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CD背钻机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产业链大佬 - 台资PCB钻孔设备专家:详解PCB钻孔设备行业景气度与格局
2025-09-04 14:36
**PCB钻孔设备行业与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一 公司基本情况与经营业绩** * 公司主营PCB钻孔和成型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CCD背钻机 普通机械钻孔机和成型机 近年来钻孔机业务增长显著[3] * 生产基地位于江苏淮安和南京 总公司在台湾 三个工厂月产能约400台设备 全年产能约4,000台[6] * 2025年1-8月已出货超1,800台设备 相比去年同期每月150-200台的出货量显著提升 目前手持订单约800台 交期已排至2026年3月[7] * 预计2025年营业额将突破新高 PCB行业前景依然看好[2] **二 产品结构与定价** * 新签订单中成型设备占比40% CCD背钻和普通机械钻各占30%[8] * 普通机械钻售价约50万元 CCD背钻售价160-180万元 成型设备售价45-50万元[8] * 普通钻机毛利率约30-40% 而CCD背钻(备砖)毛利率可达70-80%甚至更高[25] * 成型机与普通机械钻孔机的配比约为1:5[4] **三 供应链与核心技术** * 产能不足是最大制约因素 关键零部件主轴较为紧缺[9] * 主轴主要供应商为浩智和西风 但由于西风供货不足 更多使用浩智旗下品牌显龙 浩智优先供给大族[10] * 主轴成本约占钻孔设备的1/5到1/8 单价约1万元人民币 一台钻孔机需六条主轴[11] * 核心零部件还包括线轨和数控系统 线轨主要使用上银和NSK品牌[12] * 数控系统对机床精度至关重要 由清华博士带领团队自研[17] * 客户通常对零部件有明确要求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品牌[13] **四 行业景气度与市场需求** * 行业景气度自2025年初开始上升 预计至少持续三年[5][20][45] * AI算力带动PCB扩产行情刚起步 预计未来三年内持续[5][19] * 建顶订购600台钻机(500台普通钻 100台CCD背钻) 鹏鼎订购3,000台左右(以普通计算为主)[19] * 除了英伟达 微软 亚马逊和华为等公司也有类似订单需求[21] * 大陆42家上市PCB公司上半年总收入超1,200亿元人民币 所有公司均盈利 同比去年增长最低25%-30%[38] **五 竞争格局与技术差异**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立 大足 大量 微架和东台[23] * 大族数控在普通钻机市场占有率40%-50% 但在高端CCD背钻方面略显欠缺 主要卡点是数控系统非自制[24][28] * 技术差距与德国石墨不明显 有些方面甚至略微超越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自研数控系统[27] * 高阶HDI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定位精度和控深工艺 设备投资显著增加[29] * CCD背钻通过扫描板子确定孔位 通过电脑算力精准定位 比传统机械设定程序打孔精度更高[26] **六 产能扩张与产业链转移** * 许多PCB板厂因美国关税政策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越南 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36] * 泰国设厂面临劳动力挑战 当地工人不愿长时间工作 政府限制外国人口进入[37] * 行业处于景气度初期阶段 许多企业选择先扩产能再等待订单 以应对中端客户对交期的紧迫要求[43] * 外资厂商更注重设备稳定性 不会趁着市场热度大规模扩产 与国内企业追求高产能的模式不同[44] **七 设备性能与技术要求** * 一台设备通常可使用10-15年 但大族设备寿命相对较短约5-8年[34] * 高精尖板子的孔密度和层数增加会导致处理时间变长 背钻工艺使一片板的处理时间从5-10分钟增加至可能半小时[41][42] * 配置高阶HDI产线时 合理比例是5台机械钻配1台CCD背钻 实现单月1万平米产能需20-30台机械钻和2-3台CCD背钻[33] * 覆铜板夹层材料升级可能会增加钻针损耗 需要更高质量 更耐磨损的钻针[34] **八 发展前景与机遇** * AI带来的需求刚刚开始显现 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明显增长 高端化趋势明显[39] * 国产和台资设备迎来历史性机遇 因交期优势更受青睐(外资设备交期需1-2年)[46] * 未来随着英伟达等大企业对高端PCB需求增加 行业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广泛[38] * 普通版已经没有利润 高端PCB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不会退回到以前落后的版本[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