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内容

搜索文档
面对AI 营销,消费者选择“用魔法打败魔法”
36氪· 2025-09-11 03:32
AI生成内容在电商行业的滥用现状 - 电商平台出现消费者使用AI生成虚假产品破损图片申请退款的情况 商家发现图片右下角有AI水印但平台系统仍自动通过退款申请 [1] - 部分淘宝商家从2023年开始使用AI换脸和AI生图技术伪造产品展示图 在评论区放置AI图片造成商品材质和版型与实物严重不符 [2] - 淘宝于2024年3月出台AI假图约束措施 上线识别模型对材质不符 效果失真 抠图明显的图片进行拦截 [4] 外卖平台的AI图片泛滥与治理 - 美团 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出现商家使用AI生成虚假门店环境图 包括锐化招牌 明亮大堂 拥挤顾客等虚假场景 [6] - 美团和饿了么均成立专项小组治理AI伪造内容 但用户开始反向使用AI图片伪造售后证据进行"0元购" [10] - 印度餐饮平台Zomato因AI生成餐食图片遭客户投诉 CEO宣布平台全面禁止AI生成的菜品图片 包括营销团队 [14][16] 海外平台的AI内容乱象 - 亚马逊平台随机抽取的30000条美容产品评论中 约5%(1500条)由AI撰写 其中93%(约1395条)带有"已购买"标记 [10] - TikTok出现伪造MrBeast(YouTube订阅最高频道)的AI换脸带货广告 被本人公开指摘 [10] - Uber Eats为150多万商家提供AI工具 包括提炼用户评论 补充菜单描述 优化构图不佳的返图等 [17] 平台治理面临的技术挑战 - 平台审核员逐渐被AI替代 形成"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复杂局面 AI检测常出现误判 [12] - AI造假成本呈指数级下降 但溯源核对成本成倍上升 单一平台监管力不从心 [20] - 深度伪造内容传播速度超过处理速度 跨平台缺乏统一规则和判定标准 [19] 品牌方应对策略与影响 - 美妆品牌全面禁止2C素材使用AI直接生成 避免消费者产生不真实感和欺诈嫌疑 [22] - 品牌采用AI工具识别假视频假评论 加数字水印 舆情监控 官方澄清等多重防线 [23] - AI虚假内容污染品牌数据源 导致对市场趋势和用户偏好的误判 造成长期战略偏差 [23] 行业生态与发展方向 - AI生成内容治理比盗版时代更复杂 矛盾从所有权归属转向真实性边界 [20] - 部分观点认为双向AI诈骗可能成为重构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转折点 [24] - 行业需要建立更真实坚固的信任关系 而非单纯追求获利 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26][27]
每经热评︱AI合成明星带货乱象频现 平台企业主动治理势在必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05:47
每经评论员 陈婷 近期,多个账号在社交平台上伪造全红婵及其家人声音合成AI(人工智能)视频为商品带货,不少消 费者直呼上当。 无独有偶。今年2月,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只需花1280元,直播、视频通话能实时换成刘亦菲、 杨幂的脸。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深度伪造技术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显著的迭代升级,几近以假乱真。在此背 景下,违法违规运用AI进行牟利的事件屡见不鲜。 长期来看,短视频平台加大对AI内容溯源、真伪鉴别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有机会在技术层面筑牢防 线,这也是提升平台自身安全和履行社会职责的现实需要。 第四,相关平台企业可与同行、技术企业、监管部门等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行业规范,合力规范AI应 用行为。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强化相关黑产打击力度和对平台企业、技术企业等的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AI骗术带来的乱象和影响不容忽视,相关企业不可坐视不理,必须主动亮剑,将风险防控 和伦理审查前置化。 事实上,面对AI技术潜藏的风险与挑战,作为AI产品的研发者和推广者,相关企业有机会将此类乱象 尽可能扼杀在萌芽阶段。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第一,技术企业可在技术研发环节就嵌入合规红线。例如,对AI生成内容设置 ...
宇树科技宣布将在四季度提交IPO申请;马斯克称xAI代码库被盗 涉案员工已跳槽OpenAI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3:18
宇树科技IPO与业务布局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文件 [1] - 2024年产品销售额分布:四足机器人占65%、人形机器人占30%、组件产品占5% [1] - 四足机器人应用领域:80%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20%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 [1] - 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1] xAI商业机密诉讼事件 - 马斯克旗下xAI起诉一名离职员工,指控其窃取公司全部代码库 [2] - 该员工已于2024年7月28日辞职,并在离职前三天将xAI相关数据上传至个人系统 [2] - 涉案员工目前已跳槽至OpenAI [2] 商汤科技AI内容标识合规措施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宣布所有面向公众的生成合成服务(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生成)均已添加显式与隐式标识 [3] - 该举措旨在落实《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政策 [3] - 用户通过商汤平台生成的AI内容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标识信息 [3]
AI生成内容强制“打标”,内容安全治理迈出关键一步
新华社· 2025-09-02 09:36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曹玥)2025年9月1日零时,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 视总局联合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正式生效,"标识办 法"提出强制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等规范要求,即用AI生成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条音频、 视频,都必须强制亮明"数字身份证"。 新华网整理发现,在9月1日前,包括腾讯、抖音、快手、B站在内的多个平台分别针对上述《标识办 法》出台了细化规则,其中抖音平台发布公告进一步规范平台上的AI内容创作与传播,并上线了两项 功能,一是,内容标识功能,协助创作者为AI内容添加提示标识;二是,AI内容元数据标识读写功 能,可识别并写入AI内容的元数据信息,为内容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AI生成内容生态链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 增长率。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飞速发展,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法律准则在不断完善当中,《标识办法》承接 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 ...
20省份已实现!这笔钱直接发给个人;韩国军方宣布停止对朝广播;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
第一财经· 2025-09-02 00:30
上合组织发展 - 上合组织签署《天津宣言》并批准2026-2035年发展战略 通过24份成果文件涵盖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 [2] 医保政策优化 - 全国20省份及近80%统筹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覆盖河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 [3] 人工智能监管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必须标注来源 [5] 信用体系完善 - 国家发改委就《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修复制度 [6] 工业母机标准建设 - 两部门提出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计划制修订不少于300项标准且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7] 区域创新集群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全球创新指数中跃居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8] 房贷政策调整 - 上海落地房贷新政 首套二套统一定价且存量利率可线上申请调整 部分二套利率下降9BP [9][10] 科技金融建设 - 湖北推出25条举措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目标2027年底实现关键指标突破性增长 [11]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 国产片票房占比76.21% 上海连续三年居城市票房榜首 [12] 数字立法执行 - 欧盟表示将继续执行《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 强调立法适用于所有在欧运营平台 [13] 国际贸易影响 - 巴西8月对美咖啡出口同比暴跌55.24% 因美国征收50%关税导致出口量从45万袋降至25万袋 [14] 汽车交付数据 - 蔚来8月交付31305辆同比增长55.2% 自2022年10月以来首次超越理想汽车(交付28529辆) [18] 黄金价格走势 - 品牌黄金饰品价格突破每克1020元 周大福和潮宏基价格达1027元/克且单日上涨12元 [19] 交易所发展 - 北交所设立四周年总市值超9000亿元 拥有274家上市公司及900万户合格投资者 市场期待深化改革措施 [20][21] 市场交易动态 - 港交所优化按金抵押品安排以降低参与者成本 调整现金利息计算并下调非现金抵押品费用 [22] - 9月1日机构净买入东山精密3.77亿元、璞泰来2.65亿元 净卖出岩山科技2.13亿元 [23][24][25][26] 行业活动观察 - 成都车展作为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 虽参展车企减少10家但仍是中西部市场风向标 [27] 银行业务变化 - 14家银行信用卡余额半年缩水2000亿元 出现交易量下降及流通卡减少趋势 [28]
今起实施!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腾讯、抖音、快手、B站、DeepSeek等平台已公告→
第一财经· 2025-09-01 15:26
核心监管要求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包括视频 语音 文字和图片[1][5] - 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需在内容中添加标识 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需核验元数据并加注提示[8] - 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需核验应用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材料 用户上传传播AI内容时需主动标识[8] 企业合规实践 - MiniMax通过角标标注"AI生成"字样 语音片段采用摩斯密码式提示音或直接语音提示进行显式标识[9][10] - 哔哩哔哩通过公告 站内信 弹窗和专题视频向用户公布AI标识功能进度和用法[10] - 抖音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和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 可自动检测并添加疑似AI内容标识[11][13] 平台具体措施 - 腾讯优化内容识别能力 对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并对可能为AI生成的内容进行提示[13] - 哔哩哔哩在投稿侧提供标识选项 UP主可通过创作声明自主添加"该视频使用人工智能合成技术"标识[14] - 快手在AI生成内容中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元数据标识 并对疑似AI内容进行显著提示[14] 违规处理规定 - 用户不得删除 篡改 伪造或隐匿平台添加的AI标识 不得利用AI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侵权信息[13][15] - 平台将按照社区规则对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及平台规则的作品和恶意标注行为进行处置[14][15] - DeepSeek发布《模型原理与训练方法说明》帮助用户理解AI技术 保障知情权和控制权[15] 行业生态建设 - 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成立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生态联盟 推动30余家企业开展隐式标识互认验证[10] - 包括腾讯 抖音 快手 B站 DeepSeek等平台均对《办法》出台细化规则[10][11][13][14][15]
今起实施!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腾讯、抖音、快手、B站、DeepSeek等平台已公告→
第一财经· 2025-09-01 15:15
2025.09. 01 本文字数:3175,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乔心怡 带货视频中的明星配音、短视频里突然出现的名人,可能并非本人,而是 AI 生成 —— 从 9 月 1 日起,它们必须亮明身份。 9 月 1 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 " 《办法》 " ),以及配套《办 法》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 生成 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同时实施。 《办法》对 AI 生成内容链条上的不同角色提出了清晰要求。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总工程师李宏达在交流会中介绍,对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来 说,需在 AI 生成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中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 这类角色通常以 大模型 企业为代表 " 。 而对于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如 B 站、小红书等平台,要在传播环节核验元数据并对相关内容加注提示,让公众知晓其为 AI 生成,并提供必要的标识功 能,提醒用户主动声明发布内容中是否包含生成合成内容。 同时,在分发环节,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也应该核验相关应用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材料。对于用户来说,在上传和传播 AI 生成的合成 ...
今起实施!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1 13:13
核心监管要求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区分真实来源[1][4] - 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需承担内容标识责任 以大模型企业为代表[6] - 内容传播平台需核验元数据并加注提示 如哔哩哔哩和小红书等[6] - 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需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材料[6] - 用户上传传播AI生成内容时需主动标识[6] 企业合规实践 - MiniMax通过角标清晰标注"AI生成"字样 覆盖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内容[7] - 生成式语音采用摩斯密码式提示音或直接语音声明进行标识[9] - 哔哩哔哩通过公告/站内信/弹窗/专题视频向用户传达AI标识功能[9] - 企业可通过用户协议提供无显式标识内容 但必须保留隐式标识[6] 行业生态建设 - 上海成立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生态联盟[9] - 推动30余家企业开展隐式标识互认验证[9] - 合规能力被视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组成部分[9] - 市场对AI内容合规存在明确需求 尤其体现在B端合作中[9]
今起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马斯克称代码库被盗;时代周刊年度AI100人
观察者网· 2025-09-01 01:04
AI监管政策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1] - 平台需对未标识或疑似AI生成内容添加风险提示 在传播端阻断虚假信息扩散[1] - 微信平台要求用户发布AI生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 平台会对内容添加标识或提示[1] 企业合规动态 - 腾讯元宝已建立AI生成内容标识管理体系 对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2] - 网络传播平台检测到用户上传AI生成内容时 会在内容周围添加显著提示[2] 行业竞争与人才流动 - 马斯克旗下xAI起诉离职员工 指控其窃取全部代码库并跳槽至OpenAI[3] - 涉案员工于7月28日辞职 此前三天将xAI相关数据上传至个人系统[3] 行业荣誉与认可 - 《时代》周刊2025年度AI 100人名单包括DeepSeek CEO梁文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小马智行CEO彭军等中国企业家[3] 医疗AI技术突破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AI听诊器 可在15秒内诊断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和心律失常[4] - 涉及12000名患者的试验显示 使用该工具诊断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提高两倍[4] 供应链与资本动态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言 但确认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4] -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拟主板上市 2024年净收入20.77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46.3%[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91助手将于9月27日全面停止服务 包括手机连接管理、文件传输等功能[6] - 会员用户需在9月15日前主动申请退费 逾期不再受理[6]
【深圳特区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引发深圳企业家热烈反响 抢抓机遇建设新兴产业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8-28 00:06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与政策支持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 正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阶段 引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1]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双向赋能[1] - 深圳企业积极响应政策 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落地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兴产业生态建设[1] 企业核心技术突破进展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生态培育 强调核心算力自主可控和软硬件融合生态体系[5] - 云天励飞加大AI推理芯片研发投入 完善算力积木架构生态[5] - 鲲云科技致力于可重构数据流人工智能技术源头创新和应用落地[5] - 优艾智合专注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政策利好加速高泛化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落地[5] 产业智能化升级应用 - 人工智能+带来从连接赋能到认知赋能的关键转变 成为像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7] - 丰农控股布局人工智能+农业 构建以AI为底座的数智产品矩阵[7] - 政策推动农业数据开放、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 促进科技深度应用[7] - 灵图创科专注AI视觉传达与多模态技术 政策加速AI生成内容在创意设计场景普及[7] 深圳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建设 - 深圳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构建覆盖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城市运行的全场景建设体系[8] - 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8] - 华为昇腾生态和腾讯混元大模型构建全栈式产业链 在辅助审判、气象预报、城管环卫等领域打造全国标杆[8] - 建成全国首个司法审判领域大模型和全球首个业务应用的区域级人工智能预报大模型[8] - 垂直领域示范应用带来效率提升和群众满意度跃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