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霸气玉油柑
icon
搜索文档
过去十年,哪些“超级奶茶”封神了?
36氪· 2025-09-25 00:52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我们不妨回望那些值得载入行业史册的现象级爆款,一窥饮品潮水的流向。 2015-2025,行业诞生了哪些"超级奶茶"? 上周,"各大奶茶最好喝的一杯"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霸气芝士草莓、多肉葡萄、幽兰拿铁、豆乳米麻薯、布蕾脆脆奶芙……这些熟悉的名字,掀起一波回忆杀。 可以说,这些爆品也撑起了新茶饮的黄金十年。 2016:芝士奶盖茶破圈,鲜果茶兴起 代表产品:喜芝芝金凤茶王、霸气橙子 2016年前后,喜茶推出芝士茗茶系列,将奶油芝士和新鲜牛奶混合,做出芝士奶盖覆在茶汤上,凭借"真奶真茶"的品质升级,与传统奶茶形成鲜明区隔, 迅速赢得市场认可。 另一边,奈雪的霸气水果茶系列横空出世,开启鲜果茶新体验。 同年末,喜茶、奈雪等品牌用新鲜水果+茶叶+芝士,推出芝士水果茶,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芝士奶盖茶作为一种时代符号,开启了"新茶饮"的篇章。 2017-2018:黑糖引爆市场,细分品类爆发 代表产品:手炒黑糖脏脏茶、Dirty 2017年,鹿角巷推出黑糖鹿丸鲜奶,以黑糖熬制珍珠,搭配牛奶与冰块,形成独特的虎纹挂壁和口感,品牌因此快速走红。 后来,乐乐茶推出"脏脏茶",强化黑糖珍珠牛奶茶的虎纹特色,借 ...
奈雪的茶(02150.HK)7月2日收盘上涨33.33%,成交1.7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7-02 08:36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至24221.41点 奈雪的茶股价单日上涨33.33%至1.68港元/股 成交量1.06亿股 成交额1.7亿港元 振幅43.65% [1] - 奈雪的茶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61% 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7.35% 跑输恒生指数20%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奈雪的茶营业总收入49.21亿元 同比减少4.7% 归母净利润-9.17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7036.53% [2] - 公司毛利率63.24% 资产负债率36.48% [2] 行业估值 - 旅游及消闲设施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44.85倍 行业中值-0.91倍 [3] - 奈雪的茶市盈率-2.17倍 行业排名第100位 低于同行如其他易站绿色科技(0.12倍)、生活概念(0.63倍)、LET GROUP(0.7倍)等 [3] 公司背景 - 奈雪的茶是新茶饮赛道开创者 创立于2015年 首创"茶饮+软欧包"双品类模式 [3] - 业务涵盖现制茶饮、奈雪茗茶及RTD瓶装茶三大板块 拥有"霸气玉油柑"、"鸭屎香宝藏茶"等爆款产品 [3] - 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目前覆盖全国近100个城市 门店数量超1200家 [3]
奶茶原料为什么越来越“邪门”了?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20 00:18
羽衣甘蓝的崛起 - 羽衣甘蓝从绿化带观赏植物转变为"超级食物",收购价从2024年8毛/斤飙升至2025年3.5元/斤,涨幅超300% [5] - 茶饮品牌推动羽衣甘蓝国内市场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55%,采购模式从"先下单后种植"变为"种多少收多少" [7] - 社交媒体赋予其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功效标签,成为对标保健品的健康符号 [5] 茶饮品牌的营销策略 - 喜茶通过奥运联名、运动员打卡、巴黎快闪店等营销手段,将羽衣甘蓝与健康运动绑定,"夺冠纤体瓶"上线10天销量达160万瓶 [21][26] - 针对羽衣甘蓝口感硬、味苦的痛点,采用榨汁过滤+水果调味(苹果、柠檬)的改良方案,弱化负面体验 [22] - 通过公开营养成分报告、命名强调功效(如"纤体""去油"),迎合消费者健康焦虑,相关产品总销量超3700万瓶 [23][26] 小众原料的商业逻辑 - 茶饮行业通过小众原料(油柑、刺梨、芭乐等)制造爆款,奈雪"霸气玉油柑"曾贡献25%销量,瑞幸"生椰拿铁"单月销量破1000万杯 [28][29] - 绑定单一原料可形成爆款矩阵,瑞幸围绕椰子推出7款衍生品,椰云拿铁日均销量达70万杯 [32] - 2024年茶饮品牌应用原料达201种,但同质化严重,喜茶推羽衣甘蓝后奈雪、茶百道等迅速跟进 [36] 行业竞争现状 - 2024年五大上市茶饮品牌销售费用均正增长,霸王茶姬增幅达324%,奈雪净利暴跌7153.8%仍增加48.4%营销投入 [37] - 行业年上新超2600款产品,开展175场IP联名,核心是通过高频创新维持消费者新鲜感 [38] - 原料壁垒需兼具稀缺性与不可复制性,片仔癀因麝香管控涨价20次,而阿胶因可养殖驴皮导致销量缩水30% [41]
奶茶原料为什么越来越“邪门”了?
36氪· 2025-05-13 02:35
羽衣甘蓝市场演变 - 羽衣甘蓝从2012年作为观赏植物被误挖到2025年成为"超级食物" 其收购价从2024年0.8元/斤飙升至2025年3.5元/斤 涨幅超300% [1][3] - 茶饮品牌推动羽衣甘蓝国内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55% 采购模式从"先下单后种植"变为"种多少收多少" [4] - 羽衣甘蓝在欧美经历类似演变 美国2007-2012年产量增长60% 2014年餐厅菜单出现频率同比增47% [9][11] 茶饮行业营销策略 - 喜茶2024年7月推出羽衣甘蓝产品"夺冠纤体瓶" 通过奥运联名、巴黎快闪店和运动员代言塑造健康形象 [16][21] - 产品设计针对口感痛点:榨汁过滤解决硬度问题 添加苹果/柠檬中和苦味 [22] - 健康营销直击消费痛点:42%消费者因怕胖减少茶饮消费 "纤体"概念产品10天售160万瓶 1个半月破1000万瓶 [23][24] 小众原料爆款逻辑 - 羽衣甘蓝是茶饮行业继油柑/椰子/刺梨后又一成功案例 2021年奈雪"霸气玉油柑"销量占比超25% [26][27][28] - 瑞幸2021年生椰拿铁单月销量破1000万杯 后续椰子系列产品持续成功 椰云拿铁一周售495万杯 [29][30] - 行业高度同质化:2024年茶饮品牌使用原料达201种 五大上市品牌销售费用全部正增长 最高增幅324% [33][34][35] 原料造神商业模式 - 原料壁垒需同时具备稀缺性与不可复制性 如片仔癀原料天然麝香年产量不足500公斤 [37] - 茶饮原料缺乏真正壁垒:当多个品牌推广"武夷山茶底"等概念时 原料差异点极易被复制 [38] - 行业依赖持续创新:2024年现制饮品上新超2600款 6大品牌全年IP联名达175场 核心是提供消费新鲜感 [35][36]
奶茶原料为什么越来越“邪门”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5-12 12:46
羽衣甘蓝的市场演变 - 2012年羽衣甘蓝在中国作为观赏植物被误挖,园林部门强调其不可食用性[1] - 2025年羽衣甘蓝在中国转型为"超级食物",被赋予抗氧化、抗炎等健康功效,身价从2024年0.8元/斤涨至3.5元/斤,涨幅超300%[3][4] - 茶饮品牌推动羽衣甘蓝国内市场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55%,通过包销模式抢占原料[4] 茶饮品牌的营销策略 - 喜茶2024年推出"夺冠纤体瓶",借巴黎奥运会联名体育品牌、运动员打卡制造健康噱头,上线10天销量160万瓶,1个半月破1000万瓶[15][19][22] - 通过榨汁过滤+水果调味解决羽衣甘蓝口感问题,并强化"纤体"功效宣传,迎合消费者健康焦虑[20][21] - 行业集体跟进,2024年现制饮品品牌使用原料达201种,五大上市茶饮品牌销售费用同比增幅21%-324%[29][30][31] 小众原料的爆款逻辑 - 奈雪2021年"霸气玉油柑"销量占比超25%,瑞幸生椰拿铁单月销量破1000万杯,验证小众原料的爆款潜力[24][25] - 瑞幸围绕椰子开发系列产品形成矩阵,椰云拿铁上线一周销量495万杯,带动单店用户持续增长[25][26] - 原料同质化严重,2024年行业推出2600款新品、175场IP联名,依赖持续制造新鲜感维持客流[32] 原料造神的商业本质 - 片仔癀因天然麝香稀缺性支撑涨价神话,东阿阿胶因驴皮可复制性导致销量下滑,体现原料壁垒需"稀缺+不可复制"双重属性[34][35] - 茶饮行业原料缺乏独占性,武夷山茶底等概念易被模仿,最终回归营销内卷[35] - 羽衣甘蓝在欧美通过明星背书+健康科普走红,国内茶饮复制相同路径,但长期价值取决于产品创新而非单一原料[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