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基站储能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丨双登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上市概况 -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份代号06960 HK 发行价格每股14 51港元 全球发售58 557 000股H股 募集资金净额约756 3百万港元 [2]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超过3800倍 一手中签率0 02% 创港股史上最低纪录 全球长线基金超额认购18 75倍 [2]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 主要生产数据中心用电池 [2] - 建立研发中心 重点研究开发储能电池寿命提升 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 [2] - 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 增强全球影响力和国际销售 [2] 公司定位与愿景 - 公司定位为储能电池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及AIDC智算中心能源生态构建者 致力于成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能源操作系统 [4] - 公司愿景是构建零碳算力地球 确保稳定能源供给以支持可靠智能算力 [4] 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及通信基站储能电池公司 产品覆盖通信基站储能 数据中心储能和电力储能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6] - 2024年公司在基站 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 [6] - 客户覆盖接近30家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制造商 包括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铁塔 爱立信 沃达丰 法国电信 挪威电信等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服务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 以及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 [6]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 - 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4 0%提升至2030年的10 1% [7] -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的人民币397 0百万元增加近120%至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的人民币872 9百万元 收入占比从28 4%升至46 7% 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8] - 公司数据中心储能产品放电倍率达到6C以上 瞬时可达10C放电 [8] - 公司牵头制定中国的《数据中心用交流UPS磷酸铁锂电池组》行业标准 [8]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353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111项 截至2025年8月8日 [9] - 公司参与制定1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 10项国家标准和21项行业标准 截至2025年5月31日 [9] - 公司与外部实体合作研发 包括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的30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外部技术专家委员会 [10] - 公司钠离子电池系统已在安徽 青海 西藏及甘肃等多个省份及地区的通信公司与通信基站应用 [10] - 公司完成100Ah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为固态电池技术及制造奠定基础 [11] 产品与技术路线 - 公司提供多技术路线的多样化产品 包括锂电池 铅酸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系统 [10] - 公司积极开发固态电池技术 已完成关键材料开发 [11]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持续电源供应的依赖使储能成为支持该等技术的基础设施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7] - 人工智能时代加快行业转向大规模 高算力数据中心的趋势 [7]
“AIDC储能第一股”来了,双登股份的全球储能布局与可持续增长逻辑
智通财经· 2025-08-12 06:04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全球储能系统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5000亿美元[1] - 中国以"双碳"目标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推动储能技术从备用电源转向能源革命核心引擎[1] - 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746.8吉瓦时跃升至2030年6810.1吉瓦时 年复合增长率达45.6%[12] - 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绿电在数据中心应用比例持续飙升[2] - 新能源发电随机性突出 电力系统对调峰调频需求长期存在[3]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实现新型储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4] - 政策明确支持加速储能高质量发展过程[5] 公司市场地位 - 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供应商[2] - 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份额达16.1% 排名第一[6] - 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11.1% 位列榜首[7] - 已成为全球市场中的"隐形冠军"[2] 技术优势与产品创新 - 采用"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双轨并行产品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7] - 5G-4850系列产品工作温度范围-40℃~60℃ 满足极端环境需求[5] - 发布Power Warden3.0半固态液冷储能系统 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416Wh/L 循环寿命20年 能量效率95%[6] - 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国内首款通信低温智能钠离子电池 循环寿命超4000次 解决低温失效行业痛点[9] - 独家中标头部互联网企业年度高倍率锂电池集采项目[6]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从40.72亿元增长至44.99亿元人民币[10] - 2025年前五个月营业收入18.67亿元 同比增长34%[10] - 数据中心业务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增长近120%至8.73亿元 占收比46.7%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10] - 通信基站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64.8%下降至2025年前五个月42.5%[10] - 海外业务毛利率突破30% 欧洲中东非洲地区达33.5% 其他海外地区达36.4%[12]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 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5%以下[11] 客户资源与市场拓展 - 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爱立信、沃达丰、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全球通信行业巨头[10] - 数据储能产品累计应用于数百家数据中心[6] - 海外市场从传统中美欧澳向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快速拓展[12] 应用领域拓展 - 5G基站功耗较4G提升3-4倍 2025年全球5G基站数量将突破650万个 储能电池需求规模进一步提升[5] - 单座AI数据中心年电力需求堪比10万户家庭 储能系统已成为数据中心标配[5] - 在通信基站之外 于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新兴领域布局初见成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