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网络版

搜索文档
“免费梅州”落地2年 梅江区统筹“免费空间”3.5万平方米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5 07:41
政策支持与产业园发展 - "免费梅州"政策持续加码,梅江区作为先行试验区已统筹3.5万平方米"免费空间",为1家企业提供免费办公支持,3家企业提供免费创业空间支持[1] - 梅江数字BPO产业园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建成,是梅州市首个数字BPO产业平台,已承接10多家全国500强企业的客服外包业务,并带动10多家合作企业洽谈落户[1] - 产业园通过对原金山小学进行"微改造"建成,享受"四年免费承租"政策和人才免费住宿福利,显著降低企业初期运营成本[2] 产业园运营成效 - 梅江数字BPO产业园2024年1月正式开园,半年内成功"上规",员工总数近700人,年产值突破4800万元[2] - 春节前后招聘员工300余人,二期项目预计增加35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约3500万元[2] - 企业反馈免费场地租金每年节省100多万元,资金被用于业务拓展与员工培训,形成良性循环[2] 产业模式与区域经济 - 产业园采用"以商引商"模式,通过承接500强企业外包业务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 - 二期项目揭牌将进一步拉动梅江区数字经济发展,体现政策对区域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2]
广东发布倡议:每日清除积水 不给蚊子产卵孳生机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5 07:39
全社会共建健康环境。倡议书提出,每一位居民都是居住环境的守护者、监督者。请人人自觉做好家庭 及周边环境的清洁灭蚊工作,人人争当健康卫士。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车站、市场、 建筑工地、物业小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清理责任区域内的卫生死角、各类积水,配合做好专业消 杀。每一位居民如发现蚊虫孳生地难以清除或需要专业帮助,请及时向所在地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 会反映。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 流行病学史。 全方位做好个人防护。倡议书提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防 止蚊虫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可有效隔绝蚊虫。鼓励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措施灭蚊,科学 合理使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气雾罐等化学方式灭蚊。外出时穿长袖衣裤,或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 蚊剂,减少暴露被叮咬风险。 7月24日,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清积水灭蚊虫,共筑健康家园"爱国卫生运动的 倡议书。倡议书提到,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了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两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 播,呼吁全省居民即刻行动起来,参与清积水灭蚊虫行动。 全民参 ...
广东本科批次录取尚有缺额 25日9时—26日10时征集志愿填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5 01:27
广东省本科批次征集志愿安排 - 广东省本科批次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尚有少量缺额计划需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7月25日9:00至26日10:00 投档录取时间为7月27日至28日 [1] - 考生填报志愿时应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避免因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身体条件受限被院校退档 [1] - 本次征集志愿学校有相当部分是收费较高的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 包括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考生应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个人意愿慎重填报 [1] - 普通类征集志愿条件为普通类(历史)总分达到454分 普通类(物理)总分达到426分 [1] - 符合条件考生可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自行上网填报征集志愿 [1] 征集志愿填报具体要求 - 本科批次院校普通类(历史、物理)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2] - 体育类、艺术类可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2] - 征集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26日10:00 考生必须按时在网上填报并点击"志愿确认"按钮进行确认 [2] - 考生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可多次修改已填报志愿 但必须点击"志愿确认"进行网上确认 未确认志愿无效 [2] - 如取消志愿确认后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进行网上确认 否则志愿无效 [2] - 7月27日至28日组织高校录取 以考生网上最后确认的征集志愿数据为投档依据 [2]
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预计年内可“跨城通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4 07:47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五大试点城市签署合作协议,推出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服务,预计年内落地 [1] - 五城常住人口总量超9000万,年流动人口逾千万人次,此次联动精准回应超大城市群民生关切 [1] 跨城通办合作框架 - 覆盖范围:北上广深杭部分区域纳入首批"跨省通办",逐步扩展至五城全部不动产登记机构 [1] - 业务类型:首期涵盖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后续扩展至国有土地房屋全业务 [1] - 办理模式:采用"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机制,实现"最多跑一次"或"零跑腿" [1] 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 - 五城联动以政务服务一体化打通区域经济循环关键堵点,降低制度成本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2] - 深圳已推行"四证联办"(交房、交地、竣工、抵押即交证)及"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范围扩大至地方金融组织 [2] 实施计划 - 五城将设立"跨省通办"窗口,协同推进业务培训和系统对接 [2] - 计划年内形成可复制经验,2026年基本实现高频登记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2]
广东7665公里碧道串珠成链 “绿色动脉”持续输送生态红利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4 07:44
碧道建设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累计建成碧道7665公里 今年新增456.4公里 年度任务完成率76% [1] - 2024年底第三方评估显示全省碧道达7209公里 水质优良河段增加至4738.9公里 劣质河段减少827.2公里 [1] 水经济项目投资 - 16宗省级水经济试点累计投资37.3亿元 社会资本占比90%达33.2亿元 吸引游客3500万人次创收11.7亿元 [2] - 全省谋划超1000亿元水经济新业态项目储备 涵盖水利设施升级与生态经济多元化发展 [5] 区域经济案例 - 广州从化沙溪水库打造天人山水艺术园 2024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带动周边消费8000万元 [2] - 河源万绿湖水饮料产业园聚集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 2024年实现3.8亿元运营收入 带动规上工业产值92.9亿元 [2] - 江门开平大沙河水库发展茶旅融合产业 "大沙优品"品牌带动3000户茶农增收 [3] 生态经济融合 - 碧道系统串联城乡生态脉络 形成绿美碧带与幸福河湖网络 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 [1] - 文旅+教育+康养等融合业态成为主流 如龙舟赛、露营大会、稻穗音乐节等活动提升生态资源附加值 [2][3]
珠三角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2 08:4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 我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新阶段,重点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1] - 珠三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承载区,其城市治理与发展路径具有全国风向标意义 [1] - 广东省委常委会提出要创造性落实中央要求,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1][8] - 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围绕"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部署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1][9] 城中村改造进展 - 广州有272个城中村,常住人口670万,占全市1/3 [2] - 2024年5月《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施行,冼村项目1950栋村屋全面清拆,2000余套复建房交付 [2] - 黄埔区金坑村银岭片区项目成为广州首个央地合作的城中村改造工程 [2] - 东莞2024年将实施40个拆除新建项目,推进36个整治提升项目 [3] - 东莞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达到超大城市级别 [9] 房票安置创新 - 广州2024年1月出台房票安置方案,荔湾区发行首批房票 [4] - 黄埔区实现跨区房票使用,认购商品房1100余套,去化面积超10万平米,资金流转超20亿元 [5] - 天河区开出全市最高1亿元面额房票 [5] - 南沙区"房源超市"整合12家开发商1400套商品房资源 [5] - 深圳、珠海、惠州等地也相继推出房票安置政策 [4][5] 老旧小区改造 - 广东省截至6月底累计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50个,惠及11万户居民 [6] - 广州2024年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6个 [6] - 深圳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0个以上,更新供水管网66公里 [6] - 东莞将开工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组织1700台老旧电梯申报国债支持 [7] - 2024年中央财政对广东老旧小区改造投入预计达35.57亿元,同比增长49% [7] 城市发展战略 - 广州提出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实现"四个出新出彩" [9] - 深圳锚定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城市"目标 [9] - 东莞立足制造业基础,推动产城融合和"十五五"规划制定 [9] - 中央要求城市发展实现五个转变:理念、方式、动力、重心、方法的转变 [7]
广州将扩大“挂一管三”医疗机构范围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2 08:43
政策实施成效 - 广州23家试点医疗机构一个月内为1.95万人次提供免费续诊服务,节省挂号费近50万元 [1]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内试点期间累计服务7000至8000人次,节省挂号费超20万元 [2]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一个月内服务约2000人次,儿童群体为主要受益者 [2] 服务模式创新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将服务拓展为"一次挂号管七天",并增加续诊预约功能 [2] - 续诊服务允许患者3天内(含首诊日)免费同科室复诊,解决检查结果滞后导致的重复挂号问题 [2] - 医院通过诊间直接安排续诊、系统流程优化及医护人员培训提升服务体验 [2][3] 医疗流程优化 - 试点医院要求所有检查三日内完成,通过延长CT、磁共振等设备运营时间至周末和夜间实现 [3] - 广妇儿86%门诊检验项目(含血常规、超声等)可实现当天出结果 [3] - 建立护士协调机制动态调配首诊/续诊号源比例,保障诊疗连续性与号源使用平衡 [3] 执行挑战与边界 - 部分患者误将跨科室复诊或超期(如一周后)就诊纳入服务范围 [4] - 服务仅适用于首诊未完成诊疗流程的情况,新发症状需重新挂号 [4] - 医生初期存在对非首诊患者沟通障碍、医疗责任界限的顾虑 [3]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 提出构建“两带一道”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网络体系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1 07:35
规划核心内容 - 广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作为新时期保护工作顶层设计文件 [1] - 规划提炼广州五大历史文化价值包括岭南政治军事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民主革命策源地及改革开放排头兵 [1] - 规划提炼六大名城特色涵盖城镇格局、营城环境、古城格局、商都风貌、建筑风格和吉祥花城文化特征 [1] 保护体系创新 - 新增历史风貌区、传统街巷、传统风貌建筑等广州特色保护对象 [1] - 构筑"一江一河一城九区"总体保护结构 其中一江一河指珠江文化带和流溪河文化带 一城九区指中心城区及九片魅力景观区 [2] - 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2] 区域协同发展 - 增设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保护章节 提出构建"两带一道"历史文化网络体系 [2] - 推动珠江文化带共同保护与海防文化带协同保护 落实南粤古驿道联动保护 [2] - 发挥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引领作用 共建人文湾区并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 [2] 实施路径 - 需探索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工作范式并推进制度创新 [2] - 通过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公共文化空间 [2] - 动员社会力量构筑全民参与新格局 [2]
上半年广东GDP同比增长4.2% 实现68725.4亿元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1 07:35
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 同比增长4.2%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2258.86亿元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25978.86亿元增长3.4% 第三产业增加值40487.69亿元增长4.6% [1] - 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其中6月份增长5.3%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8% 汽车制造业增长7.2% [3]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 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4%和33%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增长42.2% 工业机器人增长34% 民用无人机增长58.2% [3] 投资结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 但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 [4]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 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 [4] - 工业投资占比达38.1%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4.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57.9% [4]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 占工业投资比重34.1% 较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4]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5]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6%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 [5]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5%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3% [5]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3% 高速铁路客运量增长8.3% [5]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6] - 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8% 乡村市场增长1.4% [7]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2.1% 日用品类增长7.9%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 金银珠宝类增长11.4% [7]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4.9%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5% 家具类增长65.5% [8] 新兴产业与线上消费 - 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2.7% 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4.2% [8]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0.3% 拉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7.8个百分点 [8] - 线上消费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8] 农业生产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1% [8] - 园林水果产量增长5.7% 茶叶产量增长5.2% 猪肉产量增长3.4% [8] - 二季度末生猪存栏增长13.7% 生猪出栏增长4% [8]
台风“韦帕”登陆广东 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 全省累计转移人员近67万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1 07:35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7月20日17时50分前后在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2级(33米/秒)。此后于20日20时15分前后以强热带风暴级在阳江海陵岛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 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 为应对台风,多地实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五停"措施。珠海于20日3时起启动防台风Ⅰ级 应急响应,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五停";阳江决定于20日8时起至台风影响结束,全市实施"五停"紧急 措施;江门全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20日停课一天。 为应对此次台风,广东各地各部门闻"风"而动、争分夺秒,滚动排查船回港、人上岸等措施落实情况, 坚决彻底转移海岛、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人员,不断织密织牢防台风网,确保打 好打赢防台风硬仗。据省应急管理厅数据,截至20日13时,全省累计转移人员669162人。 坚决打赢防御台风"韦帕"硬仗 面对来势汹汹的"韦帕",全省各地迅速进入"应战状态",部署各项防御应对工作,筑牢防台风坚固防 线。 20日12时,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全市进入暴雨防御状态。深圳市三防办随即全面部署 台风防范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