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ull Self Driving (FSD)
icon
搜索文档
Tesla Will Crush Q3 Delivery Expectations: Here's Why
ZACKS· 2025-09-29 01:5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股价在9月实现超过30%的涨幅并创历史收盘新高 主要由于马斯克退出政治活动、董事会提出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以激励其留任、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启动及FSD技术更新等因素推动[3][4][5] - 公司第三季度交付数据预计为44.8万辆 但博彩市场预测达50.5万辆 存在超预期可能[9][18] - 长期增长动力包括人形机器人Optimus、能源业务连续13季度盈利且年部署量增长113% 以及Model Y改款车型上市[6][24][14] 股价表现 - 9月股价上涨超30% 创历史收盘新高[3] - 历史数据显示2014-2020年股价横盘整理 随后两年内上涨17倍 当前技术形态显示突破迹象 斐波那契延伸目标位约600美元[21] 业务进展 - 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已在奥斯汀和旧金山运营 计划扩展至迈阿密和芝加哥[5] - FSD v14启动限量内测 v14.2版本将于数周内推出 马斯克称"车辆将具备感知能力"[5] - 能源业务2024年部署量同比增长113% 连续13个季度实现盈利[24] - 改款Model Y(Juniper版)上市 包含外观内饰更新、新照明系统、改进悬架及前保险杠摄像头[14] 交付与生产 - Q3交付预期44.8万辆 同比2024年Q3的46.29万辆下降4%[9] - Q3生产预期47万辆(UBS预测)[9] - 2025年全年交付预期185万辆 上半年已交付72.08万辆(Q1:33.67万辆 Q2:38.41万辆)[9] - 8月中国销量达83,192辆 环比7月增长22.6% 中国市场占公司总收入约22%[15] 增长驱动因素 - 7500美元联邦EV税收抵免政策终止前引发需求前置效应[11] - 利率下调降低购车者月供成本[16] - 关税政策使美国本土制造的特斯拉相比进口电动车更具价格优势[17] - 中国经济复苏刺激消费需求 家庭超额储蓄可能流向电动车市场[15] 产品与市场 - Model Y为2023年以来最畅销电动车 改款车型缓解了2025年初的销售停滞[14] - Cybertruck生产效率提升[14] - 计划2025年Q4推出更经济版Model Y[24] - 面临中国市场竞争(蔚来、小鹏、比亚迪)[15]
Hiltzik: That $1-trillion Tesla pay package for Elon Musk isn't as bad as you think. It's worse
Yahoo Finance· 2025-09-16 10:00
马斯克薪酬方案核心条款 - 马斯克现有特斯拉持股比例为19.7% 若新薪酬方案全部目标达成 将额外获得相当于公司12%股份的奖励 使其总持股满足25%投票权要求[1][2] - 薪酬方案包含12个等额"分期"限制性股票奖励 马斯克只需达成最低调整后收入目标(起始为500亿美元)并搭配未完成的运营目标即可分批获取收益[20] - 方案要求马斯克在2035年前达成六大核心指标:交付2000万辆汽车、100万辆robotaxi商业化运营、1000万FSD订阅用户、100万台机器人、4000亿美元年EBITDA及8.5万亿美元市值[11][12][18] 业绩目标具体分析 - 汽车交付目标包含已交付的约800万辆 按近年年均180万辆交付速度 剩余1200万辆可在7年内完成 远低于马斯克曾承诺的2030年实现年销2000万辆目标[13] - robotaxi定义为"使用FSD且无人类驾驶员的商业运输车辆" 考核标准为任意三个月内日均100万辆运营车辆 未规定必须为付费行程[15] - FSD订阅目标存在定义变更:从"完全自动驾驶"改为"监督下全自动驾驶" 且未规定订阅定价策略 理论上可通过降价至极低水平达成目标[16] - 机器人目标包含任何人形或人工智能移动设备 允许马斯克旗下其他公司(如SpaceX)采购 且未规定商业化应用场景[16][17] - 财务目标中4000亿美元EBITDA较2023年166亿美元增长超24倍 8.5万亿美元市值目标未根据通胀调整[1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独立性 - 董事会成员包含马斯克胞弟Kimbal Musk、私人朋友James Murdoch和Ira Ehrenpreis 以及曾任职马斯克控股太阳能公司的前高管J.B. Straubel[10] - 尽管马斯克兄弟回避薪酬方案投票 其余董事仍全票通过该方案[10] - 董事会主席Denholm公开表示该方案是为激励马斯克未来十年专注特斯拉的必要措施[3] 公司经营现状 - 特斯拉汽车销量下滑 第二季度Cybertruck销量仅4306辆 同比下跌50.8%[7] - 每股收益和收入持续低于投资者预期 今年股价下跌约2%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2%[8] - 马斯克在薪酬方案达成后购入1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 但股价仍较去年峰值479.86美元低12.8%[8] 战略转型要求 - 方案要求特斯拉从电动汽车公司转型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司 同时要求马斯克制定CEO继任计划并减少政治活动参与[5][12] - 董事会称该绩效结构要求马斯克"提供变革性技术以改善社会" 并声称无其他公司具备类似目标[5]
Will Uber's $300M Bet on Gravity Accelerate Lucid's Growth?
ZACKS· 2025-08-14 16:50
核心观点 - Lucid Group与Uber Technologies及Nuro合作开发下一代高端robotaxi 结合Lucid Gravity的先进软件定义车辆架构 Nuro的L4自动驾驶系统及Uber的全球网络和车队管理能力 [1] - Uber将投资3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6年内在全球市场部署至少2万辆搭载Nuro自动驾驶系统的Lucid Gravity车辆 [3] - 该合作标志着Lucid正式进入robotaxi市场 同时公司仍在开发自有ADAS及自动驾驶能力 包括与科技大学合作进行AI训练 [3] 合作细节 - Lucid的高效EV技术具备AV兼容传感器套件 冗余转向制动系统及高功率密度电机 旨在最大化运营时间并降低每英里成本 [2]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授权和战略联盟实现技术变现 目前正与其他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洽谈 [4] - Tesla与百度达成协议 获得中国地图测绘资质 为FSD系统在华落地扫清最后监管障碍 [5] - Waymo与Uber扩大合作 2024年9月起在奥斯汀和亚特兰大通过Uber应用独家提供Waymo One服务 [6] 财务数据 - Lucid股价年内下跌22.5% 表现逊于行业13.8%的跌幅 [7] - 公司远期市销率3.10倍 高于行业平均2.74倍 [10] - 2025年EPS共识预期过去7日下调0.04美元 2026年EPS预期过去30日下调0.01美元 [11] - 当前季度(2026年9月)EPS预期-0.25美元 与90日前持平 [14]
Tesla Stock's $1 Trillion Puzzle
Forbes· 2025-07-07 10:05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Q2销量同比下降13.5% 延续Q1下滑趋势 [2] - Q1利润暴跌70% 品牌形象受马斯克政治活动拖累 [2] - 监管支持减弱 与中国电动车竞争中产品吸引力下降 [2] - Cybertruck市场反响未达预期 [2] 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格局 - Waymo月均付费自动驾驶订单超100万次 覆盖三座城市 两年前不足5万次 [3] - Waymo安全性表现优异 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3] - 特斯拉自动驾驶估值溢价显著 市值达1万亿美元 超10家传统车企总和 [3] 特斯拉估值逻辑分析 - 2026年汽车业务每股收益预期2.9美元 30倍PE对应股价不足100美元 [4] - 仅汽车业务估值约3000亿美元 与当前市值差距反映AI/机器人预期 [4] - 投资者认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机器人/AI领域保持领先 [4] 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业务优势 - 特斯拉FSD硬件成本优势显著 Model 3/Y基础价低于5万美元 Waymo单车成本15-20万美元 [5] - 潜在7500亿美元自动驾驶出行市场 特斯拉低价Robotaxi计划增强竞争力 [5] - Optimus机器人目标年产量数百万台 单价控制在2万美元以下 [6] 特斯拉制造与技术壁垒 - 超级压铸/高度自动化产线降低人工依赖 垂直整合优势突出 [6] - 工厂自动化水平远超传统车企 涵盖焊接/组装/物流环节 [6] - 马斯克重新聚焦公司运营 强化长期战略执行信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