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搜索文档
中文学习说难也不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01:02
中文学习难点分析 - 声调掌握是主要挑战 俄罗斯学生萨布丽娜指出除非在中国长期居住或与中国人交流否则难以摆脱口音 日本学生村田埜乃难以准确发出二声和三声[4] - 汉字书写存在困难 刚果学生赵玉玲认读汉字没问题但书写困难且会提笔忘字[5] - 语法结构差异带来障碍 日语母语者需适应中文主谓宾语序 可能出现语序错误如"我饭吃"[5] - 量词系统复杂性造成困惑 不同动物需使用不同量词如"一匹马"和"一头牛"[8] - 文化内涵理解存在难度 学生需掌握语言知识并理解文化内涵如成语"一碗水端平"和"脚踏两条船"[5][9] 学习背景差异影响 - 母语背景显著影响学习难度 日本学生因日语汉字基础认为汉字学习相对容易 而欧美学生需将汉字视为图形进行拆分记忆[5][7] - 个体经验缓解学习难度 美国学生因从小接触唐人街汉字招牌而不觉汉字陌生[7] - 文化差异导致语义理解偏差 日韩学生虽熟悉汉字但中文汉字语义可能与其母语不同[8] 教学方法改进 - 采用偏旁部首拆解教学 通过分析构字逻辑如"氵"表示水并联系"江""湖"等字帮助学生理解[2][10] - 运用多模态声调训练 使用对比法和手势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声调变化[10] - 创设情境化语法教学 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表达习惯如通过情境解释"你爱去不去"等句式[10] 有效学习策略 - 沉浸式语言环境构建 通过电影音乐交流及手机系统中文化等方式提升水平[5] - 即时应用新学词汇 通过角色扮演或自我对话强化记忆[5][6] - 加强文化融合学习 多与中国朋友交流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11] 中文语言特性 - 表意文字具有认知优势 汉字表意性有助于理解复合词词义如通过"书""钱""包"推测"书包""钱包"含义[7] - 语法形态变化较少 中文动词无人称变化如"你是""我是""他是"均使用"是" 名词无阴阳性和单复数形态变化[11] - 声调具有辨义功能 声调差异区分词义如"烟"和"盐"、"水饺"和"睡觉"[7]
中文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作文选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01:02
语言学习经历 - 语言学习始于初中后期 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 能使用5种语言并注意到共同特征 [2] - 本科专业选择中文因其独特平衡感 深邃优雅 作为全新体验吸引选择 [2] - 中文学习面临多重挑战但最终回报加倍 提升耐心与心理韧性 [2][3] 语言认知观念 - 语言不应仅视为信息传递工具 而是融合文化历史与认知的复杂结构 [3] - 中文打开通向世界的窗户 提供更深入的文化理解机会 [3] 未来目标 - 目标深入理解中文蕴含的复杂性 认为语言学习旅程没有尽头 [3] - 将中文视为值得信赖的朋友 期待并肩走向未来 [3]
用石雕刻出侨乡印记(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01:02
个人背景与早期经历 - 胡植柱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镇 著名侨乡 13岁赴意大利闯荡 [1][2] - 初到意大利面临语言障碍 依靠中意词典和肢体交流 放学后需到父母服装厂帮忙做工 常工作至凌晨1点 手指被针头扎破是家常便饭 [2][3] - 18岁与哥哥在意大利摩德纳合伙创办服装厂 初期承接利润微薄 工艺复杂的订单 最忙时1天仅休息1小时 [3] - 掌握意大利语后服装厂收入稳定 但因乡愁浓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影响 回国想法日益明确 [3][4] 石雕学习与技艺成就 - 2012年回国后因家乡青田县石雕技艺声名远扬 决定学习石雕 [5][7] - 通过石雕经销商叶军善引荐 被浙江省级石雕大师黄余呈收为徒弟 非科班出身 仅雕刻"鸡蛋"就练习一个半月 [7] - 从开坯定型到细磨润色反复琢磨工序 题材从鸡蛋 蜗牛拓展至海螺 老虎 技艺获老师傅认可"看似有数年功底" [8] - 2015年茶壶石雕作品获中国玉石雕刻"百花奖"铜奖 2017年作品被山东大学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8年被认定为非遗温州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8] 事业发展与文化传播 - 2019年在文成县创办工作室"石语者" 通过陈列展览 讲座课堂传播石雕文化 初期因产业链不完善和民众认知有限面临困难 [9] - 作品以海归华侨身份和家乡记忆吸引海外华侨客户 海外市场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9] - 团队推出多款融入文成元素的文创产品 广受市场青睐 包括《刘伯温故里》石雕作品 [9] - 受本地高校邀请开设讲座分享创业心得 2020年9月担任村干部参与乡村发展工程 [9] 未来规划与传承 - 计划将石雕作品带往意大利展出 深化与相关机构合作 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走向世界 [10] - 近期拟完成与师父合作的杜鹃花石雕作品 作为师徒唯一共创作品 [10]
暑期旅游火热收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3:10
暑期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暑期游客出游需求强劲,旅游消费旺盛,国内游新意不断,出入境游持续增长 [4] 国内游市场趋势 - 避暑度假是暑期旅游首选,贵州、云南等热门避暑地订单量同比增长80%以上,内蒙古赤峰、辽宁丹东、吉林白山等小众避暑目的地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5] - “避暑+户外运动”度假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江西抚州大觉山漂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贵州镇远高过河漂流订单量同比增加40% [5] - “进山避暑”趋势显著,山西古建景点搜索量同比增长380%,大同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 [6] - 新疆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乌鲁木齐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 [6] - 亲子家庭出游需求爆发式增长,自由行和自驾游是亲子家庭出游首选,占比超过60%,暑期租车自驾订单量同比增长168% [7] - 品质化、个性化旅游需求上升,精品小团订单量在跟团游中占比达40%,同比增加90% [7] - 深度体验型产品热度高,包含深度讲解或手作的一日游产品在跟团游订单中占比过半 [7] - 游客更倾向于探寻小众玩法和独特体验,防城港、雅安、凉山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游客接待量增速快 [8] -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等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飞猪平台机票、酒店、租车、当地玩乐等订单量持续增长 [8] - 国风古镇古村迎来大量客流,浙江嘉兴濮院时尚古镇、广东江门赤坎古镇等在飞猪平台订单量同比均翻倍增长 [9] - 夜游项目受欢迎,“夜游”搜索量环比增长83% [9] 出入境游市场趋势 - 出入境游双向持续增长,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是最受外国游客喜爱的目的地,韩国、美国、日本、泰国、俄罗斯为主要客源地 [10] - 外国游客倾向于深度体验中国,博物馆类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 [10] - 暑期入境游预订人次翻番,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国游客热衷到访上海及长三角城市 [10] - 亚洲仍是中国游客出境游首选目的地,日本、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受欢迎 [10] - 长线出境游目的地增速更快,冰岛、奥地利、瑞士等地订单量均实现50%以上的同比增长 [10] - 海岛游、免签游受追捧,日本冲绳酒店订单同比增长98%,韩国济州岛酒店订单同比增长44% [11] - 泰国普吉岛、马来沙巴等地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0%以上 [11] - 暑期出境游产品支付客单价同比增长6% [11]
“我在北京看阅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2:57
纪念活动与历史传承 - 嘉兰惠作为美国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两次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会 分别是2015年70周年和2025年80周年大会 [2][3] - 飞虎队是80多年前中国抗日战场上由美国飞行员组成的特殊空中作战队伍 在陈纳德将军率领下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屡次重创日军 [2] - 纪念大会现场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 嘉兰惠对此表示深受感动并引用外祖父"维持和平比战争更难"的观点 [6] 中美友谊与人文交流 - 嘉兰惠与90后湖北姑娘李岩竹建立深厚情谊 因2015年李岩竹在美国留学期间追寻飞虎队历史而相识 被嘉兰惠亲切称为"中国孙女" [7][8] - 李岩竹在路易斯安那州门罗市向州议员发言解释为追寻飞虎队历史记忆而来 称这是中美友谊的见证 获得现场起立鼓掌 [9] - 嘉兰惠强调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指出"如果年轻人不了解战争历史 历史就有可能重演" 认为传承飞虎队故事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是共同责任 [9] 中国发展与社会变迁 - 嘉兰惠2002年起多次访问中国 见证从高铁到数字互联互通的巨大变革 认为中国发展速度惊人 展现坚韧不拔精神和远大抱负 [5] - 2025年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徒步方队动作整齐划一 嘉兰惠称赞中国士兵纪律严明 体现优秀军事素养和集体精神 [4][5] -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为嘉兰惠举行欢迎晚宴 抗战时期参与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新四军老战友后代纷纷到场 聚会老人平均年龄70岁以上 [6]
致敬我们共同的历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2:57
历史背景与人物事迹 - 陈纳德将军1937年首次赴华调研时护照登记职业为农民 但实际承担军事服务角色[3] - 陈纳德在华期间目睹中国战机严重短缺 仅不足100架可起飞作战 而日军拥有数百架战机[2] - 曾自掏腰包资助48名中国孤儿 每4个月汇款600美元 该金额在战时属于巨款[3] 民间外交与文化交流 - 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嘉兰惠2015-2025年间六次访华 走访历史战场遗址[5] - 与云南民间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合作启动"中美友好使者"研学项目 每年从中美两国招募青少年[5] - 通过民间外交持续传播飞虎队精神 致力于中美历史友谊传承长达十年[4][5] 纪念活动与历史传承 - 202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举办系列纪念活动[5] - 通过杂志报道、博物馆展览和研讨会等形式 持续强化历史记忆传承[3][6] - 中美双方共同致力于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 强化青少年历史教育[5]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始终不渝(望海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2:56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中国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现场放飞8万羽和平鸽[1] - 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1] - 历史警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各国需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1] 和平发展理念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立场始终不渝 从战火纷飞到繁荣富强体现对和平的孜孜不倦追求[1] - "和"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不懈的精神追求 在历史文献中力透纸背一字千钧[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建设什么样世界、如何建设世界"重大课题 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国际冲突提供新方向[3] -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成为破解安全难题的"金钥匙" 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引领睦邻友好合作共赢道路[3] 维和行动与国际调解 -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 也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4] - 常态保持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 与90余个国家10余个国际地区组织开展维和交流合作[4] - 2025年5月国际调解院公约在香港签署 33个国家现场签署成为创始成员国[4] - 中国维和人员在刚果金丛林、南苏丹烈日、黎巴嫩边境线等地区执行任务[4] 外交斡旋与冲突调解 - 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 在乌克兰危机中多方奔走穿梭外交[4] - 为推动巴以停火不懈努力 坚持劝和促谈弥合冲突促进合作[4] 国际认可与影响力 - 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大决议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6] - 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6] - "文明对话国际日"成为中国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多国欢庆的重要日子[6] 民间交流与人文关怀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安哥拉接生 当地妇女为新生儿取名"安德烈·和平"[6] - 南苏丹西加扎勒河州瓦乌地区派出所以中国维和警察孙东兴名字命名[6] - 被中国维和军医救治的叙利亚难民通过诗歌表达感激之情[6]
呈现跨越国界的热血营救(烽火记忆·时代回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2:56
电影背景与历史原型 - 电影《营救飞虎》于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登陆全国院线 讲述1944年香港被日军攻占期间中共地下党与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营救援华美国飞虎队飞行员的真实历史故事 [2] - 影片原型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是香港沦陷时期唯一成建制的抗日武装力量 曾成功营救包括8名美国飞虎队队员在内的数十名盟军飞行员与国际友人 其中1944年初对飞虎队中尉唐纳德·克尔的营救直接促成盟军与东江纵队的情报合作 [5] - 剧情围绕4名游击队员与中共地下党潜伏人员欢少合作 在48小时内突破日军封锁 救出被俘飞虎队飞行员詹姆斯并成功向盟军传递日军雷达站关键情报 [5] 制作特色与历史还原 - 剧组精心复刻1944年日占时期香港的红磡、湾仔街景及室内场景 深入险峻的大鹏海蚀洞实景拍摄 此处为历史上游击队员护送克尔所经之路 [7] - 人物造型采用礼帽、西装、旗袍等元素还原历史真实形象 体现港九大队队员隐藏于社会各阶层的特点 拍摄中使用粤语、普通话、英语、日语等多语言还原当时语言环境 [7] - 影片使用抗战时期真实枪械拍摄 因枪械已有八九十年历史 拍摄中频繁出现子弹卡壳问题 真实再现当年东江纵队"用石头敲"卡壳子弹的艰苦战斗条件 [7] 叙事特点与人物塑造 - 通过不同年龄、性别角色设置呈现多元人物形象 包括潜伏地下党员欢少、年幼情报传递员虾米、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三家姐等 [8][9] - 三家姐角色以利落寸头形象展现远程狙击与近身御敌专业素养 因女儿死于日军轰炸而全力保护9岁小交通员虾米 传递"让孩子们平平安安生活"的抗战信念 [9] - 展现跨越国界的战友情谊 飞虎队飞行员詹姆斯与游击队员从语言不通到建立深厚信任 通过"我为你挡枪 你带我突围"共同守护正义信念 [9] 创作理念与行业评价 - 监制黄建新与导演刘浩良表示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呈现华南敌后战场英雄故事 为中国电影抗战叙事增加新色彩 [6] - 编剧吴兵评价影片"精准呈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认为影片情感把握到位 情感流露自然可信 [10] - 主创团队期待观众不仅感受紧张刺激的营救过程 更能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深远意义和崇高价值 [10]
共启中俄游客“双向奔赴”新旅程(览胜观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2:56
旅游规模增长 - 2024年中俄双向旅游客流增长1.5倍达到280万人次[2] - 2024年10月底至2025年1月底中俄间固定航班执飞4600余次 平均每周380余次[3] 政策支持与便利措施 - 中方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实施[3] - 外国游客在华办理住宿登记 支付 通信 语言服务便利度显著提升[3] - 两国航空公司加密航线并提升航班频次以满足出行需求[3] 旅游模式升级 - 中俄旅游交流呈现深度化 体验化 多元化新特点[4] - 俄罗斯游客延伸至云南丽江 四川九寨沟等非传统目的地[5] - 中国游客新增贝加尔湖蓝冰 勘察加火山等特色线路[5] 文化交流与语言学习 - 莫斯科市近百所中小学将中文设为第一或第二外语[6] - 全俄约11.3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6] - 中国15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俄语专业培养人才[6] 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 - 中俄通过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合作加强互联互通[7] - 数字技术发展为两国游客创造沉浸式旅游体验[7] - 年轻一代对异国文化兴趣提升深度旅游需求[7]
保障物流畅通提振经济复苏 中欧班列载来"一带一路"好风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09:41
中欧班列防疫物资运输 - 8月12日7506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驶向米兰 满载36.83万片口罩和94.9吨熔喷布[2] - 未来两个月计划通过西安向意大利运送上千吨熔喷布和上千万片口罩[2] - 截至7月底累计运送防疫物资497万件及3.9万吨 自3月21日首趟专列发出以来持续支援国际抗疫[3] 中欧班列运输优势与增长 - 前7个月累计开行6354列 发送57.4万标箱货物 同比分别增长41%和46%[4] - 单月开行量连续3个月破千列 连续5个月刷新历史纪录[4] - 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特点使其成为亚欧主要桥梁 替代受疫情影响的海空运输[2][4] 供应链稳定作用 - 7月起5列"奥迪专列"从德国不来梅抵达长春 中国汽车配件通过班列两周可达德国[3] - 保障大众、保时捷、宝马、奔驰等车企供应链[3] - 欧中经济总量占全球1/3 班列稳定经贸合作对全球产业链安全至关重要[3] 运输模式创新与政策支持 - 新疆铁路采用零散车辆加挂、跨省拼车等灵活开行模式整合货源[5] - 西安铁路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手续 缩短班列开行间隔[5] - 国家发改委下达2亿元中央预算投资 支持5大城市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5] 企业运输策略转变 - 隆基绿能改海运为班列运输光伏产品至荷兰 节约时间与仓储成本提升欧洲周转率[4] - 德国DBO公司4月承运80列班列 同比翻倍 杜伊斯堡出现拥堵需分流至周边车站[4] - 汉堡港业务量大幅提升 成为欧中安全高效新运输方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