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无核黄皮

搜索文档
《中国土特产丰收大会》:看“土疙瘩”如何变“金招牌”
央视网· 2025-09-02 08:13
土特产产业振兴战略意义 - 土特产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资源 具有促进农民增收 激活乡村旅游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1] - 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乡土品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2]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需要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来夯实乡村发展根基[2]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 优质土特产面临信息不对称和触达消费者屏障等传播困局[4] - 偏远地区特产常因缺乏有效传播推广和现代化市场链接能力而难以被市场认知[4] 创新融合传播模式 - 通过《风物出圈记》《风物旅行记》等深度内容可视化呈现土特产的独特价值与文化故事[5] - 采用"小吃+"理念结合国风 灯会 音乐等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提升游客参与度[5] - 联合专业院校进行视觉设计赋能 如四川美术学院助力古城夜经济提档升级[9] 资源整合与产业链贯通 - 搭建政府 媒体 高校 电商 物流等多方协同平台形成产业链整合枢纽[9] - 覆盖上游设计赋能 中游传播推广 下游销售流通的全产业链条[9] - "政府搭台 媒体牵线 各方共舞"模式有效弥补地方资源短板[9] 项目实践成效 - 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活动带动一产产值达31亿元 果农户均增收1.1万元[10] - 2025年活动推动精品鲜果最高零售价突破40元/斤 预计一产产值跃升至42亿元[10] - 云浮郁南项目通过明星体验直播 微短剧 音乐会等组合内容推动小众水果成为市场焦点[10] - 项目打造上亿级传播与供应链保障 推动黄皮产业向百亿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目标迈进[10] 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 推动特色产业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发展 从产品输出迈向品牌引领[11] - 通过专业力量高端谋划 科技与设计提升价值 强大传播塑造品牌构建良性循环产业链[11] - 项目成为践行"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重要探索 是激活乡村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案例[11]
火力全开!“媒体+”百千万工程,云浮市县已全覆盖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15:04
核心政策框架 - 云浮市印发《云浮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系统部署通过媒体融合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 [2][3][6] - 方案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三大目标,提出8大重点任务及3项保障措施,覆盖市场、产业、文化、农旅等八大维度 [5][6][7] - 目标包括促进城乡消费、农旅发展、融湾出海、农民增收及媒体转型五大方向 [6] 市场拓展与产业升级 - 通过"媒体+市场"联动开展农产品宣传推介,以特色节庆(如云城番薯季、郁南无核黄皮推介会)为载体拓展RCEP、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外市场 [13][14][15] - 推进"媒体+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云城南药、罗定丝苗米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大型农业企业 [16][17] - 郁南县通过"媒体+市场拓展"实现无核黄皮溢价30%以上,并加快"卖全球"步伐 [79][80] 文化品牌与IP打造 - 挖掘南江文化、禅文化等特色资源,通过短视频、主题短剧打造文创IP [22][23] - 实施"镇镇有声"项目推广乡土文化,发展乡村直播间培育乡土网红,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宣传矩阵 [24][25][26] - 云城区设计统一LOGO培育"花卉匠人"个人IP,云安区深挖陈璘文化打造中韩文创产业园 [61][66] 农旅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推动"媒体+农旅"融合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业态,推出精品景点线路及农事体验等消费新场景 [31][32] - 支持"村BA""村跑"等"村字号"文体活动培育乡村IP,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32][33] - 罗定市借助"媒体+文旅"模式挖掘长岗坡渡槽等文旅资源,促进文旅产品销售与产业融合 [70][71] 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 - 推动遥感监测、物联网、AI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夯实"媒体+科技"数据底座 [37][38] - 开展农产品市场人才培训,培育懂生产、懂市场、懂媒体的新农人,开设"新农人学堂"教授短视频制作及电商运营技能 [38][44][45][46] - 郁南县引入AI技术和农业气象服务建设黄皮价格指数平台,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81] 县域差异化实施 - 云城区聚焦花卉产业打造"云城优品"线上旗舰店和产销大数据平台,推动线上线下产销一体化 [57][60] - 云安区通过直播带货推广托洞腐竹等特产,并借助"媒体+村BA"打造群众体育品牌 [64][65][67] - 新兴县成立"媒体+"赋能联盟,构建"媒体+政企+新农人+市场"机制推动农业提质与文旅融合 [74][75][76] 资源整合与传播体系 - 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系统性变革,强化"云浮国际传播矩阵暨RCEP云浮平台"功能构建多渠道对外传播格局 [47][48] - 罗定市整合职业技术学院直播基地、供销优选平台及融媒臻选电商平台三大资源,启用"供销助农•融媒臻选"电商平台 [68][69] - 实现市县全覆盖、上下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从顶层设计到县域落地全面贯通 [51][52][53]
云浮郁南:“媒体+”延链强链补链,无核黄皮冲刺百亿产值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16:03
产业规模与目标 - 郁南无核黄皮产业从两棵百年母树发展到近20万亩种植面积和80亿元综合产值 [2] - 2025年种植面积达19.7万亩(占全球黄皮四分之三),预计产量1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 [26][27] - 目标2027年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 [5][28][67]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郁南县黄皮发展规划(2021-2030年)》提供宏观指引 [9] - 配套产业园建设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及地方标准制定 [10][11] - 2024年实施特色农林产业奖补方案:连片新种植50亩及以上奖励5-10万元,省市级龙头企业认定奖励10-20万元 [16][17] 产业体系布局 - 形成"两园一院一街一带"产业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园、世界黄皮公园、科技小院、黄皮街、乡村振兴示范带 [19][20] - 建立"一网一中心"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互联网+三农大数据服务中心) [21] - 培育7家龙头企业、220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建23个"星级果园"共1820亩 [24][25] 技术创新应用 - 与京东物流合作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 [41] - 广东省黄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提供全周期气象保障 [42] -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合作推进"黄皮产业数字化项目"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 [43] 保鲜技术突破 - "休眠舱"保鲜技术通过高分子改性保鲜袋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腐烂 [46][47] - 可实现八至九成熟黄皮采摘运输,配合3.1万立方米冷库和97个镇村电商物流网点 [48][49] - 建立3天直达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短链直供物流体系 [50] 品牌营销策略 - 以"初夏赏花、盛夏品果、全年深加工"理念打造主题系列活动 [54] - 连续24年举办无核黄皮专场推介活动 [56][57] - 开发黄皮紫苏酱、黄皮辣椒酱、黄皮饼、黄皮果汁等深加工产品 [59][60] 市场拓展举措 - 实施"媒体+科技+垂直领域"模式促进消费、外贸、文旅五大目标 [65][66] - 在上海徐汇区开设黄小希旗舰店经营黄皮果茶系列产品 [61] - 2025年联合央视拍摄乡村振兴短剧《黄皮树下"郁"见你》串联文旅资源 [69][70] 地理标志保护 - 2024年发现地理标志存在使用不规范、农资管理混乱等四类问题 [77][78] - 构建"地理标志+商标+二维码+检测单"溯源体系实现产品可追溯 [80][81] - 建立覆盖"生产-出品-销售"全产业链的保护协作机制 [84][87][89] 国际化发展 - "全球点亮计划"将产品影像投射至纽约、吉隆坡等国际地标 [93] - 目标2030年辐射周边地区种植黄皮达100万亩 [92]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丨电商搭桥公益助力 郁南“黄金果”铺就乡村共富路
搜狐财经· 2025-08-06 17:44
行业分析 - 郁南县无核黄皮产业通过电商渠道实现全国销售,形成"产业+公益"的乡村振兴模式 [1] - 电商服务站通过冷链物流直供上海、长沙、深圳等地大型工厂和茶饮店,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直达消费者 [1] - 2023年无核黄皮收购价上涨至9.5元/斤,累计收购量超80万斤,预计年度产值突破1000万元 [1] - 行业面临销路窄、信息闭塞等瓶颈,探索"党建+产业"模式突破发展障碍 [5] 公司运营 - 电商服务站成立于2020年,严格执行国家鲜果农产品安全标准,发货前必抽检确保质量 [3][5] - 联合政府统一品控和精品包装,使郁南黄皮成为电商平台"常青树" [3] - 成立电商产业"三新"党支部,组建4人"助农党小组"定期协商议事 [5] - 在销售旺季党小组成为"指挥部",党员下沉电商直播间担任"排头兵" [5] - 为小型商户和农民散户提供线上运营、直播媒介等专业服务,显著拓宽零售终端市场 [5] 商业模式 - 采用"党建+产业"模式,通过党员直播间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 [7] - 教会农村青年农民网络销售技能,提升郁南黄皮产值 [7] - 果农网上销售单价可达9元/斤,较传统渠道4元/斤显著提升收益 [10] - 单个果农通过电商渠道已实现300多单销售 [10] 社会责任 - 累计投入超10万元资助21名孤儿和困境儿童 [10] - 引入慈善团队为千官、历洞等地输送价值200万元现金与物资 [10] - 为建城镇中心小学、大全学校等解决住校生"洗澡难""吃饭难"问题 [10]
做好土特产文章!“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评选驱动品牌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04:02
活动概况 - 2025年"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评选活动专家评审会于7月11日在郁南县电子商务园举办 [2] - 活动旨在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推动"绿养郁南"区域公用品牌应用与推广 [3][4] - 评选活动设置了征集启动、动员申报、镇级初审、专家评审、名单审核、结果公示、命名表彰和宣传展示共7个阶段 [13][14] 参与情况 - 吸引了全县15个镇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超百家经营主体踊跃申报 [12] - 评选对象涵盖郁南县辖区内农产品、食品和农副产品等品类 [13] - 最终将择优评选出30个名优土特产,授予2025年"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称号 [15][16] 郁南农业产业现状 - 郁南县地处粤西,生态资源禀赋优越,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产品产区 [6][7] - 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郁南无核黄皮"为龙头,优质稻米、砂糖桔、肉桂、竹笋、南药等特色农产品蓬勃发展 [8][9] - 郁南被誉为"中国无核黄皮之乡",郁南无核黄皮以其果大、肉厚、味美、无核的特点成为黄皮中的珍品 [21][23] 产业发展举措 - 郁南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郁南无核黄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郁南黄皮"百亿产业" [25][26] - 开发出包括黄皮饮料、黄皮饼、黄皮干等在内的30余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 [26][27] - 围绕黄皮单品开发了黄皮酒、黄皮果醋、黄皮软糖、果脯蜜饯等系列产品,深挖其经济价值和健康价值 [31][32] 专家建议 - 在鲜果预冷分级、冷链运输,果汁护色、风味保持以及副产物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利用等方面可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品的科技支撑 [35][36][37][38][39][40][41] - 建议郁南农产品在品牌战略上持续发力,打造更具差异化、更富郁南本土文化内涵的品牌故事和形象 [44][45][46] 活动意义 - 是对郁南本土名优土特产的一次"阅兵",更是以评促建、以选促兴,推动郁南农业产业迈向标准化、品牌化征程的关键一步 [48][49] - 集中展示了郁南"土特产"的魅力与潜力,将进一步打响"绿养郁南"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其引领作用 [50][51][52]
岭南珍果邂逅海派文化,无核黄皮沪上启新篇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3:29
品牌开业盛典 - 上海广富林黄小希旗舰店开业标志着郁南无核黄皮正式进入上海市场 [1] - 活动以"岭南珍果邂逅江南文脉"为主题,融合文化展演、产业签约和游园体验 [1] - 开业首日线上话题黄小希村民日浏览量突破300万次,线下互动装置和跨界品鉴吸引大量游客 [5][7] 品牌战略与定位 - 黄小希旗舰店定位为健康饮品消费空间和乡村振兴成果展示平台 [3] - 品牌通过"茶饮+文旅+农创"复合业态将无核黄皮转化为爆款商品和文化载体 [8] - 计划在全国4A级以上景区布局20家以上门店,构建农产品展示网络 [10] 产业规模与价值 - 郁南县2024年黄皮种植面积22.9万亩,年产量10.8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62.38亿元 [8] - 郁南县黄皮种植面积约占全球四分之三,形成"世界黄皮看中国,中国黄皮看郁南"的产业格局 [8] - 无核黄皮具有药食同源特性,果皮、果肉、果核均具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8] 市场拓展布局 - 上海广富林旗舰店开业同步布局西安华清宫店和咸阳机场T5店 [10] - 此次布局标志着品牌正式进军长三角和西北市场,形成南北双桥头堡战略 [10] - 通过地域特色农产品与文旅IP绑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10] 文化营销活动 - 开业盛典融合岭南醒狮与江南大鼓表演,创意诠释品牌理念 [3] - 设置"黄皮三分盏"投篮游戏、趣味盲盒套圈等互动装置增强体验 [5] - 推出"村民冰箱贴""黄皮急救包"等限定周边,首日赠礼领取量超千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