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镁建材
icon
搜索文档
从整治到整合“世界镁都”的产业集群进阶之路
证券时报· 2025-05-19 17:49
菱镁产业现状与优势 - 辽宁省海城市菱镁资源量25.32亿吨,储量3.93亿吨,占辽宁省七成以上、全国六成以上、全球1/5,享有"世界镁都"之称 [2] - 菱镁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但曾陷入资源无序开发、产能过剩、产业粗放低端的困境 [2] - 近年来通过专项整治,菱镁规上企业大幅增加到146家,行业产值稳步增长,走上规范有序发展轨道 [3] 专项整治措施与成效 - 建立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与23家矿山开采企业、41处计量站联网,实现全链条管理 [2] - 实施"一矿一出口一计量站"源头管控,矿石价格普遍上涨,菱镁价值得到真实体现 [3] - 2023年以来已退出轻烧反射窑炉186座,退出产能达194万吨,2025年底前将全部淘汰 [6] - 奥地利奥镁集团主动寻求合作,初步达成共建海城菱镁国际公共服务平台意向 [3]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已有菱镁行业省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 [6] - 海城利尔建成全球单体产能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镁质耐火制品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40%-50%,能耗降低45% [7] - 烘干环节每年降耗相当于1730吨标准煤 [7] - 大德广公司形成菱镁制品规模型全产业链,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区 [8] 产业发展方向与规划 - 确定"做优镁耐火、做大镁建材、做强镁化工、布局镁合金"发展方向 [8] - 规划"一区四园"空间布局:牌楼菱镁产业综合集聚区,八里、英落、马风、析木四个专业产业园 [12] - 重点发展高纯氧化镁、纳米级氧化镁等镁质化工材料,硅钢级及电工级氧化镁 [9] - 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采矿企业集中度,打造大型菱镁企业和先进产业集群 [12] 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目标:升级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二期工程,完成轻烧反射窑炉退出任务 [11] - 加强产学研联盟,共建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加速成果转化 [11] - 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发挥规模化企业带头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 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功能复合的菱镁产业绿色升级示范区新格局 [12]
瞭望 “世界镁都”治乱记
新华网· 2025-05-14 02:3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镁产业实现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三个"第一",辽宁保障全国85%的镁供给,海城市菱镁资源保有储量超20亿吨,占全球五分之一 [2] - 海城菱镁矿开采企业"小、散、弱",40多家矿山企业平均证载开采量仅30余万吨,246家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下企业占比超40%,存在家庭作坊式生产 [2] - 行业长期陷入"初加工、赚快钱"循环,95%菱镁产品用于高耗能、产能过剩的传统耐火材料,缺乏全球定价话语权 [3][4] 整治措施与成效 - 2023年辽宁省出台《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海城成立专项整治专班,与周边产区联动执法 [3][6] - 实施智慧监管:41个计量站监控矿石运输,23家整合矿企安装AI卡口和电子隔离墙,查处违规运输73起,2024年开采量严格控制在1116.4万吨 [6][7] - 退出轻烧反射窑186座(产能194万吨),新建10万吨以上大型窑炉置换产能,首批10个置换项目集中开工 [7][8] - 1700多座加工窑炉安装在线监测,创建12家省级和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8][9] 转型升级与产业链发展 - 矿石价格止跌回升,每吨普涨300元,吸引奥镁集团寻求合作 [7] - 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大德广公司镁制建材出口欧美,附加值提高一倍;后英集团投资30亿元新建30万吨金属镁加工项目 [10][12] - 构建"一区四园"产业空间,出台政策杠杆(如开采指标从60万吨增至150万吨)激励企业延伸产业链 [11][12] 未来规划 - 全省联动执法,统一标准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12] - 海城明确从"原料输出"向"全产业链"跃升路径,重点发展高端镁建材、防核辐射/防弹建材等产品 [10][11]
盐湖股份(000792):实控人增持彰显信心 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集团
新浪财经· 2025-04-22 02:33
增持计划 - 中国五矿计划在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增持公司A股股票不少于2 12亿股 [1] - 增持不设固定价格区间 中国五矿将基于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择机实施 [1] - 增持资金全部来自中国五矿自有或自筹资金 [2] 股权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4月9日 中国五矿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5 3%股份(13 4亿股) [2] - 增持2 12亿股后 中国五矿持股比例将提升至不低于29 3% 控制权进一步稳固 [2] - 按当前股价16 19元/股计算 增持金额不低于34 29亿元 [2] 公司战略转型 - 实控人变更为中国五矿 公司完成央企身份转变 [3] - 中国五矿持股53% 青海国投持股29 5% 青海省政府国资委持股17 5% [3] - 五矿集团入主有利于公司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及国内并购 [3] 业务协同效应 - 五矿集团旗下五矿盐湖公司远期规划碳酸锂3-5万吨/年 氯化钾50万吨/年 镁建材100万吨/年产能 [3] - 五矿盐湖业务与公司现有盐湖产业形成协同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 25亿元 78 59亿元 81 73亿元 [3] - 对应PE分别为13X 11X 11X [3]
盐湖股份(000792):实控人增持彰显信心,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集团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2 01: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实控人中国五矿计划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2.12亿股A股,资金源于自有或自筹,彰显信心,增持后实控人持股不低于29.3%,控制权稳固 [8] - 公司实控人变更为中国五矿,实现央企身份转变,有利于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及国内矿产资源并购,五矿集团拥有五矿盐湖公司,远期产能规划有望与现有业务协同 [7][9]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25、78.59、81.7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X、11X、11X [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16.41元,一年内最高/最低20.75/13.58元,市净率2.4,流通A股市值868.33亿元 [2]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6.73元,资产负债率13.52%,总股本/流通A股52.92亿/52.91亿股 [2][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毛利率(%)|ROE(%)|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3|21,579|-29.8|7,914|-49.2|1.49|56.0|24.8|11| |2024|15,134|-29.9|4,663|-41.1|0.88|51.9|12.7|19| |2025E|19,092|26.2|6,625|42.1|1.25|47.8|15.4|13| |2026E|21,066|10.3|7,859|18.6|1.49|47.2|15.5|11| |2027E|22,236|5.6|8,173|4.0|1.54|50.0|13.8|11| [7] 详细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1,579|15,134|19,092|21,066|22,236| |其中:营业收入|21,579|15,134|19,092|21,066|22,236| |减:营业成本|9,484|7,286|9,963|11,115|11,115| |减:税金及附加|1,239|1,269|1,601|1,767|1,865| |主营业务利润|10,856|6,579|7,528|8,184|9,256| |减:销售费用|144|140|191|147|156| |减:管理费用|752|1,045|573|316|445| |减:研发费用|131|189|95|105|111| |减:财务费用|-182|-148|-244|-332|-378| |经营性利润|10,011|5,353|6,913|7,948|8,922|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85|149|0|0|0|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44|-98|-19|13|-2|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152|475|195|394|0| |营业利润|10,285|5,907|7,139|8,405|8,921| |加:营业外净收入|362|-150|0|0|0| |利润总额|10,647|5,757|7,139|8,405|8,921| |减:所得税|1,281|843|211|243|446| |净利润|9,366|4,914|6,928|8,162|8,475| |少数股东损益|1,452|251|302|302|30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914|4,663|6,625|7,859|8,17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