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包裹

搜索文档
美国29日起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0:24
政策调整内容 - 美国将于8月29日起取消价值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 需全额缴纳关税[1][2] - 除烟草 酒精等限制类商品外 文件类邮件和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善意礼品等特定邮件类别免征关税[2] - 要求承运商或其他合格方在寄件时预先向寄件人征收关税 并将汇总金额缴付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2] 政策背景与影响 - 美国小额包裹最低限额免征关税政策原门槛为200美元 2016年起提升至800美元[2] - 该政策简化清关流程 降低消费者和企业交易成本 促进国际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发展[2] - 美国国内产业界和部分政策制定者担忧该制度增加廉价进口商品竞争压力 影响关税监管和税收[2] 国际反应与应对 - 已有25个成员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包括俄罗斯 韩国 法国 德国 澳大利亚 印度 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1][2] - 万国邮联正与美国当局保持沟通 确保操作要求及时传达给所有成员国[3] - 万国邮联总干事目时正彦已于8月25日致函美国国务卿卢比奥 转达成员国对运营中断的关切[3] - 万国邮联正在加速开发一项可扩展的"税费预付"系统 以支持全球邮政网络实施关税征收与汇款流程[3] 机构背景 - 万国邮联是联合国专门机构 1874年在瑞士伯尔尼成立 拥有192个成员国[3] - 作为全球邮政合作核心平台 负责制定国际邮政规则 协调跨境邮件 包裹和金融邮政服务[3]
美联储还没降息,7国停止快递包裹,中方将迎战,特朗普石油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8-26 08:14
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 取消价值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征税政策 自本月29日起生效[1] - 政策直接打击中小跨境电商的价格优势 削弱其竞争力[7] - 七个国家(新西兰 印度 德国 法国 比利时 奥地利 丹麦)已暂停向美国邮寄包裹[3] 美国对伊朗石油贸易的制裁 - 美国制裁中国两家公司 指控其为伊朗石油运输提供便利[3] - 制裁意图逼迫中国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压缩伊朗生存空间[5] - 伊朗石油对中国兼具能源供应和战略协同价值 中断贸易将重创中伊经济链条[7] 美国政策背后的战略意图 - 通过关税政策保护美国本土企业 防止外来低价商品抢占市场[7] - 在能源 贸易和经济领域全面布局 实施针对性的供应链切割[9] - 利用中国困境实现伊朗孤立 强化美国地缘霸权[5][7] 政策实施的宏观背景 - 政策推出时点与美联储推迟降息形成微妙关联[11] - 美国在应对国内通胀的同时 将贸易冲突导向全球范围[9] - 政策被视作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焦点的工具[11]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 小额包裹免税取消直接冲击跨境电商业态 限制生活消费品流入美国[3] - 中国可能通过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和多边合作缓解压力[13] - 小微企业需通过市场对策减负 中长期需适应贸易环境变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