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AGLUMI X8

搜索文档
新产业(300832)2025年中报点评:海外推进顺利 期待逐季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48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1.85亿元 同比下降1.18% 实现归母净利润7.71亿元 同比下降14.6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6亿元 同比下降16.33% [1] - 2025年单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60亿元 同比下降10.88% 实现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下降30.06%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 同比下降34.00% 业绩低于预期 [1] 海外市场发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9.54亿元 同比增长19.62% [1] - 公司面向全球销售239项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 其中200项已取得欧盟准入 面向全球销售12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 [1] - 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971台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77.02% 客户结构持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1] 国内市场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实现收入12.29亿元 同比下降12.81% [2] - 国内试剂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96% 国内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8.18% [2] - 国内市场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装机774台 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74.81% [2] - 公司产品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达到1,835家 三级医院覆盖率为47.60% 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2] 财务预测与业务展望 - 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为18.49亿元 22.52亿元 27.57亿元 [2] - 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22倍 18倍 15倍 [2] - 考虑到公司海外发展顺利 维持买入评级 [2]
新产业(300832):海外推进顺利,期待逐季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9-02 14: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 收入21.85亿元同比下降1.18%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下降14.62% [8]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实现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19.62% 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971台 [8] - 国内市场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12.81% 但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81% 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7.60% [8]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77.02%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9/22.52/27.57亿元 对应PE 22/18/15倍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单Q2收入10.60亿元同比下降10.88%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下降30.06% [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5.35亿元同比增长15.41% 归母净利润18.28亿元同比增长10.57% [1]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48.97亿元同比增长7.98% 归母净利润18.49亿元同比增长1.13% [1][8]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57.07亿元同比增长16.53% 归母净利润22.52亿元同比增长21.78% [1][8]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2024-2027年预计为72.07%/71.47%/72.28%/73.01% [9] 业务进展 - 全球销售239项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 其中200项获欧盟准入 [8] - 面向全球销售12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 [8] - 国内推广高端产品MAGLUMI X8、MAGLUMI X6及SATLARS T8流水线 [8] - 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2.28元 总市值489.35亿元 [5] - 一年股价区间49.01-97.20元 [5] - 市净率5.89倍 市盈率22.52倍 [5] - 每股净资产10.58元 资产负债率7.49% [6]
新产业(300832):国内市场承压,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平安证券· 2025-08-27 03:3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国内市场受DRG/DIP改革和集采影响短期承压 2025H1国内收入同比下降12.81%至12.29亿元 [3][4]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2025H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9.57%至9.52亿元 试剂业务同比增长36.86% [3][5] - 公司通过高端产品推广和大客户战略持续拓展市场 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5][8] - 虽然短期业绩承压 但考虑到装机数保持强劲且中大型机占比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 [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1.85亿元 同比下降1.18%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 同比下降14.62% [3] - 单Q2营收10.60亿元 同比下降10.88%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下降30.06% [3] - 2025H1毛利率68.44% 同比下降4.17个百分点 [8]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2.44元、3.03元、3.76元 [6][9]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试剂业务同比下降18.96% 主要受集采降价和DRG/DIP政策影响 [4] - 国内仪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8% [4] - 2025H1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装机774台 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81% [4] - 产品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达1,835家 覆盖率47.60% 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4] 海外市场表现 - 2025H1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销售1,971台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77.02% [5] - 已在14个核心国家建立运营体系 本地化分支机构成为区域增长引擎 [5] - 客户结构持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5] 产品研发与装机 - 旗舰产品MAGLUMI X8累计装机量达4,300台 [8] - SATLARS T8流水线累计实现全球装机/销售179条 其中2025年上半年装机/销售92条 [8] - 2025年6月和7月分别取得MAGLUMI X10和Biossays C10的国内产品注册证 [8] 费用投入 - 2025H1销售费用率16.93% 同比上升1.82个百分点 [8] - 管理费用率2.71% 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 [8] - 研发费用率10.86% 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 [8]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21: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市场面临差异化挑战 国内市场受集采政策影响收入下滑 海外市场保持强劲增长 高端产品装机量提升 但整体财务表现出现下滑[5][6][7][8][9] 财务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21.85亿元 同比下降1.18%[9] - 利润总额8.75亿元 同比下降15.8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1亿元 同比下降14.62%[9] - 综合毛利率68.64% 仪器类产品毛利率26.16% 其中海外市场仪器毛利率38.30%[9] 国内市场运营 - 国内主营业务收入12.29亿元 同比下降12.81%[6] - 国内试剂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96% 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8.18%[6] - 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装机774台 大型机装机占比74.81%[6] - 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7.60% 其中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6] - 产品服务三级医院数量达1,835家[6] 海外市场运营 - 海外主营业务收入9.52亿元 同比增长19.57%[7] - 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86%[7] - 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971台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77.02%[7] - 在14个核心国家建立运营体系 报告期内完成韩国全资子公司设立[7] 产品发展 - 取得高端旗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AGLUMI X10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iossays C10国内产品注册证[5] - MAGLUMI X8累计装机量达4,300台[8] - SATLARS T8流水线累计全球装机/销售179条 其中报告期内装机/销售92条[8] - 报告期自产加外部合作流水线共计装机/销售109条[8]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14][16] - 批准开展不超过8亿元外汇套期保值业务[17][19] - 监事会一致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议案[26][27][28][29] 行业环境 - 国内体外诊断市场面临DRG/DIP支付改革全面落地和省际联盟集采深入推进[5] - 集采政策导致试剂价格下降和部分检验项目检测量降低[6] - 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分级诊疗政策为市场提供需求支撑[5]
新产业: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收入展现增长韧性-20250505
信达证券· 2025-05-05 0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为海内外业务贡献增长动力,2024年公司营收45.35亿元(yoy+15.41%),国内营收28.49亿元(yoy+9.24%),国外营收16.86亿元(yoy+27.60%),海外中大型机占比提升至67.16%,“仪器+试剂”协同效应凸显 [2] - 技术攻关完善产品矩阵,打造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AGLUMI X8累计装机量达3701台,新一代X10系列在国内注册阶段,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T8上市首年全球装机87条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63、60.74、72.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8%、17.7%、18.9%,归母净利润为20.12、24.29、3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0.7%、24.7%,对应2025年4月30日股价,PE分别为20、17、14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30、45.35、51.63、60.74、72.2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9.0%、15.4%、13.8%、17.7%、18.9% [3][4]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54、18.28、20.12、24.29、30.2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4.5%、10.6%、10.1%、20.7%、24.7% [3][4] - 毛利率分别为72.9%、72.1%、70.4%、71.8%、73.8%,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1.9%、21.3%、21.2%、23.0%、25.4% [3][4] - EPS(摊薄)分别为2.10、2.33、2.56、3.09、3.85元,市盈率P/E分别为24.90、22.52、20.46、16.96、13.60倍,市净率P/B分别为5.46、4.80、4.35、3.90、3.46倍 [3][4]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50.64、50.56、60.53、71.98、86.48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1.58、45.63、45.89、46.03、46.09亿元 [4] - 流动负债分别为5.91、9.09、10.38、11.15、12.25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64、4.52、5.92、6.63、7.52亿元 [4] - 资产总计分别为82.22、96.19、106.42、118.01、132.57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6.78、10.43、11.68、12.45、13.55亿元 [4]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0.64、12.67、15.28、17.13、18.94亿元,销售费用分别为6.29、7.15、8.16、9.72、11.55亿元 [4] - 管理费用分别为1.07、1.25、1.39、1.82、2.17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3.66、4.54、5.16、6.07、7.22亿元 [4] - 营业利润分别为18.95、21.11、22.99、27.77、34.62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18.93、20.93、22.99、27.77、34.62亿元 [4] - 净利润分别为16.54、18.28、20.12、24.29、30.28亿元 [4]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18、13.56、20.61、23.86、29.5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91、 - 7.05、 - 2.10、 - 1.41、 - 1.39亿元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5.69、 - 7.90、 - 11.36、 - 13.57、 - 16.91亿元,现金流净增加额分别为5.68、 - 1.26、7.25、8.88、11.26亿元 [4]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广证恒生和方正证券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 [5]
新产业(300832):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收入展现增长韧性
信达证券· 2025-05-02 15: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为海内外业务贡献增长动力,国内延续大客户营销策略,海外构建品牌优势,“仪器 + 试剂”协同效应凸显,业务增长持续性强 [2] - 技术攻关完善产品矩阵,打造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光领域产品推陈出新,流水线等产品展示竞争实力 [2]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1.63、60.74、72.2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8%、17.7%、18.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0.12、24.29、30.2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1%、20.7%、24.7%,对应 2025 年 4 月 30 股价,PE 分别为 20、17、14 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5.35 亿元(yoy + 15.41%),归母净利润 18.28 亿元(yoy + 10.57%),扣非归母净利润 17.20 亿元(yoy + 11.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56 亿元(yoy - 4.36%);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11.25 亿元(yoy + 10.12%),归母净利润 4.38 亿元(yoy + 2.65%) [1] 点评 - 大型机占比提升,国内延续大客户营销策略,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87%,国外通过“区域化运营 + 本地化深耕”构建品牌优势,中大型机装机进展顺利,海外业务量质齐升,试剂业务同比增长 26.47% [2] - 技术攻关完善产品矩阵,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MAGLUMI X8 销量提升,新一代 X10 系列在国内注册阶段,开放式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等产品已上市,T8 上市首年全球装机 87 条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930|4,535|5,163|6,074|7,220| |增长率 YoY %|29.0%|15.4%|13.8%|17.7%|18.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54|1,828|2,012|2,429|3,028| |增长率 YoY%|24.5%|10.6%|10.1%|20.7%|24.7%| |毛利率%|72.9%|72.1%|70.4%|71.8%|73.8%| |净资产收益率 ROE%|21.9%|21.3%|21.2%|23.0%|25.4%| |EPS(摊薄)(元)|2.10|2.33|2.56|3.09|3.85| |市盈率 P/E(倍)|24.90|22.52|20.46|16.96|13.60| |市净率 P/B(倍)|5.46|4.80|4.35|3.90|3.46| [3]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 2023A - 2027E 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的情况 [4] - 利润表展示了 2023A - 2027E 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项目的情况 [4]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 2023A - 2027E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的情况 [4]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有浙江大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东阳光药等,有超 9 年医药团队卖方业务工作经验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有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学位等,有 5 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有 2 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有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学位,有 1 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有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有 2 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