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债券

搜索文档
宏观深度报告20250805:跨越百年的产能调整经验:如何从失衡到再平衡
东吴证券· 2025-08-05 11:53
产能失衡的机制与影响 - 产能失衡存在负反馈循环机制,如物价下跌→企业利润减少→居民收入下降→消费需求减弱→物价进一步下跌,若不干预可能持续20-30年[1][69] - 1873-1896年长期萧条期间,美国CPI累计下降29.9%,英国和德国分别下降17.5%和12.3%[16][21] - 1873-1896年期间,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3.5%,名义GDP年均2.5%,GDP平减指数年均-1.0%[16][19] 政府干预的效果 - 1929年大萧条后,罗斯福新政通过AAA法案减少农产品产量57%,价格回升207%[30][31] - 日本70年代通过"共同行动"去产能,平均处理过剩设备23%,目标达成率95%[63][64] - 日本90年代市场化去产能导致僵尸企业直到2003年才出清,经济陷入长期通缩[66][68] 供需再平衡的政策组合 - 供需再平衡需同步控制产能、修复信用、稳定就业,单靠供给或需求政策不足[1][71] - 罗斯福新政通过NIRA法案设定行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提升工人收入[34][52] - 1934年设立FHA后,美国新房开工数量1935年比1933年增长130%[54][56] 结构性转型与市场规范 - 大规模供需失衡推动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如1873-1896年后工人权益改善[1][74] - 新兴产业去产能后易形成垄断,如美国1887年《州际商业法》和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75]
宏观视角解读国债等利息收入增值税恢复征收:恢复征收国债等利息增值税影响趋于中性
浙商证券· 2025-08-01 13:25
政策调整内容 - 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6%增值税[1][3] - 2025年8月8日前发行的相关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1] - 政策不涉及债券转让价差部分的增值税(维持6%税率)[3][7] 税收影响测算 - 含税债券价格的实际综合税率为6.34%(含12%增值税附加税)[2] - 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综合企业所得税率为29.76%(含增值税及所得税影响)[4] - 新发债券可能需提高票面利率0.3-0.5个百分点以抵消税收影响[3] 税收优惠政策 - 国债/地方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4][11] - 铁路债券利息所得税减半(企业所得税12.5%,个人所得税10%)[5] - 公募基金投资债券免征所得税[5] - 合格境外投资者债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5] 市场影响预测 - 政策实施前或引发机构抢筹存量免税债券[1] - 10年期国债利率预计震荡下行至1.5%附近[1] - 金融债券市场规模已达8.2万亿元(含政策性金融债等品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