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基本形成
人民日报· 2025-09-29 19:57
当浙江兰溪的杨梅才下枝头就上"舌尖",当广东的荔枝以最快的速度赢得"鲜"机,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与 生鲜食品正通过冷链物流实现物畅其流,完成"出山""入仓""上桌"的极速旅程,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消费 选择。 "我每次要从山东潍坊进500箱调理类产品,单独发货运费太贵,基地通过信息化统筹,让我们跟其他商 户一起'拼车',运费立省50%以上!"在物流中心经营多年的商户常明灵说,自己的冷冻食品不仅跑出 了"鲜"速度,还通过基地搭建的智慧市场管理平台,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据了解,杭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余杭+钱塘"双片区模式构建,两片区总占地面积1799亩,总投 资73.5亿元,建成后冷库库容86万立方米,冷链相关设施占比约69%。"基地通过两片区联动,全新定 义消费冷链物流骨干基地的建设范式。"余杭片区相关负责人金建平说,基地通过发挥"商流+物流+信 息流"三流合一、一体融合优势,全方面提升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群消费冷链物流保障能力,助推长三角 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这两个片区各有特色。 余杭片区依托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冷冻品、粮油、蔬菜、肉类等专业市场优势,主要 提供批发交易、冷冻冷藏、冷链区域分拨 ...
科技与人文协同之道对话会在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9-29 19:48
本报电(郭钰恒、田雨轩)近日,首场"科学、哲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协同之道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 举办。本次对话会以"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为主题,特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著名作家莫言,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科学史家、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展开一场 跨学科的思维碰撞。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三位专家认为人类所独有的情感、创造力与价值判断,是应对风险、善用技 术的根本,应当"让人类驾驭AI,让AI驱动发展"。 莫言分享了用AI写作的经历。他指出,原创始终是AI发展进步的"元动力",人类的原创性是人工智能无 法替代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越是身处技术革命突进的时代,越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初心,真 正突出人的地位、体现人的价值、符合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 吴国盛表示,新技术的出现总伴随着担忧与期待,而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需接受人类社会的检验。他强 调,无论技术如何演进,爱、秩序、正义等构成人类基本价值是永恒的。 袁亚湘谈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呈指数增长,人类无法预知自己的边界",成为新技术的适应者和善用 者,是把握机遇、塑造未来的关键。 ...
全国首次滚装船绿色甲醇加注完成
人民日报· 2025-09-29 19:48
据介绍,"港荣"轮由招商局集团所属招商轮船(601872)订造、招商工业建造、招商滚装管理运营,总 长219.9米、型宽37.7米、设计装载容量9300个标准车位,跻身全球最大载量汽车滚装船行列。"港荣"轮 动力系统可实现传统燃油与甲醇两种燃料模式灵活切换,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高排放标准,使用绿色甲 醇时可减少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配备中压岸电系统,可实现靠泊期间"零排放"。此次首航共装载 国产汽车、客车、大型设备等近7000台。 本报天津电(记者靳博)近日,全球首艘9300车位甲醇双燃料汽车滚装船"港荣"轮首航靠泊天津港 (600717)环球滚装码头,300吨国产绿色甲醇顺利完成岸基加注,这也是全国首次滚装船绿色甲醇加 注,标志着天津港具备规模化供应绿色甲醇能力,向国际航运低碳燃料枢纽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全球航运业减碳进程全面提速,2024年全球双燃料船占新造船订单总吨位比例突破50%,绿色 甲醇成为主流替代燃料趋势明显。天津港紧邻"三北"绿色甲醇主产区,运输成本优势明显;专业液体化 工码头、千吨级到10万吨级泊位齐备;甲醇罐区及铁路专用线等储运设施完善,公铁水联运便捷,是大 规模绿色甲醇集散的理想门 ...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9-29 19:48
本报电(记者刘发为)日前,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 (2025)》(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总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最新 建设进展,全方位展示市场建设运行成效,展望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方向。这是继《全国碳市场发展报 告(2024)》之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最新进展情况报告。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建设。2024年以来,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公开发布,是中国碳市场领域的首份中央 文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稳步发展,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的中国碳定价机制不断健全。 碳市场是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碳定 价机制的主体形式。报告指出,下一步,中国政府将坚持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 定位,持续完善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配套制度,分阶段、有步骤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 ...
“碳捕集”又迎新技术
人民日报· 2025-09-29 19:48
项目概况与意义 - 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于9月25日在华能甘肃正宁电厂完成试运行并正式投运,年捕集二氧化碳达150万吨,相当于处理60万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1] - 项目技术和装备实现100%国产化,标志着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百万吨级工业化示范应用迈上新台阶[1] - 项目作为华能陇东能源基地的核心配套项目,对1号机组脱硫后烟气开展碳捕集,捕集率超90%,捕集的二氧化碳纯度超99%[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项目创新采用复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设计,将烟气预洗涤与碳捕集环节深度集成,解决传统工艺输送路线长、阻力大的能耗问题[2]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吸收溶剂,可高效捕获低浓度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碳捕集能耗,并配备溶剂净化装置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2] - 项目研制出中国首台可满足超临界管输需求的八级整体齿轮式二氧化碳压缩机,可将气态二氧化碳压缩至超临界态,总重量比传统单轴压缩机减少20%,效率提升10%,每压缩1吨二氧化碳可节约10度电[3] 封存与运营能力 - 项目建设了国内封存层位最深、单井规模最大的咸水层封存工程,采用多层注入技术,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2000至3500米深的3至4个地层,单井年封存能力达20万吨[3] - 封存点配套“空—天—地—井”一体化监测系统,通过卫星遥感、地面监测、地下井网等方式对封存效果进行全方位监测[3] - 该碳捕集示范工程具备辅助调峰能力的运行模式,可动态调整碳捕集系统负荷,使煤电机组在实现大规模碳捕集的同时具备灵活调节能力[3]
沈白高铁开通运营
人民日报· 2025-09-29 19:48
本报电(记者严冰)9月28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沈白高铁长白山(603099)西站投入使用。作为吉林省 白山市域内唯一普高速结合的车站,沈白高铁长白山西站距离长白山西景区6.5公里,通车后将为本地 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同日,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项目全长430公里,其中吉 林省境内25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
超110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人民日报· 2025-09-29 19:48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邱海峰)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到2024年底,全国有111.1万个经营性主 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提单产成效。 活动现场,随县2个服务主体代表分享率先提单产、服务带农户的农服故事,河北、山西、江苏等8个省 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代表交流经验做法。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会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近日在湖北省随县举办丰收季.农业社会化 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活动,期间发布了上述信息。据介绍,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强政策引 导和工作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各类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带动小农户能力持续提升。到2024 年底,服务小农户近9300万户,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其中服务粮油作物面积17.8亿亩次。 ...
今天,我们这样做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9-29 09:4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 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科普正以更加生动多元的形式融入公众生活。广大科普工作者 或深入一线,或在网络上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科普活动。通过多形态、接地气的讲 解展示,让专业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正逢首个全国科普月,我们邀请了五位 科普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科普故事。 "恐龙"院士 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从上世纪90年代写科普文章算起,我做科普工作已经几十年了。我的感受是,做科普重要的是传递科学 家精神,让科学家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物种最多的国家,是个"恐龙大国"。我是研究恐龙的,讲恐龙故事时,会介绍现 在的鸟类是怎样从恐龙演化来的,怎么寻找化石,从化石中能发现什么。也会讲到有哪些有意思的科学 争论,不同科学家怎样对同一个发现做出不同解读。 我讲过这样一个事情。著名的三叠中国龙,是我们学科创始人杨钟健院士命名的,但这种恐龙后来被发 现其实生活在侏罗纪早期,"三叠中国龙"这一名称并不准确。这说明,再伟大的科学家也有可能犯错, 但这并不影响杨先生的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 ...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人民日报· 2025-09-29 09:30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经 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其纳 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鲜明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一系列划时 代的思想变革和实践创造,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前不久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深 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中,贯穿全卷、分量最重的就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 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指导新实 践、引领新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理论上不断深化,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提供根本遵循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共收入习近平总书记165篇重要文稿,其中涉及经济体制改革 的近100篇。在这些重要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实 践,不断总结和深化对新时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 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改革思想的经济篇,也是经济思想的 ...
公交企业如何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 2025-09-29 09:06
公交乘客去哪了?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教授陈艳艳说,地铁形成网络,分流了中长距离的稳定客 流;电单车、私家车因灵活、私密、门到门等优势,侵占了公交车的短途与通勤市场。 制图:李金莎 近年来,伴随"都是免票老人在坐公交""车速慢、等车时间长"等议论声,全国有些地方的公交企业陷入 经营困境。有的公交企业虽缩减班次、线路,减缓车辆更新,努力降低成本,仍出现亏损甚至欠薪等问 题。公交企业如何走出当下困境?记者就此采访了乘客、公交公司负责人、专家学者,探讨背后原因, 寻求解决之道。 市民出行方式越发多元化,公交车客流量大幅下滑 7月11日,一名甘肃白银市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白银公交公司驾驶员的工资连续3个月 未正常发放,员工住房公积金和社保也未能按时缴纳。" 白银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回复说,受政策性亏损补贴不到位、群众出行方式转变等影响,公司 经营陷入严重困境,不得不采取延缓发放工资的措施。"目前,我公司积极保障全体职工工资正常发 放……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问题,公司待政府各项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后统一予以解决。" 白银市公交集团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整个公交行业都比较困难。"张刚(化名)是云南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