁工程[2] - 安全生产需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 加强工程造价监管保障廉洁透明[3] - 三个指导组靠前指挥发现问题 以责任落实过硬 内控机制过硬 外部监督过硬推进廉洁工程[2] 运营规划与区域发展 - 科学谋划运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规划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2] - 加快编制运河经济带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 优化沿线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布局[3] - 完善江海联运基础设施 打通云南贵州水运出海通道 构建通江达海的广西水运联运模式[3] 经济效益与协同发展 - 引导更多航运货物走广西 形成大能力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江海联运大通道[3] - 降低沿线企业物流和生产成本 吸引更多新增企业入驻[3] - 统筹生态环境保护 群众就业和民生保障各项工作[2]
2025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开幕
广西日报· 2025-08-29 02:07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于8月28日在凭祥市友谊关广场开幕 [1] - 活动以"智联边关新机遇·携手同行创未来"为主题 [1] - 该旅游节已成功举办30届 是促进中越两国经贸与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1] 科技与产业合作 - 聚焦"人工智能+"在文旅、经贸、跨境合作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1] - 凭祥市政府与11家车企签署《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1] - 共同推进沿边地区交通智能化、跨境物流高效化、跨境贸易便利化及产业技术升级 [1] 活动内容与影响 - 涵盖文旅体、商贸、文旅惠民三大类活动 [1] - 突出科技赋能、文旅融合与惠民开放等亮点 [1] - 通过多项跨境合作与体验活动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 [1] - 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
提振消费进行时 | “写生经济”带旺千年古村
广西日报· 2025-08-29 02:06
核心观点 - 艺术写生热潮转化为经济动能 推动秀水村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1][2][3] 文旅产业运营 - 秀水民族艺术写生基地于2024年3月投入运营 配套可容纳1000人宿舍 [2] - 基地月均接待量稳定在3000人次 2024年暑期接待4000名学生 [2] - 学生人均消费约1000元 2024年累计接待超6万人次师生 [2][3] - 创造收益约1.8亿元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3] 业态发展 - 写生经济拉动民宿 餐饮 土特产销售等业态快速兴起 [3] - 村民日销售达1000多份食品 日利润300多元 [3] - 年轻人回村开办民宿和小店 收入水平与外出务工相当 [3] 资源禀赋 - 秀水状元村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 现存700余栋明清建筑 [1] - 历史上出过1名状元和26名进士 拥有状元文化底蕴 [1] - 建筑与青山碧水浑然一体 符合艺考风景写生评分标准 [1] 客群特征 - 主要客群为全国美术生和高校师生 来自1000多所院校 [1][3] - 学生平均停留时间5天 进行集中创作和技艺磨炼 [1] -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训 认可当地对构图能力和明暗处理的锻炼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