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轻干

搜索文档
青岛啤酒(600600):2025半年报点评:品质为锚,稳健前行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9 12:3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目标价88.00元人民币,现价69.50元人民币 [2] 核心观点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营收204.91亿元(+2.11%),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7.21%),净利率19.05%(+0.91个百分点),ROE 12.80%(+0.36个百分点) [3] - 销量473.2万千升(+2.3%)跑赢行业(-0.3%),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3] - 产品结构优化,主品牌销量271.3万千升(+3.9%),中高端销量199.2万千升(+5.1%),中高端占比42.1%(+1.1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营收100.46亿元(+1.28%),归母净利润21.94亿元(+7.32%),净利率21.84%(+1.23个百分点),吨价转正(+0.26%) [3] 收入端分析 - 啤酒业务收入增长1.9%,销量增长2.2%,吨价下降0.3%,但第二季度吨价转正标志价格企稳 [4] - 主品牌收入占比57.3%(+1.0个百分点),白啤实现双位数增长,经典和铝瓶产品稳健放量,纯生调整后企稳,新品如轻干、樱花白啤、浑浊IPA成功导入 [4] - 区域表现分化:山东收入增长2.56%,净利率提升1.59个百分点;华东收入增长9.94%,净利率提升8.8个百分点,成为新增长极;三大战略带均实现量利双增 [4] - 新渠道贡献显著,美团闪购销量增长60%,即时零售连续5年高增长;闪电仓和酒专营模式为中高端产品打开家庭消费场景 [4] 盈利端分析 - 毛利率持续改善,上半年毛利率43.7%(+2.09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45.84%(+3.05个百分点) [5] - 第二季度吨成本下降5.08%,受益于大麦和包材等原材料价格回落 [5] - 费用率整体可控,上半年费用率13.21%(+0.3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10.67%(-0.14个百分点),广宣费用下降0.39个百分点体现投放效率提升,管理费用率3.33%持平,研发费用率增加0.07个百分点反映创新投入加大 [5] - 非经常性收益2.73亿元(去年同期2.15亿元),主要来自土地处置收益1.12亿元(去年同期为负)和政府补助1.80亿元(同比-31.84%) [5] - 经营现金流48.0亿元(-16.0%),主要受预收款变动影响,资本开支9.49亿元维持合理水平,经营现金流覆盖资本开支超5倍,现金创造能力保持强劲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3.52元、3.75元、3.95元(不变) [5] - 基于2025年25倍PE(不变),目标价88元 [5] - 当前估值水平:2025年预测PE 19.77倍,PB 3.07倍,PS 2.83倍,EV/EBITDA 11.82倍,股息率3.5% [10] - 可比公司估值:珠江啤酒2025年预测PE 24.4倍,重庆啤酒22.0倍,华润啤酒14.6倍,燕京啤酒23.7倍,行业平均21.2倍 [7] 投资逻辑 - 品牌价值引领:行业重塑期消费者更看重品质与情感链接,青岛啤酒作为国民高端品牌凭借积淀与口碑精准契合需求 [5] - 现金回报稳定:经营现金流/净利润比例达123%,派息率60%+对应股息率3.5%,在不确定市场中提供可靠收益 [5] - 盈利提升空间:净利率19% vs 国际啤酒巨头25-30%,随着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利润率提升路径清晰 [5]
Z世代不爱豪饮爱微醺,存量博弈下啤酒巨头如何“大象转身”?
新浪财经· 2025-05-12 05:40
中国啤酒市场现状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0.6%至3521.3万千升,行业进入"量减价增"新周期 [1] - 啤酒头部企业TOP5总营收同比下滑4%,净利润分化加剧,其中燕京啤酒净利增速达63.74%,青岛啤酒微增1.81%,其他三家下滑 [3] - 行业降本增效特征显著,TOP5企业合计裁员超6000人,高管降薪案例频现 [3] 2025年一季度行业表现 - 啤酒行业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0.4%,但1-2月产量同比下降4.9% [3] - 成本端大麦价格同比下降10%,渠道库存消化后终端需求边际改善 [3] 头部企业业绩分析 - 2024年啤酒行业营收下滑5.7%,头部企业营收普遍下滑:华润啤酒下降0.76%,百威亚太下滑8.9%,青岛啤酒减少5.3%,重庆啤酒下降1.15% [5] - 销量方面,华润啤酒下降2.5%,百威亚太中国区下滑11.8%,青岛啤酒下降5.3%,重庆啤酒微降0.75%,燕京啤酒增长1.57% [8] - 吨价方面,百威亚太从5300元降至5000元,华润啤酒从3500元降至3300元 [8] 区域企业表现 - 燕京啤酒营收同比增长3.2%,净利润暴增63.74%,超越重庆啤酒跃居行业第四 [10] - 珠江啤酒营收增长6.56%,净利润增长29.95% [10] - 区域性企业凭借品牌定位和灵活市场策略实现逆势上扬 [10] 行业挑战与压力 - 青岛啤酒在山东、华北、华南等市场营收均下滑,区域竞争优势减弱 [11] - 重庆啤酒遭遇十年来首次营收和利润双降,需支付3.5亿元赔偿金 [11] - 2025年一季度百威亚太销量同比减少4.8%,收入下降0.4%,净利润由2.97亿美元降至2.87亿美元 [11] 消费趋势与渠道变革 - Z世代偏好"微醺"饮酒体验,单次饮酒量控制在1-3瓶/听,抑制传统啤酒消费频次与总量 [12] - 2024年餐饮企业注册量锐减44.4万家,注销吊销数量达160万家,啤酒即饮渠道收缩 [12] - 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饮品赛道人均消费从21.6元降至18.6元 [13] 新兴渠道与精酿啤酒 - 华润雪花啤酒与美团合作,线上销售额同比激增170% [13] - 国内精酿相关企业约1.3万家,超六成成立于近五年,青岛啤酒"王子"精酿单月销售额破亿 [14] - 啤酒销售场景向居家消费、旅游消费、夜市等转移 [13] 高端化战略与瓶颈 - 头部企业聚焦中高端市场,青岛啤酒推出千元级"一世传奇",华润啤酒高端产品销量翻倍 [15] - 8-10元价位段产品仍为主力消费,10元价位段精酿啤酒凭借性价比优势热销 [15] - 燕京U8销量增速从2022年超50%降至2024年31.40%,高端化进程放缓 [16] - 重庆啤酒高档产品销售收入下滑2.97%,毛利率降至48.57% [17] 产品创新与竞争压力 - 青岛啤酒形成超高端、高端、中端产品矩阵,但中高端产品销量下降近10万千升 [18] - 华润啤酒通过"喜力+雪花"双品牌在高端市场对青岛啤酒形成竞争压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