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日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阿尔巴尼亚特色烈酒邂逅中国白酒“国标十二香”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8:37
汾酒国际化战略 - 汾酒举办"2025国际酒文化沙龙暨汾酒领航 十二香韵使馆行"活动 通过美酒美食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 首站走进泰王国驻华大使馆获得广泛好评 第二站来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1][3] - 汾酒已远销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中国白酒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5] - 活动未来还将走进更多国家驻华大使馆 推动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 [7] 汾酒品牌与文化 - 汾酒是中国传统名酒 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大奖章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5] - 公司通过品鉴会向国际嘉宾展示中国白酒12种香气 包括特香型 浓香型 酱香型等 促进中外酒文化交流 [7] 中外酒文化交流 - 活动促进中阿两国在消费品领域的交流与商贸合作 阿尔巴尼亚大使介绍该国传统烈酒拉基亚(Rakija) 希望深化两国传统友谊 [3] - 汾酒期待与阿尔巴尼亚特色烈酒碰撞出交流火花 为中外酒文化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5] - 活动采用沉浸式品鉴方式 让嘉宾体验中国白酒"国标十二香"与阿尔巴尼亚烈酒的激情碰撞 [7]
淮安:舌尖上的南北交响,运河畔的千年风华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8:30
地理与历史背景 - 淮安位于秦岭—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线上,兼具南北特色,是运河文明的重要枢纽[2] - 春秋时期邗沟的开凿和隋唐漕运发展使淮安成为"南船北马"的交通要道,促进南北食材与烹饪技艺融合[12] - 明清时期淮安作为漕运枢纽达到鼎盛,形成"七省咽喉"的繁华,推动淮扬菜系成熟[12] 淮扬菜特色与地位 - 淮扬菜以"清鲜平和、咸甜适中"为风格,拥有1300多道名菜,传统烹饪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数量全国设区市最多[5] - 刀工技艺极致,如2厘米厚方干需切至透光薄片,三套鸭需整禽脱骨;火候控制精准,如狮子头慢炖1.5-2小时,软兜长鱼需猛火快炒[21][22] - 1949年新中国开国第一宴以淮扬菜为基准,奠定国宴"质朴、清鲜、醇和"基调[21] 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2021年淮安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认证,实施"一县一特"策略:盱眙龙虾门店1.7万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品牌价值达353亿元;洪泽湖大闸蟹节全球知名[23] - 通过国际美食周(美日法等国)、《味道淮扬》百集央视纪录片、连续25届盱眙龙虾节等立体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23] - 打造御码头美食街、里运河文化长廊等载体,融合美食体验与运河文化[25] 代表性美食与食材 - 特色菜品包括软兜长鱼、开洋蒲菜、白袍虾仁(洪泽湖白条虾)、平桥豆腐、钦工肉圆等[15] - 本地食材优势显著:456万亩水域与700万亩耕地支撑小龙虾(盱眙)、大闸蟹(洪泽湖)等地理标志产品[18] - 小吃文化丰富,如河下古镇岳家茶馓、老淮城长鱼面、文楼汤包等[15]
扬州工美7件作品喜获“百鹤杯”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50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举办 主题为"工美中华 向品而兴" [1] - 扬州工美展团携漆器、玉器、紫砂雕塑等品类参展 展示"扬州工"艺术魅力 [1] - 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选送20件作品参加"百鹤杯"大赛 7件获奖 [1] 获奖作品详情 百鹤金鼎奖 - 《"观山色"漆盒》由扬州漆器厂选送 设计师岳辰、吴夏颖以山川为灵感 采用半球形盒体组合模拟山脉形态 [3] - 运用传统漆器工艺 经反复髹涂打磨 融合多元材料 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3] 百鹤奖 - 《千禧富贵连理对瓶》由王金高设计 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 海棠瓣造型 瓶身雕蟋蟀牵牛花和蝴蝶牡丹花 [3][4] - 瓶盖可互换且严丝合缝 玉链连接瓶身与瓶盖 小玉坠雕刻福寿如意图案 [3] 百鹤新锐奖 - 《翡翠福寿瓶》由扬州玉器厂选送 高毅进领衔设计 采用紫绿相间缅甸翡翠 瓶身双蝠抱钱图案 瓶颈阳刻福字 [5] - 《溪山雅集》台屏由张来喜领衔制作 运用600层生漆 综合披麻皴、荷叶皴等技法 刻画山水文人场景 [8] - 《观器论道 山水文房》由顾铭领衔 采用俄罗斯碧玉七号矿 镇纸为竹简造型 砚台为古琴设计 [9][10] - 《金玉满堂瓶》由杨光设计 采用和田白玉籽料 瓶身雕刻莲花金鱼 象首活环装饰 [11] - 《全家福》由张锦飞设计 采用和田黄玉 雕刻螭龙家庭场景 展现天伦之乐 [14] 行业影响 - 博览会推动扬州工艺美术形象展示 促进非遗技艺创新发展 [14] - 获奖作品体现扬州工艺美术产业成果 彰显匠人守正创新精神 [14]
别拿古法技艺当流量幌子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50
短视频营销乱象 - 短视频平台涌现大量展示古法技艺的内容,通过唯美画面和精湛工艺吸引流量,最终引导用户购买商品 [1] - 商家利用短视频将批量生产的现代工艺品包装成古法艺术品销售,实际商品与宣传严重不符 [1] - 部分工艺如花丝镶嵌难以通过肉眼辨别真伪,需专业手段(如火烧)区分古法与现代工艺 [1] 行业影响 - 商家以古法技艺为营销噱头的行为削弱传统技艺的珍贵属性,引发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危机 [2] - 现代工艺与古法技艺本身无优劣之分,但虚假宣传行为涉嫌消费欺诈,损害行业健康发展 [2] - 此类乱象可能阻碍古法技艺的传承,因消费者误解而减少市场需求 [2] 平台监管与政策动向 - 短视频平台需加强商家资质审核、内容真实性审查,并建立第三方鉴定等售后服务体系 [3] - 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3个月的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虚假摆拍、违规引流等恶意营销行为 [3] - 政策整治将遏制假冒伪劣产品通过短视频渠道销售,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3]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墨专业委员会举办线上国标宣贯会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50
行业标准化发展 -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墨专业委员会召开线上会议宣贯GB/T34853-2017《文房四宝 墨锭》和GB/T34851-2017《文房四宝 墨汁》两项国家标准近60位业内代表参与讨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发展路径 [1] - 标准制定需开展市场调研涵盖生产端与消费端起草阶段需收集技术资料征求主产区意见明确产品规格及质量要求并委托专业检测中心分析样品确保标准必要、可行、先进、协调、规范 [2] - 标准实施后每五年开展一次复审工作内容变动较大需重新立项修订变化较小可采用修改单形式调整通过动态管理保障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权威性与先进性 [2] 标准内容与价值 - 墨锭墨汁两项国标包含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等要素规范原料筛选流程明确性能指标参数统一检测方法体系系统性保障产品质量稳定 [3] - 墨汁标准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与可靠性规范企业生产运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增强消费者信心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代表质量和安全 [3] - 执行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升级守护文化根脉的关键举措规范原料、工艺及安全指标从源头杜绝劣质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 [4]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以分级标准引导企业差异化竞争激发技术创新活力设立专项指标护航非遗技艺传承赋能墨文化传播对接国际环保与品质要求助力中国墨汁抢占全球市场 [4] - 专委会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举办行业论坛深化标准宣贯实施常态化产品抽检支持书画文化活动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墨锭墨汁产品开展质量检查监督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全流程质量监测 [5] - 通过抽检——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方式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质量动态追踪筑牢行业质量防线推动企业以标准为基准自查自纠精准解决质量问题 [5] 行业共识与愿景 - 两项国家标准构建覆盖原料——工艺——检测——应用的全链条规范体系以明确的质量技术红线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标准化建设需平衡生产端工艺特性与消费端品质需求推动行业告别粗放式发展迈向以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 [6] - 通过常态化抽检实时追踪产品质量依据市场反馈和技术革新及时校准标准指标守护传统制墨工艺文化精髓适配现代产业创新需求确保标准贴合行业发展节奏 [7] - 以安全墨、文化墨、世界墨为发展愿景的分级标准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通过接轨环保指标推动行业从传统手工作坊向科技智造发展 [7]
河南展团满载收获 信心倍增“下届还来”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50
河南工美展团参展成果 - 河南工美展团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展示了涵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各大品类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充分展现河南工美技艺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文化底蕴 [1] - 展团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优秀组织金奖",并在"百鹤杯"大赛中获得5个"百鹤金鼎奖"、4个"百鹤奖"和11个"百鹤新锐奖" [1] - 参展规模显著扩大,展团面积比上一届增加40%,汇集近70家企业、超千件展品,打造行业发展的工艺美术盛宴 [2][5] 参展作品与技艺亮点 - 平顶山市作为"中国汝瓷之都"组团参展,汇集24家陶瓷企业和2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展出2000余件(套)展品,茶器类产品和文创饰品深受客商青睐 [5] - 密玉俏色雕刻作品《一篮富贵》重48公斤,采用上等俏色密玉,融合镂雕、俏雕等技法,荣获"百鹤金鼎奖" [8][9][10] - 河南华夏铜艺成型技术研究院策划"阳燧取火"文化宣讲活动,设置印章免费体验区,展示古代青铜科技魅力 [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博览会已成为展示河南工艺美术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省内大师与作品"走出去"和传统工艺创新传承带来新理念 [5] - 参展活动有力推动平顶山市汝窑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并为行业带来新思路 [6]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打通南北艺术界地域壁垒,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对话与互鉴 [6]
网红漆扇非遗体验应遵循传统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50
非遗漆扇市场现状 - 非遗漆扇成为景区打卡、亲子互动和非遗推广的热门项目,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1] - 制作非遗漆扇的体验项目从非遗工坊文化推广逐渐发展为旅游景区的特色经营项目 [1] - 网红漆扇由非遗漆艺结合现代审美和工艺演变而来,是对传统技艺的创新传承 [1] 传统工艺与化学漆对比 - 传统漆扇使用天然大漆,需调合松节油或橘子油,工艺复杂,成品具有自然变幻的肌理和艺术感 [2] - 天然大漆从漆树汁液中提取,无毒无害,可用于高端漆器、古琴和文物修复 [2] - 化学漆以腰果壳液、苯酚、甲醛为原料,含有机溶剂,适合工业防腐和家具涂装,不适合贴身使用 [2] 成本与工艺差异 - 天然大漆原料稀缺,一棵漆树年产仅500克,调色需加入青金石、孔雀石等矿物,成本较高 [4] - 天然大漆漆扇市场价格为三四十元,化学漆大幅降低制作成本 [4] - 天然大漆需调节稀释比例,工艺难度高,化学漆开盖即用,操作简便 [4] 消费者辨别方法 - 嗅觉:天然大漆有独特漆香味,化学漆有刺鼻溶剂味 [4] - 干燥时间:天然大漆依赖自然氧化,干燥较慢,化学漆可快速干燥 [4] - 颜色变化:天然大漆色彩深沉,氧化后变暗淡再恢复鲜艳,化学漆色彩艳丽无变化 [4] 行业规范与建议 - 部分商家使用化学漆冒充天然大漆,违背非遗定义,存在健康安全隐患 [3] - 建议经营者诚信经营,明确告知消费者所用漆料类型 [3] - 网红漆扇形式有助于推广漆艺文化,但应使用天然大漆确保非遗体验的真实性 [5]
玻璃艺术闪华彩 展促业兴启新篇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46
玻璃艺术行业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已成为全国知名、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性行业展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攀升,见证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在新时代的成长与蜕变 [5] - 博览会上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争奇斗艳,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碰撞,新材质、新技法与新场景的应用得到大力推广,形成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繁荣景象 [5] - 博览会同期举办的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深度探讨玻璃艺术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空间及与其他艺术形式跨界融合,为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6] - 博览会促进玻璃艺术的交流合作,帮助艺术家与收藏家、艺术机构、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室内装饰、建筑空间设计等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6] 大连玻璃艺术 - 大连玻璃艺术的制造历史可追溯到1917年,已形成以彩色艺术玻璃为载体,以艺术家情感、理想、意念为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 [7] - 大连水晶艺术玻璃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锐意创新,优化改良传统玻璃吹制流程,新发明玻璃镂空工艺,解决多色套皮工艺的吹制与车刻难题,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7] - 大连玻璃艺术广泛应用于装饰艺术品、建筑装饰、日用器皿等领域 [7] 李光华大师作品 - 李光华大师的作品《和谐·龙》《根深业茂》入选"大师工匠精品展",《海幻》《百财》《花中君子》《玉兔报喜》等最新创作的玻璃艺术作品赢得现场专家学者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2] - 《海幻》整体为口袋形状,选用蓝绿两种颜色,通过手工磨刻的波纹展现波光粼粼的艺术效果 [8] - 《百财》采用手工吹制与热塑工艺打造,金红色调热烈而浓郁,不规则的线条与起伏的造型展现火焰般的蓬勃生机 [8] - 《花中君子》色泽如同祖母绿宝石,口部呈锯齿状,瓶身满布花团锦簇之纹,明暗相衬似有光影流动 [8] - 《玉兔报喜》将纯手工雕琢、非遗玻璃吹制技艺、玻璃喷砂工艺结合,周身金红熠熠,满溢祥瑞华贵之气 [8] 博览会作用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玻璃艺术的传播搭建优质平台,为玻璃艺术的发展带来多维度深远影响 [6] - 博览会为玻璃艺术架起发展的桥梁,将玻璃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全方位推动玻璃艺术发展 [9] - 博览会为广大从业者提供展示窗口、交流平台、创新源泉和竞艺舞台,对传统玻璃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9]
西安外事学院守正创新育新人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46
七方育人体系 - 公司构建了以"东西南北天地人"为核心的七方育人体系 强调"以生为本" 包含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两大系统 [1] - 通识教育系统以礼乐为根基 以正蒙书院为平台 学科教育系统以智慧课堂为抓手 以学院为基础 [1] - 体系实现了文化筑基 数智赋能 中外合作育人 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全员 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 [1] 正蒙通识教育 - 正蒙通识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取自北宋张载著作 源自《易经》"蒙以养正 圣功也" [2] - 设立正蒙书院及分院 实行"学院+书院"机制 建立五长制治理体系(院长 楼长 层长 学社长 舍长) [2] - 开设《本原儒学与人文修养》《古琴与音乐修养》等特色课程 将行为养成考核纳入学分 [2] - 常态化开展琴棋书画诗花香茶雅集活动 成立长安诗社 本原儒学院 西安外事鼓乐团构建诗礼乐体系 [2] 数智赋能与学科教育 - 全面实施智慧课堂 推进启发式 讨论式 互动式翻转课堂 创造泛在学习环境 [3] - 对接产业需求 与知名企业共建570余个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 [3] - 培养复合型人才:新文科融合传统文化与国际素养 新工科聚焦物联网与智能制造 新医科推行"医学+X"模式 [4] 中外合作教育 - 与全球25个国家/地区的200余所院校建立合作 提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5] - 开辟海外交流 研学游学 实习就业通道 推进校际学分互认 [5] - 开设"出国留学方向班" 提供本硕博全层次学业晋升服务 [5] 人才培养成果 - 培养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全国抗疫先进个人 省级劳动模范 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人才 [6] - 毕业生涵盖企业家(强森医疗集团董事长) 国际教育机构创始人(东京启点教育 伦敦J&S留学) 世界名校录取者(伦敦大学学院)等 [6]
创意牡丹瓷 涌动“新国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45
公司发展 - 洛阳牡丹瓷将唐白瓷烧制技艺与牡丹文化融合,打造出经典国礼彩绘花盘、小板壁系列、东方妞妞系列及国潮"小花匠"饰品系列 [2] - 公司拥有牡丹瓷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上百个、外观专利千余个,构建了文化创意新兴产业 [7] - 团队组建16人创新小组负责市场考察与产品开发,未来计划推出陶瓷材质唐朝侍女造型AI机器人 [7] 行业交流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全国工艺美术人才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河洛文化、牡丹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碰撞 [2] - 公司与专家学者探讨技艺创新、材料研发、市场推广等关键问题,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2] - 博览会推动中国传统工艺走向世界舞台,提升洛阳牡丹瓷品牌形象 [2] 市场表现 -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72% [3] - 产品覆盖从瓷盘、花瓶到项链、耳坠等饰品,研发上千个品种,国潮系列瞄准年轻消费者 [7] - 牡丹瓷作为国礼赠送给190多个国家贵宾,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7] 文化传承 - 牡丹瓷学名洛阳白瓷,融合千年牡丹文化与唐白瓷技艺,创烧于2009年 [3][4] - 公司坚持守正创新,组建年轻设计团队,推动非遗文化IP年轻化 [7] - 未来计划通过AI联动等科技手段增强非遗文化科普互动性 [7] 战略规划 - 以博览会为新起点,持续提升制瓷技艺,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8][9] - 目标将牡丹瓷打造为洛阳、河南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 [7] - 通过多角度创新模式推动传统非遗在多元化潮流中传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