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之南,高新技术企业四年增长近三倍—— 10万青年逐梦汤逊湖畔
长江日报· 2025-08-24 00:55
核心观点 - 武汉江夏区依托汤逊湖区域实现从城郊湖到科创湖区的转型 形成初具规模的创新生态 吸引超10万青年人才扎根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四年增长近三倍 发明专利快速增加 创新要素高度集聚 [1][5][8] 人才集聚与创新动能 - 近三年超10万青年人才扎根江夏区 其中2024年汤逊湖核心区域新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近百名 年均留驻大学生超2万名 [2][5] - 有效发明专利从2022年3743件跃升至2024年5658件 年均增速远超省市平均水平 [5] - 科研机构集聚 包括江夏实验室发布治疗A型血友病新药(用药成本仅为原研药25%)及光量子研究院量子重力梯度仪等重大科技成果 [2] - 24所高校、31万名在校大学生、12个国家级实验室平台、90家创新平台及31家孵化器提供人才支撑 [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241家飙升至2024年905家 增长近三倍 [8] - 企业迁入量2024年超千家 居全市首位 包括行星轮科技(总投资3亿元无人船总部)、沃尔斯顿(总投资5.7亿元发热理疗基地)及灵伴科技华中总部等 [6][8] - 企业倾向将研发环节置于江夏 如普迪真空科技实验室真空装备市占率全国前三 2024年海外销售额预计达800万-1000万元 [8] 创新生态与资本支持 - 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通过汤逊湖科技创新中心促成64场技术对接 征集102项企业需求及215项科技成果 [9] - 政府建立"1+5"投资基金体系 形成超700亿元基金集群 与深创投、高瓴资本等头部机构合作 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 [10] -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聚 武昌职业学院无人机专业招生从2019年63人增至2024年超1000人 校企合作强化人才输送 [3][5]
武汉团队为岩洞储氢披上“强韧护甲” 最新技术方案更安全更高效
长江日报· 2025-08-24 00:42
核心技术突破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联合研发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技术 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座岩洞储氢项目湖北大冶氢储能系统隧洞初期支护工程 [1] - 新技术通过岩洞内壁喷射混凝土形成初支结构 使岩洞更抗高压和更具耐久性 材料强度更高且能快速凝结 [2] - 克服传统技术强度不足 耐久性欠佳 抗渗性薄弱等问题 大幅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 [2] 项目工程细节 - 湖北大冶岩洞氢储能项目在矿山内建造长30米 直径5米圆柱形储氢硐室 以10兆帕压力最大储存氢气4.5吨 [1] - 项目团队同步开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专用机械臂现场应用 通过机械臂喷涂提升施工精度与质量稳定性 [2] 行业意义与前景 - 标志着我国岩洞储氢工程关键结构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规模化开发提供技术范本 [1] - 岩洞储氢相比地面钢质球罐具备储量大 成本低 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1] - 该技术首次从海工结构防护 既有建筑加固场景拓展至能源领域 彰显跨领域应用潜力 [2]
市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传达贯彻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长江日报· 2025-08-23 03:55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与贯彻 - 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并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 - 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1] 市委全会精神落实部署 - 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和重塑武汉之重 [2] - 聚焦提升发展能级 多措并举稳存量扩增量抓变量 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2] 城市发展与治理提升 -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城市更新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2] - 构建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2] - 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成果 [2]
市政府召开第161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我市社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国家自然资源例行督察和土地卫片执法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8-23 03:55
民营经济支持政策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1] - 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提高惠企政策精准性有效性 [1] - 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规范涉企执法等专项行动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1] - 持续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支持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1] - 弘扬企业家精神 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 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 物流体系优化 - 以深化改革为牵引 数智赋能为支撑 加快重构开放通道 重塑物流体系 [2] -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发展"铁水公空"多式联运 优化货物运输结构 [2] - 补齐大宗商品物流 冷链物流 农村物流等短板 [2] - 通过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链赋能产业链 拓展供应链 提升价值链 [2] 自然资源管理 - 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 从严从实抓好自然资源督察和土地卫片执法反馈问题整改 [2] - 实施清单式管理 销号制落实 主动消除存量 坚决遏制增量 [2] -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 - 建立早发现 早制止 严查处工作机制 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 [2] 医保基金监管 - 全面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推进"医保套现"和"回流药品"问题整改 [2] - 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数智赋能 推进跨部门协同监管 [2] - 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2]
11个“硬科技”项目同台竞技角逐大奖,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长江日报· 2025-08-23 02:30
大赛概况 - 2025年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于8月22日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 共有11个硬科技项目参赛 [1] - 大赛主题为"博聚楚天 共建支点" 由中共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 [2] - 赛事覆盖机器人与高端装备制造 预设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新材料与石油化工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七大前沿领域 [2] 参赛规模与质量 - 大赛自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1751名博士博士后参与 10位院士亲自带队参赛 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响应 [2] - 从全省412个高水平项目中选拔出11支团队晋级总决赛 [2] - 总决赛采用"路演+答辩"形式进行 院士专家评审团及创投机构代表参与严格评审 [4] 获奖项目与技术创新 -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的大型复杂构件吸附式移动加工装备项目获得特等奖 已开发出吸附式机器人 实现在超大型复杂构件曲面上钻孔打磨 核心指标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2][4] - 华中农业大学团队的无肌间刺淡水鱼项目获得金奖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武昌鱼 草鱼 鲫鱼等无刺新品系 蛋白质 微量元素及鲜味氨基酸含量与普通多刺淡水鱼基本一致 [2][4] - 武汉工程大学团队的高端立体曲面电子器件共形微纳装联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项目获得金奖 [4] - 另有8个项目获得银奖 包括新型腺病毒载体HPV治疗性疫苗的开发及临床转化应用等项目 [4] 产业合作与影响 - 华中农业大学团队已与广东海大集团达成亿元技术合作 预计带动产业增值超百亿 [2] - 获奖项目将代表湖北省参加2025年10月在福建晋江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1][4] - 大赛评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表示项目质量高 产学研融合深 将对湖北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支点建设科创引领战略产生长远深刻影响 [4] 人才支持政策 - 湖北省人社厅将从政策出台 项目对接 创业扶持等方面持续完善博士后支持服务保障体系 强化"博聚楚天"人才品牌建设 [4]
企业游戏软件在海外被剽窃急需维权,全省首个合法跨境取证公证在汉办结
长江日报· 2025-08-23 01:28
核心观点 - 公证处通过合法跨境取证服务为企业提供关键证据支持 成功协助游戏公司在海外维权中获取充分法律依据 [1][2] 公证服务创新 - 尚信公证处开通网络专线推出在线专业跨境取证服务 覆盖网页/图片/视频等证据类型的全球范围快速合法固定 [1] - 通过远程技术采集境外网站及社交平台侵权信息 同步下载目标期间业务结算流水形成完整证据链 [2] - 2025年1-7月湖北省公证机构办理涉外公证业务40478件 覆盖跨境电商/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跨境合同及债务纠纷领域 [2] 企业维权实践 - 光谷游戏公司发现境外游戏涉嫌剽窃数据代码与程序包 通过公证处合法取证获得司法机关可采信的证据 [1] - 公证处明确取证方式合法性要求 非法律认可的境外网站访问方式即便获得一手证据亦不被维权认可 [1] - 公证书可直接用于法院/仲裁或行政维权程序 显著提升企业维权效率与胜诉底气 [1][2] 服务升级规划 - 公证处在"减证便民""提速增效"基础上推出"实办十办"举措 包括全时服务随心办与涉外公证提速办 [2] - 计划探索研发自助式跨境取证服务 实现当事人随时自主固定证据的便利化操作 [2]
东风组团西进, “车谷造”新能源车驶入伊犁拓市场
长江日报· 2025-08-23 01:07
核心观点 - 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猛士、奕派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新疆伊犁开展品牌推广活动 展示多款新车型并推出区域专项购车优惠 同时宣布2025年将在全国10座重点城市开展系列推介活动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1][4][10] 产品展示 - 猛士M817作为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新旗舰车型 搭载全套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 实现硬核越野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 [2] - 东风奕派科技展示风神L8、纳米06等创新车型 其车载AI大模型功能具备深度思考和精准搜索能力并获得用户认可 [4] 区域战略布局 - 新疆被定位为越野车必争市场 猛士品牌已在乌鲁木齐设立4个直营售点 下一步将重点布局喀什、伊犁、阿克苏、库尔勒等地 [2] - 选择伊犁作为首站因其同时存在城市通勤和越野刚性需求 与公司全序列新能源产品高度契合 有利于直达核心用户群并验证产品极限性能 [7][8] 营销举措 - 针对伊犁地区推出专项购车优惠 签约单位员工可享受2000元额外优惠 [4] - 2025年"东风万里神州行"品牌推介活动计划覆盖全国10座重点城市 通过精准施策提升品牌影响力 [10] 产业背景 - 武汉经开区聚焦"中国车谷"建设 突破性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 已成功打造岚图、猛士、奕派等新能源汽车品牌 [4]
直飞柬埔寨金边,武汉将再添一条国际直飞航线
长江日报· 2025-08-22 13:05
航线开通信息 - 东航计划于9月30日开通武汉直飞金边航线 采用波音738机型执飞 每周二、四、六各执行一班[1] - 去程航班北京时间21:05武汉起飞 当地时间23:55抵达金边 回程当地时间0:55金边起飞 北京时间次日5:30抵达武汉[1] - 该航线为武汉首次直飞金边 使东航在武汉通航东南亚航点增至5个 包括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河内[1] 航线网络布局 - 东航在武汉运营国际及地区航点总数达11个 继续位居天河机场各航司之首[1] - 新航线进一步强化武汉与东盟的连接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1] - 为中部地区旅客提供更丰富的东南亚出行选择 提升点对点直飞效率[1] 目的地市场概况 - 金边是柬埔寨首都及最大城市 面积375平方公里 人口约200万 为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 - 金边拥有中央市场、塔仔山、四臂湾剧院等著名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丰富[1][2] -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方经贸往来紧密[2] 商业运营安排 - 航班往返代号MU2579/MU2580 机票已通过东航APP、官网、微信小程序等官方渠道开放销售[1][2]
武汉首条生态纵轴航线获批,奶茶咖啡10分钟“打飞的”到手
长江日报· 2025-08-22 07:57
航线获批与规划 - 武汉市首条连接产业功能区与城市生态及生活核心区的低空物流航线获批 标志着光谷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1] - 航线由湖北科投旗下武汉光谷时空智能投资有限公司规划申报 命名为"生态纵轴航线" 纵贯光谷生态大走廊 直线距离约9公里 [3] 航线运营与基础设施 - 航线北端聚集大悦城 沃德中心等商业体 南端为光谷综合保税区 将建设无人机末端站式自动化机场等基础设施 [5] - 预计10月上旬试运营 用户可通过线下扫码或小程序平台下单 配送时间从电动车33分钟缩短至无人机最快10分钟 [5] 技术参数与应用扩展 - 采用多旋翼无人机 最大起飞重量25千克 最大载荷10千克 最大航程24公里 最高速度15米/秒 起降条件为中雨及以下 抗风等级六级 [7] - 未来将从单一物流向多元融合转型 延伸至医疗急救 教育培训等场景 [7]
京港澳高速“两桥一路”提前8个月通车,武汉主城区再添交通新动脉
长江日报· 2025-08-22 03:07
项目工程进展 - 京港澳高速公路鄂豫界至军山段改扩建工程核心工程"两桥一路"提前8个月对社会车辆开放 包括分离新建汉江特大桥 跨汉丹汉宜铁路转体桥 东西湖互通至武汉西互通分离新建主线路段 [1] - 全长约28公里的东西湖互通至武汉西互通分离新建主线路段于8月19日通过交工验收 与两座桥梁同步通车 [6] 汉江特大桥建设细节 - 右幅汉江特大桥全长1667米 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设计 主跨155+450+155米 主塔高123米 承担8车道南下通行任务 [2] - 大桥国内首次应用"节段T梁全装配式建造技术" 将30米T梁分解为6米预制节段拼装 解决运输难题并开创绿色建造新模式 [2] 转体桥工程特征 - 跨汉丹汉宜铁路转体桥跨度200米 梁宽29米 转体重量达3.3万吨 相当于800多架中型客机 创湖北省多点支撑转体斜拉桥重量纪录 [6] - 该转体桥于今年3月27日完成转体施工 [6] 项目总体概况 - 京港澳高速公路鄂豫界至军山段改扩建工程全长157.79公里 总投资210.1亿元 纵跨武汉孝感两市 [11] - 项目将原有双向4车道扩展至8车道 是湖北省首条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 [11][13] 战略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缓解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压力 畅通南北交通大动脉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3] - 项目强化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加快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