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体检
icon
搜索文档
29岁,得癌之后
虎嗅· 2025-09-04 05:30
拿到"甲状腺肿瘤,恶性,4A级"报告的前一天,29岁的魏梁还在跟母亲抱怨收入低,想托关系换份工作。31岁的科级领导刘娴,则在乳腺癌手术前还盼 望自己提拔为副处级。那时的他们都没意识到,像自己这样"30岁左右得癌"的年轻人,每年有近20万——这是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15~39岁以下癌症患 者"数量。而"还年轻,能扛住",是他们听得最多,却最无力的安慰。 魏梁患的甲状腺癌,是年轻人群里"涨得最快"的癌种之一。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了"癌症年轻化加速"的趋势:消化道癌症中,结直肠癌年轻患者占比 从2010年的3.8%激增至2023年的12.7%,增速全癌种第一;19~35岁人群胃癌发病率30年涨89%,70%确诊时为中晚期。内分泌及女性相关癌症中,20~29 岁人群甲状腺癌发病率十年涨187%;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占比从1999年11.4%升至2017年16.4%"。 现在回头看,魏梁说自己能从体检中发现早期指标,算"不幸中的万幸"。年轻人癌症高发的冲击下,"如何早发现"的体检环节隐患,更让人心慌。女律师 张晓玲的遭遇,就戳中了这一痛点:她连续十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无癌症提示,可2024年11月确诊肾癌早期,202 ...
体检江湖恩怨录
36氪· 2025-08-07 06:3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体检行业面临公众误解,公众对体检与看病的边界不明确,导致对体检效果期望过高 [1] - 行业从三足鼎立(美年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演变为双雄争霸(美年健康、爱康国宾) [3][18] - 行业规模扩张遇瓶颈,美年健康体检中心数量从2019年703家下滑至2023年576家,爱康国宾从2019年120家增至2023年170家但增速放缓 [20][23] - 头部企业业绩下滑,美年健康2024年营收107.02亿元同比降1.76%,净利润2.82亿元同比降44.18%,瑞慈医疗2024年营收29.72亿元同比降1.56% [23][26] 行业发展历史 - 中国民营体检行业始于2004年,爱康网、慈铭体检、美年健康相继成立 [4][6] - 行业早期通过并购快速扩张,爱康国宾合并国宾医疗并收购新华卓越等,美年大健康合并沈阳大健康并收购深圳瑞格尔等 [7][9] - 2014年行业格局初定,美年健康以94家体检中心领先,爱康国宾50家,慈铭体检42家 [9] - 爱康国宾2014财年营收2.9亿美元超美年健康14.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630万美元超美年健康1.5亿元 [9] 资本市场竞争 - 爱康国宾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体检第一股",美年健康2015年借壳江苏三友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体检第一股" [12][13] - 美年健康2015年试图收购爱康国宾,报价从每股ADS 22美元抬至25美元,爱康国宾启动"毒丸计划"抵御 [18] - 慈铭体检2014年寻求出售,最终被美年健康收购,行业从三足鼎立进入双雄时代 [17][18] 技术与竞争困境 - 行业技术门槛低且升级空间有限,依赖设备而非医疗人才,公立医院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26] - 2023年全国健康检查5.25亿人次,三大头部企业合计接待量不足市场总量10% [26] - 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存在"护士冒充医生"、"伪造检测结果"等乱象 [27] - AI体检技术被引入但普及需时间,且公立医院同样可能采用,技术突破需求迫切 [27] 市场反应与未来 - 资本市场对行业预期降低,美年健康股价从近70元跌至5元区间,瑞慈医疗股价腰斩 [27] - 行业需通过技术革新或新模式打破同质化竞争,重塑消费者和资本市场信心 [28]
几百元体检查什么?能查出哪些病?
36氪· 2025-07-31 12:31
体检套餐内容与定价 - 电商平台主流体检机构提供价位在188元至5264元不等的套餐 其中几百元价位套餐年销量可观 如爱康国宾825元中老年套餐年售超7000份[1][4][6] - 基础几百元套餐涵盖20项核心检查项目 包括影像检查(胸部CT)、超声检查(腹部/前列腺/乳腺彩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脂五项等)、常规检查(心电图/内科/外科)及肿瘤筛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2] - 套餐设计具有人群针对性 中老年套餐侧重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筛查 上班族套餐侧重甲状腺与胃部检查 性别专项检查包含男性前列腺彩超与女性妇科彩超[2][4][7] 疾病筛查能力与医学价值 - 胸部CT可筛查肺部结节 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提示恶性肿瘤风险 彩超可观察器官结构与组织病变 但需注意数值高不一定代表确诊[9][11] - 血脂五项检测可早期发现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评估冠心病和脑梗死风险 体检机构对结果准确性负责[11] - 癌症筛查采用TM12肿瘤标志物检测 覆盖肺/肝/胃肠/乳腺等12种癌种辅助诊断 但需结合影像学与专项检查确诊[4][5][11] 行业标准与质量控制 - 中华医学会2022年共识采用"1+X"项目设计体系 基础项目包含体格/实验室/辅助检查 几百元套餐可实现基础项目全覆盖[12] - 专项筛查中 共识按疾病领域细分癌种并推荐多手段结合 如肝癌筛查需结合B超与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 相较体检机构单一标志物检测更全面[13] - 京津冀三地于7月1日发布《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 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三维度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14]
爱康召开媒体说明会公开回应体检争议:无责 以医学事实厘清责任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0:32
事件回应与澄清 - 公司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没有漏诊和误诊,不存在所谓的"假体检",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受理[2] - 公司创始人表示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主要功能是帮助发现疾病迹象,需后续专科医生诊断,每年通过公司体检发现的癌症患者超过1.5万人[4] - 公司华北区医疗管理负责人回顾事件进程,指出2023年10月张女士体检报告已清楚提示左肾错构瘤可能和右肾钙化灶,并给出进一步诊断建议[5] 医疗专业解释 - 超声专业组组长指出张女士对外声称的超声检查描述"右肾钙化灶、有低回声"属于编造,与实际报告不符[9] - 公司副总裁表示癌胚抗原(CEA)与肾细胞癌筛查无医学关联性,肾癌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而非血液检测[11] - 医学专家指出目前肾癌没有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无法通过抽血反映患癌风险[13] 公司运营与质量控制 - 公司表示所有医护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及试剂符合国家规定,检测环节严格按质控标准执行[9] - 公司展示北京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和质控流程,检测数据报告、设备信息等已全部提供给主管机构[9] - 公司副总裁展示张女士所有体检的癌胚抗原检测质量控制图,表示数据可完全追溯[8] 行业影响与法律行动 - 公司表示张女士行为严重损害声誉,影响每年约800万体检客户,对整个体检行业和医疗行业造成不信任[14] - 公司已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已立案受理[2][15] - 公司强调私营体检中心与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共同承担民众多元化体检服务职责[14]
新版北京健康报告发布,男性“超重”率明显高于女性
贝壳财经· 2025-06-27 02:32
爱康集团《2025版北京市体检人群抽样健康报告》核心发现 - 报告由爱康集团联合新京报发布,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基于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北京体检中心148 3万人次数据,覆盖22项体检异常结果统计 [1] - 主要统计维度包括心血管类、代谢和内分泌类、消化系统类及性别相关异常指标,旨在提升公众对年度体检的重视程度 [1] 主要健康异常指标检出率 - 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连续两年成为北京体检人群首要健康问题,检出率达53 64% [2] - 体重指数(BMI)增高和甲状腺结节(超声)检出率均超50%,脂肪肝、颈动脉异常及总胆固醇增高检出率超30% [2] - 男性BMI增高检出率近70%,40-49岁男性脂肪肝检出率超63% [5] - 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超57%,20-29岁女性中每2人有1人检出乳腺结节检出率5年增长15个百分点至40 53%,预计2028年将达50% [5] 癌症检出情况 - 随访发现1535例确诊癌症,相当于每1000名体检者中约1人患癌甲状腺癌占比最高(48%),其次为肺癌和乳腺癌 [8] - 癌症检出率从2024年的1 04‰升至2025年的2 30‰,40岁以下患者占比近1/3,最年轻病例为22岁甲状腺癌患者 [8] - 甲状腺癌检出率高与超声普及相关(参检率78 85%),肺癌检出率低因胸部CT参检率仅27 7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