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医美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新模式、新场景,重塑消费新生态
华泰证券· 2025-09-01 11:06
核心观点 - 在新需求、新场景、新模式的共同催化下,消费领域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机遇,重点关注兼具渗透率提升潜力、供给端能力跃迁及政策支持的细分品类,自下而上看好具备体验价值和规模效应,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皆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 [2] 消费行业整体趋势 - 25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万亿元,同比增长4.8%,消费持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 [9] - 商品消费大盘稳健,25年1-7月商品零售额25.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10] - 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1%/23.7%/30.4%,领跑其他细分品类 [10]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46.1%,对消费增长贡献率高达63%,1H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 [4][11][28] 颜值经济领域 - 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3137亿元,其中轻医美市场规模达1768亿元,占比56.4%,预计2025E-2028E轻医美行业市场规模CAGR 10.9% [13] - 25年1-7月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合计2562亿元,同比增长3.1%,欧莱雅中国大陆营收25Q2同比增长3%,LVMH中国大陆Q2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高单位数 [17] - 截至1H24末我国注册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达272个,2021年起新原料注册备案数量正增多 [18] 潮玩IP领域 - 2024年中国泛娱乐行业产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741亿元,2020-2024年CAGR达13.6%,其中玩具类产品市场规模达1018亿元,2020-2024年CAGR 15.8% [22] - 人偶品类市场规模预计从24年的268亿元增长至29年的717亿元,对应25E-29E CAGR 23.7% [3][22] - 需求端正从Z世代、女性群体向全年龄段扩散,供给端通过盲盒玩法、直播拆卡等渠道创新拓宽边界 [3][22] 服务消费领域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达9.6%,服务消费正从辅助性角色转变为主要增长引擎 [28][29] - 服务消费呈现品质化、数字化、生态化和全球化四大发展趋向,拥有稳定的标准化运营能力、先行完成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建设、布局流量生态体系并具备全球视野的连锁服务龙头有望实现市占率提升 [4][30][36] - 圣贝拉作为新型服务消费典范,以女性需求为入口向家庭护理全周期服务延伸,验证了服务+产品模式的有效性 [33][36]
新氧下场做医美诊所, 左右手互搏能成功吗
第一财经· 2025-08-26 08:2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线上平台转向线下连锁医美店 直接布局线下业务 与原有平台客户形成竞争关系 [1] - 线下业务扩张计划明确 2025年全国门店数量达50家 明年新开数量不少于今年 长期目标8到10年内实现千店规模 [3] - 公司认为连锁业务增长态势已形成 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抵消传统业务下滑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76亿元 较上年同期7.26亿元下降6.9% [2]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6795万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6万元 [2] - 营收下降主要因订阅平台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减少 [2] - 2025年二季度美容治疗服务营收1.444亿元 同比增长426.1% 信息及预订服务营收1.352亿元 同比下降35.6% [3] - 线下业务反超线上业务 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3] - 2025年二季度成本1.846亿元 较上年同期1.551亿元增长19% 主要源于品牌美容中心业务扩张 [3] 业务冲突与挑战 - 新业务与老业务存在严重冲突 老业务出现明显直接下降 [2] - 平台头部集团客户因公司开设线下门店而撤离平台 [2] - 公司处于新旧动能切换阶段 是目前最难受的阶段 [2]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不足5% 对比韩国超过20%的渗透率 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1] - 轻医美发展节奏更快 更容易占领用户心智 未来中国轻医美连锁渗透率预计达30% [1] - 头部互联网企业在医美垂类赛道年营收不超过50亿元 垂类平台业务天花板约20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