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钻井工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石化油服(600871):降本增效与深化转型并进,全产业链油服龙头未来可期:——石化油服(600871.SH/1033.HK)动态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9-28 13:25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一体化全产业链油服领先企业 主营地球物理 钻井工程 测录井 井下特种作业和工程建设五大业务板块 涵盖从勘探 钻井 完井 油气生产 油气集输到弃井的全产业链过程 公司致力成为世界级综合型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商 在中国20多个省和海外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是沙特 科威特和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市场重要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1][17] 投资评级 - 维持A股和H股"增持"评级[4][6]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业务拓展 借助中国石化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关系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业务[2][4] - 公司紧抓人力 资产两大痛点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3][4] - 公司致力提升投资者回报 使用公积金弥补累计亏损 体现分红和提升投资者回报决心[4][42] 海外业务拓展 - 2025年H1海外营业收入92.8亿元 同比增长4%[2] - 2025年H1海外新签合同196.2亿元 同比增长72%[2] - 2024年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243亿元 同比增长45.5%[27] - 2024年国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0亿元 同比增长12.5% 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2.6%[29] - 公司在沙特 科威特 墨西哥 厄瓜多尔等核心市场实现重大突破 沙特斩获11部钻机10年延期合同及11亿美元管道项目 科威特中标212口井钻井大包项目 墨西哥签约2.9亿美元三维物探项目 厄瓜多尔成功续签两大总包项目[29] 降本增效成效 - 2024年压减各类机构271个 压减队伍124支 节约机构运行费用1.5亿元[3] - 2024年调剂钻机160台套 处置闲置资产4万余项 直接创效和优化降本达2.3亿元[3] - 2016年-2024年 员工总人数从81340人降至60162人 下降26% 近四年保持年均近3000人的下降规模[3] - 2016年-2024年 人均创收从52.77万元增长至134.8万元 增长155%[3] - 2024年销售 管理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0% 2.97% 0.90% 较2019年分别变动+0.01 -1.28 -0.45个百分点[3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5亿元 同比增加1.6亿元[104]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2.5%-3%[3] - 2024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5项 申请专利1034件 授权专利779件[38][104] - 发布中国石化首套自主开发的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1.0版[112] - 打造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 完成"华南地热一号"福深热1井 井深达5200米 刷新我国最深地热科探井纪录[106][10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 同比增长0.6% 实现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同比增长9.0%[3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9 10.99 13.15亿元[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5 0.06 0.07元/股[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8.84 939.59 1007.16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8.37% 6.91% 7.19%[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3.92% 20.91% 19.65%[5] 业务板块表现 - 地球物理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0亿元 同比增长4.0% 完成二维地震5836千米 同比增长109.7% 完成三维地震15600平方千米 同比增长2.1%[47] - 钻井工程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1.8亿元 同比增长0.9% 全年完成钻井进尺1097万米 同比基本持平[55] - 测录井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亿元 同比增长1.0% 完成测井26636万标准米 同比降低13.5% 完成录井进尺849万米 同比降低2.2%[62] - 井下特种作业: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7亿元 同比增长2.5% 完成井下作业5726井次 同比降低17.7%[71] - 工程建设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1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51.2亿元 同比增长11.4%[77] 行业背景 - 国内"增储上产"政策持续推进 国内油气投资维持高位[83] - "三桶油"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的全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 729 1300亿元[85] - 2025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支出预计在6000亿美元左右 同比下降4%[83]
中曼石油涨2.17%,成交额8257.5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55.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3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17%至19.29元/股,成交额8257.54万元,换手率0.93%,总市值89.1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55.56万元,大单买入1940.90万元(占比23.50%),卖出1385.34万元(占比16.78%) [1] - 年内股价涨幅1.19%,近5日涨1.21%,近20日跌1.43%,近60日跌2.10%,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2]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勘探开发、油服工程及石油装备制造,收入构成:原油及衍生品54.70%、钻井工程服务38.43%、钻机销售租赁5.9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1亿元(同比+3.29%),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29.8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1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43万户(较上期+32.16%),人均流通股10440股(较上期-24.33%)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大成新锐产业混合A新进持股685.1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减持78.72万股至439.48万股,天弘多元收益债券A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油服工程-油田服务,概念板块涵盖可燃冰、天然气、油气勘探等 [2]
中石化油服:2025年中期净利润7.6亿元 同比增长0.96%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1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陆上和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服务、工程技术研发、建筑工程准备、机械设备销售与租赁、能源矿产地质勘查、以及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能源项目投资等多元化领域 [10] - 公司组织具有制造能力的企业生产金属结构、工具、压力容器、仪器仪表、化学试剂及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 并承包境外石油化工、桥梁、公路、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市政公用、钢结构、电力、消防设施等工程 [10] - 公司经营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以及劳务派遣等国际业务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未明确披露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57.01% [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8.68% 高于2024年的7.39% 但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3% 较上年同期下降0.43个百分点 [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1.51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07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9亿元 [23]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合同资产较上期末增加28.62%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5.95个百分点 [33]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期末减少22.89%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07个百分点 [33]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47.97%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19个百分点 [33] - 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增加24.05%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6.81个百分点 [36]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期末减少9.39%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23个百分点 [36] - 合同负债较上期末减少28.59%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 [36] 运营效率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48次 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29] - 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75次 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29] -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17次 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0] - 存货周转率为36.35次 高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0] 资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8.1% 高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8] - 公司流动比率为0.68 速动比率为0.67 [39] 收入构成 - 2025年上半年钻井工程收入181.932亿元 工程建设收入86.584亿元 井下作业工程收入41.387亿元 地球物理收入18.109亿元 测录井工程收入17.312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15.182亿元 [14] - 2024年钻井工程收入401.783亿元 工程建设收入178.098亿元 井下作业工程收入109.654亿元 地球物理收入58.992亿元 测录井工程收入35.92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26.514亿元 [17]
仁智股份上半年营收5041.33万元同比降44.38%,归母净利润-1184.80万元同比增32.65%,净利率下降1.97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1.33万元 同比下降44.38% [1] - 归母净利润-1184.80万元 同比改善32.65% 扣非归母净利润-1182.14万元 同比改善36.24% [1] -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36% [2] - 毛利率6.76% 同比上升2.77个百分点 净利率-21.68% 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2.42% 同比下降4.44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2.61个百分点 净利率-62.74% 同比下降44.0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56.42个百分点 [2] 估值与费用 - 市盈率151.03倍 市净率54.22倍 市销率9.14倍 [2] - 期间费用1321.16万元 同比减少734.74万元 费用率26.21% 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降80% 管理费用降26.75% 研发费用降82.99% 财务费用增210.46% [2] 股权结构与业务构成 - 股东总户数2.56万户 较一季度末减少2059户 降幅7.45% 户均持股市值10.33万元 较一季度增长15.90%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新能源电力工程60.70% 油气田技术服务17.31% 新材料及石化产品销售16.37% 钻井工程服务5.35% 其他0.27% [3] - 公司为油田技术服务高新技术企业 涉及油田环保治理、井下作业、管具检维修、石化产品及新材料研发销售等业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石油石化-油服工程-油田服务 [3] - 概念板块涵盖:微盘股、天然气、页岩气、可燃冰、油气勘探 [3]
中曼石油涨2.02%,成交额2.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1.7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5 06: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上涨2.02%至20.74元/股 成交额2.91亿元 换手率3.08% 总市值95.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1.77万元 特大单买入2200.96万元(占比7.55%) 大单买入6641.79万元(占比22.79%) [1] - 年内累计上涨8.8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6.25%/7.11%/23.21%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3亿元 同比增长16.86%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增长33.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18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原油及衍生品56.27% 钻井工程服务34.32% 钻机销售租赁7.8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3.35万户 较上期增加32.40% 人均流通股13797股 减少12.7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18.20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13.27万股 [3] - 天弘多元收益债券A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421.31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涵盖勘探开发、油服工程、石油装备制造 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油服工程-油田服务 [1] - 概念板块包括可燃冰、天然气、一带一路、增持回购、融资融券 [1] - 成立于2003年6月13日 2017年11月17日上市 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江山路3998号 [1]
石化油服中标35.97亿管道项目 第一季合同负债68.8亿增超79%
长江商报· 2025-07-31 23:59
核心观点 - 公司中标35.97亿元天然气管道项目,占2024年营收4.44% [1][2] - 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2.18亿元,合同负债同比增长79.06%至68.81亿元 [1][3][5] - 研发费用连续两年超20亿元,2024年达22.47亿元 [1][7] 重大项目中标 - 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35.97亿元管道施工项目 [1][2] - 项目包含659公里管道及站场阀室等工程,工期487天 [2] - 中标金额约占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的4.44%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11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7.2%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8.5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3% [5] - 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68.81亿元,同比增长79.06% [1][3] - 2024年毛利率7.81%同比增0.57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8.11%同比增0.19个百分点 [7]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3年研发费用20.84亿元,2024年22.47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1%和2.77% [7] - 2024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申请专利1034件(含涉外9件),授权779件 [8] - 拥有页岩气、页岩油、超深井钻完井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8] 市场开拓与业务布局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348.2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海外新签89.2亿元同比增长65.8% [2] - 业务覆盖中国20多个省550多个区块,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7] - 五大业务板块(地球物理、钻井工程、测录井、井下特种作业、工程建设)毛利率均实现增长 [7] 公司回购行动 - 2024年回购并注销H股492.8万股 [8] - 2025年回购A股2236.62万股(占总股本0.12%),支付金额4196.52万元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