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15万元,拿下涨停板”!游资炒作LOF,“拖拉机”套利曝光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23:29
LOF产品价格波动现象 - LOF产品二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资金炒作 流动性不足与投资者认知偏差共振 在交易量极小情况下 少量资金即可将价格推至涨停或跌停 游资利用流动性不足特点进行"打板"操作吸引跟风盘制造短期剧烈波动 但价格大幅脱离基金单位净值后套利资金涌入导致价格快速回落 [1] 具体波动案例 - 某LOF产品8月21日出现"地天板"行情 开盘触及跌停后拉升涨停 溢价率超30% 收盘下跌6.28% 该产品规模不足8000万元 8月19-20日成交额均为60多万元 基金公司连续多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 [2] - 某创新精选LOF于8月12-14日累计上涨30.72% 8月14日收于3.349元 较8月13日净值2.7595元溢价超21% 8月12日涨停时成交额不足34万元 随后快速下跌 8月15日一字跌停成交额约32万元 8月18日再跌6.87% [2] - 石油 黄金 港股 基建 芯片 科技等主题LOF产品在市场热点轮动时易出现高溢价 但很快价格回归 [2] 资金操纵手法 - 游资利用LOF流动性不足特征进行炒作 以少量资金拉高价格吸引跟风盘 在场内高价卖出持有份额获利 例如某LOF每日仅几手成交 部分投资者通过场外申购场内卖出实现套利 但因成交额太小只能出掉部分筹码 [3] - 天相投顾证实游资手法 用极小成本拉涨停形成赚钱效应 吸引跟风者接盘 [3] - 2024年证监会处罚案例 一名投资者控制他人账户操纵31只LOF产品 通过连续买卖和账户间交易导致价格异常上涨 被没收违法所得153.59万元并罚款307.18万元 [5] 流动性不足现状 - 截至8月21日全市场LOF产品份额不足360亿份 超百只产品场内流通份额不足1000万份 330余只份额不足1亿份 [6] - 今年以来320余只LOF日均成交额不足100万元 近20只日均成交额不足1万元 [6] - 规模偏小 流通份额少 持有人户数较少的产品更易出现价格剧烈波动 机构投资者通常不参与几乎"没有流动性"的品种 [5] QDII产品溢价特殊性 - 原油和黄金主题LOF作为QDII产品受外汇额度限制 套利机制失效导致二级市场价格与净值脱钩 场外申购长期暂停或严格限购为场内溢价提供温床 [6] - 地缘局势引发石油和黄金价格波动 成为资金炒作催化剂 [6] 套利机制与风险 - LOF套利包括溢价套利和折价套利 溢价套利为场外申购场内高价卖出 折价套利为场内低价买入场外净值变现 [7] - "拖拉机"套利模式流行 "一拖六"指一个证券账户关联三个深市股东账号和三个深市封闭式基金账号 "一拖七"在此基础上增加场外基金账户 用于突破限购(有的品种单账户日限100元)放大申购金额和套利效率 [7] - 套利存在净值波动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时间差风险 T日申购后需几个交易日才能完成场内卖出 期间净值变化可能侵蚀套利空间甚至导致亏损 流动性不足产品可能无法顺利卖出 [8][9] - 套利收益有限 "一台拖拉机"单日收益约100多元 "多台拖拉机"收益可达上千元 但社交媒体宣传为"无风险薅羊毛" 实际可能损失本金 [8][9] 行业应对措施 - 基金公司持续对不合理折溢价进行风险提示 对交易不活跃LOF选择退市 通过清盘等方式处置规模过小 竞争力不足的老基金 [9]
游资打板 “拖拉机”套利 “围猎”迷你LOF:“在刀尖上跳舞”的游戏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22:17
LOF产品暴涨暴跌现象 - LOF产品二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部分产品出现单日"地天板"行情 溢价率超过30% [2] - 资金炒作是核心原因 在交易量极小情况下 每天60多万元资金即可持续几天打上涨停板 15万元可拿下一个涨停板 [1][2] - 8月12日至14日某创新精选LOF累计上涨30.72% 8月14日收于3.349元 较8月13日净值2.7595元溢价超过21% [2] 游资炒作手法 - 游资利用LOF流动性不足特点进行"打板"操作 以少量资金拉高价格吸引跟风盘 [1][3] - 操作手法包括连续买卖和账户间对倒交易 有投资者操纵31只LOF产品被没收违法所得153.59万元并罚款307.18万元 [5] - 套利时间差被利用 LOF场外申赎和转场内通常需要几个交易日 资金在此期间完成"拉升-出货" [5] LOF市场流动性状况 - 全市场LOF产品份额不足360亿份 超百只产品场内流通份额不足1000万份 330余只份额不足1亿份 [6] - 成交额极度低迷 320余只LOF日均成交额不足100万元 近20只日均成交额不足1万元 [6] - 规模偏小 流通份额少 持有人户数较少的产品更容易出现价格剧烈波动 [5] 套利机制与风险 - "拖拉机"套利模式流行 "一拖六"模式指一个证券账户关联三个深市股东账号和三个深市封闭式基金账号 [7] - 套利存在时间差风险 T日申购后需要几个交易日才能在场内卖出 期间净值变化可能侵蚀套利空间 [8] - 流动性风险显著 溢价空间大的产品可能无法顺利卖出 投资者可能成为高位接盘侠 [9] 特定LOF品种特征 - 原油和黄金主题LOF溢价相对持续 QDII产品受外汇额度限制导致套利机制失效 [6] - 石油 黄金 港股 基建 芯片 科技等LOF产品容易在市场热点轮动时出现高额溢价 [2] - 规模不足8000万的LOF产品成为游资重点"围猎"对象 [2][4] 行业应对措施 - 基金公司持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针对不合理折溢价进行风险警示 [2][9] - 针对规模过小 竞争力不足的老基金 通过清盘等方式进行处置成为行业趋势 [9] - 针对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的LOF 退市被视为对投资者负责的合理选择 [9]
“围猎”迷你LOF:“在刀尖上跳舞”的游戏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20:11
LOF产品炒作现象 - LOF产品成为短线资金炒作工具 少量资金即可推动价格大幅波动 如60多万元成交额即可持续几天打上涨停板 15万元资金就能拿下一个涨停板 [1] - 游资利用LOF流动性不足特征进行"打板"操作 通过少量资金拉高价格吸引跟风盘 制造短期剧烈波动后高价卖出获利 [1][3] 市场波动案例 - 某LOF产品8月21日出现"地天板"行情 开盘跌停后冲上涨停 溢价率超过30% 当日收盘下跌6.28% 该产品规模不足8000万元 [2] - 某创新精选LOF在8月12日至14日累计上涨30.72% 8月14日收于3.349元 较13日净值2.7595元溢价超过21% 随后快速下跌 15日一字跌停 [2] - 石油 黄金 港股 基建 芯片 科技等主题LOF产品容易在市场热点轮动时出现高额溢价 但很快会被"打回原形" [2] 流动性不足问题 - LOF产品普遍缺乏做市商机制 流动性严重不足 全市场LOF产品份额不足360亿份 超百只产品场内流通份额不足1000万份 [4][6] - 330余只LOF份额不足1亿份 320余只LOF日均成交额不足100万元 近20只日均成交额不足1万元 [6] - 在交易量极小情况下 只需少量资金就可能将价格推至涨停或跌停 如某LOF涨停时成交额不足34万元 [2][4] 套利机制与风险 - LOF套利存在时间差限制 场外申赎或转场内通常需要几个交易日 游资利用这个时间差完成"拉升-出货"操作 [4] - "拖拉机"套利模式日渐流行 "一拖六"模式通过一个证券账户关联多个账号放大申购金额 单日收益可达100多元 [7] - 套利过程中面临净值波动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时间差风险 实际套利空间可能被侵蚀甚至出现亏损 [7][8] 监管案例与行业应对 - 2024年证监会处罚一名投资者操纵31只LOF产品 没收违法所得153.59万元并处以307.18万元罚款 [5] - 基金公司持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 针对规模过小竞争力不足的老基金通过清盘等方式进行处置 [2][8] - 针对交易不活跃的LOF产品可选择退市 既是对投资者负责 也能为公司节省成本 [8]
需求萎缩规模停滞 LOF基金如何重获生机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18:28
LOF与ETF发展现状对比 - LOF当前规模回落至6000余亿元,而ETF规模已达4.1万亿元,是LOF的90余倍 [2][4] - LOF数量增长近乎"断流",2022年以来新成立LOF寥寥无几,清盘数量超过30只,ETF数量则逼近1200只 [2][4] - LOF平均日成交额不到1300万元,部分产品日成交额不足1000元,ETF平均日成交额为1.26亿元 [4] LOF发展困境原因 - 申赎机制低效,现金申赎按未知价成交,跨市场转托管需两个交易日,套利机会易流失 [4] - 做市商体系落后,主交易商被动报价且库存管理难度大,易出现折溢价问题 [5] - 信息披露滞后,仅逐季披露前十大持仓,完整持仓需等待中报年报 [4] - 流动性匮乏,少量资金即可导致价格暴涨暴跌,如2.28万元成交额使价格大涨7% [3] - 主动管理业绩不振,规模从9600亿元高点跌至6500亿元以下 [6] LOF与ETF机制差异 - ETF采用实物申赎机制,实时用一篮子股票兑换份额,价格透明且即时成交 [4] - ETF每日公布申购赎回清单,持仓动态快速可查 [4] - ETF做市商持续提供买卖报价,可通过实物申赎快速调整库存 [5] LOF改革方向 - 探索做市商分层激励机制,优化申赎机制与交易效率 [7] - 开发"透明化主动管理"模式,定期披露持仓并接受第三方审计 [6] - 推动行业资源向"真正创造阿尔法"的产品倾斜 [7] - 借鉴ETF交易机制,缩小效率差距,契合投资者交易需求 [7]
缺乏核心吸引力LOF成为被市场遗忘的角落
中国证券报· 2025-05-15 21:18
LOF市场现状 - LOF总规模约6291亿元 仅为ETF规模的15% [2] - 全市场LOF共398只 其中125只为被动指数类产品 [2] - 最近一只LOF产品于2023年7月成立 近两年无新品上市 [2] 与ETF对比 - ETF总数超1100只 总规模超4.1万亿元 [2] - 2024年ETF规模同比增长逾80% [2] - LOF场内流通规模不足450亿元 超百只产品场内规模低于1000万元 [3] 制约因素 - LOF投资透明度低 仅通过季报披露持仓 [3] - 缺乏IOPV机制 交易效率低于ETF [3] - 管理费率较高 超260只产品费率在1%及以上 [3] 流动性问题 - 部分LOF单日成交金额不足1000元 [3] - 财通福瑞混合LOF单日成交约1.6万元 [5] - 新机遇LOF单日成交不足2000元 [5] 近期表现 - 超半数LOF实现正收益 30余只涨幅超10% [4] - 部分LOF出现大幅溢价 如新机遇LOF单日涨超9% [5] 未来发展方向 - 主动策略LOF可能成为差异化发展方向 [6] - 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将成为关键考量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