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Ag/WC复合触点材料

搜索文档
温州宏丰(300283) - 300283温州宏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09:20
业务布局与客户合作 - 银铜复合材料批量用于新能源汽车电路保护系统,服务国内龙头新能源汽车企业;锂电铜箔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部分电接触材料用于数据中心等领域,服务西门子、施耐德等客户 [2] - 新增精密传感器材料深加工业务,统筹各生产基地优势交叉生产,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 [7] 产品投产与销售情况 - “高性能 Ag/WC 复合触点材料”、电池盖板、铜箔、多种传感器材料已实现批量或小批量销售,获市场认可,其他产品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3] - 半导体引线框架项目 1 期厂房已竣工进入后期建设,力争早日试生产 [5] 营收情况与增长计划 - 2024 年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板块主营业务收入 23.77 亿元,同比增长 17.04%;硬质合金板块主营业务收入 3.19 亿元,同比增长 58.24%;铜箔板块主营业务收入 1.59 亿元,同比增长 119.17% [3][7]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7.566 亿元,同比增加 39.87%,主要增长来自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板块 [4][5] - 未来将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应用领域,优化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渠道,提高营销效率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 [3][7] 财务相关问题 - 2024 年度锂电铜箔销售收入 1.59 亿元,主要由江西宏丰铜箔实现产量,浙江铜箔 2024 年处于项目建设期,一期生产设备调机试机 [4] - 2025 年财务费用支出随融资需求变化,公司将通过电接触材料等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入、缩短生产交期、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等措施减少财务费用 [4][5] - 2025 年在建工程转固根据具体进展而定,一年折旧额详见公司相关年报披露 [5] - 2024 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107,399,000.52 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 -73,905,050.67 元,业绩不达预期主要因铜箔项目处于经营成长初期,成本高、投入大 [5] - 公司发行的 3.213 亿元可转债尚未转股,不到三年到期,将加强主业竞争力与资本市场沟通,研究合规路径促进转股 [9][10] 应对业绩与财务风险举措 - 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创新,拓展技术领域,培育新业绩增长点;加强产线数智化升级,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硬质合金材料、锂电铜箔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蚀刻引线框架产品产业化进程 [5] - 加强成本管控,增产节约、增收节支 [5] - 随着铜箔项目产能爬坡、半导体项目设备调试完成及产品获认证,相关业务有望增长 [5][6] - 优化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扭转业绩,严控债务规模、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负债率 [10] 其他问题 - 向马来西亚分公司增资 1000 万用于生产经营,推动海外市场拓展 [15] - 公司业务涵盖高新技术材料领域,产品应用广泛,“温州宏丰”简称源自历史沿革和品牌积淀,未来将强化市场沟通 [11] - 公司和大股东将通过经营性现金流优化及分阶段融资解决资金问题,对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产业资本合作持积极态度 [11]
构筑长期竞争力 温州宏丰2024年硬质合金业务收入增速高达58.24%
全景网· 2025-04-21 12: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1.35亿元同比增长8.09% 主营业务收入28.54亿元同比增长23.85% [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367.39万元 较上年由盈转亏 [2] - 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板块主营业务收入23.77亿元同比增长17.04% 归母净利润5284.67万元同比增长125.88% [2] - 硬质合金板块主营业务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58.24% 归母净利润亏损336.3万元但同比改善 [2] - 铜箔板块因成长初期成本费用较高 归母净利润亏损1.15亿元 [2] 业务板块布局 - 构建五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格局: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锂电铜箔材料、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 [2][3] - 电接触材料领域为国内产品种类最丰富、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2][3] - 铜箔生产基地和海盐半导体生产基地2024年已完成建设 [7] - 2025年重点推进两大基地产能释放和规模扩张 [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9051.45万元同比增长6.84% [4] - 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44项 其中发明专利106项(含国际发明专利13项) 实用新型专利37项(含多国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2项 [4][5] - 主导或参与制定17项国家标准、69项行业标准 [5] - 依托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4] 市场与客户拓展 - 销售网络覆盖中国、德国、法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3][4] - 主要客户包括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等国内企业及施耐德、西门子、ABB等国际巨头 [3] - 计划增资1000万元用于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建设以拓展海外市场 [4] - 加快推进马来西亚工厂投产进度 完善全球化产能布局 [7] 新兴领域发展 - 高性能Ag/WC复合触点材料被认定为"国内首批次新材料" 进入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 [3] - 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电接触材料和锂电铜箔产品进入行业领先企业供应链 [3][7] - 5G智能终端专用散热材料实现量产并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 [6] - 中国锂离子电池2024年出货量1214.6GWh同比增长36.9% 全球预计2030年达5127.3GWh [6] - 中国引线框架市场规模从2016年81亿元增长至2023年123.2亿元 年增长率7.3% [6] - 全球半导体引线框架市场预计从2023年40.2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53.7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