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

搜索文档
著名机器人专家:人型机器人的未来是不像人
36氪· 2025-09-30 08:43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为何尽管风险投资公司(VC)和大型科技公司投入了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用 于训练,如今的人形机器人仍无法学会如何具备灵巧性。 在文章的结尾,在我完成关于这一观点的论述后,还附加了另外两篇短文。第一篇探讨了双足人形机器 人在行走时,要确保人类在其附近活动安全,仍需解决的问题;第二篇则分析了15年后,我们虽会拥有 大量人形机器人,但它们的外观既不会像如今的人形机器人,也不会像人类。 一、 序言 自1956年"达特茅斯人工智能夏季研究项目"提案中首次出现"人工智能"一词后的几年起,人工智能研究 者们试图让机器人手臂和手部实现物体操控的探索,已持续了65年以上。 到1961年,海因里希·恩斯特(Heinrich Ernst)完成了一篇博士论文,文中描述了一款他与麻省理工学 院TX-0计算机相连的计算机控制式手臂和手部,该设备能拾取方块并将其堆叠,更令人惊叹的是,相 关过程还有视频记录。他的导师是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他还感谢了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的指导——而这两位正是达特茅斯人工智能提案四位作者中的两位。 这一研究催生了工业机器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工 ...
法国机器人企业Aldebaran破产,卖给了中国的上市公司盛世科技
新浪财经· 2025-07-14 11:47
公司历史与现状 - 法国机器人公司Aldebaran成立于2005年 曾是欧洲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 被誉为全球机器人先驱 [2] - 公司核心资产近期以90万欧元(约754万元)出售给中国上市公司盛世科技 远低于2012年软银1亿美元的收购价 [2] - 公司经历多次转手 先后被软银(2012年)和德国联合机器人集团URG(2022年)收购 最终因2022年亏损2900万美元而破产清算 [5]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主打产品包括双足迷你机器人NAO和轮式交互机器人Pepper 巅峰时期出货数万台 销往70个国家 [2] - Pepper机器人售价3万欧元 另需每月550美元服务费 90万欧元的出售价仅相当于30台Pepper的售价 [2] - 产品在欧洲市场渗透率较高 仍可见于挪威卖场等教育场景 [6] 经营困境分析 - 产品存在"三高"问题: 生产成本高(供应链问题) 售价高 后续使用费用高 [3] - 高昂成本导致无法实现规模化落地 是公司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 [4] - 尽管拥有技术领先优势(被称为机器人界"一哥") 但商业变现能力不足 [6] 行业地位与象征意义 - 公司名称Aldebaran取自金牛座最亮恒星 寓意创始人对企业成为行业标杆的期望 [6] - 被描述为"欧洲机器人界尖儿尖儿上的钻石" 其兴衰折射出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落地的挑战 [2][6]
特斯拉Optimus量产启幕: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全球竞速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06:27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进展 - 公司发布擎天柱"跳舞"视频,优化"仿真到现实"训练代码,通过强化学习完成训练 [2] - 计划2025年小批量生产并内部使用,2026年大批量生产交付外部客户,2025年产量目标数千台,2026年目标5万至10万台(为2025年的十倍) [2][3] - 二代产品(Gen2)技术参数:身高1.73米、体重57公斤,28个关节执行器,单手自由度11个,负载20公斤,行走速度8公里/小时 [3] - 采用FSD芯片(算力1 PFLOPS),配备三颗Autopilot摄像头及力/红外传感器,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 [4] - 商业化路径:先应用于内部工厂(电池分类、电动工具操作),2026年下半年对外销售,远期目标产量100万台时单价降至2万美元 [3][4] 行业竞争格局 - 苹果研发交互型AI台灯机器人(概念验证阶段,量产或需至2028年) [5] - 华为联合乐聚推出"夸父"机器人,成立创新中心吸引16家企业加入 [5][6] - 波士顿动力(电动版Atlas)、软银NAO加速迭代,争夺工业/科研场景 [6] - 国内企业差异化:宇树科技、傅利叶智能聚焦高动态性能,优必选科技将整机成本降至10万至15万元,安培龙科技为美的/比亚迪供应六维力传感器 [6] 技术路线分化 - 特斯拉垂直整合"AI+硬件",苹果侧重交互体验,华为依托盘古大模型强化认知决策能力 [6] - 汽车产业链制造经验与人形机器人高度契合,未来或实现品类拓展与竞争力外溢 [6] 商业化落地趋势 - 工业场景优先:特斯拉工厂部署Optimus,优必选Walker S1进入汽车工厂协同无人物流 [7] - 服务领域测试:酒店/商场试用机器人接待员(多模态交互完成咨询引导) [7] - 家庭场景潜力:若产量达100万台,Optimus单价2万美元可切入家务辅助/养老护理 [3][7] 市场规模预测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万亿元级别,2060年保有量超30亿台 [8] - 中国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82.39亿元(占全球5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