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exspike

搜索文档
MRNA Stock Rises as Updated COVID-19 Jab Shows Strong Immune Response
ZACKS· 2025-09-17 15:05
核心观点 - Moderna股价因Spikevax新冠疫苗第四阶段研究积极数据上涨4% [1][6] - 2025-2026版Spikevax对LP8.1变体中和抗体增长超8倍且安全性良好 [2][6] - FDA已批准Moderna、辉瑞/BioNTech和Novavax三家公司更新版新冠疫苗 [4] 疫苗免疫原性数据 - 在12-64岁高风险人群及65岁以上年龄组中均观察到超8倍中和抗体增长 [2] - 疫苗安全性与既往研究一致 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2] - 数据强化了临床前研究结果 支持FDA上月对疫苗的批准决定 [2] 公司股价表现 - Moderna年内股价下跌40.3% 同期行业指数上涨2.8% [3] - 昨日股价因积极临床数据上涨4% [1][6] 监管批准情况 - FDA批准Moderna两款疫苗:Spikevax(6个月-64岁高风险人群)和mNexspike(12-64岁人群) [7] - 辉瑞/BioNTech的Comirnaty获准用于5岁以上高风险人群 [7] - Novavax的Nuvaxovid是当前唯一非mRNA技术路径疫苗 获批用于12-64岁高风险人群 [9] 竞争对手进展 - 辉瑞/BioNTech更新版Comirnaty对LP8.1变体中和抗体增长4倍 [8] - Novavax蛋白疫苗获批为市场提供差异化技术选择 [9]
基因细胞治疗领域把握:前沿疗法为未来医疗蓄力
华福证券· 2025-09-01 03:47
核心观点 - 全球基因、细胞与RNA疗法领域在2025年第二季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新疗法获批、研发管线丰富、技术突破和商业合作活跃 长期前景广阔 尤其在肿瘤和罕见病领域 [3][8][9][10][11][14] - 医药板块近期表现分化 医疗服务子行业领涨 而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估值较高 [2][15][19] - 政策层面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包括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和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25][28][29] 行业研发与管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基因、细胞与RNA疗法研发管线总计4,469项 其中基因疗法占比49%(2,210项) RNA疗法占比29%(1,297项) 细胞疗法占比22%(962项) [3][9] - 肿瘤领域研发集中 本季度启动的基因疗法临床试验中64%针对肿瘤适应症 RNA疗法研发重心向肿瘤倾斜 本季度26%的新启动RNA试验聚焦肿瘤 较上一季度显著提升 [9] - 非基因修饰细胞疗法在非肿瘤领域优势明显 2025年第二季度新启动临床试验中非肿瘤适应症占比76% 较上一季度提升2个百分点 [10]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基因编辑和递送技术成为关键创新动力 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例如Capstan Therapeutics开发的体内CAR-T技术被艾伯维以21亿美元收购 [10] - RNA技术持续引领创新 mRNA和RNAi是重点 67%的RNA疗法管线处于临床前阶段 但部分产品已进入后期临床 [10] - 本季度三款新疗法获批:美国FDA批准Zevaskyn(治疗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和mNexspike(COVID-19预防 mRNA疫苗) 中国NMPA批准首款血友病B基因疗法BBM-H901 [3][8] 商业合作与资本动态 - 行业并购活跃 本季度完成12笔收购交易 环比增长33% 总金额超60亿美元 除艾伯维收购Capstan外 礼来以13亿美元收购Verve BioNTech以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 [10] - 初创公司融资环境收紧 本季度仅完成3笔融资 总额1.97亿美元 较上季度下降35% 反映投资者对早期项目审慎态度 [3][10] - 未来多个疗法将迎来监管决策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十余项基因与细胞疗法面临监管里程碑 如Ultragenyx公司UX111(针对Sanfilippo A综合征) [11]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申万一级医药生物板块下6个二级行业本周表现分化 医疗服务涨3.08% 化学制药跌0.72% 中药Ⅱ跌2.29% 医药商业跌2.46% [15] - 估值水平方面 化学制药PE-TTM为96.99倍 生物制品为81.80倍 中药Ⅱ为33.79倍 医药商业为20.15倍 [15] - 三级行业中 医疗研发外包涨4.90% 其他生物制品涨0.14% 化学制剂跌0.23% 疫苗估值最高达273.38倍 化学制剂为105.29倍 其他生物制品为89.46倍 [19]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国家药监局加快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强调"十五五"药品规划要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中医药创新与高端医疗器械发展 [25] - 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 浦东已获批29个1类新药(占上海78%)和4款CAR-T产品(占全国57%) 未来重点打造"张江药谷+"品牌 [28] - 江苏自贸试验区推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目标2030年培育大分子生物药、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支持苏州片区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29]
MRNA Beats on Q2 Earnings & Sales, Stock Down on Lowered Sales View
ZACKS· 2025-08-01 18:2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每股亏损2.13美元,优于Zacks共识预期的2.99美元亏损,去年同期亏损为3.33美元 [1] - 季度总收入1.42亿美元,超过Zacks共识预期的1.27亿美元,但同比下降41% [1] - 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38%至1.14亿美元,主要来自Spikevax疫苗,mResvia疫苗贡献可忽略 [2] - 来自授权、合作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800万美元,同比下降51% [3] 成本控制 - 销售及管理费用(SG&A)同比下降14%至2.3亿美元,主要因全面成本削减措施 [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3%至7亿美元,因呼吸道项目临床研究时间调整及项目终止 [4] - 计划裁员10%,并将2025年研发费用指引下调至36-38亿美元(原指引41亿美元) [9] - 资本支出指引下调至3亿美元(原指引4亿美元) [9] 2025年展望调整 - 全年收入指引下调至15-22亿美元(原指引15-25亿美元),因英国合同收入延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 [5] - 预计下半年收入占比将达全年指引的40-50%来自第三季度,其余来自第四季度 [8] - 预计2025年末现金及投资余额约60亿美元 [10] 产品管线进展 - 近期获FDA三项批准:mResvia疫苗扩展至高危18-59岁人群、Spikevax疫苗全面批准用于6个月至11岁儿童、新一代冷藏稳定版Spikevax疫苗mNexspike [11] - 流感疫苗mRNA-1010在三期研究中显示优于GSK已上市疫苗的效力,支持其单独上市及与COVID-19疫苗组合mRNA-1083的重新申报 [12][13] - 与默克合作开发的个性化癌症疗法intismeran autogene正在进行三项关键三期研究(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并新增转移性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二期研究 [14][16] 知识产权与诉讼 - 英国上诉法院维持EP'949专利有效性,裁定辉瑞/BioNTech的Comirnaty疫苗侵权,该专利涉及化学修饰mRNA技术 [17]
Moderna Secures FDA Nod for Next-Gen COVID-19 Vaccine mNexspike
ZACKS· 2025-06-03 17:21
核心观点 - Moderna获得FDA批准推出新一代COVID-19疫苗mNexspike 但适用人群范围较最初目标更窄 [1][8] - 该疫苗获批用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及12-64岁高风险人群 未覆盖最初申请的12岁及以上普通人群 [2][8] - mNexspike成为公司第三个FDA批准产品 前两款为Spikevax(COVID-19疫苗)和mResvia(RSV疫苗) [3] - 疫苗展示出9.3%的相对效力提升 且具有更优的储存稳定性 [4][8] - 公司计划在2025-26疫苗接种季进行商业化投放 [5] 产品特性 - mNexspike采用冰箱稳定技术 更利于美国广泛分发 特别是在冷链基础设施薄弱地区 [4] - 10μg剂量显示比Spikevax 50μg剂量效力高出9.3% [4] - 临床后期数据表明其效力至少与Spikevax相当 [4] 市场环境 - 行业年内平均下跌4% 而Moderna股价暴跌35% [6] - 美国政府终止7.66亿美元禽流感疫苗合同 影响公司研发资金 [9] - FDA最新指南限制65岁以下健康人群加强针接种 可能抑制需求 [10] - 公司主动撤回COVID-19/流感联合疫苗申请 推迟原定年底获批计划 [10]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辉瑞(Comirnaty)和Novavax(Nuvaxovid) [11] - 辉瑞疫苗采用同样mRNA技术 适用人群与Spikevax相同 [11] - Novavax疫苗是美国唯一非mRNA技术路线产品 近期获FDA全面批准用于相同高风险人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