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BU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蔚蓝锂芯:公司在BBU电池领域目前不直接供货终端厂商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1:47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圆柱锂电池制造商 不涉及整个电源系统业务 [1] - 在BBU电池领域 公司目前不直接向终端厂商供货 [1]
中航证券:首次覆盖蔚蓝锂芯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1 06:59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前身为澳洋顺昌,2008年深交所上市,形成LED芯片、锂电池及金属物流配送三大业务布局 [2] - 2025H1金属物流配送业务收入11.90亿元同比+2.9%,毛利率17.3%同比+2.8pcts;LED业务收入8.60亿元同比+14.6%,毛利率25.6%同比+9.8pcts [2] - 锂电池板块2025H1营收15.95亿元同比+44.2%,营收占比42.8%同比+6.7pcts,毛利率21.6%同比+6.5pcts [2] - 2025H1公司总营收37.27亿元同比+21.6%,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99.1%,毛利率20.8%同比+5.8pcts,净利率9.9%同比+3.5pcts [5] - 2025Q2单季度营收19.99亿元同比+22.2%,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98.0%,毛利率21.1%同比+5.5pcts,净利率10.6%同比+3.7pcts [5] 新业务布局与市场前景 - AI需求激增加速数据中心电源升级,BBU相比传统UPS具有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成本优势,英伟达等企业计划在新一代服务器将BBU列为标配 [3] - 预计2030年全球BBU市场需求达6.1亿颗,2024-2030年CAGR +51.7%,公司为国内最早布局BBU的电芯企业,已小批量供货AES-KY、顺达等客户 [3] - 预计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用锂电池出货量超100GWh,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100%,公司已供货宇树机器人等头部企业 [3] - 公司21700系高容量圆柱电池于2025年6月发布,半固态圆柱产品容量密度突破350Wh/Kg,在超高镍正极、硅碳负极等关键材料持续迭代 [4] 产能与国际化布局 - 2025H1海外营收5.03亿元同比+55.4%,营收占比13.5%同比+2.9pcts [4] - 马来西亚锂电池项目2025年4月底投产,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海外产能有效规避贸易风险并增强客户服务能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中航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亿元、10.2亿元和1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倍、21倍和17倍 [7]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2家,目标均价23.25元 [8]
【国金电新】蔚蓝锂芯深度:工具电池景气向上,拓展BBU电池第二增长曲线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2-27 05:44
公司近年业绩与业务修复 - 公司24年业绩显著修复,24H1锂电池/金属物流/LED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9%/14%/25%,毛利率同比提升8.6/-1.8/+1.2个百分点 [4] - 锂电池业务21年触顶后回落,24H1净利润0.6亿元同比转盈,金属物流业务净利润持续增长,23年达2.12亿元,LED业务23年扭亏为盈 [6] - 22-23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6%/17%,归母净利润下滑44%/63%,主要受锂电池和LED行业下行影响,24年1-3Q收入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3% [7] 工具电池业务 - 24年国内电动工具出口显著回升,电钻/电动链锯/割草机出口数量同比+32%/+29%/+72%,下游泉峰控股/格力博收入同比增长25-30%/15% [8][9][10][11] - 美国处于降息周期,24Q4地产销售数据触底回升,预计25年工具需求两位数增长,工具景气度滞后地产周期0-1年 [13][14][15][16] - 公司21-23年锂电池销量从3.9亿颗降至2.2亿颗,单颗净利从1.4元降至-0.2元,24H1销量1.75亿颗,单颗净利回升至0.3元,预计25年量利齐升 [2][18][24] - 公司布局马来西亚4亿颗产能应对美国关税政策,25H1投产,当前电动工具锂电芯市场份额全球第二 [21][22] 非工具电池新场景 - BBU市场规模24-28年CAGR达79%,单颗盈利可达传统圆柱电池十倍,公司已向AES-KY等厂商供货并向台达送样 [3][26][27][28][34] - 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出行(电踏车/电摩)、清洁电器、eVTOL、机器人等场景,24年两轮车电池出货占比目标10% [43][44][45][46][47] - 预计24-26年电池收入22/33/42亿元,同比+58%/+26%/+27% [3] 金属物流与LED业务 - 金属物流业务24-26年预计收入24/26/27亿元,同比+6%/+5%/+5%,盈利小幅提升 [3][48][49][50][51] - LED业务24-26年预计收入17/19/21亿元,同比+37%/+10%/+10%,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改善 [3][52][5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