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4 模组

搜索文档
存储芯片周度跟踪:服务器DDR4上涨,SK海力士完成HBM4开发量产-20250918
甬兴证券· 2025-09-18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核心观点 - NAND颗粒现货价格平均涨跌幅为-0.06%,22个品类价格环比涨跌幅区间为-7.56%至7.91%,其中9个料号价格上涨,12个料号价格下跌,1个料号价格持平 [1] - SK海力士开始供应移动端NAND闪存解决方案ZUFS 4.1,该产品采用分区存储技术,可提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运行速度和数据管理效率,改善读取性能下降超过4倍,应用程序运行时间缩短45%,AI应用程序运行时间缩短47% [1][26] - DRAM颗粒现货价格平均涨跌幅为1.68%,18个品类价格环比涨跌幅区间为-0.37%至4.51%,全部18个料号呈上涨趋势 [2] - 宜鼎表示DDR4模组需求强劲,AI与网通相关的IPC客户需求明显拉升,推升整体营收表现,2025年下半年展望维持正向 [2][26] - SK海力士完成HBM4开发并构建量产体系,采用2048条数据传输通道(I/O),较前一代翻倍,带宽扩大一倍,能效提升40%以上,运行速度达10Gbps以上,超越JEDEC标准的8Gbps,AI服务性能最高可提升69% [2][27] - 服务器DDR4供应维持趋紧状态,部分客户需求未完全满足,采购动能推升价格上扬,CFM闪存市场调涨本月DDR4 RDIMM价格,DDR5 RDIMM出现供应紧张,预计2025年四季度延续涨价行情 [3][28] 存储芯片周度价格跟踪 - NAND颗粒现货价格监测覆盖22个品类,价格变动区间为-7.56%至7.91% [1][15] - DRAM颗粒现货价格监测覆盖18个品类,价格全部上涨 [2][15] - 价格跟踪图表包括NAND中大容量现货价格、NAND中小容量现货价格、NAND Wafer中大容量现货价格、NAND Wafer中小容量现货价格、DRAM中大容量现货价格、DRAM中小容量现货价格 [12][16][19][20][21][22][23][24][25] 行业新闻 - 宜鼎强调DDR4模组需求强劲,AI与网通IPC客户需求拉升营收 [2][26] - SK海力士供应ZUFS 4.1移动端NAND解决方案,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和运行速度 [1][26] - SK海力士完成HBM4开发,带宽和能效显著提升,AI服务性能最高提升69% [2][27] - 服务器DDR4供不应求,价格上调,DDR5供应紧张预计四季度涨价 [3][28] 公司动态 - 江波龙已推出SATA eSSD、PCIe SSD、RDIMM等多款企业级存储产品,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与客户导入 [29] - 联瑞新材Lowα系列产品实现对日韩等地区批量供应,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29] 公司公告 - 兆易创新股权激励股份上市,流通总数274,742股 [31][32] -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减持不超过2,420,893股,占总股本3.00% [31][32] 投资建议 - 看好HBM产业链,受益算力芯片快速发展,建议关注赛腾股份、壹石通、联瑞新材、华海诚科等 [4] - 看好存储芯片周期复苏,受益供应端涨价、库存回归正常、AI带动HBM、SRAM、DDR5需求上升,推荐东芯股份,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恒烁股份、佰维存储、江波龙、德明利等 [4]
7月电子策略:高切低与高举高打,孰优孰劣?
2025-06-30 01: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海外算力、国产替代、国内算力、国内C端内需 - **公司**:鸿海、海力士、美光、英伟达、中芯国际、华丰特控、聚光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外算力板块 - **核心观点**:海外算力需求强劲,相关公司股价达历史新高,整体趋势乐观,头部公司仍有上涨空间 [1][2][3] - **论据**:需求端,海外云大厂因AI应用落地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广告业务精准投放效率,市场对其AI进展乐观,预计资本支出维持较大投入;供给端,ODM厂商AI服务器订单能见度延伸至2027年,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存储厂商HBM产能紧张致DDR5和显存价格飙升、DDR4模组价格上涨;工艺层面,AI芯片对推理需求持续;以2026年PE估值衡量,头部公司当前PE约为10 - 12倍 [1][2][3] 国产替代板块 - **核心观点**:处于底部区间,具备配置价值 [1][3] - **论据**:28纳米光刻机进入量产线刺激光刻机产业链,设备和仪器方向回撤带来赔率提升;中芯国际走势扭转,市场对其新一轮支持政策有良性改善预期;华丰特控有新品逻辑预计下半年落地;聚光科技在制笔体系国产化率极低且行业规模大的背景下具备持续替代逻辑,盈利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设备以旧换新政策规模达2000亿元,较2024年增加500亿元,驱动仪器设备国产替代 [1][3] 国内算力板块 - **核心观点**:目前处于底部区间,主要挑战在芯片供给层面,未来或有积极变化 [2][4][5] - **论据**:外部对先进制程封锁以及国内自身生态适配迭代,大规模应用于互联网大厂的算力IC仍需时间;下半年或年底,英伟达将推出符合北美限制的新算力卡,中美谈判明晰化,管控政策可能变化,当前板块处于贸易战后较低水平,赔率将更具吸引力 [2][4][5] 国内C端内需板块 - **核心观点**:下半年面临国补退坡和去年高基数影响,投资机会主要在个股层面 [2][6] - **论据**:板块已消化部分问题,但贝塔效应仍需观察,核心关注三季度业绩指引变化,二季度业绩良好得益于上半年国补力度支持 [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聚光科技制笔体系国产化率约10%,行业规模达300 - 400亿元 [1][3] - 2025年设备以旧换新政策规模达200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500亿元增加500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