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力云
icon
搜索文档
新相微(688593):增资北电数智布局AI 内生外延加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22 14:33
公司战略布局 - 新相微重点布局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及车载芯片等新兴领域 通过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推动业务扩张[1][3] - 全资子公司新相技术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增资AI企业北电数智 构建双向赋能的产业协同生态[1] - 公司持续扩充产品矩阵 实现从智能穿戴到车载显示的多场景覆盖 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面板厂商供应链[3] 北电数智业务发展 - 北电数智是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智算算力和AI算力云 提供智算中心私有化建设及算力改造服务[1] - 2024年营收仅0.33亿元 2025H1营收高速增长达1.58亿元 业务增长动能强劲[1] - 突破国产混元算力多级混池等关键技术 打造"前进·智算平台" 已实现对11款国产AI芯片的适配纳管[2] - 支持千卡级异构算力集群统一管理 全面支持DeepSeek Qwen等主流大模型训练推理[2] - 负责北京市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 落成达产后可实现1000PFLOPS智能算力供给[2] 技术产品进展 - 新相微形成覆盖TFTLCD和AMOLED双技术路径体系 是内地率先实现显示芯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3] - 应用于智能手机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触控芯片 车载时序控制芯片及AR眼镜微显示产品已陆续开发并逐步导入市场[3] 财务业绩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20亿元 11.60亿元 16.50亿元[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0亿元 0.93亿元 1.74亿元[3]
新相微布局AI算力 拟1亿元增资关联方北电数智
证券时报· 2025-09-19 17:56
投资交易 - 全资子公司新相技术以自有资金1亿元增资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北京电控持有新相微12.30%股份且董事董永生任北京电控副总经理[1] - 北电数智为北京电控控股子公司专注于AI算力服务 注册资本3.5亿元[1] 被投方业务概况 - 北电数智主要产品包括智算算力与AI算力云 提供算力中心建设及改造服务[1] -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1000PFLOPS智能算力供给[1] - 股东包括京东方、北京电控、2049集团、知鱼智联及北京市级政府引导基金[1] 被投方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亿元 较2024年全年3322万元实现显著增长[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1亿元 总资产14.16亿元 净资产7140万元[1] 投资方主营业务表现 - 公司专注于显示芯片研发销售 产品涵盖整合型与分离型显示芯片[2] - 主要客户包括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面板行业厂商[2] - 毛利率从2021年67.71%持续下降至2024年14.94% 2025年上半年为14.64%[2] 战略转型背景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5亿元 归母净利润544.73万元 传统业务面临压力[2] - 2025年3月曾计划收购爱协生100%股权切入人机交互芯片领域[2] - 2025年8月终止收购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2] 投资动机 - 通过战略性持股AI企业把握人工智能产业爆发性增长机遇[2] - 构建双向赋能的产业协同生态 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及新业务模式[2]
布局算力!新相微拟1亿元增资北电数智
巨潮资讯· 2025-09-19 13:45
关联交易 - 新相微全资子公司新相技术以自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增资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北电数智)[1] - 北京电控持有新相微12.30%股份且新相微董事董永生为北京电控副总经理 北电数智为北京电控控股子公司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且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 北电数智业务与财务 - 北电数智成立于2023年 注册资本3.5亿元 为北京电控旗下专注于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技术与数据双驱动的科技创新AI企业[1] - 主要产品包括智算算力与AI算力云 提供智算中心私有化建设边缘实时算力服务传统数据中心算力化改造服务[1] -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为北电数智重大产业攻关项目 达产后可实现1000 PFLOPS智能算力供给[1] - 2025年上半年北电数智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 较上年3322万元大幅增长 净利润亏损1.01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电数智总资产14.16亿元 净资产7140万元[1] 战略投资动机 - 新相微为把握人工智能产业爆发性增长机遇 通过战略性持股AI领域优质企业构建双向赋能的产业协同生态[2] - 目标培育孵化符合市场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为公司业务发展及股东创造更多价值[2]
布局AI算力!新相微拟1亿元增资关联方北电数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2:28
投资交易 - 新相微全资子公司新相技术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向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电数智)进行增资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北京电控持有新相微12.30%股份且新相微董事董永生为北京电控副总经理 北电数智为北京电控控股子公司 [1] - 投资事项尚需有权国资主管部门履行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被投公司概况 - 北电数智成立于2023年 注册资本3.5亿元 是北京电控旗下专注于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技术与数据双驱动的科技创新AI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智算算力、AI算力云 并提供智算中心私有化建设、边缘实时算力服务、传统数据中心算力化改造服务 [1] -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是北电数智重大产业攻关项目 落成达产后可实现1000PFLOPS智能算力供给 [1] - 股东包括京东方、北京电控、2049集团、知鱼智联及北京市级政府引导基金 [1][2] - 2025年上半年北电数智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 净利润-1.01亿元 上年同期营收仅3322万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电数智总资产14.16亿元 净资产7140万元 [2] 投资方业务与动机 - 新相微专注于显示芯片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产品分为整合型显示芯片与分离型显示芯片 主要客户包括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行业主流面板厂商 [3]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毛利率从2021年67.71%连续下降至2024年14.94%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2.85亿元 归母净利润544.73万元 毛利率14.64% [3] - 2025年3月曾拟收购爱协生100%股权(人机交互领域芯片提供商)但8月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而终止 [3] - 本次投资旨在把握人工智能产业爆发性增长机遇 通过战略性持股AI领域优质企业构建双向赋能的产业协同生态 培育孵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3]
青云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报 云服务首次实现盈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云服务首次实现盈利 毛利同比增长531.89万元 毛利率达6.60% 同比提升7.89个百分点[1] - 云产品业务保持高毛利水平 毛利率达63.04%[1] - 第二季度经营净现金流转正 较第一季度增加4036.66万元 毛利环比增长81.07% 毛利率提升11.78个百分点[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56.27万元 同比亏损收窄10.43%[1] 战略方向 - 持续聚焦高毛利业务规模扩张 重点发展核心优势产品[1] - 专注服务有稳定数字化需求的价值企业客户[1][2] - 推行提质增效措施 优化组织管理流程 集中产研和销售资源投入核心产品[1] 云服务业务 - AI算力服务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上半年AI算力云收入达2282.07万元[2] - 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提升[2] - 云服务业务毛利转正 实现毛利437.73万元[2] 产品技术 - 采用复杂技术打造标准化、易用性强的产品体系[2] - 全线产品积极整合AI技术 采用统一底层架构实现高度标准化和组件化[2] - 在数字化、智算和云原生领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2] 渠道生态 - 实施价值渠道战略 聚焦核心渠道与标杆渠道建设[3] - 将渠道伙伴视为"外部合伙人" 与内部片区协同服务客户[3] - 2025年上半年与海光信息、北方算网、数道智算达成战略合作[3] - 参与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 加入中国电信"AI+生态出海联盟"[3] - 与海南自贸港合作国际数据及算力服务中心项目[3]
减亏的青云,亟待「高毛利」智算业务发力
雷峰网· 2025-04-29 10:0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8.95%至2.7亿元 但减亏比例达43.72% 毛利率提升7个百分点至31.66% 通过聚焦高毛利业务和智算第二增长曲线应对挑战 [2] - 公司智算业务以轻资产模式和模块化设计为核心优势 AI算力云服务营收达4937.03万元 但面临大厂价格竞争和软硬一体化的市场挤压 [6][7][8][9][12] - DeepSeek开源模型为公司提供竞标协同机会 但中小云厂商仍需在巨头夹缝中寻找差异化路径 [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亿元同比减少18.95% 连续三年营收规模收缩(2021年4.24亿元/2022年3.05亿元/2023年3.36亿元)[2][6] - 亏损持续收窄 2021-2023年亏损额分别为2.83亿元/2.44亿元/1.7亿元 2024年减亏比例达43.72% [2][6] - 毛利率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31.66% 财务费用增长126.41%因金融机构授信增多 [2][3] -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下降 从2022年41.21%降至2024年24.33%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19% [6] 业务战略调整 - 砍低毛利业务线 聚焦云计算/智算/云原生/信创四条主线 公有云业务转为引流工具而非盈利核心 [6][12] - 智算业务采用轻资产模式 通过与算力伙伴合作分成降低风险 不自建智算中心 [8] - 产品设计强调模块化和标准化 基于原有云平台组件减少研发投入 减少定制化需求 [7] 市场竞争力分析 - 早期私有云深耕积累金融领域头部客户 客户年营业额普遍不低于60亿元 [7] - 2019年已参与济南超算中心项目 算力规模超3000P 具备大集群运维经验 [8][9] - 面临大厂价格竞争压力 头部客户拓展受制于软硬一体化打包销售模式 [12] - DeepSeek开源模型提供竞标协同优势 可参与需模型+平台的综合项目 [13] 智算业务进展 - AI算力云服务营收4937.03万元 2023年训练算力需求为主(大订单) 2024年推理算力需求上升(小订单量增) [9] - 智算平台服务对象涵盖大模型公司/具身智能企业/政府算力中心 一体机业务被视为过渡性产品 [9] - 运营能力源自公有云实践经验 支持多权限划分和资源结算体系(如银行总分行业务模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