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型号机器人

搜索文档
超120亿元估值,宇树有望成科创板市值新龙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02:54
上市计划 - 公司已开启A股上市辅导,大概率选择科创板作为上市板块 [2][3][6] - 当前估值超过120亿元,有望成为科创板市值新龙头 [3][16] - 适用科创板IPO预先审阅机制,递表后可能仅需数月即可上市 [8] 融资历程 - 2022年B+轮融资数亿元,估值达50亿元 [14][15] - 2024年B++轮融资近10亿元,估值80亿元 [15] - 2025年C+轮融资近7亿元,估值超120亿元 [16] - 2024年净利润达7000万元,年营收超10亿元 [17] 业务表现 - 2025年新增中标订单约30笔,同比增长超50% [19] - 中标中国移动4605万元采购项目,创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单笔公开订单 [19] - 教育领域表现突出,高校复购率提升 [19] 行业竞争 - 租赁价格从1万元降至3000元左右 [19] - 二手平台转让价格大幅下降,如G1型号从9.9万元降至5-6万元 [20] - 华为已布局机器人赛道,可能带来竞争压力 [20] 中介团队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会计所容诚和律所德恒提供服务 [5][23][24] - 中介机构均为本土头部机构,在各自领域排名领先 [5][23][24] - 中信证券年内股权承销规模达1558.59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25]
资本热捧!宇树科技IPO风生水起,大市值龙头呼之欲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3:16
上市计划 - 公司已开启A股上市辅导 上市地点确定为A股 具体板块大概率是科创板 [1][4] - 公司可能适用科创板IPO预先审阅机制 完成预先审阅后正式提交申报 上市推进速度很快 [4] - 公司投后估值超120亿元 有望成为科创板市值新龙头 [1][6] 融资历程 - 公司融资高潮从2022年开始 2022年B+轮融资数亿元 由经纬创投和敦鸿资产领投 [8][9] - 2024年B++轮融资近10亿元 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源码 估值达50亿元 [10] - 2024年C轮融资后估值跃升至80亿元 领投方是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 [10] - 2025年6月C+轮融资接近7亿元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阿里、蚂蚁集团等共同领投 投后估值超120亿元 [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净利润达7000万元 年营收超10亿元 [11] - 公司2022年B2工业机器狗投产后营收突破1.75亿元 [10] 业务发展 - 2025年春晚表演让公司知名度大增 成为资本竞相追捧的对象 [3] - 截至2025年7月28日 全年新增中标订单约30笔 与2024年全年总量基本持平 同比增长超50% [12] - 中标中国移动4605万元采购项目 这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单笔公开订单 [12] - 在教育领域表现突出 高校复购率提升 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次采购 [13] 行业竞争 - 人形机器人行业科研投入需求大、烧钱 同类企业更多选择赴港上市 [1][4] - 面临华为布局机器人赛道的竞争压力 华为2022年着手布局 2023年成立极目机器公司 2024年设立全球具身智能创新中心 [13] - 租赁价格从春晚后的1万元左右降至3000元左右 二手平台转让价格大幅下降 [13]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会计所为容诚 律所为德恒 均为本土化头部机构 [1][2][15] - 容诚在IPO服务家数排名第一 截至7月28日正在排队IPO企业中58家由容诚担任会计所 市场占比约18% [15] - 中信证券股权承销规模年内达1558.59亿元 高出第二名的国泰海通249.72亿元 2019年以来年年位居券业第一 [16]
宇树科技冲刺IPO:人形机器人风口下的焦虑与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23
公司发展历程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自幼热爱发明 研究生阶段自主研发四足机器人XDog并在全球学术界获得认可 [1] - 公司2016年成立 从一人团队发展为数百名员工的机器人制造巨头 产品线丰富 [1] - 2025年央视春晚上人形机器人表演获得全国关注 创始人作为企业代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 [1] - 与中国移动合作中标1.2亿元采购项目 商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1] 产品与技术表现 -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初期日租金高达万元 但随后价格下滑至3000元左右 [2] - 二手平台G1型号机器人转售价从原价9.9万元接近腰斩 [2] - 公司通过展示"鲤鱼打挺""720度回旋踢"等动作及参加格斗擂台赛强化技术形象 [3] 商业化挑战 - C端需求脆弱 消费者视人形机器人为"高科技玩具" 同质化严重且功能性不足 [2] - B端应用局限于开业引流、展览展示等临时场景 复购率低且稳定性差 [2] - 主要收入仍依赖售价高昂的四足机器人 商业化空间受限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为等科技巨头潜在入局可能带来技术、资源、生态的全方位竞争压力 [2] - 行业面临技术迁移优势与系统性创新能力的挑战 [2]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公布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加速冲刺IPO [5] - 上市被视为新起点 需解决在巨头林立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挑战 [5] 行业前景展望 - 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7] - 宇树科技作为领域先行者 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