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重型助推器
icon
搜索文档
“星舰”第十次试飞有哪些突破
齐鲁晚报· 2025-08-29 00:39
发射任务概述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于8月26日完成第十次试飞 实现所有核心目标[1] - 火箭总长约120米 由可重复使用的70米"超级重型"助推器和"星舰"飞船组成[1] - 本次试飞因地面系统故障和天气原因两度推迟后顺利实施[2] 技术突破与测试成果 - 首次在太空进行有效载荷部署演示 发射18分钟后将8颗"星链"卫星模拟器部署在亚轨道[2] - 飞船成功点燃一台"猛禽"发动机 实现在轨再点火 验证脱轨燃烧关键技术[2] - "超级重型"助推器完成返航燃烧并在预定海域受控溅落 测试中主动关闭三台主发动机中的一台并启用备用发动机[2] - 飞船发射40多分钟后受控再入大气层 利用4个襟翼实现姿态控制 在印度洋预定区域溅落[3] - 重返大气层阶段进行多项耐热极限测试 包括拆除部分隔热瓦 测试多种金属隔热材料和配件性能[3] 历史试验情况 - 今年前几次试飞均失败:1月和3月第七、八次试飞中第二级飞船上升阶段解体[1] - 5月第九次试飞第一级助推器爆炸 第二级飞船入轨后失控[1] - 6月静态点火测试发生严重爆炸[1] 行业影响与评价 - 试飞表明项目正重回正轨 暂时回应了关于"严重工程缺陷"的批评[3] - 未来将承担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运输任务 在NASA"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中发挥关键作用[4] 现存技术挑战 - 助推器33台发动机中有一台在上升阶段意外关闭[3] - 飞船再入阶段部分后襟翼被烧穿[3]
新闻分析|“星舰”第十次试飞有哪些突破
新华社· 2025-08-28 07:47
核心观点 - 星舰第十次试飞实现所有核心目标 为设计优化提供关键数据 [1] - 试飞完成首次有效载荷部署 助推器受控溅落 飞船再入测试等多项突破性进展 [1][2] - 试飞验证回收路径可行性 备用发动机应急方案及耐热性极限测试 [2][3] - 项目未来将承担地月轨道及火星运输任务 在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中发挥关键作用 [3] 技术突破 - 首次在太空部署8颗星链卫星模拟器 验证太空部署机制和飞行控制能力 [2] - 飞船成功点燃猛禽发动机 实现在轨再点火 验证脱轨燃烧关键技术 [2] - 助推器执行返航燃烧并在预定海域受控溅落 验证回收路径可行性 [2] - 助推器主动关闭三台主发动机中的一台 启用备用发动机完成着陆燃烧测试 [2] - 飞船利用4个襟翼实现姿态控制 完成着陆翻转及燃烧后在印度洋预定区域溅落 [2] - 重返大气层阶段拆除部分隔热瓦 测试脆弱区域压力及多种金属隔热替代材料 [3] - 测试飞船配件耐热性能和结构性能 收集数据优化隔热系统 [3] 试飞背景 - 前几次试飞均失败 第七和第八次试飞中第二级飞船上升阶段解体 [1] - 第九次试飞第一级助推器爆炸 第二级飞船入轨后失控 [1] - 6月静态点火测试发生严重爆炸 凸显系统技术难度高且试验风险大 [1] - 本次试飞因地面系统故障和天气原因两度推迟 [1] 行业影响 - 试飞近乎完美 暂时回应针对星舰存在严重工程缺陷的批评 [3] - 使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美国航天局对项目重回正轨感到放心 [3] - 33台发动机中有一台在上升阶段意外关闭 部分后襟翼再入阶段被烧穿 仍需改进 [3]
SpaceX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首次完成卫星模型部署
金十数据· 2025-08-27 03:51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 星舰在第十次试飞中成功飞入太空并顺利返回地球 助推器在墨西哥湾模拟软着陆 上级飞船飞至印度洋 [2][3] - 上级飞船释放八枚新一代星链互联网卫星的假模型 成功测试类似糖果机的释放装置 [3] - 飞船隔热盾在重返大气层时更有效地保持结构完整 尽管尾翼部分被烧穿且尾部结构发生爆炸 仍保持完美控制并按预期溅落 [4][5] - 助推器的33台发动机中有一台提前关闭 但其他发动机进行补偿 任务得以继续 [4] - 任务结束时飞船先转为垂直姿态模拟着陆 随后倒入印度洋并发生爆炸 这在SpaceX飞行规划的预期之中 [5] 星舰技术特点与行业影响 - 星舰是迄今建造的最大最强大的火箭 高度接近122米 由上级飞船和装有33台发动机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组成 [3][5] - 该火箭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 两个级段都会返回发射场并由巨型机械臂接住 [5] - 若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愿景 星舰或将彻底改变航天产业 使更大更重的有效载荷以更低成本发射入轨 [5] - SpaceX奉行打破再修复的开发理念 与NASA和传统航天公司试飞前力求预见所有工程问题的做法不同 这带来更多失败但能更快更高效 [5] 项目进度与时间表 - 星舰项目比原计划落后约六个月 如果能在六周左右再进行一次试飞 就能开始追赶进度 [7] - 公司希望在明年展示两艘星舰在轨推进剂转移的能力 这是飞往更远目的地如月球和火星的关键技术 [7] - 马斯克曾称SpaceX将在2026年发射首批无人星舰前往火星 近期仍称这是目标但信心有所下降 [7] - NASA的阿耳忒弥斯三号任务计划在2027年底使用星舰作为登月舱 但随着研发进度延迟 该任务几乎肯定要推迟到2028年或更晚 [7] 竞争格局与行业动态 - NASA的登月计划不断延后 中国则在稳步推进 目标是在2030年前让中国航天员登月 本月中国已成功测试一款月球着陆器 [8] - 即便有此次成功试飞 中国在NASA之前抵达月球的几率超过五成 [8] - 项目进度取决于SpaceX发射星舰的频率 如果大约能做到六周一次 就能让项目回到进度表上 但若间隔拖到两三个月 将严重拖慢阿耳忒弥斯三号的进展 [8]
美“星舰”第十次试飞因天气原因再次叫停
新华社· 2025-08-26 02:40
发射计划与取消原因 - 星舰第十次试飞原定8月25日实施 因天气原因在倒计时40秒时取消发射 [1] - 前一日(8月24日)发射计划因地面系统液氧泄漏故障取消 [1] - 公司未公布新的发射日期 任务团队仍在确定下次试飞时间 [1] 试飞任务目标 - 第十次试飞目标包括让飞船部署模拟卫星 并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 [1] 火箭技术规格 -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超级重型助推器和星舰飞船两级组成 [1] - 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长约70米 第二级为星舰飞船 两级均可重复使用 [1] - 火箭设计目标为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 [1]
地面系统故障 美“星舰”第十次试飞叫停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23:10
发射计划与任务目标 - 原定24日进行的第十次试飞因地面系统故障取消 未公布新发射日期[2] - 试飞目标包括超级重型助推器受控溅落海域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并部署模拟卫星[3][4] - 本次试飞不再采用机械臂空中捕获助推器的回收方式 与今年1月和3月试飞操作不同[4] 火箭技术规格与设计 - 火箭总长度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超级重型助推器和星舰飞船两级构成 均可重复使用[4] - 设计目标为运送人员和货物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4] - 今年已进行三次试飞 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 未完成任何预定任务[2][4] 行业专家评价与争议 - 分析师指出试飞成功次数少于失败 未能证明火箭可靠性 本次试飞压力极大[5] - 评论员认为因缺乏重型载荷测试 设计存在本质缺陷 为减重导致结构强度不足引发多次失败[5] - 航天工程教授表示难以预测最终结果 可能彻底革新宇宙探索也可能完全不可行[5] - 前航天局官员认为尽管波折较多 但公司属于认真积极的企业 仍对其保持信心[5]
“星舰”取消24日第十次试飞,马斯克发声:计划次日再次尝试发射
环球网· 2025-08-25 08:02
发射任务取消 - 公司取消星舰第十次试飞任务 原计划当地时间24日傍晚进行 因地面系统液氧泄漏问题需修复 [1] - 公司计划于次日再次尝试发射 [1] 原定试飞目标 - 试飞窗口期为美国中部时间24日18时30分 对应北京时间25日7时30分 [3] - 原计划从得克萨斯州南部发射 携带8颗模拟卫星 [3] - 预定任务流程包括超级重型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海域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 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卫星 [3] 历史试飞表现与行业影响 - 今年已进行三次试飞 所有预定任务均未完成 [5] - 1月和3月试飞中实现助推器返回发射场并被机械臂空中捕获回收 [5] - 多次失败引发行业对火箭可靠性的质疑 并影响美国2027年重返月球任务时间表 [5] - 公司探索火星的长期目标面临技术可行性挑战 [5]
美“星舰”第十次试飞因技术故障叫停
新华社· 2025-08-25 02:10
发射计划与取消 - 星舰第十次试飞原定8月24日实施但因地面系统故障取消发射 [1] - 发射窗口开启前十多分钟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任务取消 [1] - 公司未立即公布新的目标发射日期 [1] 试飞任务目标 - 第十次试飞计划包括部署模拟卫星及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 [1] 火箭技术规格 -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采用两级可重复使用设计 [1] - 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长约70米第二级为星舰飞船 [1] - 设计目标为运送人员和货物至地球轨道月球及火星 [1]
第十次试飞 “星舰”前途引关注
新华社· 2025-08-24 14:02
公司动态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拟于当地时间8月24日傍晚展开第十次试飞任务[1] - 本次试飞窗口期为美国中部时间24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5日7时30分)[1] - 携带有8颗模拟卫星的"星舰"将从得克萨斯州南部发射升空[1] 技术目标 - 提供初始动力的"超级重型"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得州附近海域[1] - 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后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所携带的模拟卫星[1] 历史表现 - "星舰"今年已经有过三次试飞,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1]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价即将进行的试飞对"星舰"而言无异于一场"命运攸关的赌博"[1]
“星舰”第八次试飞,失败!
证券时报· 2025-03-07 09:00
发射事件概述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于当地时间3月6日进行第八次试飞 但任务失败[1][4] - 火箭第二级飞船在上升过程中经历快速意外解体 随后与任务团队失去联系[4][5][10]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要求公司对发射过程中的碎片坠落事故进行调查[2] 试飞过程细节 - 火箭第一级助推器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 发射后约7分钟被发射塔机械臂捕获[4] - 第二级飞船与第一级助推器分离后发生失控旋转 火箭发动机多次关闭[4][5] - 飞船直播画面在失联后中断[5] 任务影响与后果 - 由于飞船解体 部分任务目标包括卫星部署模拟演练无法实现[10] - 飞船碎片散落在加勒比海地区 导致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附近多架次航班改道[7]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一度对佛罗里达州4个机场发布禁飞令 包括迈阿密、劳德代尔堡、棕榈滩和奥兰多机场[8] 技术规格与设计目标 -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 直径约9米 由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飞船组成[10] - 火箭两级均可重复使用 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10] 公司响应与后续行动 - 任务团队立即与安全团队协调启动应急响应[10] - 公司将研究飞行测试数据以了解问题根本原因 并利用此次试飞经验提高火箭可靠性[10]