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从化华美牛奶公司智能喷淋技术入选全国奶牛养殖节本增效典型案例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07:35
核心观点 - 从化华美牛奶公司智能喷淋技术入选全国奶牛养殖节本增效典型案例 成为华南地区智慧养殖创新标杆[1][2][3] 技术方案 - 智能视觉喷淋控制系统依托AI算法、温湿度感应器及AI视觉摄像机 构建智能喷淋加风机联动系统[11] - 每12米一台高清摄像机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时追踪牛只位置并生成分布数据 较红外感应技术更精准识别人、牛、车 避免误判[12][13] - 采用分布式控制架构 部署微环境DB系列控制器 各喷淋单元独立执行控制策略 通过有线网络接入宏观控制系统 实现"本地自动化+云端智能化"双层控制[14][15] - 系统全周期采集牛群采食活动数据 可视化监控撒料、推料作业 实现牛群采食管理和料道管理的数据化、精准化[16] 技术优势 - 动物感知层通过高清摄像机实时捕捉牛群位置 划定动态喷淋区域 仅牛只进入时触发喷淋[20] - 环境感知层温湿度传感器每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 THI≥72时自动启动喷淋+风机 THI<68时停止[21] - 宏观控制层通过云端平台制定全局策略并同步至各DB控制器 微观控制层以12米为基本控制单元 按牛只移动轨迹"逐区激活"喷淋[22] - 实现"空间点对点、时间动态调节"双重精准控制 较传统定时喷淋节水60%以上[23] 经济效益 - 2024年5-10月较普通喷淋节水率高达80.3% 减少用水14.58万立方[32][33] - 节省自来水费24.78万元、污水处理费292万元 扣除投入后合计节省成本289万元[33] - 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从去年18.47kg增至21.41kg 增长15.93%[35][36] - 泌乳牛剩料率从预算3%降至2.1% 降幅30.2% 节省饲料费用19.07万元[36] - 成母牛单产增长18.3% 年单产突破10.18吨 牛奶产量同比提升1255吨[37] - 增加营收577万元 结合节水和节饲料收益 经济效益共达885万元[38] 区域影响 - 从化区202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28亿元 同比增长10% 增速全市各区第一[45][46] - 畜牧业表现突出 生猪出栏量、禽蛋、牛奶产量全市最高[46] - 华美奶牛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 新增奶牛2000头[47] - 上半年产量1.46万吨(占广州60.08%) 助力全区牛奶产量达1.77万吨 同比增长38%[48] 未来规划 - 以智能喷淋技术为底座 进一步整合智能饲喂、健康监测等模块[51] - 构建"环境-动物-管理"协同的智慧养殖生态[52][53] - 引领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让创新技术成为乡村振兴核心动力[57][58]
感动“救人树”,震撼古银杏|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走进清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04:01
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 - 活动由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林业局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艺术创作唤醒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36] - 采风团队分赴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用笔墨丹青记录岭南古树的壮美生态画卷 [43] - 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将在"翰墨千春·绿美岭南——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中展出 [44] 古树资源现状 - 岭南大地现存古树名木85273株,其中一级古树及名木达851株 [39] - 连州市瑶安瑶族乡两棵大榕树树龄分别为680岁和710岁,树冠覆盖面积达两三百平方米 [15] - 连州市星子镇清江村大元村一棵古银杏树龄约600岁,需五六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住 [28] 古树认捐项目 - 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于2024年5月10日上线,涵盖全省82873棵古树 [45][48] - 认捐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可重新认捐,募集资金将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和古树养护 [49][51] - 认捐形式包括全额认捐和众筹认捐两种,认捐成功可获得平台专属证书 [62][66] 古树文化价值 - 连州市瑶安瑶族乡两棵大榕树曾于1994年救过多位被洪水围困的师生,被当地百姓称为"救人树" [17][19] - 画家们通过写生创作,展现古树与英德红茶发源地的和谐关系 [12] - 活动希望通过艺术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广东珍贵古树名木,共同保护生态资源 [33][35]
博贺渔港:渔歌新唱,续写人与大海的千年故事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02:05
博贺渔港的历史与文化 - 博贺渔港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已有先民踏浪而居,隋唐时期是冼夫人渡海收复海南岛的始发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首个驿站 [11][12] - 明清时期,博贺渔港既是对外贸易口岸,也是南方古盐道的起点,盐仓阁商船载电白海盐沿珠江北上至江西、湖南等地 [13][14] - 渔业文明和疍家文化伴随渔港兴盛而发展,旧时渔民延续"做小海"传统,在内海网鱼和垂钓 [17][18] 传统渔业与现代变革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博贺渔民延续传统作业方式,使用小型木船,父子或兄弟搭档出海 [16][17] - 上世纪五十年代,博贺妇女挖开15公里"三八公路",种下15公里"三八林带",改变孤岛无陆路历史 [47][48] - 七十年代,海雁渔业大队率先实现渔业机械化,成为广东渔业产量第一的全国捕鱼明星 [49][50] 现代渔业发展现状 - 博贺渔港七项重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包括渔港面积、码头长度、渔船数量、单船马力、渔业产量、渔业生产总值、卸港量 [53] - 渔港荣获"广东省最大渔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等称号,2010年成为国家级中心渔港 [54][55] - 现代渔民使用GPS等科技设备,通过智能手机获取天气预报和卫星地图,改变传统作业方式 [36][44] 开渔文化与旅游发展 - 南海开渔嘉年华是渔民年度盛典,承载丰收希望,开渔后第一个月为黄金期,鱼群洄游产量高 [60][61][75] - 开渔仪式保留传统习俗,渔民集体祭拜妈祖、鸣笛祈福,体现对大海的敬畏 [73][74] - 开渔嘉年华成为茂名农文旅融合名片,游客可体验千帆竞发、海岛风情和疍家文化 [80][81]
800亿“绿色钱景”官宣!绿美广东林下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01:32
广东省林下经济三年行动方案 - 广东省林业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6][7] - 目标到2027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以上 [5] 地市生态建设与绿化进展 - 广州市推进绿化管养品质提升百日行动 举办物业绿化精细化管理公益培训 [19][20][21] -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凤凰片区交通改善工程包含6条道路 总长3.37公里 [23][24] - 深圳市南山区环西丽湖碧道示范段建设"小微湿地+"项目 [29][30][31] - 珠海市累计建成碧道268.5公里 [35][36] - 珠海香山云道全长11.2公里 近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修复 [38][39][40][41] - 茂名市圩镇绿化新增面积21.12公顷 新增绿化长度225.43公里 新增树木54644棵 [88][89] - 阳山县森林覆盖率达73.53% 林地面积402.55万亩 [104] - 潮州市打造生态茶园5.7万亩 推广"以草治草"生态种植模式 [107][108]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 广东省林业局印发《广东省保护鸟类工作方案》 每年9月至次年4月开展鸟类保护 [14][15] - 江门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种"七星坑球子草" [73][74][75][76] - 湛江市烟草专卖局组织青年植树活动 助力红树林湿地保护 [80][81][82][83]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 博罗县横河镇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带动民宿产业和旅游发展 [58][59][60] - 电白区霞洞镇上河古荔园总面积1300亩 为茂名四大古荔园之首 [91][92]
南农晨读 | 巷陌翰林 客乡古韵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01:32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 -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召开“十四五”聘期考评会 [6] - 体系首席科学家胡桂兵及全体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进行聘期考评汇报 [7] - 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热作处处长郑红裕主持体系首席科学家考评工作 [8]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 - 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11] - 确权登记旨在精准落地国家公园于国土空间并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 [14] - 此举清晰界定不同层级政府行权范围并为国家公园产权管理提供支撑 [15] 南海开渔季 - 南海开渔季即将开始 阳江市将有3400余艘渔船出海 为历届出动渔船最多的一次 [17][18] - 南海(阳江)开渔活动自2003年7月首届以来已举办22届 [18][19] - 活动采用“以活动促产业 以产业兴旅游”模式 已成为广东省旅游热点和文旅品牌顶流 [19][20] 乡村振兴与新农人 - 新农人返乡趋势明显 将新思维 新技术 新创意带入五邑大地的农业领域 [27][28] - 具体案例包括梁伟钊辞去香港工作返回江门闯出陈皮新赛道 [23][24] - 返乡创业活动覆盖新会柑园 开平碉楼 台山蚝田 鹤山茶园 恩平簕菜地等多个领域 [26] 乡村文化活动 - 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湾区东海岸(陆河)赛区海选于8月8日-9日晚在汕尾市陆河县青年公园启幕 [36][37] - 活动以“天籁‘乡’音客韵陆河”为主题 融合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 [38][39] - 活动让群众成为舞台主角 是陆河“文化润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9][40] 台风动态 -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于8月11日08时位于台北市东偏南方向约1270公里的洋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 [46][47] - 预计“杨柳”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强度逐渐增强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48] - 台风预计于13日白天在台湾东部沿海登陆 随后穿过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 向福建南部到广东东部一带沿海靠近 [49][50]
媒体+东西协作双向奔赴,新会陈皮宁明星油藤联创“四个共享”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01:32
粤桂产业协作项目 - 新会区与宁明县开展产业协作 重点打造"新会陈皮+宁明星油藤"融合项目 创新建立研发 工厂 销售 仓储"四个共享"机制 [11][12][13] - 投入超千万元共建星油藤大健康产业园 构建"育苗—种养—销售—深加工"全产业链协作模式 [37][38] - 截至今年6月宁明星油藤种植面积达4.6万亩 带动1万余农户增收 户均最高增收4万元 [39] 新会陈皮产业现状 - 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已达261亿元 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位 [31][32] - 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从种植向深加工 电商销售等环节延伸 [29] - 新会陈皮被誉为"和药"之首 作为药食同源的道地药材被广泛认可 [33][34] 星油藤产业特性与发展规划 - 星油藤被誉为"世界植物营养长寿果王"和"植物脑黄金" 果实茎叶富含92%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活性成分 [20][21] - 宁明县创新"林+藤"套种模式 在46万亩八角林 18万亩坚果林下铺展藤蔓 [24][25] - 预计全部项目建成后星油茶饮食品产值可达65亿元 星油藤油产值30亿元 护肤品产值15亿元 总产值超100亿元 [119] 企业合作与产能建设 - 新会陈皮龙头企业丽宫侨宝投资成立宁明丽宫粤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今年5月20日正式投产 [55] - 公司已建设小青柑星油藤茶 陈皮星油藤茶等6条生产线 未来计划开发饮料 化妆品等星油藤产品 [108][109] - 仁和集团建设仁和大健康产业园 重点研发星油藤系列茶饮 护肤品 保健品和健康食品 [112][113] 媒体赋能与市场推广 - 南方农村报等媒体通过产业品牌打造 技术传播 消费引导和资源集聚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85] - 6月举办"宁明星油藤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推介暨新品发布会" 现场开展营销协作合作签约 [84][97] - 南方农村报策划"百名星油藤体验官"征集活动 在社交平台掀起星油藤热潮 [92][93] 研发与技术共享 - 丽宫侨宝将新会陈皮产品研发技术引入星油藤产业 携手华南农业大学杜冰教授开展食药价值研究 [63][94] - 新会柑茶加工生产线和技术进入宁明车间 共享新会陈皮仓储技术和物理空间 [64][66] - 星油藤应用于尿酸调节 抗炎抗氧化 促进胰岛素分泌等相关研究和产品开发 [25]
丹宁万里行:从岭南到喀什,广东牛仔的新征程 | 岭南衣·秀新疆④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14:01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是全球牛仔面料第一大生产国 年产量超25亿米 占全球市场份额40%以上 产值超50亿美元 [12] - 广东占据全国牛仔产业60%以上产量 产值超千亿元 形成领先全球的产业集群 [13][14] 产业集群分布 - 广州增城新塘镇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 业务巅峰时全球约每3条牛仔裤就有1条产自该地 全国60%以上牛仔服装及40%出口产品源自新塘 [16][20][21] - 佛山南海西樵镇为"中国面料名镇" 打造"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产销规模 为阿玛尼、李维斯等国际品牌供应面料 [24][26][27] - 佛山顺德均安镇年产牛仔服装超1亿件 年产值超60亿元 拥有1100多名专业设计师 2024年米兰设计周单季订单突破500万件 [32][33][35] - 中山大涌镇年产牛仔服装超3亿件 洗水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 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41][42][43] 产业链特征 - 新塘镇形成覆盖纺纱、染色、织布、洗水、制衣的完整产业链 除棉花种植外所有环节可在30公里半径内完成 [19] - 中山市实现从面料织造、浆染、裁剪到成衣加工全环节覆盖 [42] 市场活动 -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将于8月15-19日参加喀什"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专场推介暨粤贸全国对口支援经贸交流活动 [3][45]
彭湃纪念医院妇产科:守护红土地上的“她健康”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14:01
医院运营与科室建设 - 彭湃纪念医院妇产科自2022年8月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后实现家门口"医靠"服务[9][10] - 妇科开放床位24张 产科开放床位31张并配备34人专业团队[13][15] - 医院通过人才制度改革引进167名各类人才 包括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彭幼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1][32] 技术发展与手术量增长 - 2025年1-6月妇科手术量达744台次 同比增长30%[29] - 科室成功实施罕见巨型子宫腺肌全宫切除术等复杂手术 并在阴式手术、古典式剖宫产等领域取得突破[21][28] - 产科承担区域危重孕产妇抢救任务 精于产后出血、子痫等救治[15][16] 服务质量与患者体验 - 产科推行规范化产检、分娩培训及导乐分娩服务 顺产率提升至超50%[54][56][57] - 患者满意度稳定维持在90%以上 医生普遍延迟用餐以保障看诊时间[49][57] - 科室侧切率持续下降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已成为常态化项目[57][62] 公共卫生与社会服务 - 2019至2022年年均HPV-DNA检测达16632例 Leep术治疗宫颈病变708例[78] - 通过TCT联合Leep术显著提升汕尾地区宫颈病变诊断率 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和病死率[73][74] - 科室依托医共体平台推行"两癌"筛查 缓解贫困妇女看病难就医贵问题[75][77]
供港蔬菜“飞入”百姓家!中国电信“翼起富起来”计划在东莞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14:01
核心观点 - 中国电信在东莞启动"翼起富起来"计划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销售 实现供港标准蔬菜直达消费者 探索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1][7][8] 政策背景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7月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优化供给 创新流通 激活市场三大方向 [11] - 公司迅速响应政策 依托翼支付及线下营业厅网络打造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新模式 [12] 业务模式创新 - 首创"厅店通"模式 整合线下200余家电信营业厅网络与翼支付线上资源 [13][29] - 形成体验-购买-配送生态闭环 支持线下自提或一件顺丰配送到家服务 [14][15] - 将营业厅升级为农产品展示窗口 融入"15分钟生活圈"建设经验 [15][16] - 通过翼支付"一店十商"生态场景 实现农产品销售与通信服务 生活缴费等高频场景深度融合 [16][17] 平台能力 - 翼支付作为中国电信旗下支付平台 拥有超5000万月活用户 [20] - 通过直播平台"家乡好物"频道以直播带货方式触达消费者 [6] - 提供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农户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实现优品严选和产销双赢 [40] 产品上线 - 首批上线"丰盛年供港可生食蔬菜礼盒" 严格遵循供港标准 [5][24][25] - 东莞南城鸿福电信营业厅作为首批线下试点 已设立农产品体验专区 [27][28] - 未来将拓展更多厅店通体验点 上线更多特色农产品 [41][42] 技术赋能 - 整合5G 云计算 大数据等技术资源 [33] - 通过技术+渠道+生态三维赋能 突破农产品流通瓶颈 [34][35] - 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高效流通和无缝衔接 [36][37] 合作生态 - 与东莞市预制菜行业协会 丰盛年农业 与农同行科技等企业深度合作 [2][3][34] - 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 探索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 [43][44] - 推动农产品消费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45][46]
研究人员首次从毛叶茶中发现新天然抗焦虑氨基酸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14:01
表了题 为"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研究人员首次从 毛叶茶中发现新 天然抗焦虑氨基 酸_南方+_南方 plus 近日,广东省农 业科学院茶叶研 究所茶树资源与 育种团队与中国 科学院华南植物 园联合在国际期 刊Food Chemistry在线发 physiolog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of A new natural non- protein amino acid in Camellia ptilophylla"的学 术论文,该研究 首次从毛叶茶中 发现一种全新的 天然抗焦虑氨基 酸——毛氨酸 (4-氨基-5-羟基 戊酸, camptinine)。 C. ptilophylla和栽培茶树中氨基酸代谢及主要氨基酸生理功能的差异。 毛叶茶是我国特 有的珍稀野生茶 树资源,1988年 首次在广东龙门 被发现,因不含 咖啡因的特性备 受关注。然而, 其制成的茶叶风 味偏苦,缺乏传 统茶叶的鲜爽甜 润,极大限制了 产业开发。 该研究发现,毛 叶茶风味差异的 关键在于氨基酸 组成:毛叶茶嫩 梢中总氨基酸含 量虽与常规茶种 相当,但茶氨酸 (决定茶叶鲜爽 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