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网络版

搜索文档
第14届金交会启幕 签约金额超710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08:07
展会概况 - 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以"金融聚力扩内需 驱动产业新格局"为主题,集中展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赋能产业升级的创新实践 [1] - 展会规划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吸引312家金融机构及企业参展,设置八大主题展区呈现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 [1] 金融新平台 - 五大金融新平台集中授牌,包括广州金融强市建设智库联盟、数字人民币"广信预"平台、广州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等 [2] - 广州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定位为专业化企业救助平台,服务覆盖债务化解、跨境重组、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 [2] - 广州金融强市建设金融智库联盟整合各方面金融人才资源,为广州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依据 [2] 产融对接成果 - 展会现场达成51个产融对接项目,签约总金额超710亿元 [3] -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将加强科技保险运用,提供水稻保险双精准、遥感长势监测等技术服务,助力肇庆市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战略实施 [3] 金融创新与服务 - 广电运通展示的数字人民币外币兑换机支持20余种外币7×24小时即时兑换,部署于各大机场、酒店等跨境人流枢纽 [4] - 数字人民币消费区推出"1分钱购饮料""5折景区门票"等福利,黄金珠宝区推出"买套装送蛇年纪念钞""非遗打金体验"等活动 [4] 金融教育与活动 - 展会期间举办20余场高端活动,涵盖学术交流、政策宣讲、产业服务等领域 [5] - "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主旨会议解读"AI+金融"如何改变生活,广东省金融服务"百千万工程"推进会聚焦乡村振兴金融支持 [5]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勾勒“海上新广东”蓝图 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08:02
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战略 - 广东召开高规格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决心,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全国第一[1] - 会议提出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强省建设,构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山海协作[1][3] - 广东面临从海洋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挑战,需解决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附加值不足的问题[5] 深远海开发与空间布局 - 国际海洋竞逐聚焦深远海,广东近海资源开发趋近饱和,技术突破推动深蓝开发成为可能[3] - 广东出台《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提出"优近拓远"开发保护格局,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3] - 广州、深圳、湛江等地市提出具体举措:广州构建"三脉三轴"空间格局,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湛江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 -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但需优化传统产业(如海水养殖升级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并培育新兴产业[5][6] - 海发公司布局全产业链体系,2025-2027年计划投资超4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渔民增收超10亿元[6] - 珠海云洲智能预计"十五五"期间助力打造千亿级无人海上智能装备产业,全省现有超8万家涉海企业[6]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 会议强调需突破关键技术,引育海洋人才,海上风电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如潮州饶平县450亿元投资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7] - 明阳集团开发海上综合能源岛,目标支撑大湾区绿色转型,打造万亿级海洋经济支柱[8] - 惠州加强生态修复,考洲洋水质从劣四类提升至二类,新增红树林9000亩并探索碳汇交易[8]
广州将对外卖电动自行车等核发专用号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08:02
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 - 广州交警自6月26日起对主干道周边区域无牌、假牌电动自行车依法取证后扣留 [1] - 5月26日以来多部门联合整治重点地铁站口电动自行车秩序,悬挂号牌车辆占比明显提升 [2] - 整治范围从地铁站口扩展至主干道周边及外卖站点,26日当天查扣违法车辆1306台 [2] 电动自行车登记新规 - 广州交警发布《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办法》《广州市专用号牌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2025年9月1日实施 [1][3] - 专用号牌适用于外卖、快递、公共设施抢修等七类民生服务行业 [3] - 现有蓝底白字号牌车辆需在6个月内换领黄底黑字专用号牌,逾期视为未悬挂 [3] 专用号牌管理细则 - 白底黑字号牌车辆转为民用服务需办理变更登记取得专用号牌 [4] - 民生服务行业车辆未悬挂专用号牌将受处罚 [4] - 停止用于民生服务的专用号牌车辆需办理变更登记 [4]
广州举行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08:02
禁毒宣传活动 - 活动于2025年6月26日在广州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主题为"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1] - 通过情景剧《白鹅潭边》、情景讲述《怒海》、战术表演《猎剑》等艺术形式普及禁毒知识[1] - 粤港澳三地警察合唱原创缉毒歌曲《缉毒警察》,展现一线缉毒警察英勇事迹[1] - 互动环节《识毒防毒拒毒》向观众普及识别新型毒品陷阱的知识[1] 禁毒先锋评选 - 评选出10名"羊城禁毒先锋"个人正选对象和5个团队正选对象[1] - 另有5名个人和3个团队获得提名奖[1] - 获奖者来自禁毒执法、检察、审判、预防教育等各条战线[1] 广州禁毒工作成效 - 2022年以来破获毒品案件数、刑拘数、查处数和缴获毒品数均在全国前列[2] - 创新打击海上走私毒品犯罪、互联网涉毒犯罪、涉外毒品犯罪的"广州经验"[2] - 在全省率先将禁毒知识纳入中考,覆盖全市200万中小学生[2] - 打造"市、区、镇街"三级110个禁毒教育基地[2] - 构建"12345"戒毒康复模式,帮助2.7万名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回归社会[2] - 广州已入选国家禁毒办公示的新一批拟命名"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名单[2]
我省抓实“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 取得阶段性成效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08:02
隐患排查治理成效 - 2025年广东定为"隐患排查治理年",1至5月全省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0.4%,死亡人数下降13.2% [1] - 1至5月全省检查生产经营单位97.9万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8390个,整改率达96.35% [1] - 省安委会印发20项重点任务,31个省单位、21地市、18家省属国企细化行动方案 [2] 重点行业领域整治 - 电动自行车领域:1至5月纠治"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286378起,排查49779栋建筑,改造2569栋 [2] - 燃气安全:检查29.71万处燃气场所,排查餐饮企业15.02万家次,整治隐患3.59万项,诊断134座天然气厂站等技术帮扶 [3] - 危化品领域:发布"1指引+8要点"体系,1至5月组织349家重大危险源企业自查,专家帮扶85家企业排查隐患1695项 [3] - 建筑施工:检查8.34万个房屋市政项目,整治隐患18.59万项;矿山检查160家,整治隐患282项 [4] 社会参与机制 - 1至5月受理事故隐患举报12083件,发放奖励257.53万元,典型案例包括3万元高坠事故举报 [6] - 25.5万家企业建立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报告隐患12.6万项,发放奖励1101.2万元 [6] - 开发国内首个安全生产在线问诊平台,900名专家入库,服务4000家企业,完成300多次咨询 [7] 技术应用与智能监管 - 工贸安全预警系统接入607家企业,应用AI视频识别、声学+热成像技术监测铝液泄漏风险 [8] - 1至5月完成36万辆"两客一危一重"车辆智能监控安装,接入347家危化企业1087个重大危险源 [9] - 非煤矿山监管系统接入283家矿山监测数据 [9] 质量安全源头管控 - 使用端:15家企业申报设备更新项目18个,总投资8亿元,申请国债资金1.2亿元 [10] - 生产端:检查2.46万家燃气用具单位,暂停705张电动自行车认证证书,查扣2万余辆电动车 [10] - 管理端:房屋市政监管平台上线,暂扣19家建筑企业许可证,停工整改680家,信用惩戒657家 [10] 未来行动计划 - 推进基层起底式排查,更新安全设备设施,深化"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 [11] - 持续实施万名专家下基层行动,1至5月已派出2.13万人次专家帮扶1.58万家企业 [7][11]
黄坤明王伟中会见国铁集团董事长郭竹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7 02:11
路省合作推进现代化铁路建设 - 广东省委省政府与国家铁路集团就深化合作、加快现代化铁路建设进行深入交流 [1] - 广东近年来在国铁集团支持下布局建设大批重大铁路项目 铁路运输效能持续提升 [2] - 广东将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作为交通强省建设重要内容 [2] 广东铁路发展规划 - 广东希望与国铁集团合作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和"十五五"规划 [2] - 重点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货运物流畅通、铁海联运、铁路运输价格市场化改革和枢纽改造升级 [2] - 目标提升铁路运输效率、优化服务、降低成本 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 [2] 国铁集团在粤发展计划 - 国铁集团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支持广东铁路建设需求 [3] - 重点推进广深等综合枢纽功能提升 促进城际铁路互联互通 [3] - 加快规划项目开工见效 提升铁路运输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 [3]
淡季不淡 旺季提前 珠海海岛游火爆出圈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6 08:05
文旅交通航线开通 - 深圳机场码头至珠海桂山岛、东澳岛两条新"文旅+交通"航线将于6月26日正式开航 [1] - 新航线可沿途观赏"深中通道"及"港珠澳大桥"两项国家超级工程的壮丽景观 [1] - 航线开通是珠海全面推进海洋海岛旅游发展的举措 [1] 海岛旅游市场表现 - 珠海上半年海岛游形成"淡季不淡、旺季提前"的良好局面 [1] - 1月至4月传统淡季期间,万山群岛客流量达55.1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8% [1] - 桂山岛淡季游客14.47万人次,同比增长超22% [1] - "五一"假期万山群岛上岛游客5.07万人次,同比增长70.55% [1] - "五一"假期旅游收入5416.4万元,同比激增117.26%,多项数据刷新历史峰值 [1] 海岛旅游发展举措 - 珠海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打造海岛精品旅游要素 [1] - 打造万山区海岛高端品牌酒店集群 [1] - 开发"渔业+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海岛文旅消费新场景 [1] - 塑造特色海岛文旅IP [1] 海洋经济发展 - 珠海梳理万山海域海洋牧场可用空间约18万公顷 [2] - 批准海洋牧场项目24宗,涉及海域面积超1600公顷 [2] - 推动传统渔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2] - 发展"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重力式网箱+养殖工船"为主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2] - 目前已建成养殖平台6座、养殖工船1艘,重力式深水网箱378口 [2] 海岛基础设施建设 - 珠海不断完善海岛基础设施 [2] - 养护海岛绿美生态 [2] - 壮大镇村集体经济 [2] - 推动海岛配套全、产业兴、村民富 [2]
云浮:绿美满城 青山生金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6 08:05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 云浮市森林覆盖率达68 65%,2023年以来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75万亩,植树近300万株,远超过去10年总和 [1][3]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达97 5%,创"十四五"规划以来最好水平,PM2 5浓度创2014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新低 [1][3] - 西江云浮段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标准,国考、省考断面优良比例连续多年保持100% [1][3] 城乡绿化与基础设施升级 - 1582公里高速、国省道完成绿化提质升级,建设54公里碧道和60公里森林步道 [4] - 47条总长938公里的美丽乡村风貌带、精品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初步建成,1 95万栋农房完成风貌改造 [4] - 建立4个古树复壮示范点,抢救复壮115株濒危古树,新建3个古树公园并安装154株古树视频监控 [5] 生态经济与产业转化 - 新兴县连续5次入选全国康养百强县榜单,2021年起连续3年位列广东省首位,依托硫氢化物温泉和禅文化发展康养旅游 [7] - 郁南黄皮产业耕耘20年实现价值提升,欣茂风电场年产值约9000万元,带动就业约5000人,"风电+文旅"模式潜力显著 [7] - 国家储备林项目收储林地超6万亩,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余万元,282万亩公益林带动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发展 [7][8] 生态价值与区域发展 - 粤北及粤西地区贡献全省68%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云浮罗定市"山地生态修复与产业替代型"模式成为广东生态服务价值净增长典型 [1][8] - 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2024年同比增长6 2%,引导农民栽植经济树种46 4万余株,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交132宗,总额5200万元 [8] - 云浮南药种植面积135万亩,品种数量和规模均为全省之最,形成特色经济产出与富民效益 [8]
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透露:整体票价亲民 9月前公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6 08:02
赛事筹备进展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各项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 [1] - 组委会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协同推进赛事侧与城市侧筹备工作 [2] - 当前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包括票务工作、明星阵容参赛等 [2] 明星阵容与票务 - 十五运会将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最顶尖运动员,包括广东跳水名将谢思埸、陈艺文、全红婵等 [2] - 王楚钦、孙颖莎、王曼昱、林高远、刘诗雯等国手将参赛,潘展乐、张雨霏、覃海洋、陈俊儿等游泳健儿将向新的纪录发起冲击 [2]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票务工作突出"新"和"最"两个特点,首次实现"一个平台,三地购票",赛事可售票总体量接近甚至将超过杭州亚运会 [2] - 十五运会赛事门票价格正在拟定,整体票价亲民,预计将于9月前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 [2] - 残奥会赛事票价将采取低票价定价策略,体现公益属性 [2] 城市服务与保障 - 广东正全力构建与全运盛会相匹配的一流服务体系,启动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五大行动" [3] - 印发了《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行动方案》,系统部署了城市风貌提升、交通顺畅、卫生防疫、宣传推广和隐患排查"五大行动" [3] - 各大赛区的周到服务获得各参赛队点赞,广州赛区打造"小运动员村",茂名定向比赛组织港澳代表队品美食、探乡村,佛山聋人足球赛邀请香港队员体验醒狮、咏春拳等非遗文化 [3]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小海豚"志愿者在赛时将分成约90种岗位,组委会遴选了228家定点医院,构建全覆盖的现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3] 赞助与合作 - 省执委会共收到涉及53个类别的121份赞助意向函,赞助意向总额超过20亿元 [4] - 已签约和可签约的赞助企业覆盖保险服务、航空服务、饮用水、体育器材等21个类别29家企业,赞助总金额近16.5亿元 [4] - 体育服装、火炬、奖牌、礼仪服饰等类别实现全额赞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联合赞助赛会 [4] - 周大福、巴斯夫等港资、外资企业积极参与赞助合作 [4] 科技与开幕式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开幕式将在广州举行,深圳赛区将承办两个闭幕式活动 [5] - 开幕式创作及制作团队已全面进驻两个开幕式现场,正进行舞台搭建、工程制作、演出排练等 [5] - 十五运会开幕式将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包括"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壮阔图景 [6] - 残特奥会开幕式将以"手牵手"为主题,包含"爱之光、梦之翼、手牵手"三个篇章,展现残健共融、共享发展的时代温情 [6] - 本届全运会首次提出打造"美丽全运",用智慧科技深度赋能赛会全场景,升级火炬传递、全民观赛、智慧服务等核心体验 [6] - 人形机器人将领跑火炬传递方阵,AI拍摄眼镜实现记者360°全景记录,颁奖机器人可精准完成奖牌递送 [6] - 深圳赛区以"科技办赛"作为核心亮点之一,着力将最新的科技产品、创新技术融入办赛全链条全过程 [6]
广东“艺术晚课堂”全面启动 解锁夏日文艺夜生活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6 08:02
项目概况 - 广东省推出"艺术晚课堂"惠民项目,旨在构建"全龄、全时、全域"全民艺术普及体系,满足多元化文化艺术教育需求 [1] - 首批课程以夏季班为起点,联动全省60多个文化场馆,设置201门精品课程,提供超1660课次、6000个学位 [1] - 项目精准锁定晚间黄金时段,覆盖省、市、县(区)三级文化馆及社区、企业、城市广场等场所 [1] 课程设置 - 课程类型丰富,包括油画、书法、中国舞、声乐、钢琴等传统艺术课程 [1] -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设计课程:都市青年可选择"暴汗瑜伽""剧本围读",亲子家庭有"点心烘焙""亲子绘本共读",银发群体可参与"太极拳""八段锦" [2] - 文艺爱好者可体验"玉雕线描""木版年画""非遗汉服缝制"等岭南传统文化课程 [2] 地域特色 - 深圳市推出电吉他流行曲弹奏、数码绘画生成等现代艺术课程 [2] - 潮州市开展潮乐弦诗、单丛茶品鉴、大锣鼓技法等地方特色课程 [2] - 揭阳市设置龙狮套路、快板英歌、南枝拳实战等传统武术课程 [2] 师资力量 - 由专业院团艺术家、高校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领衔授课 [2] - 严格遴选优秀社会艺术机构骨干教师参与教学 [2] - 吸纳有特长的文化志愿者辅助教学 [2] 实施进度 - 6月25日"文化广东"平台"艺术晚课堂"专区正式上线 [1] - 6月27日起线下课程报名陆续开放 [1] - 7月21日起线上课程报名通道陆续开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