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搜索文档
【媒体解读】广州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升级版”
广州日报· 2025-08-30 01:32
政策资金规模 - 未来三年惠企政策资金总额超过10亿元 [1][2][10] 政策框架与目标 - 从七大方向提出25条扶持措施 包括强化梯度培育 激发创新活力 强化金融支持 深化数智化改造 促进融通发展 优化综合服务 强化组织保障 [2] - 推进创新赋能 数字赋能 集群赋能 要素赋能 服务赋能等五个赋能 [10] - 打造10个以上国家级 30个以上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11] 梯度培育体系 - 健全小微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4] - 对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4] - 对新认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最高150万元奖励 [4] 创新支持措施 - 专精特新企业平均专利数8.66件 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40.93件 [5] - 对符合新品先试首用装备产品按不超过单台套销售价格30%给予奖励 [6] - 对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额外奖励 [6] - 对符合条件增资扩产小巨人企业额外给予100万元奖补 [6] - 对数字化转型项目按核定投入50%给予最高150万元补助 [6] 金融支持措施 - 启动益企共赢计划 提供更高授信额度和更优惠贷款利率 [7] - 三家试点银行累计签约企业超590户 签约金额超250亿元 [7] -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融资服务 供需对接等活动 [7] - 对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7] - 对专精特新园区运营主体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7] 土地与人才保障 - 向专精特新企业出让土地时考核标准可调低不超过30% [8] - 提供长期租赁 弹性年期出让 先租后让等多种土地供应方式 [9]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级管理及核心技术人员优先纳入人才计划 [8] - 推动具备条件企业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8] 数字化转型目标 - 两年内推动1000家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以上 [11] - 将人工智能应用赋能纳入奖补范畴 [11] 企业服务举措 - 定期举办中小企业圆桌会构建政企沟通机制 [12] - 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扬帆行动 成立出海联盟和服务中心 [12] - 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走进证券交易所活动 [12]
市政协召开机关干部大会
广州日报· 2025-08-30 01:32
会议核心内容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2] - 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开展深入协商议政 [2] - 为高水平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凝心聚力 [2] 战略部署重点 -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3] - 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 以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3] -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抢占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制高点 [3] 履职方向 - 充分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 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与民生关切紧密结合 [3] - 为广州"十五五"规划广泛凝聚人心 共识 智慧和力量 [3]
2025年广州市党外人士暑期座谈会召开
广州日报· 2025-08-30 01:3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总结: 经济形势与政策 - 广州经济总体稳健且稳中向好 积极因素加速累积 [2][4] - 下一步工作安排将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4] - 推动中央及省市惠企政策落地落实 配合做好政策宣传和解疑释惑工作 [4] 产业发展与规划 - 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重点任务推进 [4]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4] -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发挥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优势作用 [3][4] 城市发展与投资机会 - 以全运会举办为契机促进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3] - 探索推进老旧小区自主更新和城中村改造 [3][4] - 实施"百千万工程" 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4]
市台资企业协会举行成立35周年庆典
广州日报· 2025-08-29 02:22
活动概况 - 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成立35周年庆典于8月28日在东方宾馆举行 近1000人参加活动包括国务院台办 广东省台办 广州市委及市政府领导 多地台协会长和岛内参访团组 [2] 政府支持与战略定位 - 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副局长涂雄肯定广州市对台工作高度重视 希望协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引台商台胞到大陆发展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巩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2] - 广州市委常委王焕清指出广州正围绕"拼经济 保安全 办全运 提品质"工作主线 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 为台胞在穗发展提供更广阔舞台 [2] 协会功能与贡献 - 广州台协成立35年来持续发挥两岸桥梁作用 推动台商扎根广州深耕发展 促进两岸融合 [2]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在广州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8-29 02:09
论坛概况 -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于8月28日在广州天河举办 主题为"改革·法治·湾区:制度型开放新探索" [1] - 论坛发布成果文件《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天河共识》 [1] -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景汉朝出席致辞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作主旨演讲 [1] 法治合作成效 - 粤港澳三地法治领域深度合作成效显著 为高水平开放奠定法治根基 [1] - 三地法学法律工作者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加强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研究 [1] 法律挑战与需求 - 市场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的法律问题 [1] - 需调整部分法律法规实施以推动三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1] - 需法律专家针对大湾区建设法律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1]
郭永航开展对口联系服务工作并督导市政协重点提案
广州日报· 2025-08-29 01:56
政府与企业合作深化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走访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广州分公司 双方表示将继续巩固合作基础 面向"十五五"加强战略规划对接 持续深化数字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百千万工程"等领域合作[2][3] - 中国移动及其省、市公司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双方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携手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3] - 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提升服务企业质效[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 - 高标准建设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 完善研发、中试、孵化、投融资等配套服务 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拓展新空间[3]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强算力、数据、人才等关键要素供给 引育更多头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3] - 推动人工智能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打造产业发展新支柱 不断丰富拓展应用场景[3] 低空经济与创新技术应用 - 亿航智能持续强化理念创新、技术创新 加强无人机、无人船等产品开发应用 拓展消费新场景[3] - 详细了解eVTOL商业化运营情况 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优势[3] - 加力提速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产业成群成势发展 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4]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紧扣"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广州数智创新计划"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4] - 建强产业园区 强化高水平产业空间供给 提升要素配置和供需对接效率[4] - 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4]
广东佛山出台“机器人新政”
广州日报· 2025-08-28 23:36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佛山市发布《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和《行动方案》 从关键技术攻关 智能机器人开发应用 培育优质企业等八大方面提供支持 [1][3] - 关键技术攻关总投入不少于5亿元资金 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0万元 聚焦控制器及控制系统 减速器及传动系统 传感器及视觉系统等核心部件 [3] - 设立不少于35亿元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方向子基金 纳入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 [3] - 提供不少于100万平方米产业孵化空间 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实行阶梯式租金扶持 [3] 产业生态建设 - 成立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 汇聚80多家成员单位 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1][4] - 联盟重点聚焦产业链协同 资源对接与政策落地 建立上下游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 [4] - 对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进行授牌 [1] 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 - 企业展示前沿创新产品包括直径13厘米的力觉传感器 310g智能关节模组 激光焊接轨迹规划等技术 [2] - 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集中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产品与服务 [1][2]
广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广州日报· 2025-08-28 07:56
行动方案概述 - 广州市自8月24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1] - 每周五设为全市统一行动日 [1] 行动核心内容 - 通过环境卫生深度清理和精准病媒生物防制降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传播风险 [1] - 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以普及传染病防控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 [1] - 全面清理城乡环境卫生死角和蚊虫孳生地 [1] 行动目标 - 着力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宜居的城乡环境 [1] - 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1]
黄沙水产中心9月8日开业
广州日报· 2025-08-28 07:36
项目概况 - 黄沙水产中心位于广州市荔湾区 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 将打造为智能型水产产业超级综合体 融合交易、物流、展贸、电商和文旅功能 [2] - 项目预计2025年9月8日正式开业 水产批发功能将整体迁移至新市场 运营后预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超千亿产值 创造约10万个就业岗位 [4] - 批发业态招商入驻率超过97% 涵盖水产全品类经营品种 外围交通主干道已具备通车条件 [9] 设施与技术创新 - 配备全国首创集中供冷、供氧、供海水系统 通过1500吨海水趸船和专用管道实现24小时天然海水供应 [5] - 搭建"数字黄沙"智能管理平台 实现交易、物流和数据分析全流程数字化 运转效率较传统市场大幅提升 [5][9] - 设有批发-零售-文商旅三大功能岛 通过空中连廊和垂直运输专用走廊串联 实现人车分流、干湿分离的室内外联动经营模式 [2] 运营模式升级 - 创新布局生鲜城配、低空物流、特色餐饮等业态 依托滨江码头资源拓展海洋文化和文商旅功能 [8] - 通过"线上黄沙"电商平台与线下品牌形象店双轮驱动 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 提升"黄沙优选"品牌影响力 [8] - 配备6.5万平方米室外交易停车场及1000余个停车位 城际及同城物流、场内短驳运输区已完成布点 [9] 产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原黄沙水产市场作为国家级水产品批发市场 年交易量超32万吨 年交易额突破127亿元 享有全国水产品价格风向标美誉 [4] - 现址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与铁路博物馆、临江休闲区域、如意坊码头贯通 联动永庆坊、沙面岛等文旅项目打造滨水文旅商业新名片 [9] - 海鲜池全真模拟海洋生态 首批全球优质海鲜已入驻 食品检测、诚信计量、商务客服等配套服务准备就绪 [1][9]
13家企业和机构获颁“广州会展合伙人”证书
广州日报· 2025-08-28 02:08
广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 广州会展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二 会展业竞争力连续多年居省会城市第一 [5] - 2024年展览面积和参展参观人次分别增长8.8%和14.7% 均创历史新高 [5] - 2024年1-8月重点场馆举办展览195场 展览面积超720万平方米 累计参展参观超836万人次 [4][5] 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 - 广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 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万亿级消费市场 [2] - 提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成立会展产业工作专班 构建"一产业一展会"品牌体系 [6] - 计划推动会展立法 提升通关物流等配套服务 出台支持政策发展智慧会展 [6][8] 企业参与与合作模式 - 英富曼会展在中国举办展会涵盖生活方式/建筑/医疗/科技/工业领域 每年吸引3.8万家参展商和超210万观众 [7] - 上海博华每年组织超70场展会 拥有"数链百业·云展万家"线上平台 [8] - 13家企业和机构获颁"广州会展合伙人"证书 形成政府+合伙人+产业主体+服务机构协同生态 [4] 细分领域发展机遇 -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2023年营收1265亿元 增加值588.2亿元 2024年上半年增加值313.6亿元 [8] - 重点引进培育AI+垂直领域应用和智能终端产业链两类展会 [8] - 会展业与制造业双向奔赴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