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

搜索文档
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8-20 10:07
科创板市场表现与投资价值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年内涨幅接近30% [1] - 科创综指在2024年9月下旬至统计日的反弹行情中涨幅达61.53% 显著优于中证1000指数(42.22%) 中证A500指数(24.28%)和创业板指(40.67%) [3] - 指数历史表现显示2020-2024年涨跌幅分别为47.13% 11.02% -26.73% -7.66% 1.23% [6] 科创板市场规模与指数特征 - 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1家 总市值规模超6.34万亿元 [2] - 科创综指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点 于2024年1月20日正式发布 [2] - 指数覆盖科创板所有股票和红筹企业存托凭证(ST/*ST除外) 具有整体表征性 被称为中国版"纳斯达克指数" [2] 行业结构与研发强度 - 行业分布呈现"一超多强"特征:电子行业占比41.1%(以半导体为核心) 医药生物(18.1%) 计算机(9.3%) 机械设备(8.9%)形成第二梯队 [3] - 成份股近三年研发支出年均增速高达27% Wind一致预期2024-2026年净利润增速将达67.6%和37.8% [3] - 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0% 覆盖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 [4][5]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从上市门槛 并购重组 股权激励等多维度优化制度设计 [4] - 科创板自2019年开市以来始终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 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4] 产品布局与投资方式 - 长城基金发行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A类:023934 C类:023935) 紧密跟踪科创综指 [1] - 直接参与科创板投资需满足50万元资产门槛和2年交易经验 借道公募基金成为更便捷的投资方式 [1][5] - 基金产品降低投资门槛 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科创板的机会 [5]
科创板迎中长期布局机遇,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正在发行中
新浪基金· 2025-08-15 06:30
市场行情与指数表现 - 今年以来科技板块持续领跑且小盘股表现突出 成为市场两大主线 [1] - 4月7日至8月8日科创综指累计上涨13.29% 成为资金追逐焦点 [1] - 2024年"924"行情至2025年8月8日科创综指大涨76.92% 显著超越创业板指(52.50%)和沪深300(27.77%) [2] 科创综指特征与优势 - 指数覆盖科创板97%市值 战略新兴产业占比86% 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2% [1] - 100%覆盖科创板16个申万一级行业 重点布局电子、医药生物等核心赛道 [2] - 前十大成份股分布于半导体、软件开发、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及消费电子领域 [2] - 指数兼具大小盘风格均衡特性 利于分散单一市值风险并把握风格轮动机会 [2] 基金公司产品与策略 - 长城基金新发行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A类023934/C类023935) [2] - 公司已布局长城科创两年定开混合、长城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等科创主题产品 [3] - 权益团队建立"产业链穿透式"投研体系 专注挖掘具备持续成长动能的科技企业 [3] - 投研策略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第四次工业革命领域 强调中长期布局时机 [4] 历史数据参考 - 科创综指2020至2024年涨跌幅分别为47.13%、11.02%、-26.73%、-7.66%、1.23% [4]
紧跟科创浪潮,长城上证科创板指数基金正式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8-13 06:47
科创板市场概况 -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 总市值9.04万亿元 截至2025年8月6日[1] - 科创综指覆盖570只成份股 总市值8.72万亿元 对科创板数量及市值覆盖率分别为97%和96%[1] - 指数行业分布覆盖电子 医药生物 计算机等16个申万一级行业 与科创板整体行业分布一致[1] 科创综指特征 - 86%成份股属于战略新兴产业 42%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近1年累计上涨61.53% 超额领先上证指数34.79% 深证成指29.47% 创业板指16.57%[2] - 2020-2024年历年涨跌幅分别为47.13% 11.02% -26.73% -7.66% 1.23%[3] 产品与战略定位 - 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正式发行 紧密跟踪科创综指[1] - 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持续受益于新质生产力政策及科技自立自强战略[2] - 指数代表创新驱动方向 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与未来经济增长趋势[2]
聚焦科技创新,长城基金科创投资再添新品
新浪基金· 2025-08-13 06:43
公募基金科创领域布局 - 全市场科创主题基金产品数量已攀升至200只左右 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接近百只 合计首发规模近700亿元 [1] - 长城基金于8月13日发行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A类:023934 C类:023935) 进一步完善科创投资产品线 [1] 科创板市场发展现状 - 科创板汇聚589家高新技术企业 总市值突破9万亿元 其中硬科技企业占比超80% [2] - 政策层面推出"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及"1+6政策组合拳" 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体系 [2] - 科创板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 长城基金产品线布局 - 科创板已形成包含宽基、主题、策略等32条指数的指数体系 [3] - 公司发行长城科创两年定开混合(A类:506008 C类:012793)及长城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A类:023446 C类:023447)等多只产品 [3] - 新发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提供全面布局科创板的工具化产品 [3] 产品策略特点 - 主动管理型产品聚焦科创板优质上市公司 把握科技创新投资机会 [3] - 指数增强产品瞄准科创板中盘股 通过量化策略争取超额回报 [3] - 综合指数基金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实现科创板全景覆盖 [3] 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 主动权益基金覆盖半导体、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算力、创新药等前沿科技领域 [4] - 指数基金布局创业板指数、中证A500指数、科创100、科创综指、恒生科技等含新量高的产品 [4] - 投研体系采用平台型、团队制、多策略模式 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4]
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发行 一键布局中国版“纳斯达克指数”
犀牛财经· 2025-08-12 08:41
科创板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连续13天上涨,为过去七年罕见行情 [1] - 科创板指数上行反映市场对"科特估"逻辑的认可,被视为"硬科技"新蓝海 [1] - 科创综指在2024年9月下旬以来的反弹中表现优于中证1000、中证500、上证指数及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3] 科创综指概况 - 科创综指发布于2024年1月20日,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 [2] - 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1家,总市值超6.34万亿元 [2] - 成份股覆盖科创板股票及红筹存托凭证(除ST/*ST),反映中国科技创新产业整体发展,被称为中国版"纳斯达克指数" [2] 行业与研发数据 - 行业分布呈"一超多强":电子(半导体为主)占比41.1%,医药生物18.1%,计算机9.3%,机械设备8.9% [3] - 成份股近三年研发支出年均增速27%,2024-2026年Wind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达67.6%、37.8%,显著高于创业板指与科创50 [3] 政策与产业支持 -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八条措施优化上市门槛、并购重组等制度 [6] - 科创板超八成公司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 [7] 投资工具与团队 - 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A/C类代码023934/023935)跟踪科创综指,降低直接投资门槛 [8] - 拟任基金经理陶曙斌拥有17年从业经验,团队在ETF、指数增强等领域具备完整牛熊周期经验 [8] - 长城量化团队产品覆盖大盘价值、中盘成长、科技主题等主流风格,形成全天候产品体系 [8] 长期发展前景 - 机构认为科创板连接国家创新战略,核心技术突破或成科技成长板块新行情催化剂 [7] - 长城基金预测科技板块为中长期投资主线,国产创新科技(如DeepSeek)或推动中国资产再定价周期达3-5年 [7]
一键布局硬科技投资机遇 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即将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8-11 03:1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注:科创综指2020-2024历年涨跌幅分别为:47.13%、11.02%、-26.73%、-7.66%、1.23%,指数过往表 现不代表未来,不等于产品实际及未来收益,以上仅为指数过往特定阶段涨幅的客观展示,不构成实际 投资建议,指数的高弹性意味着其涨跌幅具有较大波动,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请投资者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 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的基础上,谨 慎投资。本基金经管理人评估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合风险偏好C4-积极型及以上客户,具体风 险评级以代销机构为准,投资者请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特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基 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 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 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做出 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